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格達·盧佩斯庫

羅馬尼亞國王卡羅爾二世第3任妻子

瑪格達·盧佩斯庫羅馬尼亞語Magda Lupescu,1899年9月15日[1]—1977年6月29日)[2],是羅馬尼亞國王卡羅爾二世情婦及第三任妻子,她在與國王結婚後被正式稱為「羅馬尼亞的埃琳娜公主」[3][4]。瑪格達長期被描述為「王座背後的力量」[5],她雖然未享有官方地位,但她對卡羅爾二世而言是一位充滿魅力和影響力的伴侶[6]。直到1938年卡羅爾二世實行君主專制後,瑪格達才公開陪同國王行使政治職能,她在上流右翼圈子中間具有相當的影響力[7]。1940年9月6日,卡羅爾二世在首相揚·安東內斯庫的壓力下被迫退位[8],瑪格達也和國王一起流亡海外並最終定居於葡萄牙。1977年6月29日,瑪格達在卡羅爾二世去世24年後病逝於埃什托里爾[9]

瑪格達·盧佩斯庫
Magda Lupescu
霍亨索倫-錫格馬林根公主
卡羅爾二世國王與瑪格達·盧佩斯庫
出生(1899-09-15)1899年9月15日
 羅馬尼亞王國 雅西
逝世1977年6月29日(1977歲—06—29)(77歲)
葡萄牙第二共和國 卡斯凱什埃什托里爾
配偶
  • 揚·坦佩努
    1919年結婚—1923年結束)
  • 卡羅爾二世
    1947年結婚—1953年喪偶)
王朝霍亨索倫-錫格馬林根王朝
(通過婚姻
父親尼古拉·盧佩斯庫
母親伊莉絲·福爾克
宗教信仰羅馬天主教

早年生活和家庭

與她早年生活相關的許多事實很難確認,這部分是由於當時和地點的特殊情況,部分是由於無意的錯誤和排版錯誤,還有部分是由於她的朋友、敵人以及她自己故意的捏造和掩蓋。

埃琳娜·盧佩斯庫是埃麗絲(或埃莉扎)·盧佩斯庫(原姓法爾克)和尼古拉·盧佩斯庫的女兒,尼古拉是一名藥劑師。她的母親是出生於奧地利的猶太人,在結婚前皈依了天主教會。大多數資料一致認為,尼古拉·盧佩斯庫出生時是猶太人,後來皈依東正教會(羅馬尼亞的官方宗教)時才改名。關於他改宗前的姓氏有三種不同的說法——可能是格倫貝格(變體拼寫為「格倫斯貝格」、「格呂姆貝格」等);或者是沃爾夫(變體拼寫為「沃夫」);或者最初是格倫貝格,後來改為沃爾夫。後者的說法最為常見,但前者最為可能。她的許多親戚也選擇將姓氏改為盧普(在羅馬尼亞語中是沃爾夫的意思)。在她出生時,沃爾夫家族僅在羅馬尼亞居住了一代人。

她的暱稱「瑪格達」來源不明。根據埃琳娜·盧佩斯庫本人說法,這個名字最初是意大利記者的錯誤;但根據另一種說法,「瑪格達」在當時是布加勒斯特俚語中「抹大拉的馬利亞」的意思。

她有一個弟弟,康斯坦丁·施洛伊姆·盧佩斯庫。

盧佩斯庫從出生起就被撫養成天主教徒。她在布加勒斯特的一所寄宿學校「Diaconesele」接受教育,這所學校由來自德國巴伐利亞的瑪麗修女會管理,是當時國內最好的女子學校之一。

根據亞瑟·昆蘭的說法,在盧佩斯庫的童年時期,她的家人曾搬到位於多瑙河的港口城市蘇利納,尼古拉·盧佩斯庫在這裏開了一家藥店。1912年,他們搬回了雅西,父親在這裏開了一家新奇商品店。關於她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1916–1918)生活的情況,知之甚少。

1919年2月17日,盧佩斯庫在雅西與羅馬尼亞皇家軍隊的軍官伊昂·坦佩阿努結婚。根據昆蘭的說法,埃琳娜並未很好地適應駐軍生活,並且有過幾段婚外情。婚姻最終以離婚告終,但具體時間不清楚;昆蘭將離婚時間定在1920年。根據伊斯特曼的說法,她在1923年仍與坦佩阿努結婚,當時她第一次遇見了卡羅爾。離婚後,埃琳娜恢復了她的娘家姓——盧佩斯庫。

關於起源的猜測

一些人(例如Easterman,第81-85頁)提出盧佩斯庫的起源和早年生活中可能存在某種神秘之處,認為她可能是羅馬尼亞國王卡羅爾一世的私生女,因此是卡羅爾二世的表親。主要有三個論點:首先,當時的羅馬尼亞法律禁止猶太人擁有藥店,因此盧佩斯庫的父親擁有藥店顯得不尋常;其次,盧佩斯庫這樣的家庭背景的女孩能夠進入布加勒斯特最好的學校之一也不尋常;最後,允許一位羅馬尼亞軍官娶一位猶太背景的女子也是極為不尋常的。最近一位家族歷史學家追溯到盧佩斯庫的家族,發現其根源可追溯到17世紀的德國慕尼黑。

這些論點幾乎沒有什麼依據。根據當時的羅馬尼亞法律,尼古拉·盧佩斯庫在皈依後不再是猶太人——這並沒有阻止他擁有藥店。即便在他皈依之前,在像羅馬尼亞這樣腐敗嚴重的國家,法律也很容易被規避,尤其是在雅西,那裏猶太人幾乎佔據了城市人口的一半。盧佩斯庫的許多猶太親戚受過高等教育,他們是中產階級到富裕階層的藥劑師和專業人士。許多居住在雅西的猶太親戚在1880年代和1890年代因新頒佈的反猶太法律而移民到紐約,這些法律禁止猶太人從事某些職業。大多數留下來的家人都已經皈依。

至於盧佩斯庫的教育背景,她是一個講德語的天主教徒母親的天主教徒女兒,正是這種背景的學生最容易被德國修女管理的學校接收。即便她是猶太人,也不一定構成重大障礙。例如,在1890年至1916年之間,布加勒斯特的喬治·拉澤爾中學(Lycée Gheorghe Lazăr)男校的學生中,猶太人平均佔7%。這所學校被描述為「羅馬尼亞精英的學校」。

最後,她與一名軍官的婚姻並不會有問題,因為她和她的父母在法律上並非猶太人,大多數羅馬尼亞人也不會認為她是猶太人。這一問題是在羅馬尼亞大蕭條時期逐漸出現的,當時羅馬尼亞的反猶情緒發生了變化,盧佩斯庫父母的猶太背景開始被政治原因強調。

王室情婦

根據保羅-菲利普·霍亨索倫(Paul-Philippe Hohenzollern)的說法,他引用了卡羅爾的日記,盧佩斯庫第一次遇到卡羅爾王儲(後來的羅馬尼亞國王卡羅爾二世)是在1923年3月,當時她還與坦佩阿努結婚。兩年後,在1925年2月,卡羅爾和盧佩斯庫開始了一段嚴肅的關係,這段關係一直持續到1953年卡羅爾去世。

盧佩斯庫被描述為一位機智且直言不諱的女性,身材高挑,擁有紅色頭髮、牛奶般白皙的皮膚和綠色的眼睛。其他一些資料則對她的外貌評價較差,認為她的容貌粗糙,言辭庸俗。所有資料一致認為,她走路時臀部擺動得特別明顯,視角不同的人可能會認為這既性感又粗俗,而她幾乎在所有方面都與當時卡羅爾王儲的妻子海倫王后相反。

卡羅爾並沒有隱藏這段關係,與其說是婚外情或盧佩斯庫的性格背景引發了醜聞,不如說是這段關係本身導致了醜聞。這場醜聞被卡羅爾早期的行為進一步加劇(在戰爭期間,他與伊奧阿娜·「齊齊」·蘭布里諾訂立了一個有條件的婚姻關係,儘管羅馬尼亞憲法禁止王儲與羅馬尼亞公民結婚),以及卡羅爾與非常強大的布拉特亞努家族之間的敵對。正是布拉特亞努家族的支持者們首先對盧佩斯庫發起了反猶太攻擊。

1925年12月,卡羅爾作為羅馬尼亞王室成員出席了亞歷山大女王的葬禮,最終和盧佩斯庫一同出現在米蘭,幾乎登上了每一份意大利報紙的頭版。

由於王室與盧佩斯庫的婚姻在憲法上是非法的,並且在社會上也備受質疑,卡羅爾放棄了他對羅馬尼亞王位的繼承權以及王室成員身份,改名為「卡羅爾·卡賴曼」。這一放棄在1926年1月4日得到了議會的批准,他四歲的兒子米哈伊一世(卡羅爾與海倫王后的兒子)成為了法定繼承人;卡羅爾被禁止返回羅馬尼亞。到1928年時,海倫王后(此時已為王母)與卡羅爾離婚。

卡羅爾的父親,斐迪南一世於1927年去世;米哈伊繼位,並由卡羅爾的弟弟尼古拉王子領導的攝政委員會接管。攝政委員會未能穩定政局,當時布拉特亞努家族的領導人,國家自由黨首領揚·約內爾·布勒蒂亞努突然去世後,局勢進一步惡化。他的弟弟們缺乏他的政治才幹和領導力,導致他們對權力的掌控逐漸減弱。1928年底,自由黨政府被由尤柳·馬紐領導的聯合政府取代,卡羅爾的回歸似乎只是時間問題。通過各種中介的談判,卡羅爾的支持者,包括尼古拉斯王子和一些軍官,試圖迫使政府加速他的回歸。儘管沒有書面證據,但很可能卡羅爾最終對馬紐做出了兩個承諾:一是加入攝政委員會,而不是宣稱自己有王位繼承權,二是放棄盧佩斯庫。然而,他並沒有打算遵守這兩個承諾。

卡羅爾於1930年6月7日毫無阻礙地回到羅馬尼亞,並立即發動了實質上是一次憲法政變。議會以壓倒性多數宣佈放棄的聲明無效,並在6月8日迅速宣佈他為國王。盧佩斯庫何時被帶回羅馬尼亞尚不清楚;可能是在6月底,也可能是8月,但她肯定在10月時已經在布加勒斯特。從那時起,她在名義上是卡羅爾的妻子,也是他政治事業的伴侶。

在卡羅爾二世的統治下(1930-1940年),羅馬尼亞的腐敗和政治陰謀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卡羅爾和瑪格達經歷了經濟危機、勞動騷亂、法西斯主義的崛起、暗殺未遂和軍事政變,成為羅馬尼亞政治中的主要操控者。卡羅爾無法賄賂的人,他將其迫退(如馬紐),無法屈服於他意願的人,他則毫不留情地打壓(如揚·安東內斯庫);與此同時,這對夫妻也積累了可觀的財富。

盧佩斯庫有時被描述為「王座背後的權力」,特別是在極右勢力的支持者中。毫無疑問,盧佩斯庫在卡羅爾身上擁有相當大的影響力,但卡羅爾的行為完全符合他在遇到盧佩斯庫之前的做法。此外,從他回國後的速度來看,在她仍在國外的情況下,他迅速挫敗了任何反對他計劃的力量,這充分展示了他的政治能力。他們的關係也許可以被看作一種合作夥伴關係,盧佩斯庫是較為年輕的合伙人,但她非常有影響力。

盧佩斯庫並未享有正式身份,直到1938年才開始隨卡羅爾一起出席國家活動。然而,她在布加勒斯特市中心的阿列亞·弗爾帕切別墅接待了羅馬尼亞上層社會的精英:政治家、工業家(如馬克斯·奧斯尼赫特、尼古拉·馬拉克薩)、媒體大亨(如潘菲爾·謝卡魯)以及貴族(如馬爾特·比貝斯科)。據傳,某些時候,極端反猶的鐵衛軍領袖科爾科爾內留·澤萊亞·科德雷亞努可能曾在她家藏匿,躲避警方追捕。但這個傳言從未得到證實;科德雷亞努是卡羅爾的對手,盧佩斯庫庇護他是相當冒險的。1938年,卡羅爾策劃了科德雷亞努的逮捕,並很快下令將其處決。

1938年,卡羅爾結束了議會制,自封為獨裁者。但國際局勢不受他的控制。到1940年夏天,法國淪陷,凡爾賽條約崩潰,羅馬尼亞變得孤立,幾乎被敵人包圍。羅馬尼亞在沒有開槍的情況下,迅速不得不做出痛苦的領土讓步:對蘇聯匈牙利保加利亞的領土讓步。在這種情況下,任何政府的生存都變得困難;但既要應對這一災難,又要面對希特拉的個人敵意,幾乎是不可能的。

到9月初,卡羅爾已無路可走。他被迫於9月6日為兒子米哈伊退位;伊昂·安東內斯庫將軍在軍隊和大多數政治黨派的支持下掌握了獨裁權力。幾天後,卡羅爾、瑪格達、他們忠實的助手埃內斯特·烏爾達雷阿努以及他們能匆忙打包的所有行李,乘坐專列離開了羅馬尼亞。他們穿越邊界時遭到一陣槍擊:科德雷亞努的鐵衛軍成員試圖為他們的領袖復仇。

流亡時期

他們先後前往西班牙葡萄牙,最終定居在墨西哥城。當羅馬尼亞加入希特拉一方時,卡羅爾探討了建立流亡政府的可能性,但他的提議遭到了英國和美國的拒絕。1944年,他聯繫了蘇聯,提出了類似的建議,但斯大林從未回應,且羅馬尼亞的局勢使得卡羅爾的提議變得無關緊要。

盧佩斯庫不太適應墨西哥城的高海拔氣候,因此他們在1944年搬到了巴西的里約熱內盧。但她的健康狀況並未改善;到1947年初,她被診斷為惡性貧血。經過22年的同居生活,卡羅爾與埃琳娜·盧佩斯庫終於在巴西里約熱內盧的一家酒店房間裏結婚,婚期是1947年6月3日或7月5日;這是卡羅爾的第三次婚姻,也是埃琳娜的第二次婚姻。從此,她被稱為羅馬尼亞的埃琳娜公主。

盧佩斯庫的健康有所改善,但他們被建議遷往氣候更加溫和的地方。卡羅爾和埃琳娜最終定居在葡萄牙里維埃拉的埃斯托里爾。1953年,卡羅爾因心臟病突發去世,突然離世。他的遺體安放在里斯本聖維森特修道院的王室墓廟內,棺材上覆蓋着羅馬尼亞的皇家旗幟。埃琳娜比他活了24年,最終她的棺材也被安放在卡羅爾的旁邊。

2003年,應羅馬尼亞政府的請求和資助,卡羅爾二世國王和羅馬尼亞埃琳娜公主的遺體被帶回了他們的故鄉。他們被安葬在庫爾泰亞主教座堂城外聖文生修道院的皇家墓地,這是羅馬尼亞王室的傳統埋葬地;但是,由於埃琳娜並非皇室血統,她被埋葬在修道院的普通墓地,而非王室教堂。

參考資料

  1. ^ Estimates of her birth date range at least from 1895 to 1902:
    • "At Long Last", Time magazine, 14 July 1947. Online version accessed 21 March 2007: "In 1947, the ex-king was 53 years old. Magda never told anyone her age, but it was at least 50."
    • Magda Lupescu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online, accessed 21 March 2007. Only the first portion of the article can be accessed without subscription. Says "1896?"
    • Lupescu, Magda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15 April 2007., Columbia Encyclopedia, Sixth Edition, 2001–05. Accessed online 21 March 2007. Says "1896?"
    • Elena Lupescu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ePeerage.com, states a birthdate of 15 September 1895, for which they cite Marlene A. Eilers, Queen Victoria's Descendants (Baltimore, Maryland: Genealogical Publishing Co., 1987). Accessed online 21 March 2007.
    • "The "Lupescu Issue" Echoes in the Realm of King Carol", The New York Times, 6 May 1934, p. XX5: "Her age is between 35 and 40."
    • "Magda Lupescu, Woman behind Rumania's Throne, Is Dead at 81", The New York Times, 30 June 1977, p. 73
    • "Magda Lupescu Dies at 81; Mistress, Wife of Former King of Romania", The Washington Post, 1 July 1977, p. C10
    • "Attacks Are Renewed on Red-Haired Magda", The Washington Post, 25 December 1934, p. 3 refers to "his 36-year-old friend".
    • "Carol Marries Lupescu, Ill", The Washington Post, 6 July 1947, p. M1: "Magda, who is 50"
    • (羅馬尼亞語) Carol al II-lea, despartit dupa moarte de Duduie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3 March 2016., Jurnalul Naṭional, 16 February 2004, accessed online 21 March 2007, gives the date 2 September 1899.
    • "Slight Gain Shown by Magda Lupescu", The New York Times, 8 July 1947, p. 12: "On the [marriage] petition Mme. Lupescu gave her year of birth as 1902"
  2. ^ Profile of Elena Lupescu. [2022-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25). 
  3. ^ Paul of Hohenzollern-Romania, p. 223; Cosma, p. 302
  4. ^ Paul of Hohenzollern-Romania, p. 223
  5. ^ Ernest Urdăreanu was supposed to have said, "I control the king, because I control Mrs. Lupescu". The statement is likely apocryphal, and there is no evidence that Urdăreanu exercised anything other than the control every able and loyal secretary exercises over his employer.
  6. ^ It was also said that Lupescu had established her own intelligence service (e.g., Cosma, p. 161), but that is probably a wild exaggeration. The same was said about virtually every prominent Romanian politician. For instance, Iuliu Maniu's private spy service was supposedly run by none other than Eugen Cristescu, later (1940–1944) head of Serviciul Secret de Informații, Romania's Secret Intelligence Service (Cosma, p. 177).
  7. ^ Carol's task was facilitated by the fact that, constitutionally as well as by tradition, Romanian monarchs were more closely involved in political life than their Western counterparts.
  8. ^ Paul of Hohenzollern-Romania, p. 206–214
  9. ^ Cosma, p. 302

文獻來源

  • Cosma, Neagu. (1998) Culisele Palatului Regal. Ediție revăzută și adăugită. București: Editura Globus. ISBN 973-49-0099-4.
  • Easterman, A.L. (1942) King Carol, Hitler, and Lupescu, London: Victor Gollancz Ltd., especially the chapter "Who is Magda Lupescu", p. 69–85.
  • Fischer-Galați, Stephen Alexander. (1991) Twentieth Century Rumania. 2nd ed.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ISBN 0-231-07463-8
  • Ionescu, Șerban N. (1994) Who Was Who in Twentieth-Century Romania East European Monographs, No. 395. Boulder, New York: East European Monographs. ISBN 0-88033-292-1.
  • Livezeanu, Irina. (1995) Cultural Politics in Greater Romania: Regionalism, Nation Building, and Ethnic Struggle, 1918–1930.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ISBN 0-8014-8688-2.
  • Pakula, Hannah. (1984) The Last Romantic: A Biography of Queen Marie of Roumania.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ISBN 0-671-46364-0.
  • Paul, Prince of Hohenzollern-Roumania. (1988) King Carol II: A Life of My Grandfather. London: Methuen. ISBN 0-413-16570-1.
  • Quinlan, Paul D. (1995) The Playboy King: Carol II of Romania, Contributions to the Study of World History, No. 52. Westport, Connecticut: Greenwood Press. ISBN 0-313-29519-0.
  • St. John, Robert. (1957) Foreign Correspondent. 1st ed. Garden City, N.Y.: Doubleday.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