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汁酸(英語:bile acids,簡稱BA),為膽汁的主要有機成分,是幾種結構類似的類固醇酸的統稱。在人類的膽汁中,結合型膽汁酸是主要的存在形式,在膽汁的pH環境下,幾乎均以鈉鹽或鉀鹽的形式存在,稱為膽汁酸鹽,簡稱膽鹽(bile salts)。

分類

按來源分

  • 初級膽汁酸(primary bile acids):由肝細胞直接合成的,包括膽酸、鵝去氧膽酸、甘氨膽酸、牛磺膽酸、甘氨鵝去氧膽酸、牛磺鵝去氧膽酸。
  • 次級膽汁酸(secondary bile acids):去氧膽酸、石膽酸、甘氨去氧膽酸、牛磺去氧膽酸、甘氨石膽酸、牛磺石膽酸。上述物質並非肝細胞最初產生的膽汁酸,而是經歷了腸道細菌的分解,以及腸肝循環後形成的產物,故冠名為「次級」。

按化學結構分

附圖:幾種主要膽汁酸的化學結構

代謝

  • 初級膽汁酸的生成:肝細胞以膽固醇為原料,經多個步驟合成初級膽汁酸,其中關鍵酶為膽固醇7α-羥化酶。將膽固醇轉化為膽汁酸,這是肝臟清除膽固醇的主要方式。早期的降膽固醇治療,就是採用口服膽汁酸結合劑,促進肝細胞合成更多膽汁酸,以消耗膽固醇。
  • 次級膽汁酸的生成:膽汁排入腸腔後,結合型的初級膽汁酸在迴腸和結腸上段被細菌水解為游離型初級膽汁酸,後者再發生7-位脫羥基作用,形成次級膽汁酸──膽酸轉化為去氧膽酸,鵝去氧膽酸轉化為石膽酸。
  • 腸肝循環:排入腸道的各種膽汁酸約95%以上要被重吸收。迴腸部的重吸收是主動重吸收,其餘腸段為被動重吸收。重吸收的膽汁酸經門脈入肝,肝細胞重新攝取,轉化為結合型膽汁酸再次排入腸道,於是形成腸肝循環(enterohepatic circulation)。腸肝循環的生理意義在於彌補肝細胞合成膽汁酸能力的不足──膽汁酸的日合成量僅為0.4克~0.6克,遠遠不能滿足小腸對脂肪乳化的需要;藉助腸肝循環,相當於每日有12克~32克膽汁酸進入腸道。
  • 排出:未被重吸收的膽汁酸在腸菌作用下形成膽烷酸衍生物,由糞便排出。藉助腸肝循環,肝臟只需合成這部分未被重吸收的膽汁酸即可。與硫酸、葡糖醛酸結合的膽汁酸水溶性明顯增強,可由腎臟濾過排出,因此,膽道梗阻者此類化合物在尿中的含量會代償性增加。

生理功能

膽汁酸為兩性分子,主要起表面活性劑作用。

  • 在膽汁中,膽汁酸可以避免膽固醇結晶析出。當膽汁中膽汁酸、卵磷脂、膽固醇比例失調時,可形成膽固醇結石
  • 在腸道中,膽汁酸有助於脂類物質乳化,增強其消化吸收。由於結合膽汁酸的酸性更強,在腸道的pH環境中能以離子的形式存在,因此其乳化的作用更強[1]

藥理作用

  • 少量膽汁酸可作為促消化藥,與消化酶配伍製成複方製劑。
  • 可利用膽汁酸的腸肝循環,給予外源性膽汁酸後,可減少膽汁粘滯性,有利膽作用,同時可以溶解或預防膽固醇結石。較大劑量應用膽汁酸時,應注意其潛在的毒性。目前認為熊去氧膽酸(Ursodeoxycholic acid)的安全性較好。

檢驗醫學

血清總膽汁酸(total bile acids,TBA)升高的臨床意義:

  • 生理性升高:見於進食後。
  • 肝細胞損害:見於各種形式的肝損害、肝衰竭。有報導認為TBA是反映肝細胞損傷的敏感指標,還有助於估計預後,但這一觀點存在爭議。
  • 膽道梗阻
  • 門脈分流:門脈高壓導致側枝循環建立,TIPS手術(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一種接通肝門脈與肝靜脈之間的手術,可降低門脈壓力)後,重吸收的膽汁酸經側枝繞過肝臟進入體循環,導致TBA上升。

參考文獻

  1. ^ Lippincott's Illustrated Reviews: Biochemistry, 4th ed, p. 225, Wolters Kluwer Health
  • 周愛儒; 查錫良. 生物化学 5.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2: 374–377. ISBN 7-117-03892-6/R3893. 
  • 楊寶峰; 蘇定馮. 药理学 6.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4: 342–344. ISBN 7-117-05635-5/R5636. 
  • 王鴻利. 实验诊断学 1.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2: 144–145. ISBN 7-117-04078-5/R4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