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斯德望堂 (香港)

聖斯德望堂(英語:St. Stephen's Parish)是天主教香港教區新界西南總鐸區的一所天主教教堂。位於新界下葵涌榮芳路十四號,於1980年落成。

聖斯德望堂
天主教香港教區聖斯德望堂
位置 香港新界下葵涌榮芳路14號
國家/地區 香港
所屬宗派天主教
官方網站聖斯德望堂網站
歷史
創建日期1980年:聖堂建築竣工
1980年8月6日:升格為堂區
1980年12月26日:祝聖啟用
行政
堂區/牧區聖斯德望堂區(下葵涌)
教區天主教香港教區

堂區服務範圍

 
教堂鐘樓

聖斯德望堂區服務的範圍包括葵芳葵興葵盛東邨葵盛西邨荔景麗瑤祖堯瑪嘉烈醫院。為方便教友參與宗教活動,除了聖斯德望堂外,堂區更包括以下的教堂:

聖吳國盛小堂(英語:Saint Peter Wu Guosheng Chapel),位於新界葵涌祖堯邨敬祖路十號(祖堯天主教小學)。1988年至2000年名為真福吳國盛小堂,屬下葵涌聖斯德望堂區,於2000年10月1日更名為聖吳國盛小堂。

歷史

 
教堂石誌

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初,荃灣葵涌青衣的牧民工作全由葛達二聖堂堂區負責,但因應政府全力發展荃灣成為新市鎮,導致居民在短短數年內急速的增加,故此於1978年8月31日,教區委派了楊鳴章神父及瑪利諾會士盧樂民神父,到來為下葵涌的居民服務,而葵涌區亦正式從荃灣葛達二聖堂區獨立出來,堂區每週的主日彌撒分別在葵芳的守運樓、葵盛的天主教母佑會蕭明中學、荔景社區會堂、青衣郭怡雅神父紀念學校及瑪嘉烈醫院舉行。

到了1980年,聖斯德望堂建築竣工,堂區於是在7月28日從葵芳守運樓遷入現時的聖堂;同年8月6日,下葵涌聖斯德望堂區正式成立,聖堂亦於1980年12月26日祝聖啟用,以聖斯德望為堂區主保聖人,由當時香港主教胡振中(已故樞機主教)祝聖。建堂前由萬籟寂神父荃灣搬至葵芳守運樓設立牧民中心;同時在荔景葵盛天主教母佑會蕭明中學,開設了彌撒中心。

但隨着神職人員在過去十多年的不斷減少,再加上香港教區對於彌撒中心及各小堂的政制改革。於1999年起, 堂區架構改為「聖斯德望牧民委員會及吳國盛牧民委員會」,堂區議會則由兩個牧民委員會中各選出四位,合共八人成立。

建築風格

 
祭台
 
教堂內部

聖斯德望堂於1995年重修,為配合禮儀改革,有以下特點:

改善聖堂內隔音環境以增加禮儀的氣氛,使教友在參與彌撒時,更團結共融。

聖所、讀經台的位置在一個焦點非常清晰的地方,上方海棠花圖案的雲頂,特別升高半級,加上光線,令人將視線集中在祭台中央的這一點上,因此祭台的標記非常明顯清晰。加上聖堂本身是具有中國、東方味道的特色,因此,在祭台上全選用充滿中國特式的紅木來做成祭台上「傢俱」。祭台本身是用中國式的海棠花圖案,以突顯中國傳統家庭餐桌的特色。

洗禮池在聖堂門與祭台連成一線,互相對稱,互相呼應地在聖堂相對着的位置。由洗禮池到祭台參與感恩祭。洗禮池是「多用途」的,可以三種方式進行洗禮:(一)站在洗禮池的「活石」上受洗;(二)以半身站在洗禮池中央受洗及(三)全身浸在水中受洗。

聖堂兩旁顏色玻璃窗的改動,大大將聖堂在視覺上加高了空間感,也使整個玻璃窗的全貌得以顯示出來,而不像以往的被木板遮住。

主保聖人

 
聖斯德望

聖斯德望 (Saint Stephen) 是教會首位殉道者斯德望殉道時充滿聖神、好像天使的面容、注目向天,說出所見並屈膝跪下祈禱,求上主接納他的靈魂和寬恕砸死他的人(「主耶穌!接我的靈魂去吧!」;「主,不要向他們算這罪債。」),最後被猶太人用石頭砸死。定其慶日於12月26日。

堂區服務人員

 
主祭坐位和聖體櫃
 
教堂內使用中式設計
 
教堂內的聖母像
  • 主任司鐸:薛衛道神父
  • 助理主任司鐸:戴唯微神父
  • 助理主任司鐸:谷立言神父

彌撒及禮儀時間

  • 主日彌撒:上午8:00、9:30、11:00(粵語)
  • 星期六主日提前彌撒:下午8:00(粵語)
  • 平日彌撒:上午7:15(粵語)

聖吳國盛小堂

  • 主日彌撒:上午8:00、10:00(粵語)
平日彌撒:(二、四)上午7:15(粵語)

聖堂開放時間

  • 星期日:上午 7:15 - 下午 5:00
  • 星期一至星期六:上午 6:45 - 晚上 9:30
  • 公眾假期:上午 6:45 - 上午 9:00

堂區刊物

  • 恩訊:堂區刊物,不定期出版,由聖斯德望堂堂區資訊通訊及宣傳組製作及印刷。

鄰近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