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火是中國民間一種慶祝春節的傳統慶典狂歡活動。也是高台、高蹺、旱船、舞獅、舞龍,秧歌等等的通稱,具體形式隨地域而有較大差異。

民間社火
(桃林坪花臉社火、永年抬花桌、本溪社火、義縣社火、朝陽社火、濬縣民間社火、洋縣懸台社火、南莊無根架火)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申報地區或單位陝西省寶雞市洋縣
山西省潞城市晉中市榆次區
河北省石家莊市井陘縣邯鄲市永年區
遼寧省本溪滿族自治縣義縣朝陽縣
河南省濬縣
分類民俗
序號502
編號項目Ⅹ-54
登錄2006年

中國西北,每年春節,各鄉村群眾自發組織各種社火活動。社火規模從幾十人到上百人,包括鑼鼓手,舞獅等等。群眾燃放爆竹迎接社火隊伍,並贈予煙酒等禮物。社火經過之處,爆竹聲聲,鑼鼓喧天,人山人海,氣氛熱烈。

社火中最具表現力的是高台。每個高台均有一主題。常見的故事情節有三打白骨精,二郎救母等。多取材於秦腔故事。高台往往由經驗豐富的民間藝人指揮建造。即在一個專用的桌子(也有汽車或拖拉機)上,使用鋼筋,布料,彩紙等材料做出各種造型,如假山,樹木,動物等,然後按其內容把男女兒童(年齡一般4—5歲)裝扮成故事中的人物,固定在高台上,少則 1人,多者10餘人,高可數丈。

社火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部分,起源於中國上古祭祀活動。中國宋代詩人陸游在《游山西村》中寫道: 「蕭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可見其延綿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