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控制理論

犯罪学理论

社會控制理論是1950~70年代流行的一種犯罪學理論,主要在解釋青少年犯罪的形成。是二十世紀美國犯罪學三大理論之一(其他兩者是差別接觸理論緊張理論)。

社會控制理論是多人相繼完成的理論,依時間先後主要由亞伯·J·萊斯德語Albert J. Reiss的「遏止理論」,瓦特·C·雷克利斯德語Walter C. Reckless(英語:Walter C. Reckless)的「抑制理論」(英語:containment theory),以及特拉維斯·赫胥(英語:Travis Hirschi)的「社會鍵理論」(英語:social bond theory)所完備[1]。由於赫胥於學界持續活躍到21世紀初,所以提起社會控制理論時大多是指他的版本。

社會控制理論的出發點是:犯罪人是社會中的少數,因此若要處理犯罪問題,與其解釋「人為什麼犯罪」的問題,不如去解釋「(大多數)人為什麼不犯罪」[2]。社會控制理論認為:大部分人之所以不犯罪,是因為其內心或外部有良好的控制因素。

抑制理論

雷克利斯(英語:Walter Cade Reckless)於1961年提出「抑制理論」(英語:containment theory[3],他認為個人及社會上存在不同的吸引力,會將人推向及拉向罪案,因此需要人需要自我控制能力及社會控制來遏止個人的犯罪傾向[4]

  • 內在和外在吸引力:內在和外在吸引力包括一切憤怒、衝動及憂慮等負面情緒的內在推力,這推力會使人失去理智及判斷是非的能力;歧視貧窮及失業等外在壓力;及負面同儕影響、社會風氣的外在拉力。
  • 內在自我控制:內在自我控制包括自我形象、個人奮鬥目標、不利環境的容忍程度及規範的內化,當以上項目的程度較高時,便可以有效阻止個人犯罪。
  • 外在控制:外在控制所指的是一切社會的規範和法律,完善的外在控制能對個人設限一種限制。
  • 內在抑制力及外在抑制力兩者獨立影響並互相關聯,強而有力的內在抑制力將會強化弱的外在抑制力;當兩者均強時,將隔絕導致犯罪的不良社會因素。

社會聯繫理論

赫胥德語Travis Hirschi(Travis Hirschi)於1969年提出「社會鍵理論」(英語:social bond theory,又譯為:「社會聯繫理論」),他認為人與動物行為無異,天生具有犯罪的傾向[5],因此人需要社會鍵,又稱社會聯繫(social bond)來減少人犯罪的傾向。社會鍵可分為四種[6]

  • 依附(attachment):與父母、朋輩及學校的連結,當個人對這些事物的依附程度較高,會受彼此共有的規範所約束,他們犯罪的機會便較少。
  • 奉獻(commitment):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願意對事情作出承擔及努力,當個人的奉獻程度較高,他們犯罪的機會便較少,因為其會考慮由此而引起的代價。
  • 參與(involvement):個人對非違法行為的投入時間,當個人投入於非違法行為的時間較多,個人便沒有時間和精力感知誘惑,考慮和從事犯罪活動。
  • 信念(belief):相信社會公民共享的價值觀及道德標準,健全信念能強化個人的自我控制力,減少犯罪的機會。

犯罪社會學或犯罪心理學?

犯罪學文獻中常見到將社會控制理論歸類為犯罪學社會學派的說法,大概由於其作者都自稱是社會學學者或犯罪學社會學派,且使用的理論名稱中剛好有個「社會」(social)字眼。

然而究其理論本質,社會控制理論的關鍵概念--「自我控制」(英語:self-control)或稱「內部控制」(英語:internal control),乃是取自心理學上鼎鼎大名的佛洛伊德之「心理動力論」,亦即自我(ego)在本我(id)的慾望、超我(superego)的期許、當下環境(immediate environment)的限制與要求之中設法求取平衡。此外,例如赫胥明白否定社會階級對犯罪的原因力,這也跟以階級為觀察起點的社會學派迥異。因此,較適合的歸類是犯罪的心理學理論(儘管幾位代表人物都沒有這樣自稱),而不是社會學派。此外,社會控制理論的「social」一詞,也應理解為心理學(社會心理學)脈絡中的「人際關係」,而不是社會學脈絡中的「社會結構、社會階級」[7]

預測犯罪的效力

Akers & Cochran (1985) [8]以美國中西部的中學學生為目標群體(有效樣本N = 3,065),調查了失範理論(在犯罪學上又稱為緊張理論)、社會控制理論以及社會學習理論(差別接觸理論的社會心理學版本)各自對大麻吸食的預測效力(R 2)。結果:

  1. 根據失範理論的所設的變項,加總只能解釋大麻吸食變異性的3%。
  2. 根據社會控制理論所設的變項,加總能解釋大麻吸食變異性的不到30%。
  3. 根據社會學習理論所設的變項,加總能解釋大麻吸食變異性的68%。

據此,社會控制理論解釋犯罪的能力並不高。

相關條目

註腳

  1. ^ 影響青年學習行為的組織承諾、信念與一些社會特徵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3-09-21.
  2. ^ 農村留守兒童犯罪對策研究 ——以社會控制理論為視角[永久失效連結]
  3. ^ Reckless, Walter Cade. The Crime Problem 3rd ed. New York: Appleton-Century-Crofts. 1961. 
  4. ^ 從控制理論看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永久失效連結]
  5. ^ 社会控制理论与青少年 犯罪防范:以家庭为视角. [2009-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1). 
  6. ^ Hirschi, Travis. Causes of Delinquenc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9. ISBN 978-0520019010. 
  7. ^ Andrews, Donald Authur; Bonta, James. Variations on Psychodynamic Themes in Control Theories. In: Chapter 3. Understanding Through Theory: Psychopathological, Psychodynamic, Social Location, and Differential Association Perspectives.. The Psychology of Criminal Conduct 5th Ed. Amsterdam, Boston et al.: Anderson Publishing, Lexis Nexis. 2010. ISBN 978-1-4224-6329-1 (英語). 
  8. ^ Akers, Ronald; Cochran, John. Adolescent Marijuana Use: A Test of Three Theories of Deviant Behavior. Deviant Behavior. 1985, 6: 323–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