窨子梁唐墓
窨子梁唐墓,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寧夏回族自治區鹽池縣縣城西北的窨子梁南坡,是由六座唐代墓葬組成的墓葬群。其中兩座墓葬於20世紀60年代被當地村民發現,1984年文物普查時被考古人員發現,1985年開始發掘並發現其餘4座墓葬。經考古人員確認,這六座墓葬均為平底墓道石室墓,根據其出土的墓志銘可以確定墓主人均為大月氏人,屬於昭武九姓的何姓。在六號墓中,考古人員發現了兩扇繪有胡旋舞的墓門,這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是首次發現。2013年,窨子梁唐墓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窨子梁唐墓 |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 |
地址 | 寧夏吳忠市鹽池縣 |
分類 | 古墓葬 |
時代 | 唐 |
編號 | 7-0692-2-176 |
認定時間 | 2013年3月 |
發現
窨子梁因當地有古時開鑿的窨子洞而得名,這些窨子洞相傳是為了藏身而修建的地室或是地窖[1]。20世紀60年代末,中華人民共和國北部開始大範圍修建地道和防空洞,窨子梁一帶的居民決定將山上的古窨子洞加工成防空洞,在施工的過程中發現了一座墓葬以及一條早年通向該墓的盜洞,工程被迫停工[2]:113-114[a]。1984年,窨子梁的墓葬在文物普查中被考古人員發現,同時被發現的還有另一座唐墓。1985年時考古人員對該唐墓展開發掘,並在該唐墓周圍發現了另外4座墓葬,這些墓葬在隨後根據規格和出土的墓志銘推斷為盛唐前後的大月氏人的墓葬,屬於昭武九姓中的何姓。在發掘過程中,考古人員在六號墓發現了刻繪有胡旋舞圖案的墓門兩扇,這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屬首次發現[3]。1986年,窨子梁唐墓群被列為鹽池縣文物保護單位[2]:114。2005年,窨子梁唐墓入列寧夏回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4]。2013年,窨子梁唐墓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
結構
窨子梁唐墓包括窨子梁南坡上的6座墓葬,均為平底墓道石室墓。在發掘活動中,考古人員將這六座墓葬自西向東依次編號為一號至六號。各墓葬的結構如下[3][1][6]:
- 一號墓位於窨子梁西部,整體呈西南東北走向,墓道長26米,上口寬1.6米,底部寬1.5米,高差3.6米。門道呈方形,用石塊封門。墓室高1.8米,平面呈方形,邊長為2.65米,壁面鑿出三角形、梯形等幾何圖形。墓室東西兩側各開有一座長方形小龕,均為平頂、平底,長1.65米、寬0.9米,高0.8米,龕內沒有任何物品。墓室北部有一座石棺床,棺床上方安置有一口保存完好的木棺。棺內屍骨已基本腐爛成粉狀,根據牙齒磨損程度估計為老年男性。
- 二號墓西距一號墓約10米,同為西南東北走向。墓道長16米,寬3.8米,高差3米。門道近似為方形,高0.84米,寬0.8米,進深0.4米。門道內側有階石,階石前的門道上下各有一道凹槽,意思為原有墓門的痕跡。墓室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4.25米,南北長3.7米,高2.15米。墓室北部有一座石棺床,其上有腐爛的灌木和屍骨的痕跡。墓室在東西兩側各有兩個長方形小龕,後壁正中也有一個小龕,長度在2.1至2.2米,寬1.1至1.2米,高0.9米至1.15米不等。後龕頂部有一個直達地表的盜洞,東側前龕有一個直達三號墓的盜洞。
- 三號墓西鄰二號墓,和二號墓走向相同。墓道長13米,上口寬3.9米,底寬3.6米,高差4.55米。門道近似方形。墓室呈長方形,東西長6.5米,南北長3.7米,高2.2米。壁面鑿出整齊的矩形和三角形等圖案。墓室中部有兩根八邊形石柱,石柱下方有近似方形的石柱礎。墓室後方有石棺床。墓室後壁正中開龕,西壁前後開有兩龕,東壁僅對稱開有一座前龕。這4座龕形制基本相同。該墓也有被盜擾的痕跡。
- 四號墓位於三號墓東側11.5米的位置,墓道長14米,寬1.65米,高差3.2米。門道被扒開一個盜洞。墓室高2米,平面略呈方形,邊長3.4至3.5米。墓室北部有棺床,上方已經沒有棺木的痕跡。墓室的東側、西側和北側各有開龕,西側和北側各有一具屍骨,東側至少有兩具屍骨,所有的屍骨均腐朽凌亂,無法辨別年齡、葬式和性別。墓室頂部有一個盜洞。
- 五號墓位於四號墓東側30米的位置,為西北東南走向。墓道長13.7米,高差2.25米,最寬處6米,最窄處1.75米。該墓在墓道底端東西兩側各開一個側室,兩座側室形制相同,均為平頂,頂部有南北向的石樑,內部設有棺床。東側室內尚存一具老年男性屍骨,上半身保存完好,下半身掉落在棺床下方。西側室的屍骨已經被擾亂,死者可能為中年男性。墓室位於墓道底端正中,墓門呈長方形,北側有一座石棺床,上方已無任何物品。東西兩壁各開3個小門,門內為長方形耳室,耳室內有大量凌亂的人類骨骼。該墓也遭到了嚴重的盜擾。
- 六號墓位於五號墓東北15米的位置,走向與五號墓大致相同。墓道長26.1米,上口寬1.95米,底寬1.55米,高差3.4米。門道呈長方形,門外用石塊封閉,石門扇保持原狀,其上掛有鐵索,每扇門上各刻繪有一位身着胡服、揮舞長巾的舞伎形象[b],左側石門上的舞伎側身回頭,左腳站立在圓毯上,右腿向後彎曲,左手略有上舉,右手彎曲至頭頂;右側石門上的舞伎右腳站立在圓毯上,左腿向前伸出,雙手在頭上合攏。墓室略呈方形,長3.4米,寬3.5米,高1.85米。墓室北側有棺床,棺床上沒有棺木。東、西、北三側均有開龕。北側龕內有兩具屍骨,分屬一名老年男性和一名老年女性。北側龕、東側龕和墓室頂部均有盜洞。
出土文物
一號墓封門用的右側石塊內出土一尊小石鼎。二號墓的墓道填土內出土了一塊畫像石,以及在20世紀60年代被當地村民從三號墓中搬至二號墓的數件木俑和一塊墓志銘。三號墓中出土了十餘件木俑和兩顆玻璃球。四號墓中出土一片灰陶和一片紅陶。五號墓中出土有3枚開元通寶,1枚貨泉,十餘件木器或竹器殘件以及一片灰陶。六號墓中出土了一隻灰色陶罐[3]。
註釋
參考
- ^ 1.0 1.1 1.2 岑國義. 盐池窨子梁唐墓发掘及其历史意义. 寧夏史志. 2015-04: 21–24.
- ^ 2.0 2.1 陳其昌主編. 盐池纪事 上. 銀川: 寧夏人民出版社. 2006-05: 392. ISBN 7-227-03186-1.
- ^ 3.0 3.1 3.2 3.3 3.4 吳峰雲;何繼英;田建國. 宁夏盐池唐墓发掘简报. 文物. 1988-09: 43–56.
- ^ 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寧夏回族自治區文化廳. 2009-03-30 [2015-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23) (中文(中國大陸)).
- ^ 我区再添17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寧夏日報數字版. 2013-06-08 [2017-03-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9) (中文(中國大陸)).
- ^ 韓志剛. 宁夏盐池唐墓石刻所反映的胡旋舞. 文博. 1994-03: 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