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田末吉
河田末吉(日語:河田 末吉/かわた すえきち Kawata Suekichi ?,1901年1月28日—?[1][3]),日本大阪府人[4],為京都帝國大學理學部物理學博士[2]:77,119。河田末吉曾任第二任臺北帝國大學物理學講座教授與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教授。其專長為宇宙射線物理、結晶物理學以及熱力學[2]:122。
河田末吉 河田 末吉(かわた すえきち) | |
---|---|
出生 | 1901年1月28日[1] 大日本帝國大阪府大阪市北區[1] |
國籍 | 日本 |
母校 | 京都帝國大學 |
知名於 | 在日治臺灣高山地區收集中子數據,進行宇宙射線研究[2]:123 |
科學生涯 | |
研究領域 | 宇宙射線物理、結晶物理學、熱力學 |
機構 | 臺北帝國大學、國立臺灣大學 京都大學、甲南大學 |
論文 | 《吸收端中X射線的吸收光譜研究》(1933) |
1936年11月,河田末吉成為第二任臺北帝國大學物理學講座教授,並領導太田賴常與內藤實、伊藤貢二位助手在臺灣的玉山與阿里山等高山地區的高山營林所,利用探空氣球收集中子數據以進行宇宙射線研究,並持續接受以仁科芳雄為首的日本學術振興會原子核小組以及帝國學士院等單位的補助。二戰結束後,河田末吉等日籍學者被臺大物理系首任系主任戴運軌留任續聘,並協助重組荒勝文策等人製作、曾完成世界第二次人工撞擊原子核實驗的考克饒夫-瓦耳頓型加速器,完成了中華民國暨戰後全亞洲首次人工撞擊原子核實驗。1947年,河田末吉受二二八事件影響而被國民政府遣返日本,並於其後任職於京都大學工學部應用物理學教室,在聯合國軍最高司令官總司令部(GHQ)的監督之下與東京大學合作進行核物理與宇宙射線物理的研究。
生平
早期
河田末吉於1901年生於日本大阪府大阪市北區[1][3][4],並在就讀京都帝國大學物理學系時期,與爾後在多變數解析函數論研究有重大貢獻的數學家岡潔結交為好友[5]。畢業後,河田末吉進入京都帝國大學物理科第四講座[註 1]的「石野研究室」,跟隨石野又吉從事X射線實驗,並一路從講師升遷為助理教授[2]:120。在石野又吉於1935年8月退休後,身為助理教授的河田末吉與玉成嘉十郎一同暫代其職位,直到次年由荒勝文策教授接任之[2]:107。
臺北帝國大學時期
1936年(昭和11年)11月,由於荒勝文策轉任京都帝國大學[7],河田末吉接手第二任臺北帝國大學物理學講座教授[2]:119[8]。在這段時期,河田末吉主要帶領內藤實與伊藤貢二位助手[註 2]以及太田賴常助理教授,在臺灣的玉山與阿里山等高山地區的高山營林所利用探空氣球收集中子數據,借用醫學部竹中繁雄的設備分析,進行宇宙射線研究[2]:123,並持續接受以仁科芳雄為首的日本學術振興會原子核小組以及帝國學士院等單位的補助[2]:122,123。河田末吉也曾帶領內藤和伊藤二人利用X光以單晶繞射法分析北投石結晶[2]:123。當時,太田賴常曾向河田末吉提議重建荒勝文策團隊的加速器,但該建議並未被採用[2]:122。
在河田末吉任職臺北帝大期間,曾遭遇理農學部內部對立而分裂為理學部與農學部之事件[2]:124。但由於其與荒勝文策領導之物理學講座屬於京都帝大系統,而非當時臺大主要的二大派系:東京帝大系統與東北帝大-北海道帝大系統,因此並未捲入當時二派的激烈鬥爭之中[2]:125。
而由於宇宙射線研究在臺灣總督府看來對戰爭並無幫助,因此當時河田末吉未被捲入戰時學術動員的浪潮,再加上經費來源充足,河田末吉得以繼續專心進行其純學術研究[2]:126,127。然而,助理教授太田賴常於昭和16年3月轉任臺北高校教授物理,繼而與助手伊藤貢一同被總督府工業部天然瓦斯研究所聘任,協助解決戰爭期間的能源問題,接任助理教授的內藤實也在被授予勳八等白色桐葉章後遭軍方強制徵兵,臺北帝國大學物理學講座於是僅存河田末吉一人獨力研究[2]:127。
國立臺灣大學時期
二戰結束後,河田末吉教授與太田賴常副教授等日籍學者被臺大物理系首任系主任戴運軌留任續聘[2]:77,並協同二人與許雲基、許玉釧、周木村、林松雲等人,重組荒勝文策等人製作、曾完成世界第二次人工撞擊原子核實驗的考克饒夫-瓦爾頓加速器[註 3][7][9]:21[10]。然而起初在1946年9月[8]:8,戴運軌諮詢河田末吉相關事宜時,河田末吉曾對重組加速器一事表示消極態度[8]:13。戴運軌事後寫道:
“ | 卅五年九月初,鄙人考查原有儀器,即擬定計劃,為欲建立柯克勞夫式之直流高壓電源,以供原子核物理學之研究。乃商請留用之日籍教授河田末吉氏,共同搜集高壓電所需一切儀器。惟河田教授以為儀器太少,恐難以成功,表示消極,鄙人認為電壓雖不能到達預期之高,即略低亦可,故排除一切困難,勉力進行,當時有林嘉仁助教、洪金和技工二人同任搬運試裝之勞。[8]:13 | ” |
爾後在戴運軌與太田賴常等人的堅持與努力之下,重組加速器之計劃得以在該年10月開始進行[8]:8,並於1948年5月13日下午8時35分[註 4]完成了中華民國暨戰後全亞洲首次人工撞擊原子核實驗[2]:161,162[9]:4[11]。該加速器目前被國立臺灣大學校方展示於臺大物理文物廳,即原物理學講座原子核實驗室[11]。
當時,河田末吉與戴運軌一同進行計數器之組合與X射線晶體分析研究[2]:154,內藤實也在此時自中國戰場返日,繼續跟隨河田末吉進行研究[2]:128。另外,河田末吉亦與內藤實和林家仁助教共同規劃大一普物實驗課程之內容[2]:155。 然而,由於1947年二二八事件的發生,在臺日籍學者遭當時的臺灣省政府全數遣返,河田末吉等人亦在遣返名單之中[2]:77,150。該年4月,河田末吉等大批日籍教授被集中於基隆的集中營等待船隻接駁,並於10日後在臺灣大學數十名師生的送別之下,搭乘海王丸經青島、上海等地返回日本[2]:150。
晚年
河田末吉受二二八事件影響,於1947年5月3日返日,並於其後任職於京都大學工學部應用物理學教室[2]:124,擔任熱力學教授[2]:127。河田末吉在臺灣所做的宇宙射線研究,也提供了仁科芳雄等物理學者許多寶貴的數據,並在聯合國軍最高司令官總司令部(GHQ)的監督之下與東京大學的研究社群合作進行核物理與宇宙射線物理的研究[2]:128。爾後,河田末吉轉任荒勝文策創設的私立甲南大學理學部,並於1959年成為通過日本原子能委員會認證的輻射防護主任[12]。
著作
下列為部份河田末吉曾發表之相關學術著作與論文:
- 博士學位論文:《吸收端中X射線的吸收光譜研究》,1933年[2]:119[13]。
- 《大氣中中子之研究》,1941年[14]。
- 《以硼塗層計數管進行大氣中中子之研究》,1945年[15]。
- 《一個濕度試驗》,1951年[16]。
- 《運行紗線厚度檢查裝置》,1951年[17]。
- 《不透明液體用落球式黏度計的試作》,1951年[18]。
- 《京都大學工學部應用物理學教室》,1951-1952年[19]。
- 《變動液面之比重遙測試作》,1953年[20]。
- 《正倉院新寶庫的通風觀測》,1954年[21][22]。
- 《落球式黏度計的試作》,1955年[23]。
- 《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之液面計的試作》,1955年[24]。
- 《近代物理學》,1968年[25]。
參見
註釋
參考資料
- ^ 1.0 1.1 1.2 1.3 河田末吉. datatakao. 2014-11-13 [2015-09-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03).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張幸真. 台灣知識社群的轉變-以台北帝國大學物理講座到台灣大學物理系為例: 20. 2003-07-31 [2012-06-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28) (中文(臺灣)).
- ^ 3.0 3.1 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 北京市: 新華通訊社譯名室. 2007. ISBN 9787500107996 (中文(中國大陸)).
- ^ 4.0 4.1 臺灣總督府職員錄系統.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2015-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28) (中文(臺灣)).
- ^ 顏一清. 多變數解析函數開拓者岡潔(1901.4/19 – 1978.3/1) 一位民族主義數學家 (PDF). 數學傳播 (中研院數學研究所). 1996年12月, 20 (4): 21–32 [2015-07-0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5-07-02) (中文(臺灣)).
- ^ 國立臺灣大學校史紀事 (PDF). 臺大校史館. 2012-11-13 [2015-02-2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4-09-03) (中文(臺灣)).
- ^ 7.0 7.1 劉廣定. 史實再探──六十年前臺灣大學完成的我國第一個核分裂實驗 (PDF). 科學史通訊. 2009年3月, 32 [2014-11-0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5-01-22) (中文(臺灣)).
- ^ 8.0 8.1 8.2 8.3 8.4 劉廣定. 初探民國 34~37 年的中國核子科學. 中華科技史學會會刊. 2006年12月, (10): 7–10 [2015-0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中文(臺灣)).
- ^ 9.0 9.1 臺灣物理史數位典藏計畫 (PDF).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2007-03-29 [2015-01-2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5-06-28) (中文(臺灣)).
- ^ 劉子銘; 楊松翰; 蔡明達; 劉建甫. Hi! NTU 解讀臺大的82個密碼. 臺北市: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10-04 [2014-12-03]. ISBN 978-986-02-2869-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28) (中文(臺灣)).
- ^ 11.0 11.1 原子核物理實驗室. 臺大物理文物廳. [2014-1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04) (中文(臺灣)).
- ^ 認定による放射線取扱主任者名. 原子力委員會月報 (原子力委員會). 1959年6月, 4 (6) [2015-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22) (日語).
- ^ 河田末吉. X線の吸収スペクトルに於ける吸収端の研究. 京都帝國大學. 1933-03-01 [2015-07-02]. 國立國會圖書館書誌ID:0000002023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02) (日語).
- ^ 河田 末吉; 伊藤 貢. Study of neutrons in the atmosphere. 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紀要 (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附屬植物園年報). 1941, 29 (5): 175–180 [2015-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02) (英語).
- ^ 河田 末吉. 硼素塗計數管による大氣中の中性子の研究. 臺北帝國大學理學部紀要 (臺北帝國大學). 1945年2月, 1 (10): 63–74 [2015-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30) (日語).
- ^ 河田 末吉. 一つの濕度実験. 繊維機械學會誌 (社団法人日本繊維機械學會). 1951, 4 (6): 343–345 [2015-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02) (日語).
- ^ 河田 末吉; 瀬川 馨. 走つている糸の太さの検査装置. 繊維機械學會誌 (社団法人日本繊維機械學會). 1951-04-30, 4 (9): 500–504 [2015-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02) (日語).
- ^ 河田 末吉; 戸川 秀夫. 不透明な液に用いられる落球式粘度計の試作. 繊維機械學會誌 (社団法人日本繊維機械學會). 1951-07-11, 4 (11): 632–633 [2015-06-30]. ISSN 1883-8715. 13000159664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30) (日語).
- ^ 河田 末吉. 京都大學工學部應用物理學教室. 応用物理 (社団法人 応用物理學會): 204. [2015-07-02]. ISSN 0369-8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02) (日語).
- ^ 河田 末吉; 伊丹 皓. 表面の高さが變動する液の比重の遠隔測定装置の試作. 繊維機械學會誌 (社団法人日本繊維機械學會). 1953-11-04, 6 (1): 27–29 [2015-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02) (日語).
- ^ 河田末吉; 大森義郎; 戸川秀夫; 岡本暘之助. 正倉院新宝庫の通風観測. 古文化財の科學 (古文化財科學研究會). 1954年7月, (8): 22–26 [2015-07-02]. ISSN 0368-6272. 4001779447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02) (日語).
- ^ 文化財保存修復学会誌(古文化財之科学). 文化財保存修復學會. 2010 [2015-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02) (日語).
- ^ 河田 末吉; 戸川 秀夫. 落球式粘度計の試作. 計測 (THE SOCIETY OF INSTRUMENT AND CONTROL ENGINEERS). 1955, 5 (8): 396–399 [2015-07-02]. ISSN 0450-0024. 1300039354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02) (日語).
- ^ 河田 末吉; 岡本 暘之助. 放射線同位元素を利用する液面計の試作. 繊維機械學會誌 (社団法人日本繊維機械學會). 1955-08-04, 5 (11): 554–557 [2015-07-02]. ISSN 0450-0024. 1300039354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02) (日語).
- ^ 荒勝文策; 河田末吉; 木村毅一; et al. 近代物理学. 東京都: 培風館. 1968 [2014-12-03]. ISBN 978-456302109-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27) (日語).
外部連結
- 臺灣大學原子核物理實驗室簡介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繁體中文)
- 臺灣大學物理文物廳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繁體中文)
- 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繁體中文)
- 京都大學物理與天文學系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日語)
教育職務 | ||
---|---|---|
臺北帝國大學物理學講座 | ||
前任: 荒勝文策 |
講座教授 1936年10月-1946年3月 |
繼任: 戴運軌 (改制為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