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蕾(sea buds[1]學名:blastoids)是一類已滅絕的棘皮動物,由於萼部形似花蕾,故得名。海蕾生存於奧陶紀二疊紀,已知約90左右,超過一半的屬發現於石炭紀早期。儘管海蕾的多樣性不如它們同時代的親戚海百合,它們仍是石炭紀常見的指準化石之一。

海蕾綱
化石時期:奧陶紀 - 二疊紀
五角海蕾Pentremites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棘皮動物門 Echinodermata
亞門: 海蕾亞門 Blastozoa
綱: 海蕾綱 Blastoidea
Say, 1825

海蕾綱(Blastoidea)在分類上屬於海百合亞門(Crinozoa),也有學者將海蕾綱、擬海蕾綱(Parablastoidea)、海林檎綱(Cystoidea)及始海百合綱(Eocrinoidea)4綱劃歸為一個亞門,稱為海蕾亞門(Blastozoa)。

特徵

 
海蕾萼部的化石

海蕾的身體構造包括根、莖(柄)及冠(包含萼和腕羽)。萼(theca)較小,多為梨形或球形,由三圈鈣質骨板英語Ossicle (echinoderm)組成,分別為底板、輻板和三稜板。底板3塊,下連接莖(柄)。海蕾像有柄海百合一樣,利用柄固着在海床上,不過海蕾的柄通常相對較短,有些物種無柄。位於萼部頂端,五條食物溝(步帶英語Ambulacrum (anatomy))以口為中心像花瓣一樣輻射出,上有短,用來濾取水中的微生物和有機顆粒,並沿着步帶將其運至口中[2]。口附近有五個小呼吸孔用於排水,其中較大的一個兼具肛門的功能。

參考文獻

  1. ^ Barnes, Robert D. Invertebrate Zoology. Philadelphia, PA: Holt-Saunders International. 1982: 1010. ISBN 0-03-056747-5. 
  2. ^ Cyril Walker & David Ward. 自然珍藏系列──化石圖鑑. 台灣新北市: 貓頭鷹出版社. 1996-09 (中文(繁體)). 
  • 古生物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古生物学名词 (M) 2.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09: 56. ISBN 978-7-03-025433-7. 
  • 張永輅 劉冠邦 邊立曾等. 古生物学(上册) (M) 1. 北京: 地質出版社. 1988. ISBN 7-116-001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