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拉斯頓伯里當代表演藝術節

格拉斯頓伯里當代表演藝術節(英語:Glastonbury Festival),簡稱為格拉斯頓伯里格拉斯托Glasto)。始創於1970年,是目前世界最大的露天音樂節、表演藝術節[1]。此藝術節因以音樂出名,故通常被稱為音樂節。 自最初由誰人樂隊領銜的懷特島音樂節以來,格拉斯頓伯里鎮在1970年代時受到嬉皮文化和「自由節日運動」(free festival movement)影響較深。1970年農場主米高·伊維斯(Michael Eavis)在看到齊柏林飛艇於Bath Festival的演出之後,邀請了當紅的暴龍樂團主唱馬克·波倫到沃西農莊舉辦了第一場小型音樂會,名為皮爾頓(Pilton)節[2]。 第二年正式舉辦了名為格拉斯頓伯里的第一屆音樂節。早期曾被譽為「英國的胡士托」。 實際上除音樂以外,節日同時也有舞蹈喜劇戲劇馬戲歌舞表演和許多其它表演藝術。以2005年為例,在音樂節封閉的3.6平方公里內,有超過385場現場表演,共約15.3萬人參加[3]。2007年時,此數量升至約18萬人,而到2009年時,有大約19萬人到達英格蘭西部的農場參加盛會。根據2011年UK Music發表的報告,每年格拉斯頓伯里音樂節為英國經濟帶來的貢獻超過一億英鎊[4][5]。音樂節的工作人員主要是志願者。

格拉斯頓伯里當代表演藝術節
類型搖滾樂為音樂主流、兼有世界音樂電子音樂雷鬼音樂民謠嘻哈樂舞曲等其它藝術形式
日期一般在6月底
地點英格蘭薩默塞特郡
已舉辦年數1970年至今
主持格拉斯頓伯里藝術節有限公司

位置

51°09′18″N 2°35′08″W / 51.155015°N 2.585598°W / 51.155015; -2.585598

格拉斯頓伯里是一個小鎮的名字,位於英格蘭西南部薩默塞特郡門迪普。 而節日主辦地準確的位置是在英格蘭西南部小村莊皮爾頓(Pilton)和派爾(Pylle)之間的沃西農場(Worthy Farm),格拉斯頓伯里以東六英里。

組織經營

總體

 
沃西農場

自1981年以來,藝術節由當地的農民和創始人米高·伊維斯的公司共同組織。公司在1999年其妻子去世前,都是由米高·伊維斯親自經營,現已交管給她的女兒艾米麗·伊維斯(Emily Eavis)。2002年以來由節日共和(Festival Republic)公司接管其40%股權,負責藝術節的後勤與安全。格拉斯頓伯里音樂節有限公司的大部分利潤作慈善用途捐贈。

除了技術和安全人員之外,藝術節主要是由志願者管理。1700餘名管理者都來自於慈善援助機構樂施會。作為工作的相應回報,樂施會會收到藝術節的捐款,在這些年共計收到20萬英鎊[6]

舞台

 
從石圈向下看到的景色,攝於2004

各個場地和舞台相對獨立,自主經營。例如Worthy FM和一塊場地是由著名的綠色和平組織經營[7]。 近年來,舉辦地現場組織成了一個有限制的混合型後台,金字塔舞台在北端,「其他舞台」在南端。場地的東側有不插電帳篷、喜劇帳篷和馬戲團。南端的綠色田地(Green Fields)展出一些傳統的和對環境友好的手藝。在國王的牧場(King's Meadow)最南端的小丘上,有一小圈巨石。而像著名的巨石陣一樣,自從1990年起在夏至日會有「石圈」(Stone circle)活動。

住宿

周邊

酒吧由專向各個藝術節上提供啤酒的工人啤酒公司(Workers Beer Company)組織,嘉士伯贊助(以前是百威)。作為回報,這些工作人員可以在工作一定時間後(18小時)免費進入會場,並享受免費餐飲和交通。 其它的食品以及零售,多由眾多小公司的店鋪以及餐飲車提供。英國著名的連鎖銷售商小米公司(Millets)和其他許多獨立店鋪在音樂節時期都會設立零售店。除此之外,許多慈善機構組織會開設具有宣傳教育性質的攤位,如宣揚素食主義的攤位等。垃圾回收網絡2004年曾回收了約300噸的垃圾並將其中110噸堆肥[8],然而目前則開始準備拒絕回收。

歷史概況

「前身」

1914年至1926年,在格拉斯頓伯里也有一個音樂節。這一盛會是由英國社會主義者作曲家拉特蘭·鮑頓(Rutland Boughton)和他的詞作家勞倫斯·巴克利(Lawrence Buckley)創辦的[9]。但實際上,這一格拉斯頓伯里音樂節與始於1970年的格拉斯頓伯里音樂節除了地點以外聯繫甚微。

1970年代

 
在藝術節上的一個雕塑作品

受到Bath Festival影響的米高·伊維斯準備開始在他自己的農莊上開一個小型的音樂節,到場嘉賓包括馬克·波倫、Keith Christmas、Stackridge和Al Stewart。1970年舉辦的第一屆實際名稱為皮爾頓節,門票僅為一英鎊(並附送牛奶)的音樂節迎來了1500名參與者。第二年在此舉辦的旨在吸引全國範圍內遊客的仲夏節實際上成為了當代音樂節的前身。在阿拉貝拉·丘吉爾(Arabella Churchill)的幫助下,安德魯·克爾(Andrew Kerr)組織了格拉斯頓伯里集會(Glastonbury Fayre),仍尚未稱作節日。包括了由構想的比爾·哈金(Bill Harkin)構想的金字塔舞台,由腳手架和金屬覆膜組建完成。表演者包括了大衛·鮑伊交通樂團Fairport Convention精粹樂隊Quintessence英語Quintessence (English band))和Melanie Safka。節日由支持者贊助,並倡導其自己的理念,涵蓋了中世紀音樂、舞蹈、詩歌、戲劇、燈光以及自發的娛樂。1971年的節日被Nicolas RoegDavid Puttnam拍攝記錄,隨後發行了影片《格拉斯頓伯里集會》(Glastonbury Fayre)。

在1978年當一個車隊從巨石陣自由節由警察帶路至沃西農場時,曾有一個小意外事件發生。第二年節日由伊維斯、丘吉爾和克爾三人重新組織恢復,在一個為世界兒童年的活動中虧損。

1980年代

 
巨大的雕塑《愛》,受到了披頭四的啟發

在1980年代,格拉斯頓伯里已經開始逐漸成為固定節日(除定期休耕年以外)。 1981年,米高·伊維斯首次管理這個節日,並與核裁軍運動相關聯。金字塔舞台被重新搭建,由電線杆和國防部廢棄不用的金屬片建造,成為了一個固定設施。阿拉貝拉·丘吉爾等人組建的兒童區成為了一個新的兒童慈善機構的搖籃——兒童世界。1981年也是節日首次盈利,米高·伊維斯將20000英鎊捐獻給了核裁軍運動。在隨後的幾年裏,節日向諸多組織做出捐獻。

自1983年以來,大型的節慶活動需要地方當局的許可,這導致了節日中的某些限制,包括組織需要控制人群的數量和某些特定的時間。最初的人群限定為3萬人,但不斷增長直至10萬人。1985年,快速增長的人群使得沃西農場將鄰居Cockmill農場買下。

1985年見證了一屆「濕漉漉」的節日,由於一場很可觀的雨的緣故。因沃西農場是一個奶牛農場,混合着泥漿與已液化了牛糞的液體被衝向了低地。不過,這並未妨礙前來參加節日的人群,他們在金字塔舞台前享受着齊膝的泥漿。

1990年代

在節日創辦20周年之際的1990年是節日規模最大的一次,節日的名稱加入了當代表演藝術,反映出了其多元化的趨勢。但以遊客與保安人員的對峙和暴力結束(被稱為所謂「自耕農之橋戰爭」The Battle of Yeoman's Bridge ),由於這次騷亂使得組織者取消了第二年(1991年)的節日。1992年節日重返,並被證明為一次巨大的成功。該屆音樂節首次修建了堅固的圍牆,使得新世紀遊客(new age travellers)無法免費進入節日會場[10]。由於冷戰結束,捐獻對象則改為了樂施會綠色和平組織。他們為節日也帶來了特色和志願者。1993年節日同樣出色。

在1994年節日即將開始的一周前,代表性的金字塔舞台被燒毀。所幸當地公司在節日前贊助建起了臨時主舞台。節日首次出現了150千瓦功率的風力發電機,用於給主舞台區供電。在6月26日還創造了一項世界記錄,826人同時玩雜耍,使得2478件物體同時停留在空中。英國第四台首次為它提供了電視轉播,一定程度上擴大了音樂節的影響。Levellers英語Levellers (band)創造了最高的台前人數直至今日,Orbital的頭條演出也使樂隊成名。

由於圍欄被破壞,1995年參加的人數急劇飆升。估計表明眾多的翻牆者使得節日規模大了一倍。1995年是令人難忘的一個節日,參演者包括綠洲樂隊果漿樂團PJ HarveyJeff Buckley治療樂隊。該屆為了迎合舞曲的流行趨勢首次出現了舞蹈帳篷,曾分別由Massive AttackCarl Cox領導,收效很好。

節日在1996年暫停,給予土地以及組織者短暫的休息恢復。其後這成為了一個模式,即每五年會有一次休整。攝於93和94年的電影紀錄片《格拉斯頓伯里電影(Glastonbury the Movie)》該年上映。當地藝術節保羅·布蘭森創立了一個格拉斯頓伯里藝術節(Glastonbury Art Festival),為古典藝術作品提供了一個平台。如拉特蘭·鮑頓不朽的時刻The Immortal Hour)這一著名歌劇於斯特羅德劇院(Strode Theatre)上演,並在格拉斯頓伯里修道院舉辦「他與光明」(son et lumière)藝術展覽。然而,這個節日是短暫的。

節日1997年重新回來,規模變得更大。贊助商為《衛報》和接手了電視轉播權的英國廣播公司。該屆也是泥漿的一年,因遭受了多次暴雨使得整個場地變為了一個泥濘的沼澤[11]。這使得許多參加者在周五一早便離開,甚至懶得告知媒體場面的細節。然而實際上留在那裏的遊客還是欣賞到了令人難忘的表演,其中周六電台司令的頭條演出據說是節日歷史上最棒的演出[12]

1998年節日又遭受了洪水和暴雨的襲擊,同樣的,一些人離開,一些人繼續享受包括果漿樂團羅比·威廉斯布勒在內的音樂。據官方數字該年參加人數首次突破10萬人。

1999年是炎熱乾燥的一年,對於參加者和組織者來說都是一種解脫。到場參演者包括R.E.M.Fun Lovin' Criminals洞穴樂隊行人路樂隊Al Green。節日由於翻牆者又一次變得擁擠不堪,使得人數約有25萬。該年還有一個笑話,狂躁街道傳教者請求在後台擁有一個私人廁所,但據他們自己透露,在廁所上貼一個「預留」標識並不在管理者的授權範圍之內。

2000年代

 
03年的金字塔舞台

一個全新的金字塔舞台伴隨着電子音樂的林間空地舞台(The Glade)和左外野舞台(The Left Field)出現在2000年的藝術節上。這次金字塔的頭條演出是寵物店男孩和30年後重回藝術節的大衛·鮑伊,「其他舞台」上的著名參演嘉賓還包括九寸釘摩比(Moby)以及酷玩樂隊[13]。金字塔舞台還有一個不同尋常的事件,就是在基斯·艾倫莉莉·艾倫之父)的主持下為Chelfyn和海倫·巴克斯特舉行了婚禮。仍然由於無票入場的緣故,僅有10萬張票的節日迎來了25萬人。這導致了公共安全的憂慮,地方議會拒絕繼續許可直至問題解決。同時因為羅斯基勒音樂節(Roskilde Festival)2000年發生了事故,組織者隨後取消了2001年的節日,並制定了反逃票措施以保障未來藝術節的安全。卑鄙提琴手組織(Mean Fiddler Organisation,節日共和的前身)此時也被應邀前來幫助。

2002年,節日重新開放。受爭議的卑鄙提琴手組織掌管了後勤和安保,在場地周圍大量的圍欄(稱之為超級圍欄)將人數減少到了十年前的水平。由於此次節日出席人數較少使得氣氛頗為輕鬆,而且犯罪級別也與前幾年相比大規模下降。不過,在圍欄外面有一些事件發生,主要與那些計劃落空的人有關,他們自以為能夠翻越圍欄。不過除此之外,這屆節日被支持的媒體呼為很大的一次成功[14]。2002年也是酷玩樂隊首次在金字塔舞台上演出。

2003年,大多數遊人認可了前一年的做法,因此不再翻牆進入。當年的藝術節也被認為是迄今為止最為成功的一次。為了回應外界對02年人員稀少且缺乏氣氛的批評,03年門票的發行量略大於02年。這也是門票首次在公佈演員名單前即售罄。當年電台司令重回金字塔舞台。來自門票與商業許可的總收入突破了100萬英鎊,其中一半捐助給了樂施會綠色和平Water Aid

2004年,門票在發售後的24小時內即售罄,並在訂票過程期間留下了諸多許多爭議,使得許多潛在的節日參與者幾個小時試着用電話和網絡聯繫預訂。在門票開始發售的最初五分鐘,網站即被試圖連接了兩百萬次。此次藝術節並未遭遇極端惡劣的天氣,但周三的大風推遲了入場。持續到周六的雨水使得場地中的部分地區變得泥濘[15]。周五綠洲樂隊法蘭茲·費迪南樂隊參與了演出。保羅·麥卡特尼在周六的演出讓許多參與者興奮不已。藝術節以繆斯樂隊周日在金字塔舞台的演出收尾。 2004年之後,米高·伊維斯稱,06年將按照每五年一休的慣例暫停一年藝術節。在2005年藝術節獲得批准後這一消息被證實。

 
一小時內5厘米的降雨量形成了小溪,2005年

2005年,112500張票在3小時20分鐘內即迅速銷售一空,使數千名沒買到票的人十分沮喪。星期天原定的頭條表演是凱莉·米洛,但她在五月因接受乳腺癌治療而被迫退出[16]地下室混音小子在6月6日宣佈可以來替換其位置。隨後在音樂會上,酷玩樂隊地下室混音小子合作演出了凱莉的「Can't Get You Out Of My Head」。2005年見證了舞曲的吸引力的增強,在「舞蹈村」內不再是孤零零的幾個帳篷,帳篷數量大幅增長。在這個新領域內,包括了東西帳篷, the Dance Lounge,Roots Stage,和Pussy Parlure,包括原來在「Glade區」內的G舞台也搬遷至此[17]。由艾米麗·伊維斯創新的新音樂種類「沉默迪斯科」通過了當地的節日許可,在不打擾當地人的情況下,允許派對進行到早晨。因為DJ約翰·皮爾在04年秋季去世,「新帳篷」區更名為「約翰·皮爾帳篷」,用以紀念他對格拉斯頓伯里新樂隊的支持和厚愛。

05年節日的開幕日由於大雨和雷電被拖延,包括「聲學帳篷」等被閃電擊中,山谷也被洪水所衝擊,以至於部分地區的積水達到了1米22[18]。嚴重的天氣使得許多場地受到影響並嚴重擾亂了現場服務,最嚴重的是「潘納德山基地」。然而,門迪普區(Mendip District)議會對於節日的審查則稱之為的「有史以來最安全的一個」,對節日應對洪水給予了一個光輝的報告[19]。該年也是Levellers英語Levellers (band)為「爵士世界」創立了有史以來最多台前觀眾的記錄,於是他們擁有了節日的兩項記錄。

2006年沒有節日,而在這一年的4月14日,朱利安·天普的節日紀錄片在英國發行[20]

 
在「其他舞台」上的泥沼,2007年

2007年音樂節在周五、周六、周日的主要音樂人分別為北極猴樂隊殺手樂隊誰人。流行女歌手Shirley Bassey也前來助陣。當年由艾米麗·伊維斯設計的「公園」(the park)區首次對遊人開放,主舞台配有多套設備,Pete DohertyGruff Rhys均在此演出。BBC也在此區內建立了「介紹」(Introducing)舞台。自安全防護圍欄建立以來,此次音樂節接待了最多數量的遊人,並且保持了迄今為止最多的持票合法入場人數,門票每張145英磅,銷售量由原定的27,500增加至137,500,且在1小時45分鐘內售罄[21]。為防止倒票行為發生,購票者需進行提前登記並提供護照相片,以便安全部門將信息印刷在門票上[22]。為了減少駕車遊人的數量,一部分門票與旅行大巴強行綁定,持有這些門票的遊人只有在乘車時門票才會被發行。這一類門票發行的日期略晚。

 
周三下午,爵士世界區開放

連綿不斷的陰雨幾乎貫穿了整個2007年音樂節時期,導致了場地泥濘。所幸由於新型價值750,000英鎊的防水護欄,洪水並未像05年一樣再次襲來[23]。但是,持續的降雨使得場地的整體狀況還不如兩年之前,甚至幾乎接近98年的糟糕狀況了。如果想要找到一個沒有污泥的地方坐下,是相當困難的。尤其在主要的地方,如像金字塔舞台右前方的主幹道上,已經變成一片沼澤了。場地外圍的許多臨時道路也變得泥濘不堪,耽誤了許多遊人的離場時間[24]

2008

2009

2010年代

2010

2011

2012

2012年音樂節暫停作為「休耕年」,一定程度上是由於2012年倫敦奧運會屆時召開,可能會導致臨時廁所需求量遠超過可容納量[25][26]

2020

2020年,考慮到COVID-19疫情,這個音樂節被停辦[27]

關聯項目

參考資料

  1. ^ 全球最大Glastonbury音樂節創始人獲女王封爵-文娛頻道-東北新聞網 Archive.is存檔,存檔日期2012-09-06
  2. ^ 觀察者人物簡介: 米高·伊維斯 | 音樂 | 觀察者(英文)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7-12-25.
  3. ^ (英文) Glastonbury Festivals-History-2005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4. ^ 存档副本 (PDF). [2011-06-0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06-27). 
  5. ^ 存档副本. [2011-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08). 
  6. ^ Oxfam at Glastonbury(英文). [2009-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18). 
  7. ^ Glastonbury Festivals - Areas - The Greenpeace Field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英文)
  8. ^ 格拉斯頓伯里藝術節 - 歷史 - 200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英文)
  9. ^ 拉特蘭·鮑頓的音樂信仰(英文) Archive.is存檔,存檔日期2012-09-11
  10. ^ 格拉斯顿伯里当代表演艺术节(英文). 英國搖滾音樂節. [2009-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29). 
  11. ^ 多年格拉斯顿伯里. [2009-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04). 
  12. ^ 1997格拉斯顿伯里电台司令现场. The line of best fit. [2009-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9-09) (英語). 
  13. ^ 格拉斯頓伯里當代表演藝術節'00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英文)
  14. ^ Allison, Rebecca. 狂妄言行被成熟移交了. The Guardian. [2009-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13).  (英文)
  15. ^ Bishop, Tom, 2004. "Glastonbury spirit defies the rai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In BBC News.
  16. ^ The Guardian, 2005-05-17. "Kylie diagnosed with breast cancer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7. ^ Glastonbury Festival, 2005 "The Dance Village: Welcome To Our Field of Dream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8. ^ BBC News, 2005-06-24. "Soaked Glastonbury gets under wa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9. ^ Glastonbury Festival, 2005 "Mendip Council praises festival organisa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0. ^ Glastonbury Festival, 2006 "Glastonbury film press release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6-02-09.."
  21. ^ Glastonbury tickets snapped up. BBC News. 2007-04-01 [2007-04-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4-10). 
  22. ^ BBC News, 2007 "Glasto Until 2010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3. ^ Rain fails to dampen Eavis spirit, Guardian Unlimited, retrieved August 31, 2007. "[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4. ^ Travel Difficulties 2007, BBC News, retrieved June 27, 2007. "Glasto revellers held up in rai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5. ^ Wainwright, Martin. Glastonbury to skip a year in 2012 as toilets head to London. The Guardian. 2010-10-17 [2010-1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17). 
  26. ^ Glastonbury cancelled in 2012. Australian Times. http://australiantimes.co.uk/news/Glastonbury-cancelled-in-2012
  27. ^ Savage, Mark. Glastonbury festival axed due to virus concerns. BBC News. 2020-03-18 [2020-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3) (英國英語).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