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輿》是《詩經·國風·秦風》的篇目,《毛詩序》以為刺秦康公。就詩歌本體而言,表現了今不如昔的感慨。

篇名

篇名「權輿」取自詩每章之句末,意為開始、當初。《爾雅·釋詁》:「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權輿,始也。」對於這樣一個雙音詞為何能訓為「始」,意見歷來存在分歧。《說文·艸部》:「𦿏,灌渝。从艸,夢聲。讀若萌。」一般認為「權輿」即「灌渝」,表示草木萌芽,進而引申為事物的開端。孟蓬生進一步推論「權輿」是「句」字的緩讀[1],從而有「始」義[2]

異文

出土的安大簡本《權輿》每章首句作「始也於我」,相較於毛詩,「始也」可與後文「今也」相對照,又與「權輿」之「始」意相呼應,使詩意更加完整[3]

參考文獻

  1. ^ 「句」所從之字帶有「彎曲」的詞源義,如笱、鈎;而物之始生多呈蜷曲狀,進而又有初始之義,如狗、駒、豰、鷇皆為初生的幼崽。
  2. ^ “权舆”音义探源. [2020-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4). 
  3. ^ 略論新出戰國楚簡《詩經》異文及其價值[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