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英語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5年4月21日) |
此條目形似評論,須要清理。 (2015年4月21日) |
英國英語(British English,簡寫:BrE、BE、en-GB[1]),又稱英式英語,主要是指居住在不列顛群島上的英格蘭人的英語口音及規則,為英國本土及英聯邦國家及香港的官方語言。
英國英語 | |
---|---|
British English | |
母語國家和地區 | 英國 |
語系 | |
語言代碼 | |
ISO 639-3 | – |
IETF | en-GB |
並非所有英國人認同英式英語。在蘇格蘭、威爾斯與愛爾蘭等非英格蘭地區,主張不同語言之共存。他們認為強行統一英語是無理羞辱。然而,對於英格蘭人而言,語言的演化不必看得太重。
歷史上,英語之所以世界通行,是因為大英帝國的殖民勢力,令「英國腔」成為當中最有代表性及影響力的分支。
標準
內部階層觀念
英人在「英式口音」與身份認同之間,有着莫大關係。
英語 |
---|
英國社會結構森嚴,人際間界線分明、門閥觀念濃厚,活像一座資本主義金字塔。他們總體以上流階級和勞動階級區別社會地位,而夾在兩者中間的為中產階級。這階級又分上層中產階級和下層中產階級。在這社會分層制度,若要向上流動,財富是重要因素,但英國人常以口音畫出間隔,沒有上流社會的口音,難以融入其中。
一般人認為,英格蘭南部口音較「文明」、北部口音較「蠻夷」,不過據劍橋大學出版社《英語語音及音韻學》一書闡釋,兩者的界限並不清晰。現時較統一的「英式口音」是二十世紀初英國廣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BBC)採用的「標準英音」(Received Pronunciation),又被稱為「BBC英語」(BBC English)。惟口音演繹至今,隨英國廣播公司邁向國際,「BBC英語」已經名不符實,漸漸不合時宜。
探究
歷來都有不少社會語言學家,研究怎樣才算正宗的「英式口音」,而當中以口音區分階級的秘密,更是人類學和民族學爭論不斷的議題。文化人類學學者福克斯在其著作《看這些英國佬》中,提及她的觀察與分析,指出上流階級與勞動階級口音的區別,主要前者發音較為精雕細琢,讀起借用外來詞語時,尤其喜歡賣弄學識、忠於原本外語發音,於是令人半懂不懂,繼而生厭。相反地,把字詞的讀音發錯,大抵會被視作較低級出身的指標。
霍士也列舉出除了口音以外,說話用詞也是影響別人觀感的重要因素。「Pardon」或「I beg your pardon」(請你不要介意)在十九世紀是莊重的上流用語,但時至今天,當大家普遍應用「Sorry?」或「What?」的時候,都會使用「Pardon」。至於「Toilet」一字,英人早已共識為中下階級慣用的叫法,分別在於勞動階級往往把最尾的「t」音省略。[2]
大不列顛群島的英語
在不列顛群島上,英語主要可分為下列的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