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安·貝隆
胡安·多明高·貝隆(西班牙語:Juan Domingo Perón,西班牙語發音:[ˈxwan doˈmiŋɡo peˈɾon];1895年10月8日—1974年7月1日)[1],阿根廷軍人以及政治人物,曾三次擔任過阿根廷總統(是阿根廷迄今為止任職時間第二長的總統,也是第一位由男女普選出來的總統)和一次事實上的副總統。他曾和妻子愛娃·貝隆創立正義黨並領導了貝隆主義運動。
胡安·貝隆 Juan Perón | |
---|---|
阿根廷第29、40任總統 | |
任期 1973年10月12日—1974年7月1日 | |
副總統 | 伊莎貝爾·貝隆 |
前任 | 勞爾·艾拔圖·拉斯蒂里 |
繼任 | 伊莎貝爾·貝隆 |
任期 1946年6月4日—1955年9月21日 | |
副總統 | 霍坦西奧·基哈諾 艾拔圖·泰賽爾 |
前任 | 埃德爾米羅·朱利安·法雷爾 |
繼任 | 艾杜亞度·洛納迪 |
阿根廷第21任副總統 | |
任期 1944年7月8日—1945年10月10日 | |
總統 | 埃德爾米羅·朱利安·法雷爾 |
前任 | 埃德爾米羅·朱利安·法雷爾 |
繼任 | 胡安·皮斯塔里尼 |
個人資料 | |
出生 | 1895年10月8日 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洛沃斯 |
逝世 | 1974年7月1日 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奧利沃斯 | (78歲)
國籍 | 阿根廷 |
政黨 | 正義黨 |
配偶 | 奧雷利婭·蒂松(1929-1938) 愛娃·貝隆(1945-1952) 伊莎貝爾·貝隆(1961-1974) |
專業 | 軍人 |
宗教信仰 | 羅馬天主教 |
簽名 | |
軍事背景 | |
效忠 | 阿根廷 |
服役 | 阿根廷軍隊 |
服役時間 | 1913年-1945年 |
軍銜 | 中將 |
他曾參與四三革命,結束了臭名昭著的十年。在與社會黨和革命工團主義者建立聯盟後,先後擔任國家勞工局長、勞工和福利秘書處長、戰爭部長和阿根廷國家副總統。擔任國家勞工局長和勞工秘書處長時,他採取了有利於勞動部門並使勞動法生效的措施,推動了集體談判制度、農村勞工條例、勞工法庭和將退休制度延伸到商務僱員。這些措施獲得了勞工運動的支持,和商業部門、高收入人群以及美國大使斯普魯伊爾·布雷登的反對,這引發1945年後廣泛的反貝隆主義運動。同年10月,一場內部政變迫使他辭職,隨後逮捕,這引發在1945年10月17日一場要求釋放貝隆的工人遊行。那年,他與瑪麗亞·愛娃·杜亞特結婚,後者在貝隆任總統期間發揮了重要的政治作用。
他在1946年選舉中當選總統。過後,他整合了支持他的三個政黨為統一革命黨(Partido Único de la Revolución),後更名為貝隆主義黨。在1949年憲法修正案之後,在1951年阿根廷總統選舉中連任。除了繼續推行有利於邊緣人群的政策外,他的政府還實施了民族化和工業化政策路線,特別是在紡織業、冶金、國防工業、運輸業和外貿事業。在美蘇冷戰的背景下,他選擇第三位置。貝隆執政的最後一年,與天主教會發生衝突,加劇了貝隆主義者和反貝隆主義者之間的衝突,因此,政府加大了對反對派和反對派媒體的迫害力度。在反貝隆主義的民間和軍事團體一系列的暴力行為,尤其是1955年五月廣場大轟炸後,貝隆在1955年9月被推翻。
後續的獨裁統治禁止了貝隆主義的參與,並廢除了憲法修正案。貝隆在被推翻後,流亡至巴拉圭、巴拿馬、尼加拉瓜、委內瑞拉、多明尼加共和國並定居在西班牙。貝隆自1952年喪偶,而在流亡期間,他與瑪麗亞·埃斯特拉·馬天尼斯結婚。流亡期間,阿根廷貝隆主義抵抗運動興起,由各種工會、青年、學生、宗教、文化團體和游擊隊組成,目的是解除對貝隆的禁令以及讓貝隆回歸。
貝隆試圖在1964年回國,但時任總統阿圖羅·翁貝托·伊利亞要求巴西的獨裁政權逮捕並遣送回西班牙。貝隆最終在1972年回到阿根廷,並於1973年永久定居。儘管他被公敵宣告,但貝隆主義還是獲得了1973年3月選舉的勝利,開啟了第三貝隆時期。但是貝隆主義抵抗運動內部存在着嚴重的政治衝突,並引發暴力衝突。在埃塞薩大屠殺後,貝隆給予黨內「正統」部分廣泛的支持,其中一部分創建了準軍事化組織阿根廷反共聯盟(通稱3A),暗殺和迫害「左派」貝隆主義和非貝隆主義武裝分子。
埃克托爾·何西·坎波拉在上任1月半後辭職並舉行新選舉。貝隆與其妻子參選1973年7月總統選舉並勝選,後在同年10月上任。貝隆於1974年逝世,其妻子伊莎貝拉接任總統,後於1976年被推翻。但貝隆主義在未來繼續存在並多次取得選舉勝利。
家庭背景
胡安·多明高·貝隆出生於19世紀末的洛沃斯(布宜諾斯艾利斯省)。由於其父母親當時沒有結婚(他們在後來結婚),所以貝隆是非婚生子女。
由於當時的文獻資料不足和阿根廷社會的高度混血,胡安·多明高·貝隆的家庭和種族背景,以及他的確切出生日期和地點,一直是歷史爭論的焦點。2000年,伊波利托·巴雷羅(Hipólito Barreiro)在一本名為《小胡安·蘇沙:改變歷史的印第安人》中發表了他對貝隆出生和童年的研究,[2]而在2010年和2011年,歷史學家伊格納西奧·克洛佩特(Ignacio Cloppet)發表了他自己關於胡安·貝隆和愛娃·杜亞特相關的家譜記錄,在一些情況下可以追溯到數百年前。[3][4]
父母和兄弟
貝隆的父親是馬里奧·湯馬士·貝隆(Mario Tomás Perón,1867年-1928年),出生於布宜諾斯艾利斯省洛沃斯,曾任司法官員。他的母親是胡安娜·薩爾瓦多拉·蘇沙(Juana Salvadora Sosa,1874年-1953年),出生於布宜諾斯艾利斯省洛沃斯的特韋爾切人。[5]他們兩人未婚生了三個孩子:
胡安·多明高(Juan Domingo)於1895年10月8日在洛沃斯的民事登記處由他的父親以這個名字登記,出生證明表明他是前一天出生的,是「聲明人的非婚生子女」(hijo natural del declarante),但沒有提及母親的名字。1898年,他在天主教會受洗,但沒有註明父親的姓名,並登記為胡安·多明高·蘇沙(Juan Domingo Sosa)。[7][8]胡安·多明高的父母於1901年9月25日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結婚。
祖父母
他的祖父是湯馬士·利韋拉托·貝隆(1839年-1889年),出生於布宜諾斯艾利斯,曾是醫生,也擔任過省眾議員,化學和法律醫學教授、公共衛生委員會成員和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自然物理學院的顧問。貝隆的祖母是多明加·杜蒂·貝爾古尼昂(Dominga Dutey Bergouignan,1844年-1930年),一位出生在派桑杜的烏拉圭人。
貝隆祖父的父母是出生於薩丁尼亞島的熱那亞人湯馬士·馬里奧·貝隆(Tomás Mario Perón),他在1831年來到阿根廷;和安妮·休斯·麥肯齊(Ana Hughes McKenzie,1815年-1877年),一名出生於倫敦的英國人。而他祖母的父母是讓·迪泰(Jean Dutey)和比森塔·貝爾古伊尼昂(Vicenta Bergouignan),兩位都是來自巴伊戈里的法國巴斯克人。
外祖父母
他的外祖父母是出生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省的瓦工胡安·伊雷內奧·蘇沙·馬天尼斯(Juan Ireneo Sosa Martínez)和出生在阿蘇爾的瑪麗亞·德拉梅賽德斯·托萊多·高納(María de las Mercedes Toledo Gaona)。
早年生涯
1895年10月8日,貝隆出生於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省的一個農民家庭。貝隆家族原本是西班牙人,在西班牙征服薩丁尼亞島後定居在薩丁尼亞島[9]。他的曾祖父在19世紀30年代從薩丁尼亞島移民至阿根廷[10]。貝隆還有西班牙[11]、英國和法國巴斯克人血統[12]。他在16歲時進入軍事學校學習。畢業後仕途順利。1930年代,他作為軍事觀察員在意大利服役。1929年1月5日,貝隆與奧雷利婭·蒂松結婚,1938年奧雷利婭死於子宮癌。
發動政變奪權 (1943年-1944年)
1943年5月,作為阿根廷陸軍上校的貝隆在軍官聯合小組發動的軍事政變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聲名鵲起,取得政權。同年11月,他被任命為勞動和福利部長。
副總統 (1944年-1945年)
1944年2月,貝隆被任命為副總統及陸軍部長,掌握軍政大權。
1945年10月9日,貝隆在軍隊內部的反對聲中被迫辭職,並一度遭到逮捕。隨即工會組織了大規模示威活動,10月17日,貝隆被釋放,並成立工黨(正義黨前身)準備參加下屆總統選舉。出獄後不久他和愛娃·貝隆(即著名的貝隆夫人)結婚。在她的幫助下,貝隆在勞工和婦女團體中獲得了更多的支持。
第一任總統 (1946年-1952年)
1946年2月24日舉行的大選中,他代表工黨以56%的得票當選成為阿根廷總統。1946年6月4日,貝隆成為了總統。
貝隆上任後採取有利於工人階級的政策。他大規模擴大了加入工會的工人數量,幫助建立了勞工總同盟,他提拔了工人階級出生的官員進入他的內閣。他將此稱為介於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之間的「第三位置」,後來被人稱為「貝隆主義」,而勞工總同盟作為全國最大的工會,一直是正義黨的重要支持者。他致力於經濟獨立,反對美國和英國,沒收了這兩個國家在阿根廷的大量資產,並拒絕讓阿根廷加入關稅暨貿易總協定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3],但亦強烈反對共產主義,提拔不少右翼軍官。他推動國家的工業化和國有化。在他第一次任期的頭兩年,貝隆將中央銀行國有化,並償還了阿根廷欠英格蘭銀行的數十億美元債務;將鐵路(大部分由英國和法國公司擁有)、商船、大學、公共事業、公共交通(當時主要是有軌電車)國有化[10]。1947年,他頒佈了旨在發展國有工業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他的思想成為了阿根廷貝隆主義的主流。1940年代後期,在他的允許下,阿根廷成為了納粹戰犯的避難地。但貝隆同時也支持猶太人,使阿根廷成為最早承認以色列的國家之一,阿根廷亦是猶太人在拉丁美洲最多居住的國家。
他在第一次任期內大大提高了勞動者的工資,並且建造了將近500,000棟新房,其中大部分是給低收入者的公寓。僅在1954年,就有近100,000棟樓房被興建。貝隆政府的建造工程還包括一大批學校、醫院、診所等設施。
貝隆在任期間,拒絕了使用軍隊鎮壓同性戀者。他還下令警察和司法系統對同性戀者採取寬容態度。他改良了探戈,還使賣淫及離婚合法化,在當時仍較為保守的阿根廷社會,算是特殊。
第二任總統 (1952年-1955年)
1951年,貝隆順利獲得連任。隨後愛娃於1952年死於子宮頸癌(一說白血病),年僅33歲。但是經濟問題,政府高度的貪污腐敗,以及與羅馬天主教會之間的矛盾因為他支持離婚合法化,最終導致他在1955年9月的軍事政變中被推翻,未能完成六年的總統任期。
流亡 (1955年-1973年)
被迫下台後,他先流亡到巴拉圭,後來在西班牙馬德里定居,受當地的佛朗哥極右翼法西斯軍事獨裁政權保護。1961年,他與夜總會歌手伊莎貝爾·貝隆結婚。
1950年代到1960年代,阿根廷軍人和文人政府更迭頻繁,貝隆在海外仍試圖操縱國內政治。阿根廷經濟增長緩慢,社會動盪劇烈。1960年代後期至1970年代前期,政府未能使經濟復甦,對親貝隆的蒙東內羅斯(Montoneros)游擊隊打擊不力,這些都為貝隆回國創造條件。1971年3月,拉努塞將軍(Alejandro Lanusse)掌權並宣佈將於1973年恢復民主憲政。
第三任總統 (1973年-1974年)
1973年3月11日,阿根廷再次舉行了總統大選。不過,貝隆被排除在候選人之外,但是貝隆領導的正義黨卻取得了勝利,正義黨候選人坎波拉(Héctor Cámpora)當選總統。不久貝隆回國,結束18年流亡生涯。7月13日,坎波拉宣佈辭職,為舉行新一屆大選鋪平了道路。9月23日,貝隆再度當選總統。10月,他宣誓就職,其妻伊莎貝爾同時出任副總統。貝隆政權在極左與極右勢力的衝突中生存,恐怖事件大量發生。政府不得不頒行一系列緊急法令以維持公共秩序。而貝隆健康也開始出現問題。
去世
1974年7月1日,貝隆逝世,享壽78歲。在任期間遺下的上述問題仍未解決。他的第三任妻子、阿根廷副總統伊莎貝爾·貝隆接任總統。1976年3月24日,她同樣被軍事政變推翻。
墓地
貝隆被安葬在布宜諾斯艾利斯。1987年,他的墓地遭盜掘,遺骨的雙手不翼而飛。至今此案仍未破獲。2006年10月17日,貝隆遷往布宜諾斯艾利斯市西南約64公里處的新墓,該墓地也是貝隆生前與伊莎貝爾·貝隆的一處住所。遷墳當日即有市民歡送,又有一些貝隆主義反對派表示抗議。但貝隆的遺體最終還是遷到了造價高達100萬美元的新墓地,並且新墓地專門為伊莎貝爾·貝隆留出了空間,也就是說,兩人合葬已經準備妥當,只等伊莎貝爾本人百年歸老。
著作
- 《貝隆講話》1949
- 《貝隆的阿根廷》1973
- 《貝隆演講》1973
參考文獻
- ^ Biografía de Perón. Instituto Nacional 「Juan Domingo Perón」 de Estudios e Investigaciones Históricas, Sociales y Políticas. [2022-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26).
- ^ Barreiro, Hipólito. Juancito Sosa: el indio que cambió la historia. 布宜諾斯艾利斯: Tehuelche. 2000. ISBN 987-98175-0-8.
- ^ Cloppet, Ignacio Martín. Los orígenes de Juan Perón y Eva Duarte. ¿Dónde nació Juan Domingo Perón? (Descubrimientos documentales reveladores). 布宜諾斯艾利斯: Alfar. 2010. ISBN 978-987-99409-1-4.
- ^ Cloppet, Ignacio Martín. Eva Duarte y Juan Perón: la cuna materna. Perón y Evita descienden de conquistadores. El parentesco de Borges y Perón. 布宜諾斯艾利斯: Alfar. 2011. ISBN 978-987-99409-4-5.
- ^ Vida, Armando. Polémica por el lugar de nacimiento de Perón: Lobos o Roque Pérez. Clarín. 2001-10-22 [2022-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12).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jcmr1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Galasso, Norberto. Perón: Formación, ascenso y caída, 1893-1955 I. 布宜諾斯艾利斯: Colihue. : 22–23. ISBN 9505813996.
- ^ El laberinto de los primeros años. Télam. 2014-07-01 [2022-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Mario recién inscribió a su segundo hijo -el anterior se llamaba Avelino Mario- el 8 de octubre de 1895 en el Registro Civil de Lobos, sellando así su nacimiento «oficial». Allí, por un extraño error, Juan figuraría como hijo de «madre desconocida». Juana, por su parte, iría en soledad, tres años después, a inscribirlo en el registro religioso, donde quedó anotado como hijo sin padre, bajo el nombre de Juan Domingo Sosa.
- ^ Galasso, Norberto. Galasso, Norberto. Perón: Formación, ascenso y caída, 1893-1955 (pg 25). 2005 [2020-11-30]. ISBN 978950581399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0).
- ^ 10.0 10.1 Page, Joseph. Perón, a Biography . Random House. 1983.
- ^ Colimodio, Roberto. Borges y Perón: no los unió el amor pero sí la sangre. Clarín. 20 September 2011 [6 September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西班牙語).
- ^ Cox, David. Dirty Secrets, Dirty War: Buenos Aires, Argentina, 1976-1983: The Exile of Editor Robert J. Cox. Charleston, SC: Evening Post Books. 2008: 28. ISBN 978-0981873503.
- ^ Rock, David. Argentina, 1516–1982.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7.
外部連結
前任: 埃德爾米羅·朱利安·法雷爾 |
阿根廷總統 1946年–1955年 |
繼任: 艾杜亞度·洛納迪 |
前任: 勞爾·艾拔圖·拉斯蒂里 |
阿根廷總統 1973年–1974年 |
繼任: 伊莎貝爾·貝隆 |
前任: 埃德爾米羅·朱利安·法雷爾 |
阿根廷副總統 1944年–1945年 |
繼任: 胡安·皮斯塔里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