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菖蒲
天南星科菖蒲属植物
石菖蒲[1](學名:Acorus gramineus),又稱金錢蒲[2]、堯韭[1]、昌陽[1]、山菖蒲、石蜈蚣、水劍草,屬菖蒲科,為禾草狀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莖具氣味,根莖常作藥用。
石菖蒲 | |
---|---|
科學分類 | |
界: | 植物界 Plantae |
演化支: | 維管束植物 Tracheophyta |
演化支: |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
演化支: | 單子葉植物 Monocots |
目: | 菖蒲目 Acorales |
科: | 菖蒲科 Acoraceae |
屬: | 菖蒲屬 Acorus |
種: | 石菖蒲 A. gramineus
|
二名法 | |
Acorus gramineus | |
異名 | |
石菖蒲 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 |
形態
形似菖蒲,但植株矮小;根莖細長、具氣味 (根莖有特化的精油細胞(aromatic oil cell))。葉片線形,主脈不顯著,全緣、排成二列,花序較柔弱。肉穗花序[2](佛焰花序)單一頂生,著生於葉狀的花莛(scape,或作花葶)腋側,花莛被認為是花梗或及佛焰苞,具二束分離的維管束,花序軸頂端具分生組織,可以再發育為新的枝條。佛焰苞葉狀,較佛焰花序為長,狀似葉狀的花梗向水平方向的延伸,宿存。花由花序底向頂端綻開[2]。兩性花,緊密排列,無苞片;花被片6枚離生,呈2輪(各3枚);花絲長線形,扁平;花藥近軸側縱向開裂。雌花器略長於花被片,具2或3室,每個子房室中有胚珠數枚。倒生胚珠著生於頂生胎胚座上(orthotropous (atropous), pendent on apical placenta);柱頭小[2]。
分佈
分佈於亞洲,包括印度東北部、泰國北部、中國雲南及長江流域、韓國、日本、菲律賓與印尼等國。生長於海拔20米至2,600米的地區,多生在山澗水石空隙中或山溝流水礫石間 (有時為挺水生長[2])。
註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 石菖蒲 Shichangpu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藥用植物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中文)(英文)
- 石菖蒲 中藥材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中文)(英文)
- 石菖蒲 Shi Chang Pu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中藥標本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繁體中文)(英文)
- α-細辛腦 α-asaron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中草藥化學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中文)(英文)
- 石菖蒲, 唐代開心散治抑鬱勝西藥 科大研藥方標準化. 明報 – 2012年4月10日星期二上午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