汶萊蜆殼石油公司
4°36′23″N 114°17′31″E / 4.6062520°N 114.2918973°E
汶萊蜆殼石油公司 Brunei Shell Petroleum | |
---|---|
公司類型 | 合資公司 |
公司前身 | 英屬馬來亞石油公司(1922—1957) |
成立 | 1957年1月1日 |
代表人物 |
|
總部 | 汶萊詩里亞KB2933帕納加北路(Jalan Utara) |
業務範圍 | 汶萊 |
產業 | 石油工業 |
產品 | 煤層氣、液化天然氣、天然氣、航空燃油 |
所有權者 | 蜆殼、汶萊政府 |
母公司 | 蜆殼 |
網站 | www |
汶萊蜆殼石油公司(英語:Brunei Shell Petroleum,簡稱BSP,中文亦簡稱汶蜆[2])是荷蘭蜆殼與汶萊政府合資建立的企業[3]:3,主要負責石油和液化天然氣的勘探和生產[4]:49。該公司的前身是成立於1922年的英屬馬來亞石油公司[5]:18-19,1957年易今名,其對汶萊的經濟和政治格局影響巨大,控制着汶萊的石油開發產業[6],其建立和發展亦與汶萊蘇丹的決策密切相關,曾協助汶萊發現了石油資源,並影響了蘇丹加入馬來西亞的立場,從而塑造了該國在經濟和政治上的獨立現狀[7]:49。由於人手不足,汶萊政府不想建立獨資的國有石油公司;儘管如此,其政府仍然計劃增加其在BSP的股份,並鞏固其對能源行業的影響力[8]:97。現階段,汶萊蜆殼石油公司接受汶萊首相府辦公室下屬的石油部門的監督管理,後者在制定石油生產、保護和定價政策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同時還通過參與董事會監督汶萊蜆殼公司[4]:50。
歷史
1922年7月20日,英屬馬來亞石油公司(British Malayan Petroleum Company,簡稱BMPC)在荷蘭皇家蜆殼集團旗下成立,並註冊為英資企業。同年,亞細亞火油公司和蜆殼旗下的盎格魯-撒克遜石油公司將其在汶萊所擁有的石油勘探特許權出售給英屬馬來亞石油公司,蜆殼也因此獲得了對婆羅洲石油勘探近乎壟斷的控制權,蜆殼石油與汶萊政府的協議還規定該公司每開採一頓石油,便向汶萊政府支付每噸兩先令(或10%的實物)的特許權使用費,並向英屬婆羅洲石油辛迪卡(British Borneo Petroleum Syndicate)支付一先令[7]:42。
公司成立當年,便開始在馬來奕的拉比(Labi)進行石油勘探,而此前其他公司在此地的勘探均未取得重大成果[7]:43。1922年11月,盎格魯-撒克遜石油公司在都東的勘探許可證以BMPC的新名稱續簽勘探開採協議。1923年7月28日,雙方達成協議,BMPC收購英屬婆羅洲石油辛迪卡在馬來奕的資產,並於1925年3月9日對當地進行了空中偵察,而砂拉越和汶萊政府均未反對該計劃[5]:34-35。在拉比的勘探工作遇到困難後,BMPC將重點轉移到詩里亞河和貝拉河之間的地區,並於1929年4月成功在今詩里亞發現大型石油礦藏[9]:96,而詩里亞油田的油氣資源也從此得到了大規模開採出口[10]。1949年,BMPC已將其勘探工作擴大到汶萊市(今斯里巴加灣市)、都東以及詩里亞和拉比之間的地區。隨着詩里亞和哲魯東的石油產量穩定下來,該公司的海上石油勘探工作亦於1952年開始[7]:42。
1957年1月1日,汶萊政府頒佈新公司法,英屬馬來亞石油公司重組,並以「汶萊蜆殼石油公司」(BSP)之名在當地重新註冊,1957年3月15日,汶萊蜆殼石油公司正式接管了BMPC的業務。新名稱的啟用也反映了公司石油開發範圍擴大至汶萊大陸架的事實,而汶萊蘇丹奧瑪阿里賽義夫汀三世批准在公司名稱中加入「汶萊」一詞,以反映該公司與汶萊政府有着相同的利益,加入「蜆殼」則突出了其與荷蘭皇家蜆殼全球業務的緊密聯繫。汶萊蜆殼石油公司也隨即接管了BMPC在汶萊市、都東、詩里亞等地的業務[7]:49。在1962年汶萊叛亂期間,汶萊人民黨對詩里亞的政府大樓和警察局發動了攻擊,並試圖控制BSP的石油生產設施,但最終遭到英軍鎮壓[11]:44。在叛亂被鎮壓後,迫於來自人民黨和印尼的威脅,汶萊蘇丹聲明將加入馬來亞聯合邦,並於1963年2月5日開始與後者進行談判,與此同時,BSP宣稱發現了一個重要的油田,並告訴蘇丹加入聯合邦可能會危及汶萊對其石油資源的控制,最終,汶萊、馬來亞雙方未能達成共識,而汶萊蘇丹也於同年7月宣佈放棄加入馬來亞聯合邦[9]:97[12]。
1963年,BSP用早期收益較低的特許權換取了新的特許權,得在汶萊4,000平方公里的大陸架以及詩里亞油田額外680平方公里的地區開採石油[7]:49。1966 年,人們擔心蘇丹可能會報復英國並拒絕向蜆殼提供特許權,並從英格蘭銀行撤回英鎊儲備,與此同時,英國政府也從BSP獲得了可觀的利潤,而汶萊則在倫敦擁有大量儲備金[9]:97。1968年,BSP獲得了汶萊更多的石油開採特許權,也包括內陸地區拉比一帶298平方公里的地區及該國3,735平方公里的領海,其中一些開採區還延伸到大陸架以外。為了保持其作為汶萊最大特許經營者的地位,1981年,該公司又獲得了汶萊3,530平方公里海域的開採特許權[7]:50,亦於1983年在詩里亞建造了一座日產量1萬桶的煉油廠,逐步實現了油品自給自足[10]:54[13]:28。
1975年,汶萊政府與荷蘭皇家蜆殼集團達成了50:50的股權協議。但英國政府擔心汶萊可能退出該協議,因此決定讓皇家廓爾喀營(Royal Gurkha Rifles)駐紮在汶萊詩里亞,延續至今。英國國防部則認為,廓爾喀營不僅為蜆殼的人員和設施提供了必要的安全保障,還為英國軍官提供了寶貴的培訓機會。儘管汶萊政府否認國防談判與蜆殼協議有任何直接聯繫,但當局也繼續承擔廓爾喀營的費用,保障廓爾喀營的經濟性[9]:98-99[14]:71。
截至1997年,BSP在汶萊共擁有10,107平方公里的特許土地,其中73%位於汶萊領海[7]:50。在石油勘探和生產方面,儘管汶萊政府亦給予了其他公司在大陸架開採石油的特許權,但BSP在汶萊仍保持着近乎壟斷的地位[10]:55。隨着對石油和天然氣行業的興趣日益濃厚,汶萊政府於1973年購買了BSP25%的股份。1985年,汶萊獨立伊始,隨着政府在該領域的作用進一步鞏固,這一份額在當年上升至50%[7]:50[15]。
旗下產業
現今的汶萊蜆殼是一家由五家企業組成的企業集團。其中,石油和液化天然氣的勘探和生產由汶萊蜆殼本部負責。汶萊蜆殼銷售公司(Brunei Shell Marketing)成立於1974年,主要在汶萊境內銷售石油和天然氣產品,所有權由汶萊政府和汶萊蜆殼均等分割。與日本的液化天然氣貿易是其他三家企業的主要活動,即汶萊天然氣運輸公司(Brunei Gas Carriers,簡稱BGC)、汶萊冷氣公司(Brunei Coldgas,簡稱BCG)和汶萊液化天然氣公司(Brunei LNG)。汶萊液化天然氣公司成立於1969年,是一家合資企業,汶萊政府、汶萊蜆殼與三菱商事各參股50%、25%、25%。汶萊冷氣公司成立於1977年,負責管理液化天然氣銷售,亦由汶萊政府、汶萊蜆殼與三菱商事共同持股。汶萊天然氣運輸公司成立於1986年12月,其前身是汶萊蜆殼油輪公司,公司由汶萊蜆殼與汶萊政府各持一半股份,負責將液化天然氣輸送至日本[7]:50。
汶萊天然氣運輸公司
汶萊液化天然氣外輸的歷史始於1972年,當時,汶萊向日本輸出了第一批液化天然氣[16],1973年,雙方簽署協議,汶萊開始定期向日本提供液化天然氣[13]:28。汶萊蜆殼亦於1972年10月至1975年10月間購置了4艘最大存儲容量約為75,000立方米的B級液化天然氣載運船,後增至7艘,皆由法國企業建造。1986年,汶萊蜆殼油輪公司(Brunei Shell Tankers)成立後,接管了這些船舶,2002年,其業務被汶萊天然氣運輸公司取代[13]:28[17],而該公司所擁有的所有B級載運船均於2018年退役,由A級載運船替代[18][19]。
汶萊液化天然氣公司
1969年,汶萊政府、蜆殼公司和三菱商事成立了合資企業汶萊液化天然氣公司。隨着時間的推移,政府的持股比例增加到50%[10]:55。天然氣液化工廠於1973年完工,主要向日本出口液化天然氣,由廓爾喀部隊負責保護,其設施亦由汶萊蜆殼、三菱等協助建造,建造成本約為6億汶萊元,包括一個4.5公里長的碼頭,碼頭上有用於輸送天然氣的不鏽鋼管道以及特製的水淨化系統[4]:49[20]。
汶萊蜆殼銷售公司
成立於1974年的汶萊蜆殼銷售公司由政府和蜆殼共同持股,總部位於斯里巴加灣市,主要在汶萊境內銷售石化產品,其中包括汽油、航空燃油、柴油、潤滑油、丁烷氣瓶及殺蟲劑、清潔劑等。該公司壟斷了汶萊的石油銷售,並在全國經營21家加油站,而燃油價格則接受政府監管,以保持在國際標準的低位。高辛烷值汽油和柴油從新加坡進口並儲存在摩拉港的油庫中,該港向汶萊河和淡武隆河沿岸的河流站供應石油和汽油。此外,該公司還為汶萊國際機場提供航空燃料,並為首都附近的主要發電廠提供燃料[4]:49。
社區建設
汶萊蜆殼石油公司透過石油生產顯著促進汶萊經濟發展外,而且是汶萊繼政府部門之後的第二大僱主,其在發展馬來奕區的基礎設施方面也發揮了關鍵作用[7]:43。汶萊亦因高度仰賴蜆殼公司所主導的石油產業,以及其政府與蜆殼之間的密切關係而經常被稱為「蜆殼國家」[7]:50[13]:31。
汶萊蜆殼在投資開發在地石油資源的同時,亦參與了在地社區的建設,1946年成立的汶萊蜆殼休閒俱樂部[21],1991年建立的瓜拉貝拉隆油田研究中心(Kuala Belalong Fields Studies Centre)及第十億桶原油紀念碑[22][23],1992年成立的安杜基休閒公園(Anduki Recreation Park)[24],2002年建立的詩里亞能源實驗室等設施皆為該公司承擔和贊助的社區項目[25]。
汶萊蜆殼擁有自己的獎學金計劃,成立於1972年[26]。其計劃旨在發掘具有支持國家發展所需資格和潛力的優秀汶萊年輕人。亦為該國完成A-level或國際文憑課程後攻讀本科學位的學生提供深造獎學金[27],除此之外,汶萊蜆殼亦在當地提供擁有提升就業及在地勞動力能力、鼓勵創業的計劃[28]。
參考文獻
- ^ Sultan meets BSP's outgoing, new managing directors. Borneo Bulletin Online. Brunei. 2024-09-03 [2024-10-24] (英語).
- ^ 汶蚬石油公司海滩清洁活动 共收集483公斤垃圾. 詩華日報. 馬來西亞. 2024-10-05 [2024-11-13] (中文(馬來西亞)).
- ^ Leifer, Michael. Dictionary of the Modern Politics of Southeast Asia. Routledge. 2013. ISBN 978-1-135-12938-5 (英語).
- ^ 4.0 4.1 4.2 4.3 Cleary, Mark; Wong, Shuang Yann. Oi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Diversification in Brunei Darussalam 1st. London: Springer. 1994. ISBN 978-1-349-23485-1 (英語).
- ^ 5.0 5.1 Horton, A. V. M. Colonial Office Correspondence Relating To Brunei 'destroyed Under Statute' 1906–1934 (PDF).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sia Pacific Studies. 2005, 1: 1–49 [2024-10-24]. ISSN 1823-6243 (英語).
- ^ 張素葉; 施洽民; 梁清文 (編). 亚洲-文莱壳牌石油公司. 实用世界经济辞典. 中國甘肅: 甘肅人民出版社. 1991. ISBN 9787226006757. OCLC 769057885 (中文(中國大陸)).
- ^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7.07 7.08 7.09 7.10 7.11 Singh, D. S. Ranjit; Sidhu, Jatswan S.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Brunei Darussalam. London: Scarecrow Press. 1997. ISBN 9780810832763 (英語).
- ^ Chia, Siow Yue; Cheng, Bifan. ASEAN-China Economic Relations: Developments in ASEAN and China.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1989. ISBN 978-981-3035-31-7 (英語).
- ^ 9.0 9.1 9.2 9.3 Abu Bakar, Nani Suryani. A Historical Overview of Brunei's Economy before the Discovery of Oil and Some Subsequent Issues (PDF). Southeast Asia. 2006, 7 (1): 89–103 (英語).
- ^ 10.0 10.1 10.2 10.3 陳寧. 文莱的石油和天然气. 《東南亞》. 1991, (02): 54–55. CNKI DNYA199102010 (中文(中國大陸)).
- ^ Chanin, Eileen. Limbang Rebellion: Seven Days in December 1962. Pen and Sword. 2014. ISBN 978-1-78346-191-2 (英語).
- ^ 龐衛東. 安全利益视角下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困境——以文莱在加入马来西亚问题上的选择为例. 南洋問題研究. 2015, (4): 81-82. ISSN 1003-9856. doi:10.14073/j.cnki.nywtyj.2015.04.009 (中文(中國大陸)).
- ^ 13.0 13.1 13.2 13.3 汪慕恆. 文莱独立后的经济发展. 《南洋問題研究》. 1992, (01). CNKI LYWT199201003 (中文(中國大陸)).
- ^ 馬寧. 五国联防与文莱防务战略. 《東南亞研究》. 1990, (01). doi:10.19561/j.cnki.sas.1990.01.011. CNKI DNYY199001010 (中文(中國大陸)).
- ^ 姚元園. 文莱油气产业发展现状与转型评析 ——基于石油公司竞争力的分析视 (PDF). 《東南亞縱橫》. 2013, (05): 36–37 [2024-11-13]. ISSN 1003-2479 (中文(中國大陸)).
- ^ 界面新聞. 文莱部长称希望保持对日本的液化天然气出口. 東方財富網. 2022-12-25 [2024-1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24) (中文(中國大陸)).
- ^ Our Milestones. Brunei Gas Carriers Sendirian Berhad. 2024 [2024-11-13] (英語).
- ^ 汶蚬油船公司 最后2艘B级船退役. 詩華日報. 馬來西亞. 2018-04-23 [2024-11-13] (中文(馬來西亞)).
- ^ Global FDI Reports. Focus on Brunei Gas Carriers. Invest in Brunei. Brunei. 2024-10-01 [2024-11-13] (英語).
- ^ 張素葉; 施洽民; 梁清文 (編). 亚洲-文莱天然气液化工厂. 实用世界经济辞典. 中國甘肅: 甘肅人民出版社. 1991. ISBN 9787226006757. OCLC 769057885 (中文(中國大陸)).
- ^ United States. Dept. of State. Brunei: 1992 Post Report. Washington D.C., United States: U.S. Department of State. 1992: 9 [2024-11-13] (英語).
- ^ Kementerian Perindustrian dan Sumber-Sumber Utama. Explore Brunei: A Visitor's Guide. Brunei: Publications Unit, Royal Brunei Airlines. 2000: 51 [2024-11-13]. OCLC 223192498 (英語).
- ^ Daniel Lim. Billionth Barrel Monument reopens. Borneo Bulletin. 2019-05-04 [2023-04-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02) (英語).
- ^ Rex DeSilva; Helena Hon. Welcome to Brunei Darussalam: The Complete Traveller's Guide. Brunei: Brunei press. 2000: 49 [2024-11-13]. ISBN 9789991732053 (英語).
- ^ Seria’s latest landmark a big hit » Borneo Bulletin Online. Borneo Bulletin Online. 2020-11-06 [2021-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02) (英語).
- ^ Symaco, Lorraine Pe; Hayden, Martin (編).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n Education in Southeast Asia. Springer. 2024. ISBN 978-981-16-8136-3 (英語).
- ^ BSJV SCHOLARSHIP SCHEME. Brunei Shell Petroleum. 2024 [2024-10-24] (英語).
- ^ 汶莱壳牌石油公司与合作伙伴展示社会投资与可持续发展项目. 詩華日報. 馬來西亞. 2024-04-18 [2024-11-13] (中文(馬來西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