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沅(1797年—1851年),字子湘,號石梧,湖南湘陰人(今汨羅市高華沖[1] 。清朝政治人物。誥封榮祿大夫,欽差大臣,太子太保,任兩江總督,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卒諡"文恭"。參與禁煙與鴉片戰爭,是湖南「以經濟而兼文章」三君子之一[2]。接替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奔赴廣西平定太平軍起事,病逝於武宣前線。

李星沅
清同治五年芋香館刻《李文恭公遺集》之李文恭公像
清同治五年芋香館刻《李文恭公遺集》之李文恭公像
大清兩江總督
籍貫湖南湘陰縣
族裔漢族
字號字子湘,號石梧
諡號文恭
出生嘉慶二年(1797年)
湖南湘陰縣
逝世咸豐元年(1851年)
廣西武宜縣
墓葬湖南長沙縣魏家山
出身
  • 道光十二年(1832年)壬辰恩科進士出身
著作
  • 《芋香山館詩文集》
  • 《李文恭公奏議集》
  • 《李文恭公全集》
  • 《李星沅日記》

從神童到翰林

李星沅自幼家境貧寒,但天賦秉異,聰明過人,四歲就開始開蒙讀書,在秀才父親李疇的嚴格教育和悉心指導下,學益精進.1804年,父親李疇以優貢進京並以朝考一等第一名的成績考取武京殿校錄.1806年秋天請假回湖南老家,九歲的李星沅以詩文進,父親疑出他人之手,面試之,合.大喜過望,對親朋好友們說:"他日大吾宗者,在此子也!"

李星沅十一歲時應童子試,縣試府試均名列前茅,"神童"之稱,遍於親友.

1814年,父親李疇授官桂東訓導,在回湖南的路上不幸病故於河南輝縣.失去了父親,家中生活益為清苦,全靠母親陳夫人以女紅所入養家.老母親賣掉首飾,供李星沅和兩個弟弟發憤讀書.十七歲的李星沅不得不授徒家塾,每年可得數千錢以佐家計.白天教書,夜晚挑燈苦讀,漏四下不倦,以為常.廿歲以縣試第四,郡試第一,補弟子員,才名冠絕城南書院.書院山長羅湘舟先生奇李星沅之才,目為國士.羅湘舟好友湘潭進士鄠縣知縣郭汪燦看了李星沅的詩古文辭後,嘆異不絕,大為讚賞,謂:"不僅為才子,當為名臣!"遂把次女郭潤玉嫁李星沅為妻.

李星沅父親李疇的故友陶澍(後為兩江總督,諡文毅)當時在四川任川東道, 早就聽說李星沅之才,禮聘李星沅去重慶,任書記,掌管陶澍的章奏.陶澍每有要務,大略口述.李星沅不假起草,用真書繕寫,援筆立就,曲盡事理,下筆千言,皆出腹稿.陶澍對李星沅說:"以子之才,多讀經世書,將來位業未可量也."李星沅非常感謝陶澍的知遇之恩,執弟子禮終其身.

1819年,1822年兩次鄉試均報罷.終於在1825年,道光乙酉科鄉試,李星沅高中笫六名舉人.主考官是張日晟.此後六年,湖南布政使裕泰(光緒皇帝瑾妃,珍妃的祖父)禮聘李星沅延掌奏記.李星沅曾作《裕餘山宮保制軍六十壽序》,記述了裕泰對自己的賞識和亦師亦友之情誼.

1826年,1829年兩次赴禮部試,未中.1832年,道光壬辰科二甲第一百名進士,湖南考中的還有後來任兩廣總督的勞崇光和李星沅的舅舅陳本欽.主考官是吏部尚書潘世恩,(1770 -1854,字槐堂,號芝軒,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癸丑狀元,時廿三歲,官至武英殿大學士,太子太保,加太傅,諡文恭,李星沅尊稱潘為芝師.)刑部尚書戴敦先,工部尚書穆彰阿朱文定.殿試授翰林院庶吉士.次年,升散館授職編修,充國史館協修,協辦院事本衙門撰文.大考二等十一名恩賞卷緞.再次年1834年升奏辦院事,充功臣館提調.這年正月,李星沅的座主(明清會試中對主考官尊稱)潘世恩升任軍機大臣上行走,兼翰林院掌院學士.才入翰林院兩年的新人李星沅顯然是以他的才華和努力得到了掌院學士軍機大臣潘世恩的認可和支持,秋天被委任為四川鄉試任正考官.

根據 大清會典上說:

鄉試每三年舉行一次,考期在子、卯、午、酉年的秋八月,又稱「秋闈」,為正科.清代,遇新皇帝登基、大婚、壽誕、慶典等加科,為恩科,考三場,每場三日. 參加考試人員,需有庠生、貢生等諸生資格.考中者稱為舉人.

李星沅大喜過望,寫了兩首七絕給他的妻子郭潤玉:

別笙愉(郭潤玉字)

1. 小屋新題寫韻樓,春明風月數賡酬. 天涯依然浮雲婿,又賦皇華入益州.

皇華註:《詩.小雅》中的篇名。《序》謂:"《皇皇者華》﹐君遣使臣也。送之以禮樂﹐言遠而有光華也。"《國語.魯語下》:"《皇皇者華》﹐君教使臣曰:每懷靡及﹐諏﹑謀﹑度﹑詢﹐必咨於周。"後因以"皇華"為讚頌奉命出使或出使者的典故.李星沅是代表皇帝出使四川典鄉試取舉人.

2. 重踏鴻泥亦夙因,歸期預約早梅春. 雪窗並照團圓影,持贈峨嵋月一輪.

鴻泥註:指鴻鳥在雪泥上的爪印,比喻去過的地方.清 錢泳 《履園叢話·古蹟序》:「足跡所到,略志鴻泥,以備遺忘,不可謂之閱歷也."李星沅1820年在陶澍幕府中做"書記",時陶為川東兵備道,駐重慶.李星沅這次入川已經是第二次了. 詩中說冬天就回家,把峨嵋月送給郭夫人為禮物.

夫人郭潤玉也不讓鬚眉,用丈夫的留別韻亦唱合七絕二首,送丈夫出使四川,欣喜之情,躍然紙上.

送石梧(李星沅字)奉使益州

1. 十五年前客益州,津亭官柳又重遊. 不須別緒縈懷抱,珍重衡文八月秋.

2. 一曲離歌翠黛顰,迢迢山驛走風塵. 關心玉尺量才日,君亦名埸閱苦辛.

李星沅回京之後,十一月十日在養心殿對道光皇帝復命.顯然,皇帝和翰林院對李星沅主試四川非常滿意,所以次年1835年進士會試,李星沅被任命為會試同考官,得進士十五人.殿試,房首劉繹被皇帝欽點為狀元.

七年升遷之路:兩年學政,一月知府,一年半糧儲鹽法道,一年半按察使,十月布政史

1835年六月,李星沅被皇帝召見,道光仔佃地詢問李星沅的家世,年齡,及在翰林院的職務.隨卽便奉旨任命為廣東學政,請訓之日,奉"有立品去私"之諭.十月到任,《清史稿》紀載 :粵士多健訟,(李星沅)檄通省籍諸生之幹訟者,牒報詗治之,士風以肅.一切陋規,積弊,一概革除.1837年十一月任滿,1838年正月,復命北行,回京途中奉旨補授陝西漢中知府.四月到京,被皇帝召見並詢問廣東省吏治,文風.據實陳奏,天語褒勉:"爾在廣東學政,辦事認真.操守好,不必說."然後話鋒一轉又說:"我放爾知府,並無人保舉.好去歷練,我只望爾能始終如一,豈不是國家棟樑之材?"

1838年五月,四十一歲的李星沅抵任漢中,罷陋規,擒巨匪,飭驕兵,肅民風,振教育.僅僅一月時間,即奉旨補授河南糧儲鹽法道.漢中百姓愛戴不忍舍,因書"德偕漢永"四字於幛,送別李星沅.

清代在一般省份設鹽運使或鹽法道,唯有在河南置糧儲鹽法道,兼理糧政與鹽法,直接歸河南巡撫管轄,可見職務之重.李星沅於1838年九月到任.親自過驗漕米,書吏無從玩法,摻和,偷減諸弊皆絕.移文山東糧道,援引成例,定漕船行次,杜絕河南山東兩省弁丁互相推諉或誤抵,使漕運得以無阻.1838年十二月夫人郭潤玉四十一歲中年早逝.他們夫婦二十年有唱合詩集《梧笙館聯吟初集》二卷,武英殿大學士潘世恩,兵部侍郎戴熙,工部侍郎,體仁閣大學士祁寯藻,兵部尚書許乃普,工部右侍郎潘曾瑩、潘曾綬兄弟,閩浙總督鄧廷楨,廣東按察使王青蓮,廣西按察使許祥光等為詩集題詩題詞為賀.

次年1839年六月,李星沅奉旨署理河南按察使,他在謝恩的摺子里寫道::查臬司為刑名總匯,豫省為四達沖途,執法必尚嚴明,緝匪尤關緊要.臣惟有隨時黽勉,遇事講求,矢慎矢勤,力圖整飭,不敢以暫時兼署,稍涉因循,以期仰答高厚鴻慈於萬一."奉硃批"勿失書生本色,一切公事最忌虛浮,慎之勉之,勿自棄之!欽此."河南刑案向多積壓,李星沅極力清厘,司獄為空.河南夏季熱甚,恐諸囚病,命令屬下急清囹圄.他對手下說:"囚罪而死,死於法;病而死,死於官.且罪應緩者病死,固促之死也;罪不赦者病死,則是幸逃顯戮,無以正刑誅也."

1840年道光廿年四月二十五日李星沅奉旨補授陝西按察使,入都召見三次.六月十八日到西安,接奉陝西巡撫富呢揚阿行知奏委署理陜西布政使.李星沅在六月十九日的摺子里這樣寫道:"關中幅員遼闊,錢穀較繁,非用人無以理財,非正己無以率屬.……恪遵恩訓,嚴絕虛浮隨同撫臣,遇事整飭,斷不敢暫時權篆,稍涉因循,尤不敢日久歧趨,漸染習氣. 以期上副高厚生成於萬一."李星沅禁私饋,肅吏治,治刀匪,重懲藩屬書吏積弊.

十月回到按察使任上,除暴安良,為民除害,對囚犯反覆詳詰,務必得實,改供招陋習,平反甚多.精擇律案要義,輯錄成帙,加案語註釋,時時翻閱,情罪洞嘵,以是理刑無枉縱.

十二月補調四川按察使,川中嘓匪素強暴,禍害百姓,刑名夙稱繁劇.李星沅在四川兩次,深悉川中情形.1941年二月抵任,以"治蜀貴嚴"請之總督,遍戒屬吏.並申嚴兵役協輯章程,勸懲並舉,旋指名訪獲川人切者齒慣匪十四人,斬梟六,斬決二,絞決六.總督不忍,李星沅以律堅持,行刑之日,觀者如堵,夾道呼"青天按察使"不絕.有編輯李星沅輯匪事略為輿頌四篇梓行.嘓匪攝伏,煙匪訟棍等皆不敢滋事.著名嘓匪呂某被捉罪當大辟,布政使袒護,李星沅在總督面前據理力爭,院司皆無以難,鐵面執法如此.六月接旨八月卸事調江蘇按察使,官蜀半載,民戴其德,有"為吾蜀億萬生靈,祝公晉川督也!"之語.

李星沅在按察使的職位上一年三調,從陜西,四川到江蘇,嚴懲陜盜刀客,蜀盜嘓匪,以重典除民害.1941道光廿一年十月初遵旨入覲,道光皇帝三次召見了這個能吏,訓勉周詳,復諭馳驛赴任.十一月三日李星沅到省城蘇州,江蘇刑案較繁,英軍由廣東,福建進攻浙東,清軍駐軍蘇州,地小人稠,大軍屯集.又加水災後饑民群聚剽食,游匪乘之,各鄉哄然.李星沅頂風冒雪,夜行街市,訪查彈壓,擒拿滋事之人,擬罪如例.長江以北素多盜,有捻匪曳光刀手作案,李星沅依法懲治,民賴以安.江蘇軍情緊急,文報大多不能準時,李星沅添設腰站,申嚴禁令,公文不許逾限,驛務遂大振.

十二月二十四日,身為江蘇按察使的李星沅在任僅一個月零廿一天,就收到內閣上諭升授江西布政使,謝恩摺子奉硃批:"復調任江蘇,正值有事之秋,速行接印任事!欽此."

1841道光廿一年李星沅在按察使上一年三調,剛剛升任江西布政使,還未起程,就被皇帝又留在多事之秋的江蘇,命令這位能臣"速行接印任事!"可見道光對李星沅能力的信任和期盼.李星沅於1842道光廿二年正月初十接任布政使,又於正月廿八日再奉旨兼理江蘇按察使,富甲天下的江蘇之錢糧刑名之權,就都落在李星沅肩上了.李星沅安民查吏,用人理財,緝匪稽私,在內土匪無所容,在外英軍不能入,不到十個月,1842道光廿二年九月三十日內閣奉上諭:"陝西巡撫着李星沅補授,欽此!"從1832道光十二年入翰林到1842道光廿二年開府封疆,李星沅只用了十年.一是才能,二是努力,三是操守,四是機會.

機會,就是鴉片戰爭,1840道光廿年九月初三兩廣總督林則徐閩浙總督鄧廷楨被道光"交部嚴加議處,來京聽候部議!"初八日二人同被革職,次年被發往新疆"效力贖罪.接替林鄧的主戰派琦善秉"上不可以失國體,下不可以開邊釁"的使命,踏上征程,在他的指揮下,虎門大敗,關天培殉國.琦相被鎖拿進京.道光恨恨地說:"慰忠魂無他法,全在汝身!"後來的伊里布,兵敗自殺的裕謙,楊芳,靖逆將軍皇族奕山統領湘贑鄂桂滇黔蜀七省大軍,亦是一敗塗地,根本不是英軍的對手.情急之下,道光皇帝又啟用皇族奕經為揚威將軍,調川陜豫三省生力軍,魯汴江淮之勇,浩浩蕩蕩,再次南下,要和英夷一決雌雄.但是奕經十月份到了蘇州,止步不前,按兵不動,在蘇州一帶停留了兩個月.在這金粉繁華之地,歌亭舞榭,淫娼酗酒,索財貪賄,烏煙瘴氣,而江蘇巡撫梁章鉅惹不起奕經,託病不出.道光皇帝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三次召見在陜西四川搞定刀匪嘓匪的按察使李星沅,到江蘇去搞定兵甚於寇的亂攤子,面喻機宜,賢者多勞,飭命馳驛赴任.

1841道光廿一年十一月初三,李星沅在蘇接按察使印,辨色即興,夜半始寢,一饋十起,棲棲遑遑.惹不起揚威將軍和他的幕僚們,李星沅只能在"苦海"里兢兢業業地收拾爛攤子.由於謗議驟起和皇帝的催行,奕經終於在十二月十一日離開蘇州進至浙江嘉興.奕經離開的前一天,十二月十日,內閣奉上諭:"江西布政使着李星沅補授,欽此!"這應該是皇帝對這位任勞任怨的循吏的獎賞.

可是,奕經的六千川陜勁旅,軍紀無存.以至在近百年後仍在民間留下了"沿途擄丁壯,掠板扉,以四民抬一兵,臥而入城."(范城:《質言》卷上)於是,以為脫離"苦海"還沒走馬到江西上任的李星沅又奉內閣十二月二十六日上諭:"江蘇布政使着李星沅調補,無庸來京請訓."硃批:"復調任江蘇,正值有事之秋,速行接印任事.欽此!"一個月後,又接奉兼理江蘇按察使.自此,廢寢忘食,案牘勞形,為江南戰爭後方之錢糧刑名,全力以赴,席不暇暖,旰食宵衣,日理萬機.

1842年春,盤馬彎弓的揚威將軍奕經和參贊文蔚和英軍戰於寧波,鎮海,定海,幾乎不到兩個時辰,便全部瓦解,一敗塗地.潰軍退至上虞,搶劫了糧台.戰五月,上海寶山失守,提督陳化成陣亡,兵勇潰逃,多奔蘇州,人心震恐,旦夕將內訌.李星沅請於巡撫程矞采,凡潰兵潰勇,暫行招留,令其防守省城蘇州,立功贖罪,藉免滋擾.嘉定一帶難民,亦日以千里至,各典因止當.李星沅密飭首縣,以濟貧始能保富之義,反覆開譬,典當如初,難民得戢.六月,鎮江失守,守將海齡舉家自盡,土匪群肆,抄掠搶糧,李星沅訪獲搶犯四人,梟首示眾,群匪散匿.

江蘇烽火已經迫近省城,守御甚急,李星沅任布政使督辦糧台,他的副手是按察使愛新覺羅崇恩,蘇松糧道黃恩彤,前湖北布政使孫善寶,前湖北按察使卞士雲.軍情緊急,大家憂形於色,官民一日數驚.李星沅和四位大員相約,人在城在,若城破將以身殉.後來這五人都以守土有功升任巡撫.李星沅升陜西巡撫,崇恩升山東巡撫,黃恩彤升廣東巡撫,卞士雲升浙江巡撫,孫善寶升江蘇巡撫.

道光廿二年七月廿四日,公曆1842年8月29日,太子少保耆英和乍浦副都統伊里布代表大清和英國特命全權公使璞鼎查少將(Sir Henry Pottinger)在停泊於南京下關江面的英䚀𦤑華麗號(HMS Cornwallis)號上簽訂"萬年和約"(南京條約).標誌着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結束.林則徐,鄧廷楨被戎邊新疆,琦善被定為斬監候,伊里布次年病故,敗將靖逆將軍奕山,揚威將軍奕經和參贊文蔚也被定為監斬候,耆英在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後,被咸豐賜自盡.李星沅的兩個頂頭上司,兩朝帝師兩江總督牛鑒在吳淞戰役中臨陣脫逃,被奉旨解京.江蘇巡撫程矞采因防守不力遷延不進,受到革職處分.

南京條約鑒訂兩個月後,江南民心軍心稍定.1842道光廿二年九月卅日內閣奉上諭:"陜西巡撫着李星沅補授,欽此!""着來見."以操守和能力被道光皇帝看中,年僅四十五歲的李星沅自此走上了封疆大吏之路.

七年封疆大吏:三年陝撫,十月蘇撫,半年雲督,兩年江督. 太子太保,賞戴花翎

生平: 一生為官清廉,奉職守法、清廉賢能,愛民如子,大利民生,有循吏之稱。

道光五年(1825年)中式乙酉科舉人,道光十二年(1832年)登壬辰恩科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編修。道光十五年(1835年),李星沅出督廣東學政。任滿,授官陝西漢中府知府,歷升河南糧道,陝西、四川、江蘇按察使,遷江西布政使,調江蘇。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李星沅擢陝西巡撫,署陝甘總督。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李星沅調江蘇巡撫。次年擢雲貴總督,兼署雲南巡撫,平定回亂有功,加太子太保銜,賜花翎。不久,調兩江總督。李星沅一生為官清廉,奉職守法、清廉賢能,愛民如子,大利民生,有循吏之稱[3]

整頓邊防,利國而且利民

道光22年,李星沅獲任陝西巡撫,同時署陝甘總督。當時朝廷提出仿鑄回錢的建議,但李星沅提出陳利弊之疏言,主張整頓官庫。朝廷接納他的建議,實施後效果顯著。在道光25年,他調任江蘇巡撫,再次提出整頓漕務積弊的建議,嚴懲奸吏,根除陋習,不僅有利於國家,也造福於百姓。

道光26年,李星沅接任雲貴總督,兼署雲南巡撫。他積極整頓邊防,嚴懲濫用權力謀取私利的騰越鎮總兵。當時,緬寧回匪不安分,他迅速調動官兵,採取分道進攻的策略,成功在短時間內擊敗匪首馬國海,解除了潛在的危機。然而,馬國海逃亡後,結結黨羽在雲州等地進行劫囚作亂,對西方地區造成嚴重震盪。李星沅發出檄文號召各將迅速應對,同時對被脅的百姓予以寬恕。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局勢穩定下來。為了表彰他在此次事件中的優異表現,朝廷加封他為太子太保,並賞賜孔雀翎。同時,他也通報前任迤西道羅天池殺人過多的情況,並提出彈劾。朝廷采納他的建議,削奪了羅天池的官職。

為保護衛海疆開建海軍;實施改革,同時提倡對外通商。

因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在戰爭中的卓越表現,李星沅獲調任兩江總督。當時,第一次鴉片戰爭剛結束,廣州人爆發反英法的罷市鬥爭。江南地區風雲變幻,南京更是不平等條約的簽署地,備受關注。李星沅上任後,致力整頓水師,建造新船,清剿盜匪,並拒絕帝俄商品進入上海,積極守衛海疆。清廷高度重視他在江南的防禦作用。同時,他被命令兼署河道總督,並封為榮祿大夫、太子太保、兵部尚書、都察院右都御使。他上奏五則海外水師事宜,並捐奉建造蒙衝四十艘作為先驅,以保護海防。在奏稿中,他列舉了籌建外海水師的五條理由:磨厲人才、變通營巡、竅實會哨、扼要堵緝、配兵足數。其中,尤以「磨厲人才」的主張顯示了李星沅的深思熟慮,絕非一時之計。李星沅秉公執法,實施改革,同時提倡對外通商。

江淮嚴重水災,李星沅視百姓如己出,續數十日致力於救濟災民,終積勞成疾。

在道光二十八年,江淮地區發生嚴重的水災,李星沅視百姓如己出,積極展開賑濟工作,穩定了糧價,成功完成折銀完漕,極大地造福了民生。秋季時,江淮地區遭受嚴重的洪澇,災民達數萬之眾。李星沅親自發起籌款,奔波於搶險救災的一線,連續數十日致力於救濟災民,同時督促搶險工程的進行。他的辛勞終於使災區得到穩定。然而,長時間的奔波和努力讓李星沅的身體也承受了極大的壓力,最終積勞成疾。在此之後,他辭去官職,回鄉養病。

第一任平叛太平天國欽差大臣,病逝於武宜前線

咸豐帝即位後,任命林則徐為平叛太平軍欽差大臣,然而林則徐在途中因病辭世。隨後,咸豐帝指定李星沅為欽差大臣,派遣他前往廣西鎮壓太平軍。由於將帥之間存在矛盾,多次交戰皆告失利,李星沅舊疾復發。於次年4月,在武宜前線因病不治而逝世。他被追封謚為文恭,安葬於長沙縣的魏家山。 遺疏言:「賊不能平,不忠;養不能終,不孝。歿後斂以常服,用彰臣咎。」文宗閱後感動不已,特按總督例賜恤,諡文恭[4][5]

著作

《芋香山館集》[6]

《李文恭公全集》.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16). 

《李文恭公遺集》.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04). 

《李文恭公詩文集》.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04). 

《李星沅日記選錄》.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04). 

《李文恭公詩文集》.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04). 

《李文恭公奏議》.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04). 

《李文恭公文集》.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04). 

家庭

妻子: 郭潤玉(1797-1838), 字昭華,號笙愉,別號壺山女士。湘潭人。嘉慶十九年進士、酃縣知縣郭汪燦女。 《梧笙館聯吟初輯》二卷(與丈夫李星沅合著). 

郭潤玉與其姑祖母郭步蘊、姑母郭友蘭、郭佩蘭,姊姊郭漱玉,皆有詩名,並稱「湘潭郭氏閨秀」著有《簪花閣遺稿》.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04). 

選編《湘潭郭氏閨秀集》、郭潤玉著有《簪花閣遺稿》.一卷、《梧笙館聯吟初輯》二卷(與丈夫李星沅合著)。《簪花閣遺稿一卷》《梧笙唱和初集二卷》《湘潭郭氏閨秀集梧笙唱...》《湘潭郭氏閨秀集八卷》《湘潭郭氏閨秀集八卷》《梧笙館聯吟初集二卷》《簪花閣遺藁一卷紅薇吟...》《簪花閣詩鈔一卷》《簪花閣詩鈔一卷》《簪花閣詩鈔一卷》《簪花閣詩鈔一卷》《簪花閣詩鈔一卷》《敏求齋詩集一卷》《簪花閣詩集一卷遺稿一...》《梧笙館聊吟初輯二卷》《[湘潭郭氏閨秀集]》《湘潭郭氏閨秀集五種附...》《梧笙唱和初集二卷》《簪花閣遺稿一卷》《郭潤玉 作品》。[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郭氏四代閨秀詩人,七家詩,在錄共計694首。[7]

長子,李杭,道光二十四年進士。

三子,李桓 (江西布政使),由道員至署江西巡撫江西布政使。[1]在和太平軍作戰的過程中,與李瀚章分管江西厘金,保證了曾左兩支大軍的餉銀.有《國朝耆獻類征》720卷,和《寶韋齋類稿》100卷傳世.

延伸閱讀

[]

 清史稿·卷393》,出自趙爾巽清史稿

李星沅. 《李文恭公遺集》.  [8]

參考資料

  1. ^ 1.0 1.1 汨羅市志編纂委員會 (編). 《汨罗市志》. 方志出版社. 1995. ISBN 7-80122-020-X. 
  2. ^ 政協湘潭市委員會組編;何歌勁輯注. 湘潭历代文赋选 下. 湘潭:湘潭大學出版社. 2013.12: 513. ISBN 7-81128-560-6. 
  3. ^ 夏征農,陳至立主編;熊月之等編著. 大辞海 中国近现代史卷.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3.12: 120–121. ISBN 7-5326-4071-X. 
  4. ^ 《清史稿·列傳一百八十》
  5. ^ 張銀河編著. 中国盐业人物. 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2006.01: 168. ISBN 7-5034-1774-9. 
  6. ^ 湖湘文庫編輯出版委員會編. 《湖湘文库》书目提要. 長沙:嶽麓書社. 2013.09: 64–65. ISBN 978-7-5538-0181-0. 
  7. ^ 湖南女士诗钞.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0: p8. 
  8. ^ 《清史稿》卷393,民國趙爾𢁉等.列傳一百八十,李星沅.中華書局點校本
  • 清史稿》卷393,民國趙爾𢁉等.列傳一百八十,李星沅.中華書局點校本
  • 《李星沅集》(奏議集22卷,詩集8卷,文集16卷)湖湘文庫,王繼平校點.2013年5月第一版,嶽麓書社
  • 《湖南女士詩鈔》湖湘文庫. 甲編246,貝京校點.2010年8月第一版,湖南人民出版社
  • 《梧笙館聯呤初輯》道光丁酉,1837.李星沅/郭潤玉
  • 《李文恭公行述》寶韋齋類稿卷九十一,光緒乙丑,1889.李桓
  • 《李星沅日記》袁英光,童浩整理.1987年第一版,中華書局
  • 《長沙芋園翰墨珍聞》李崧峻.2009年5月,作家出版社
  • 《留得春風屬後生》李崧峻.2023年8月,美國南方出版社
  • 《李氏家譜》湖南省,汨羅市,高華沖,五修家譜委員會.2008年5月
  • 《天朝的崩潰》(鴉片戰爭再研究)茅海建.2005年7月.三聯書店
  • 《鴉片戰爭的和戰人物品藻與士人網絡》唐屹軒.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45期.2016軍5月,P 61一108
  • 《李文恭公別傳》, 李元度
  • 《林則徐傳》楊國楨 , 人民出版社 。

{{Authority cont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