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大橋

法拉大橋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座跨越金沙江的公路橋樑,位於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區玉泉街道大寶鼎街道之間,巴關河口旁。法拉大橋的建設是為了取代近旁的沿江吊橋,沿江吊橋在法拉大橋建成通車後已經被拆除,兩者為新老接替關係。

法拉大橋
座標26°35′15″N 101°36′01″E / 26.58756°N 101.60017°E / 26.58756; 101.60017
承載陶家渡東路
跨越金沙江
地點 中國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區
北岸:玉泉 & 河門口
南岸:大寶鼎(沿江)
設計參數
橋型中承式鋼管混凝土拱橋
全長233.74米
闊度橋面總寬20米,車道寬15米
最大跨度190米
歷史
設計師鐵道部第二勘察設計院
施工單位中鐵二局五處
開工日2001年12月28日
完工日2005年3月4日
統計
通行費免費
地圖
地圖
沿江吊橋
沿江吊橋如今僅剩橋墩和橋台
座標26°35′16″N 101°36′02″E / 26.58776°N 101.60052°E / 26.58776; 101.60052
跨越金沙江
地點 中國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區
北岸:玉泉 & 河門口
南岸:大寶鼎(沿江)
設計參數
橋型加勁桁吊橋
全長211.7米
闊度車道寬4.2米,兩側行人路各寬0.75米
最大跨度180米
負載限制汽-10、拖-30
歷史
設計師交通部公路設計院
施工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建字851部隊
開工日1966年2月
完工日1968年5月
統計
通行費免費
地圖
地圖

沿江吊橋

1965年國家三線建設攀枝花鋼鐵基地開工,寶鼎礦區建設全面展開[1][2]。作為寶鼎礦區與外界聯繫的主要通道,沿江吊橋(3004橋)由四川省交通廳勘察設計院承擔橋位勘探規劃,交通部公路設計院設計,中國人民解放軍建字851部隊施工,於1966年2月開工,1968年5月通車。該橋為加勁桁吊橋,全長211.7米,主孔跨度180米[3],單行車道,寬4.2米,兩側行人路各寬0.75米,設計荷載為汽—10、拖—30[4]。由於車道太窄且設計荷載小,漸無法滿足運煤需要,1970年代末在此地上游3.5公里處的陶家渡又開工了新的寶鼎礦區跨江大橋,即寶鼎大橋

法拉大橋

隨着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寶鼎礦區僅靠寶鼎大橋和沿江吊橋已經不能滿足需求,沿江吊橋已出現病害,因此在沿江吊橋上游約30米處新建了法拉大橋。法拉大橋的項目業主為攀枝花市三維路橋有限責任公司,由鐵二院設計,鐵二院監理諮詢公司監理,鐵二局五處中標承建。橋樑全長233.74m,主橋為中承式鋼管混凝土拱橋,跨徑190m;橋面總寬20m,其中車道寬15m,為雙向4車道。該橋於2001年12月28日開工,原計劃2004年10月1日通車[5],但因竣工驗收時檢測出鋼管焊接質量不合格而延期,後經加固修復[6],最終於2005年3月4日攀枝花建市40周年紀念日[7]正式通車[8],比攀枝花另一座跨金沙江橋樑新渡口大橋正式通車晚一天。

相鄰道路

江北道路 金沙江 江南道路
陶家渡東路
曾用名:(未變)
法拉大橋
玉泉街道巴關河← →往大寶鼎街道  
陶家渡中路/寶鼎北路
曾用名:(未變)/寶鼎東路

參考資料

  1. ^ 宝鼎山与宝鼎矿. 攀枝花日報. 2007年11月2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3月5日). 
  2. ^ 洪計懋、何青明. 宝鼎之子. 川煤集團攀煤公司. 2011年11月10日 [2013年5月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3月5日). 
  3. ^ 張世渝. 瞧不尽攀枝花的桥. 中國公路網. 2011-08-25 [2013-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14). 
  4. ^ 攀枝花市志 第八篇 交通 第三章 桥梁和渡口. www.panzhihua.gov.cn. 1994年7月.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02). 
  5. ^ 攀枝花重点工程法拉大桥可望国庆通车. 四川在線. 2004年7月22日 [2013年5月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3月5日). 
  6. ^ 请问西区法拉大桥到底何时通?!. 攀枝花市公眾信息網 市長信箱. 2004年11月29日. [永久失效連結]
  7. ^ 攀枝花市志 1965年(大事记). www.panzhihua.gov.cn. 1994年7月. [永久失效連結]
  8. ^ 攀枝花法拉大桥. 老百曉在線.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