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化理論

涵化理論(英語:Cultivation theory),由喬治·葛本納等人在20世紀70年代提出。與馬基所提出的文化涵化(acculturation)不同。涵化理論主要研究電視對觀眾的長期影響。涵化理論的核心思想是:在特定的人群中,看電視的時間越長,他們對於現實的感知越接近電視的內容。葛本納認為涵化理論是一種「批判的自由-多元主義」,因為它既有批判主義的性質又採用了實證主義的方法。

理論觀點

在涵化理論中,電視的敘事性產生兩種現象:回響效果(resonance)和主流效果(mainstreaming)。回響效果是指當電視內容和閱聽人的真實經驗越接近,電視的涵化效果越顯著。主流效果是指對於某特定議題而言,本來應有極為多元化的價值觀,但因為接觸了一定質量的媒介資訊,而變得與媒介中所呈現的「意見主流」雷同。葛本納提出「電視的3B」來說明主流化的過程,分別是:blurring, blending and bending,即電視會模糊由於文化政治經濟地區階層等產生的不同,並且使人們的態度混同於電視中的主流意識形態,而且使主流屈服於電視的政治經濟任務及其所服務的體制,即服務於占統治地位的精英階層。

文化指標是葛本納是用來分析傳播媒介訊息反映文化現象的概念,所探討的概念有包括許多。操作面相有三種的研究方式:

  1. 採取內容分析法探討符號真實。
  2. 採用次級資料分析,呈現社會真實面。
  3. 使用社會調查法獲知閱聽人的主觀真實經驗。

概念化面相則包括:

  1. 是什麼(what is):探討什麼被注意,及訊息內容呈現的密集頻率。
  2. 強調什麼(what is important):探討指標呈現了什麼重要、相關的脈絡。
  3. 什麼傾向(what is right):探討呈現的詮釋脈絡、傾向。
  4. 什麼結構(what is related to what):分析訊息內容相互的關係,有關結構的問題。[1]

媒介傳遞了某些經驗、使閱聽者依據其所描述的社會現實來認知並闡釋真實生活(許智惠,2003)。

證明涵化理論中「資訊接觸量」與「對真實世界和媒介描繪世界的一致性認知」此主題做延伸,呈現涵化理論中更具體的議題——「資訊認知真實」。

研究背景與方法

在研究方法上,葛本納等人經過對美國電視受眾長達30年的觀察,在控制其他變量的條件下,用抽樣調查的方法,提出看電視不同時長的受眾對於不同問題的看法。葛本納等人強調,這項研究是基於美國的電視市場由於商業化運作而產生的內容同質性和重複性的基礎之上的。在美國,沒有人能完全逃避電視的影響。輕度電視觀眾與重度電視觀眾的差別不是不受涵化和受涵化,而是受涵化的程度不同。

質疑

在葛本納等人在美國的研究發表之後,又有不少研究者在不同國家和地區進行了涵化分析,然而,許多分析都沒有證實葛本納等人的研究結果和涵化理論(參看J. M. Wober在英國的研究)。

參考資料

  1. ^ 黃, 葳威. 傳播理論:涵化理論. 新北市: 揚智. 2016: 551. ISBN 978-986-298-2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