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璉朝鮮語:왕련,1912年—1958年,也稱王連王漣)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高級將領,屬於延安派朝鮮人民軍空軍創設者。中國朝鮮族作家金學鉄日語金学鉄妹夫。

王璉
朝鮮人民軍航空與反航空軍司令官
任期
1951年1月—1952年12月
個人資料
出生1912年
日治朝鮮咸鏡北道
逝世1958年(45—46歲)
 北韓平壤直轄市
國籍
政黨朝鮮勞動黨 朝鮮勞動黨
其他政黨蘇聯共產黨 蘇聯共產黨
宗教信仰
軍事背景
效忠 蘇聯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朝鮮勞動黨 朝鮮勞動黨
服役 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
朝鮮人民軍航空與反航空軍
服役時間1930年-1945年
1948年-1958年
軍銜空軍中將
指揮 朝鮮人民軍航空與反航空軍司令官
參戰抗日戰爭
韓戰
冷戰

經歷

1927年進入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列寧學院留學。1935年9月與劉武、劉風、王春、李凡、孫毅卿等9人被選調進入蘇聯空軍契卡洛夫第三航空學校學習。1939年4月劉風、王璉、李凡、王春完成了У-2初教機、Р-5偵察機俄語Р-5 (самолёт)等飛行課目畢業。1939年5月在新疆省八路軍辦事處工作。1940年奉中央指示回延安工作[1]。1940年12月從新疆出發。由八路軍西安辦事處派人護送抵達延安。1941年在延安設立第18集團軍工程學校、與劉風共同擔任飛行訓練課教員[2]。1944年5月在中央軍委作戰部空軍組(組長王弼、副組長常乾坤)擔任組員[3]。抗戰結束前在朝鮮義勇軍工作。

1945年日本投降後,9至11月間,中央組織部從延安航空研究小組、抗大機械工程班、中央自然科學院、俄文學校等單位選調30多名幹部開赴東北創辦航校。他們多是中共早年培養和儲備的航空幹部或具有一定技術專長的人,他們是:王弼、常乾坤、劉風、王璉等。王璉在搜尋日本關東軍遺留在鐵嶺的航空器材、帶人搶修了一處關東軍遺留的飛機場供老航校訓練新飛行員使用[† 1]。1946年3月回朝鮮,擔任平壌學院航空課長[4]。1947年8月20日參與創辦朝鮮航空隊,1948年9月18日改成朝鮮人民軍第25飛行聯隊,1949年8月16日被改編為朝鮮人民軍第11飛行師團,王璉任師團長,副師團長李驊日語李闊,這是朝鮮唯一的航空兵部隊,下轄轟炸機聯隊、第18戰鬥機聯隊、教導聯隊。

1951年1月,設立朝鮮人民軍空軍司令部,王璉為首任司令官。1951年3月15日在遼寧省安東四道溝組建「中國人民志願軍空軍和朝鮮人民軍空軍聯合作戰司令部」(簡稱「空聯司」),司令員劉震,第一副司令員王璉,副司令員常乾坤,參謀長沈啟賢,政治部副主任李世安,司令員助理張慶和[5]。1951年末,朝鮮空軍有4個航空師團(第1、第2、第10、第11師團)。1952年進一步擴充成6個師團(第1、第2、第3、第10、第11、第21師團)。

1952年末夜間空襲金浦作戦失敗,以謊報戰果的理由解除了王璉的朝鮮人民軍空軍司令官職務。

1958年死亡。

腳註

  1. ^ 最早学航空的中共党員. 新浪網. 2011-07-18 [2016-0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18) (中文). 
  2. ^ 藩銀良『抗战前后中共航空事业述略』 (PDF). 軍事歷史研究. [2017-01-0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01-06) (中文(中國大陸)). 
  3. ^ 特稿:东北老航校研究会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召开纪念东北老航校成立七十周年活动总结大会(组图). 中紅網. 2016-06-23 [2017-0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06) (中文). 
  4. ^ 赤木完爾編. 朝鮮戦争 休戦50周年の検証・半島の内と外から. : 13. 
  5. ^ 中朝空軍連合司令部. 人民網. 2009-11-02 [2016-0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中文). 
  1. ^ 牡丹江空軍老航校展示園區項目策劃書(牡丹江旅遊網)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ではの教官を務めたとしている。

來源

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