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育溪蟾
胃育溪蟾(Rheobatrachus silus),又名南部胃育蛙或南胃孵蛙,是澳洲昆士蘭特有及已滅絕的其中一種胃育蛙。
胃育溪蟾 |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兩棲綱 Amphibia |
目: | 無尾目 Anura |
科: | 龜蟾科 Myobatrachidae |
屬: | 溪蟾屬 Rheobatrachus |
種: | †胃育溪蟾 R. silus
|
二名法 | |
†Rheobatrachus silus Liem, 1973
| |
綠色的地方是以往胃育溪蟾分佈的地方。 |
分佈
胃育溪蟾是於1972年被發現,並於1973年被描述,但另有文獻指牠們是於1914年在布列克爾山脈發現。[2]牠們只分佈在昆士蘭東南部的布列克爾山脈及克倫多山脈,介乎海拔350-800米。[3]這個區域雨林、潮濕的硬葉森林及河流的面積少於1400平方公里。牠們曾在瑪麗河、Stanley河及Mooloolah河出沒。[4]最後的標本可能是於1979年在克倫多山脈,或是於1981年在布列克爾山脈發現。最後飼養的胃育溪蟾於1983年死亡。相信牠們已經滅絕。
描述
胃育溪蟾是中等身型的蛙類,顏色深沉,眼睛大而突出,兩眼接近,吻短而頓。牠們的皮膚濕潤,有黏液包圍。前肢趾尖而且長及沒有蹼,後服趾上有蹼。相對身體而言,腳較為大。
胃育溪蟾呈深灰色,背部有細小的疙瘩。腹部呈白色或奶油色,偶爾也有黃色的斑點。腳上有深褐色斑紋,腳下則有黃色的斑紋。由眼睛至前肢下有一深色斑紋。趾呈淺褐色,其上有淡褐色的斑點。每趾趾端有細小的圓盆,瞳孔呈深褐色。皮膚疙瘩不平,鼓膜隱藏。雌蛙較雄蛙為大,雄蛙長約33-41毫米,雌蛙長約44-54毫米。
生態及行為
胃育溪蟾生活在雨林、潮濕的硬葉森林及河流地區。牠們主要是水生的,經常在河流或附近的岩石上出沒。牠們經常出沒的河流都是永久的,或只是在非常低雨量的情況下才乾涸。[5]牠們分佈的地方一般都是有桉樹的密林,或是開放林地,但沒有紀錄牠們出沒在河岸帶。在春天及夏天的季節,牠們喜歡生活在石池邊、葉堆上或是石縫間,估計牠們會冬眠。成年雄蛙喜歡較深水的地方 ,而雌蛙及幼蛙則喜歡較淺水的地方。牠們只會在下雨期間才會完全現身。[4]
胃育溪蟾的叫聲像喋喋聲,每一下約半秒,每6-7秒重覆一次。
胃育溪蟾在水中及陸地上也會覓食。牠們主要是吃昆蟲,包括鱗翅目、雙翅目及脈翅目。[6]
胃育溪蟾從不離開水邊多於4米的地方。研究顯示牠們的運動非常有限,10隻幼蛙只有2隻移動多於3米,4隻雌蛙及3隻雄蛙在一季之間只沿河邊分別移動1.8-46米及0.9-53米,當中只有3隻多於5.5米。估計在繁殖季節,牠們會留在原有的水池中,只有在氾濫的季節才會離開。[4]
繁殖
胃育溪蟾最特別的地方是牠們照顧幼蛙的方式。在體外受精後,雌蛙會將蛙卵嚥下。但卵是產在陸地上或是在水中則不明。
卵的直徑長達5.1毫米,有很大的卵黃。大部份母蛙每次產約40個卵,但在胃中出生的幼蛙卻只有21-26隻。這可能是母蛙未能將全部卵嚥下,或是最初嚥下的卵已被消化。
當母蛙嚥下卵的時候,牠們的胃與其他的蛙類沒有分別。包圍卵的膠狀物稱為前列腺素E2(PGE2),這種物質可以令胃部暫停分泌鹽酸,時間足以讓卵的胚胎發育。當卵孵化後,蝌蚪的腮分泌的黏液也含有PGE2。當胚胎或幼蛙等在體內時,母蛙是不會進食的。
胃育溪蟾蝌蚪在出生初期缺乏色素,但當漸長時牠們逐漸發展出成蛙的顏色。蝌蚪最少約需6星期來發育,這段時間母蛙的胃會不斷膨脹至體腔可以容納的大小。母蛙的肺部會縮小,呼吸主要是靠皮膚上的氣體交換進行。除了體型增大了外,母蛙會維持不動。
幼蛙出生需要大量空間,且可能需時1星期。不過,如母蛙受到騷擾,牠會將所有幼蛙吐出。幼蛙被吐出時就已經完全發育,在色澤及體長上只有很小不同。[7]
滅絕原因
胃育決蟾滅絕的原因不明,但失去棲息地、污染、病原體、寄生蟲及過份捕獵都可能導致其數量大大減少。人類活動對牠們生態的影響也是不明[8],壺菌病相信是其中一種影響最深的原因。
參考
- ^ Ed Meyer, David Newell, Harry Hines, Sarah May, Jean-Marc Hero, John Clarke, Frank Lemckert. Rheobatrachus silu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04. [2008-12-27].
- ^ Ingram, G.J. The earliest records of the extinct Platypus Frog. Memoirs of the Queensland Museum. 1991, 30 (3): 454.
- ^ Hines, H., Mahony, M. and McDonald, K. An assessment of frog declines in Wet Subtropical Australia. A. Campbell (ed.) (編). Declines and Disappearances of Australian Frogs. Environment Australia. 1999.
- ^ 4.0 4.1 4.2 Ingram, G.J. Natural History. M.J. Tyler (ed.) (編). The Gastric Brooding Frog. London: Croom Helm. 1983: 16–35.
- ^ Meyer, E., Hines, H. and Hero, J.-M. Southern Gastric-brooding Frog, Rheobatrachus silus. Wet Forest Frogs of South-east Queensland. Gold Coast: Griffith University. 2001: 34–35.
- ^ Liem, D.S. A new genus of frog of the family Leptodactylidae from S. E. Queensland, Australia. Memoirs of the Queensland Museum. 1973, 16 (3): 459–470.
- ^ Tyler, M. J. Gastric Brooding Frogs. Australian Frogs A Natural History. Reed Books. 1994: 135–140.
- ^ McDonald, K.R. Rheobatrachus Liem and Taudactylus Straughan & Lee (Anura: Leptodactylidae) in Eungella National Park, Queensland: distribution and decline.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South Australia. 1990, 114 (4): 18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