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旭東
范旭東(1883年10月24日—1945年10月4日),出生時取名源讓,字明俊;後改名為范銳,字旭東。湖南湘陰人,中國化學工業企業家。
范旭東 | |
---|---|
字 | 明俊、旭東 |
性別 | 男 |
出生 | 范源讓 1883年10月24日 大清湖南湘陰 |
逝世 | 1945年10月4日 中華民國四川重慶 | (61歲)
別名 | 范銳 |
生平
早年
范旭東1883年出生於湖南湘陰縣,其父親是一名私塾先生。范旭東六歲喪父,隨母親謝氏和兄長范源濂遷往長沙定居。戊戌變法失敗後,身為維新派的范源濂被清政府通緝,范旭東也被迫逃亡。後東渡日本。
1900年到1910年間,范旭東留學日本岡山第六高等學校(現岡山大學)[1] 和京都帝國大學化學系,1910年從帝國大學畢業,並留校擔任專科助教。同年,他與在東京留學的湖南同鄉許馥結婚。
創業
范旭東1911年返回中國,在北洋政府北京鑄幣廠任分析化驗員。隨後,他的一系列創業,寫下了中國化學工業史上諸多第一。
1914年,范旭東創立了中國第一家現代化工企業――久大精鹽公司(1919年以後改為久大鹽業公司)[2],以及中國第一個精鹽工廠——久大精鹽工廠。1918年11月,他又創立永利制鹼公司,在天津塘沽創辦了亞洲第一座純鹼工廠——永利化學公司鹼廠。
1922年8月,范旭東從久大精鹽分離出了中國第一家專門的化工科研機構——黃海化學工業研究社,並把久大、永利兩公司給他的酬金用作該社的科研經費。
1926年8月,范旭東旗下「紅三角」商標的純鹼,第一次進入美國費城萬國博覽會,並獲得金獎。
1928年,范旭東其兄范源廉在北平石駙馬大街83號的故居捐獻給靜生生物調查所作為所址。任靜生生物調查所委員會委員。
1935年,「黃海」試煉出中國第一塊金屬鋁樣品。1937年2月5日,中國首座合成氨工廠——永利南京錏廠生產出中國第一批硫酸銨產品、中國第一包化學肥料,被譽為「遠東第一大廠」。
事業剛剛起飛,中日戰爭全面爆發,主要廠房皆落入日本人手中,他一手開創的中國化學工業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盧溝橋事變」後,日本人多次要求與永利合營,旭東回之「寧肯為工廠開追悼會,決不與侵略者合作!」[3] 他致力於在西南後方開闢新的化學工業基地「新塘沽」,支援抗戰與國家建設。
逝世與影響
范旭東性格直率坦蕩,不假掩飾;事業外,沒有任何業餘愛好[4],終因操勞過度,致積勞成疾。1945年10月2日,范旭東突患惡疾(據稱急性肝炎),10月4日下午三點溘然長逝,終年62歲。臨終前,叮囑後人要「齊心合力,努力前進」。[1] 正在參加重慶和談的蔣介石和毛澤東中止會談,一同前往沙坪垻范旭東的家中憑弔[5],毛澤東親筆書寫了「工業先導,功在中華」輓聯。
范旭東所處之世,中國貧窮積弱,四周列強環伺,正面臨着主權分裂、軍閥割據乃至亡國亡種的嚴峻形勢。他生於中法戰爭前夕,離國留學時正逢庚子事變,返國本值清室遜位民國新立,然而政權甫又落入北洋軍閥手中。創業過程中屢受外國壟斷資本、舊鹽業者封鎖阻撓,曾遭奉系軍閥李景林綁架勒贖。奮戰二十餘載,永利純鹼暢銷海外,也正是范旭東鼓勵了侯德榜將聯合治鹼法的製造工藝公佈於世。
然而1949年後,與其他民族資本的境遇相同,在大陸「久、永、黃」集團被公有化,范旭東隨後也批為「反動資本家」。在中國大陸人們逐漸只知道化學家侯德榜和聯合制鹼法,卻淡忘了這背後的最大功臣、純鹼一詞的創造者—范旭東。現在,中國大陸的歷史課本中對范旭東的評價逐漸上升。
家族
部分原「永、久、黃」企業
- 天津鹼廠:原永利鹼廠、久大精鹽廠
- 四川久大鹽業(集團)公司(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原自貢模範食鹽廠
- 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南京化學工業有限公司(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原南京永利錏廠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學術機關職務 | ||
---|---|---|
前任: 曾昭掄 |
中國化學會副會長 1942年 |
末任 原因:職務廢除 |
前任: 張洪沅 |
中國化學會理事長 1945年 |
繼任: 吳承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