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東南亞

海洋東南亞英語:Maritime Southeast Asia)指的是包括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東馬來西亞馬來西亞半島地區[註 1]新加坡汶萊以及東帝汶東南亞海洋地區,與「大陸東南亞」(即中南半島)相對[3]。海洋東南亞有時也稱為「島嶼東南亞[4]。19世紀的語彙「馬來群島」指的是範圍與此大致相同的地區。有時台灣島及鄰近島嶼亦包括在內[4]

海洋東南亞
自然地理
所處海域印度尼西亞群島
菲律賓群島
東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半島地區[註 1]
新加坡
汶萊
東帝汶
島嶼數2萬5000個
主要島嶼婆羅洲爪哇島呂宋島棉蘭老島新幾內亞島蘇拉威西島蘇門答臘島
總面積2,870,000平方公里(1,110,000平方英里)[1]
最高海拔4,884米(16024英尺)
最高點查亞峰
 汶萊
最大聚居地斯里巴加灣市
 印度尼西亞
最大聚居地雅加達
 馬來西亞
最大聚居地吉隆坡
 菲律賓
最大聚居地奎松市
 新加坡
最大聚居地新加坡
 東帝汶
最大聚居地狄力
居民
人口3億8,000萬[2]
族群主要為南島民族,少數為尼格利陀人巴布亞人美拉尼西亞人華人歐亞混血裔阿拉伯裔印尼人菲律賓麥士蒂索人馬來半島原住民以及印度裔與斯里蘭卡人後裔

人口概要

超過5.4億人居住於該地區,人口最多的島嶼是爪哇島;人口組成主要為南島民族分支族群,語言為西馬來-波利尼西亞語。 此地區與大陸東南亞的居民及太平洋的南島民族共享社會和文化聯繫。該地區的主要宗教有伊斯蘭教基督宗教佛教印度教和傳統萬物有靈論

族群

海洋東南亞的族群語言主要屬於南島語系馬來亞-波利尼西亞人美拉尼西亞人和密克羅尼西亞人)族群,與中南半島地區在語言上有明顯差異。透過與鄰近的族群進行貿易(如印度、阿拉伯、亞洲大陸壯侗語族南亞語族漢語族,以及海洋地區的巴布亞人尼格利陀人),該地區的人口有顯著的交流。

文化

該地區的文化普遍以海洋為基礎,且是部落性的,大多不屬於漢字文化圈,並構成了「南島地區」最古老的群體:菲律賓群島代表所有馬來 - 波利尼西亞人(非臺灣系南島民族)的原郷。該地區的文化被視為「遠方印度」(Farther India)或印度文化圈的一部分,如在Coedes所寫的印度化東南亞國家中,它被稱為「島嶼東南亞」[5]; 在南島地區或大洋洲,由來自這個地區的群體(密克羅尼西亞人和波利尼西亞人)共享民族語言與歷史起源。

海島東南亞早期受印度文明影響,於七世紀以後,馬來西亞與印尼出現了數個印度教與佛教王國,十三世紀以後,伊斯蘭教逐漸盛行於海島東南亞,而基督教也隨着十六世紀西班牙人的殖民,成為了菲律賓的主要宗教。

(參見下方表格)

 
安達曼海
阿拉弗拉海
峇里海
班達海
塞蘭海
弗洛勒斯海
爪哇海
馬魯古海
薩武海
南海
帝汶海
保和海
卡莫特斯海
菲律賓海 (太平洋)
薩馬海
錫布延海
蘇祿海
米沙鄢海
西里伯斯海
俾斯麥海
珊瑚海
東海
所羅門海
泰國灣
北部灣
孟加拉灣
印度洋
馬六甲海峽
望加錫海峽
卡奔塔利亞灣
卡里馬塔海峽
呂宋海峽
臺灣海峽
托米尼灣
巽他海峽
莫羅灣
東南亞的海洋地區
 
海洋東南亞地區是由印度洋南海西太平洋之間的兩個群島所組成;圖上為一個在菲律賓地區的無人居住島嶼

註釋

  1. ^ 1.0 1.1 文化地理上屬於海洋東南亞,自然地理上屬於大陸東南亞

參見

參考文獻

  1. ^ Moores, Eldridge M.; Fairbridge, Rhodes Whitmore. Encyclopedia of European and Asian regional geology. Springer. 1997: 377 [30 November 2009]. ISBN 0-412-74040-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30). 
  2. ^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Population Division.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Table A.2 (PDF). 2006 revision. United Nations: 37–42. 2006 [2007-06-3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10-31). 
  3. ^ 尼古拉斯·塔林, Nicholas Tarling.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Southeast Asia, Volume 1, Part 1 第二版.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304 [2016-10-31]. ISBN 0-521-66369-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31). ; 蘭德公司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PDF); Shaffer, Lynda. Maritime Southeast Asia to 1500. M.E. Sharpe. 1996 [2016-10-30]. ISBN 1-56324-144-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06). ; Ciorciar, John David. The Limits of Alignment: Southeast Asia and the Great Powers Since 197. Georgetown Univeffrsity Press. 2010: 135 [2016-10-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30). 
  4. ^ 4.0 4.1 搶救鵝鑾鼻遺址1 / 穿越台灣4000年 國境之南考古揭密[影]. 中央通訊社. 2022-12-12 [2022-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19) (中文(繁體)). 
  5. ^ Coedes, G. (1968) The Indianized States of Southeast Asia Edited by Walter F. Vella. Translated by Susan Brown Cowing. Canberra: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 Introduction... The geographic area here called Farther India consists of Indonesia, or island Southeast Asia....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