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箭-73反坦克導彈
紅箭-73反坦克導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研製的第一代反坦克導彈,按國家軍用標準武器裝備命名規範也稱為「AFT-07」,仿製自蘇聯9K11 (AT-3「賽格」) 反坦克導彈,於1979年研製成功,列入中國人民解放軍制式裝備。該型導彈系統屬於是第一代反坦克導彈。
紅箭-73 | |
---|---|
類型 | 反坦克導彈 |
原產地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服役記錄 | |
服役期間 | 1970年代末 ~ 21世紀 |
使用方 |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 |
生產歷史 | |
生產商 |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 |
基本規格 | |
重量 | 32.2kg |
長度 | 0.868米 |
直徑 | 120毫米 |
彈頭 | 聚能裝藥 |
發動機 | 固體火箭發動機 |
翼展 | 0.349米 |
作戰範圍 | 500米~3千米 |
速度 | 120米/秒 |
制導系統 | 有線傳輸制導 |
發射平台 | 地面發射架/裝甲車輛 |
很巧的是中華民國亦曾由中山科學研究院同樣逆向工程仿製9K11反坦克導彈稱為昆吾飛彈,曾於1981年由國軍公開展示過,只是最後並未列裝。
研製歷史
20世紀60年代,中蘇關係緊張,來自中國北方的威脅日益嚴重,珍寶島事件之後,急需提高單兵反坦克能力的不足。1972年從朝鮮方面獲得了蘇制9K11反坦克導彈的樣彈,當年8月由北京工業學院分解測繪,1973年又從羅馬尼亞方面獲得第二批樣彈。[1]
1973年7月,「737」反坦克武器專業會議根據形勢的需要,安排在北京工業學院的配合下,由陝西844廠、山西304廠、遼寧724廠、吉林524廠四省四家工廠平行競爭,分別仿製,由各省國防工辦分別成立了領導機構。1977年4、5月間,除陝西省工廠外,其他三省工廠的樣品相繼進入了國家靶場進行設計定型試驗,但仍然存在一些技術問題待解決。至1978年設計定型,命名為「紅箭73」,1979年2月至1980年,山西、遼寧與吉林三家工廠的「紅箭73」相繼通過了設計定型試驗。
在1979年「紅箭8」的紅外半自動制導技術取得重大進展後,1979年開始,吉林524廠(江北機械廠)提出將紅外制導技術運用在「紅箭73」上的方案,開始研製了車載發射的半自動控制的「紅箭-73A」。採用光學瞄準,紅外跟蹤,煙火式紅外光源指示導彈飛行軌跡,紅外測角儀測定導彈方位,控制系統進行計算並發出指令通過導線修正導彈彈道。1984年底在試驗基地完成了工廠鑑定,導彈武器系統性能達到了預訂的戰術技術指標。
1983年5月,在「紅箭-73A」基礎上開始研製步兵組攜帶的「紅箭-73B」,由吉林江北機械廠承擔,總設計師是賈貴臣。提高抗干擾的能力,制導系統實現數碼化,提高控制精度,縮小控制箱體積。戰鬥部威力提高到垂直穿深760毫米。1988年設計定型。解放軍部隊裝備命名為「紅箭73-1」。1990年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兵器工業部級特等獎。
由於AT-3「賽格」導彈裝備世界眾多國家,中國兵器工業部決定把改進的紅箭-73A爭取出口市場,1989年4月、1989年12月,北方工業公司兩次在國外做紅箭-73A導彈飛行表演試驗,達到100%成功,唯獨在最後的干擾科目試驗失敗了,不能抗沙漠塵埃對紅外的遮蔽;也容易被強大的干擾光源(在彈道的中途點燃了兩堆大火)干擾。外方對抗干擾性能非常重視與堅持,說「這是用血的代價換來的經驗和教訓」。[2]
設計
「紅箭73」反坦克導彈武器系統由導彈戰鬥部、運載體、發射裝置和地面控制設備等組成。採用架式發射,單錐型聚能裝藥破甲戰鬥部,目視跟蹤、三點導引、手動控制、導線傳輸指令制導方式。在彈體彈翼根部裝有一個曳光管,在飛行時進行觀察和瞄準。射手通過一個搖杆控制導彈。「紅箭-73」可由兵組攜行發射,導彈分戰鬥部、運載體兩部分分離裝箱。作戰編制通常以班為最基層單位,反坦克導彈班編制為8人,分為2個戰鬥小組,各自攜帶4枚導彈。[1] 後來進行改型設計,發展出A、B、C、D型(發展有E型)等改進型號,有採用光學瞄準、紅外跟蹤、半自動控制的制導方式,也可車載發射,還有改進串列式聚能破甲戰鬥部,增強穿甲威力。
型號
紅箭73基礎型全彈重11.3千克,戰鬥部重2.5千克,靜破甲厚度500毫米均質鋼板,穿甲威力150毫米/65度;發射裝置重7.9kg;地面控制設備包括控制盒、瞄準鏡與蓄電池,總重13kg。主要用於攻擊500米-3000米距離內坦克和其他裝甲車輛,射速2枚/分。存在着第一代反坦克導彈的普遍弱點,即射程在400~600米時命中概率只有60%。[1]
紅箭73A型
A型是車載型。彈上增加紅外輻射源,電視測角儀,制導方式從人工手動控制改變為紅外跟蹤半自動控制,導彈發射後射手將瞄準「十字線」壓在目標上,導彈自動沿着瞄準線飛行直至命中。穿甲威力增至180毫米/68度。由86式履帶步兵戰車四聯裝順序發射,另備彈8枚。[2] 改進後的A型彈命中率基本上能達到90%左右。[3]
紅箭73B型
B型適合步兵組攜帶。改為採用串聯戰鬥部以對付配備有反應式裝甲的目標,一級裝藥用來引爆反應裝甲,二級主裝藥直接對付主裝甲;改進火箭發動機;系統採用了電子門和多級設置門限,提高了系統抗干擾的能力;採用數字式控制箱,控制箱體積縮小,重量減輕,總重不超過5千克。改進後系統保留了手動操作功能。彈重11.7千克,靜破甲深度700mm左右均質鋼板,穿甲威力增至180毫米/68度,有效射程400米~3000米。
紅箭73C型
C型在「B型」的基礎上改進(ATF-07A),於1993年設計定型。串聯戰鬥部的二級戰鬥部裝藥加大、優化結構,提高威力;改進火箭發動機在導彈增重情況下提高飛行速度;採用光學瞄準、紅外跟蹤、半自動控制的制導方式,增加紅外熱成像儀,提高夜間作戰能力;提高電視測角儀抗干擾能力;採用隨動發射架,實現導彈與瞄準具的聯動;換用新型集成電路、新型鎳鎘電池組,地面制導設備兼容以前裝備的所有彈種。[3] C型破甲威力達到280毫米/68度。可有效地攻擊400-3000米距離內的坦克等各種裝甲目標,也可用於摧毀火力點和野戰工事。
紅箭73D型
D型具有串聯聚能裝藥戰鬥部,為克服重心前移,在串聯戰鬥部後面彈錐體部分加裝了四片小彈翼。[4]
紅箭73E1型
E1型採用了新型觀瞄制導設備,體積小重量輕,採用抗干擾能力強的電視測角儀和電視觀瞄儀,集成了一個非製冷熱像儀,擁有熱成像和白光兩個觀瞄通道,全天候作戰能力大幅提升。
實戰
1980年代中越邊境衝突時曾投入實戰,首次實戰攻擊記錄是1985年7月2日隸屬67軍某導彈連用於攻擊距前沿陣地2100米遠的越軍兩處營、連指揮所,發射四發導彈全部命中目標。[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