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灰爐村
22°11′15.81″N 113°32′14.87″E / 22.1877250°N 113.5374639°E
燒灰爐村 | ||||||||||||||||||||
|
燒灰爐村(葡萄牙文:Povoação do Chunambeiro)是澳門一個已消失的古老村落,位於澳門半島風順堂區東部、西灣與南灣之間,北端出口接南灣大馬路,南端接民國大馬路,東側外圍有何鴻燊博士大馬路。名稱源自村內原有用作把牡蠣殼燒成白灰為建材的火爐,該村約於16世紀被葡萄牙人侵佔,至1910年時村莊正式消失,後來設有公園、學校等,周邊亦改建為住宅至今,對出的海岸今也已被填平。
歷史沿革
源起
昔日燒灰爐村原為淺灘一片,村內居住的多為漁民蜑戶,建有數十間平房,在平房附近設有售賣漁獲的茅寮[參1],茅寮外還結有火爐。村民除以捕魚維生外,由於淺灘的沙堆上不時有鮮蠔和蛤蜆隱現,故村民在早晚潮汐時,試圖在水中採蜆,據《百尺樓詩稿》「南環所見」便有如此記載:「晨光漸熹微,水落魚梁淺。砂磧岸邊浮,蛋婦忙採蜆」。捕獲的蠔蜆被取肉後,剩下的貝殼則被堆起來,堆到一定數量後放到火爐燒成白灰,白灰可以作為建築材料,故當時也有建築商在此村採購建材,自此村民便有多一條維持生計之道。「燒灰爐」也因而得名。[參2][參3][參4]
被佔
1557年,明朝政府批准葡萄牙人在澳門南灣興建工廠;後來葡人便藉故佔領該村,驅逐村裏的漁民,茅寮及火爐亦被拆毀,並陸續興建磚屋。據《澳門租界圖說》稱:「媽閣原有圍牆為界,界邊有媽祖閣廟,其附近有小村名:竹仔室、燒灰爐等,皆為漁民所居,後被侵佔。」[參2][參3]
明天啟年間(1621年-1627年),因為荷蘭攻打澳門,葡萄牙人為了抵禦荷蘭人的來犯,在今灰爐斜巷東端南側的山麓上修建炮台,此即為今天的燒灰爐炮台;又由於需要大量建材來修建,是故葡人在燒灰爐村西北面的山頭開採花崗岩石。採石的工作是聘請華人來做的,而這些華工被安置於村內,使燒灰爐村頓時成為了工匠聚居的村落[參5]。
拆村開路至今
及至清同治年起(1862年起),澳葡政府在南灣沿岸開闢道路,燒灰爐村同時亦逐漸被荒廢[參4]。從1889年的澳門地圖中,可見爐灰爐村西南的部份有多條里巷[參6];而中央被劃為建築物的地方,即為建於19世紀初的怡和洋行澳門辦事處[參7]和建於1868年的後來作為利瑪竇學校校址的大洋房[參8]。1910年,當局在西灣沿岸開闢民國大馬路,同時將燒灰爐村內大部份屋舍清拆,多條里巷亦告取消,村前的淺灘也被用作闢路,自此燒灰爐村正式消失[參4]。至1939年,原地建立了一個兒童遊樂場[參9]。
1955年,澳門私立利瑪竇學校辦學,西灣街的大洋房被作為該校校址,兩年後又在西面的燒灰爐街興建校舍[參8](現已易手予海星中學)。1966年,兒童遊樂場側建有梁文燕培幼院[參10];及後該區周邊陸續建有住宅大廈[參4]。1992年南灣填海工程動工,爐灰爐區以東對出海面逐步被填平成馬路,漸漸遠離海岸至今。[參11]
組成街道
現存
羅飛勒前地(又名:燒灰爐口;葡文名稱:Praça de Lobo de Ávila)
是為燒灰爐村北部的一個廣場,東南端接西灣街,西南端接燒灰爐街,西側接有灰爐石級,北端在高樓斜巷連接南灣大馬路。長約105米,闊約29米。這條街道最早見於1905年由澳門市政廳出版的《澳門市街道名冊》中。[參12]
街道葡文名稱中的“Lobo de Ávila”取自第89任澳門總督亞威拉(José Maria Lobo de Ávila)全名的最後三個字,中文名稱「羅飛勒」則是該字以澳葡官方的譯法並配以中國人姓名的文法來組合(「羅」取譯自“Lobo”[註1],而「飛勒」則取譯自“Ávila”[註2])。亞威拉於1874年至1876年間出任澳門總督。[參13]
燒灰爐口在2000年代初時曾設有露天茶座,但今已不存。[參14]
燒灰爐街(葡文名稱:Rua do Chunambeiro)
位於燒灰爐村西北邊,是一條蜿蜒曲折的街道。東北端由羅飛勒前地起,向西南伸展與灰爐石級、公園街相交,並在梁文燕培幼院西角向東南轉折,再在燒灰爐公園向西南轉至灰爐斜巷止。長約185米,闊約8米。官方命名於1869年7月26日。[參15]
灰爐石級(葡文名稱:Escada da Árvore[註3])
坐落在燒灰爐村西北部,它的東北端由一段梯級接羅飛勒前地,西南端則分成兩支,向南的一支又有梯級接燒灰爐街,向西的一支則為掘頭路。所有路段總長約57米,闊約4米。官方命名於1869年7月26日。[參15]
灰爐斜巷(葡文名稱:Calçada do Bom Parto[註4])
地處燒灰爐村南邊,西端在竹室正街與高可寧紳士街交界,向東斜落與燒灰爐街相交,止於西灣街與民國大馬路交界,其中竹室正街與燒灰爐街的部份由兩個髮夾彎組成。全長約160米,闊約7米。與灰爐石級同日命名。[參15]
公園街(葡文名稱:Rua do Parque)
位於羅飛勒前地與灰爐斜巷之間,東南端由西灣街起向西北至燒灰爐街止。長約72米,闊約7米。在1905年由澳門市政廳出版的《澳門市街道名冊》中,這條街道被記為「義字巷(Travessa da Emenda)」[參16];1955年1月8日澳門議事會決議改為今名,同月1月15日刊登憲報實施。[參17]
街道名稱中的「公園(Parque)」所指的是位於街道東南端的燒灰爐公園。
西灣街(葡文名稱:Rua da Praia do Bom Parto)
在燒灰爐村東邊,南端在灰爐斜巷連接民國大馬路,沿途與公園街相交,北端連接羅飛勒前地。長約135米,闊約13米。這條街道最早見於1905年由澳門市政廳出版的《澳門市街道名冊》中。[參18]
已消失
大樹圍(葡文名稱:Beco da Árvore)
在燒灰爐街附近,實際位置不清楚。最早見於1905年由澳門市政廳出版的《澳門市街道名冊》中。[參19]
金多里(葡文名稱:Beco do Cedro)
在燒灰爐街附近,實際位置亦不清楚。官方命名於1869年7月26日。[參15]
信安街(葡文名稱:Beco da Flor)
位於義字巷(即今公園街)附近,燒灰爐街與西灣街之間。官方命名於1869年7月26日。按照1889年澳門地圖所示,大概即今燒灰爐公園西北側,東北端在義字巷近西灣街交界,西南端至燒灰爐街。[參6][參15]
智字巷(葡文名稱:Travessa da Trindade)
座落在燒灰爐街與西灣街之間,最早見於1905年由澳門市政廳出版的《澳門市街道名冊》中。按照1889年澳門地圖所示,應該是位於義字巷西南面並與之平行,西北由燒灰爐街起向東南至信安街。[參6][參20]
智字里(葡文名稱:Beco da Palmeira)
地處燒灰爐街附近,實際位置不清楚,可能位於今燒灰爐公園內。官方命名於1869年7月26日。[參15]
義字里(葡文名稱:Beco da Emenda)
位於智字巷附近,但實際位置不詳,最早見於1925年由澳門市政廳出版的《澳門街名壹覽表》中。[參16]
禮字巷(葡文名稱:Travessa do Pires)
座落在燒灰爐街與西灣街之間,官方命名於1869年7月26日。按照1889年澳門地圖所示,應該是位於仁字巷與智字巷之間,西北由燒灰爐街起向東南至信安街。[參6][參15]
禮字里(葡文名稱:Beco da Raposa)
位於智字巷附近,但實際位置不詳。最早見於1905年由澳門市政廳出版的《澳門市街道名冊》中。[參21]
仁字巷(葡文名稱:Travessa do Palma)
座落在燒灰爐街與西灣街之間,最早見於1905年由澳門市政廳出版的《澳門市街道名冊》中。按照1889年澳門地圖所示,應該是位於禮字巷西南面並與之平行,西北由燒灰爐街起向東南至信安街。[參6][參22]
仁字里(葡文名稱:Beco dos Calafates)
在燒灰爐街附近,實際位置亦不清楚。最早見於1905年由澳門市政廳出版的《澳門市街道名冊》中。[參23]
利字里(葡文名稱:Travessa do Nivat)
區內地點
- 燒灰爐炮台:在灰爐斜巷與民國大馬路交界處西南側的山麓上,至少在1622年時已經存在,作用是以炮火防備澳門內港遭受敵侵;1892年被荒置[參24],1992年被列入《澳門文物名錄》[參25]。
- 燒灰爐公園:位於燒灰爐街、灰爐斜巷與西灣街之間,初建於1939年,1996年重建為現時的模樣。裏面包括兒童遊樂場和提供小童用電動轎車租借的模擬交通路場。[參9]
- 梁文燕培幼院:座落在燒灰爐街與公園街交界處南側,成立於1966年,為玫瑰道明傳教女修會屬下的一所的收容所,收容孤兒和遇家庭問題的兒童。[參10]
- 澳門私立利瑪竇學校大樓:在西灣街、燒灰爐口與燒灰爐街之間,建於1868年;1955年利瑪竇學校創校時由當時的天主教澳門教區主教高德華撥給作為校址[參8];1992年大樓被列入《澳門文物名錄》[參25]。
- 怡和房屋:地處西灣街與公園街交界處北側,建於19世紀初,曾作為英國駐華商務監督行邸[參7]和怡和洋行澳門辦事處[參26];1992年被列入《澳門文物名錄》[參25]。
-
燒灰爐公園
-
梁文燕培幼院
-
利瑪竇學校大樓
-
怡和房屋
公共交通
- 公共巴士
備註
- 上文提及的有關街道的長度與寬度如無特別註明均透過澳門地圖繪製暨地籍局發行的軟件——澳門地圖通的量度功能得出。
參考資料
- ^ 李鵬翥. 灣環舟泛桃花浪. 《澳門古今》 1986年11月香港第一版. 三聯書店(香港)、澳門星光出版社. : 第7頁. ISBN 962-04-0527-7.
- ^ 2.0 2.1 王文達. 十、閭巷漫談 - (酉) 南環街. 澳門掌故 1999年整理版. 中華教育會《澳門教育》出版社. : 第192頁 [1950年代]. ISBN 972-97840-1-9.
- ^ 3.0 3.1 王文達. 十三、名勝古跡掇拾 - (甲) 南灣. 澳門掌故 1999年整理版. 中華教育會《澳門教育》出版社. : 第275至276頁 [1950年代]. ISBN 972-97840-1-9.
- ^ 4.0 4.1 4.2 4.3 唐思. 灰爐系列街道溯源. 《澳門風物誌》. 九九澳門回家書系. 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1998年4月. ISBN 7-5057-1421-X.
- ^ 澳門街巷 來龍去脈 (第155篇). 澳門: 大眾報. 2003年8月18日.
- ^ 6.0 6.1 6.2 6.3 6.4 Planta da Peninsula de Macau, Sociedade de Geographia de Lisboa, 1889 [2022-0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1)
- ^ 7.0 7.1 怡和房屋. 澳門文物網. 澳門: 文化局. [2012年8月1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3月4日).
- ^ 8.0 8.1 8.2 學校歷史. 澳門: 利瑪竇中學. [2015年11月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4月21日).
- ^ 9.0 9.1 唐思. 兒童遊樂場新設施. 《澳門風物誌》續篇. 澳門文學叢書. 中國文聯出版社. 1999年11月. ISBN 7-5059-3503-8.
- ^ 10.0 10.1 活動相簿 - 探訪「梁文燕培幼院」. 澳門: 民政總署人員文康福利會. [2015年11月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年10月1日).
- ^ 唐思. 水警更亭述舊談新. 《澳門風物誌》第三集. 澳門基金會. 2004年4月. ISBN 99937-1-027-X.
- ^ 羅飛勒前地. 《澳門特別行政區街道名冊——澳門篇》. 澳門: 民政總署. 2012年2月: 第149頁. ISBN 978-99965-0-108-1.
- ^ 吳志良、楊允中 (編). 附件三:人名錄. 《澳門百科全書》. 澳門基金會. 1999年11月. ISBN 972-658-078-1.
- ^ 唐思. 露天茶座今昔記趣. 《澳門風物誌》第三集. 澳門基金會. 2004年4月. ISBN 99937-1-027-X.
- ^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EL CONSUL GENERAL DE PORTUGAL EN EL PERU. Boletim da Provincia de Macau e Timor (Macau: Impresso na Typographia). 1869年7月26日, (1869年第30期): 第141至143頁 (葡萄牙語).
- ^ 16.0 16.1 (第六部份) 已不存在或被取消的街道及其它公共地方. 《澳門市街道及其它地方名冊》 1993年版. 澳門市政廳. : 第284頁.
- ^ 澳門議事公局委員會佈告. 澳門憲報 (澳門: 官印局). 1955年1月15日, (1955年第3期): 第25至26頁.
- ^ 西灣街. 《澳門特別行政區街道名冊——澳門篇》. 澳門: 民政總署. 2012年2月: 第211頁. ISBN 978-99965-0-108-1.
- ^ (第六部份) 已不存在或被取消的街道及其它公共地方. 《澳門市街道及其它地方名冊》 1993年版. 澳門市政廳. : 第273頁.
- ^ (第六部份) 已不存在或被取消的街道及其它公共地方. 《澳門市街道及其它地方名冊》 1993年版. 澳門市政廳. : 第310頁.
- ^ (第六部份) 已不存在或被取消的街道及其它公共地方. 《澳門市街道及其它地方名冊》 1993年版. 澳門市政廳. : 第303頁.
- ^ (第六部份) 已不存在或被取消的街道及其它公共地方. 《澳門市街道及其它地方名冊》 1993年版. 澳門市政廳. : 第299頁.
- ^ (第六部份) 已不存在或被取消的街道及其它公共地方. 《澳門市街道及其它地方名冊》 1993年版. 澳門市政廳. : 第277頁.
- ^ 燒灰爐炮台. 澳門文物網. 澳門: 文化局. [2012年8月15日].[永久失效連結]
- ^ 25.0 25.1 25.2 第83/92/M號法令. 澳門政府公報 (澳門政府印刷署). 1992年12月28日, (1992年第52期).
- ^ 「怡和」房屋. 澳門日報. 2007年2月25日: C2版.
相關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