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大鼎
中国唐朝初年官员
薛大鼎(?—654年),字重臣,蒲州汾陰縣(今山西省運城市萬榮縣)人,出自河東薛氏西祖第三房,唐朝初年官員。
薛大鼎是北周太子少傅、博平公薛善之孫,隋朝介州長史薛粹之子。605年左右,薛粹介入漢王楊諒謀反案,被殺。薛大鼎因年幼得免死罪,淪為「官奴」,流放辰州(今湖南沅陵),而後因為有戰功得以返回故鄉。大業十三年(617年),李淵太原起兵,薛大鼎在龍門投歸其幕府,建議李淵先攻隋朝永豐倉(渭水與黃河交界的著名糧倉,今位於陝西省大荔縣)。但李淵諸將決議取河東,故李淵未採納薛說,但用之,命為大將軍府「察非椽」(類似於御史,糾察政風)[1]。
唐朝建立,武德四年(521年)任為山南道(即今荊州市)副大使。他在山南道任內,招撫流民、鼓勵耕田,政績頗善。貞觀中,累轉鴻臚少卿、滄州刺史。鄭穗本刺瀛州,賈敦頤刺冀州,薛大鼎刺滄州,三人皆有名,因所在地為鼎足之勢,被讚為「鐺腳刺史」 [2]。永徽四年(653年),授銀青光祿大夫,行荊州大都督府長史。五年(654年)逝世[3],諡號恭[4]。有二子:薛克構、薛克勤 [5]。
延伸閱讀
[編]
參考資料
- ^ 《舊唐書·卷一百八十五上·列傳第一百三十五上》:薛大鼎,蒲州汾陽人,周太子少傅博平公善孫也。父粹,隋介州長史。漢王諒謀反,授絳州刺史,諒敗伏誅。大鼎以年幼免死,配流辰州,後得還鄉里。義旗初建,於龍門謁高祖,因說:「請勿攻河東,從龍門直渡,據永豐倉,傳檄遠近,則足食足兵。既總天府,據百二之所,斯亦拊背扼喉之計。」高祖深然之。時將士咸請先攻河東,遂從眾議。授大將軍府察非掾。
- ^ 《舊唐書·卷一百八十五上·列傳第一百三十五上》:貞觀中,累轉鴻臚少卿、滄州刺史。州界有無棣河,隋末填廢,大鼎奏開之,引魚鹽於海。百姓歌之曰:「新河得通舟楫利,直達滄海魚鹽至。昔日徒行今騁駟,美哉薛公德滂被。」大鼎又以州界卑下,遂決長蘆及漳、衡等三河,分泄夏潦,境內無復水害。時與瀛州刺史賈敦頤、曹州刺史鄭德本,俱有美政,河北稱為「鐺腳刺史」。
- ^ 《新唐書·卷一百九十七·列傳第一百二十二》:薛大鼎字重臣,蒲州汾陰人。父粹,為隋介州長史,與漢王諒同反,誅。大鼎貰為官奴,流辰州,用戰功得還。高祖兵興,謁見龍門,因說帝絕龍門,軍永豐倉就食,傳檄遠近,據天府,示豪桀,為拊背扼喉計,帝奇之。時諸將已決策先攻河東,故議置。授大將軍府察非掾。出為山南道副大使,開屯田以實倉廩。趙郡王孝恭討輔公祏,以大鼎為饒州道軍師,引兵度彭蠡湖,以功遷浩州刺史。累徙滄州。無棣渠久廞塞,大鼎浚治屬之海,商賈流行,里民歌曰:「新溝通,舟楫利。屬滄海,魚鹽至。昔徒行,今騁駟。美哉薛公德滂被!」又疏長蘆、漳、衡三渠,泄污潦,水不為害。是時,鄭德本在瀛州,賈敦頤為冀州,皆有治名,故河北稱「鐺腳刺史」。永徽中,遷銀青光祿大夫,行荊州大都督長史。卒,諡曰恭。
- ^ 《唐會要·卷七十九》:恭。贈司空襄邑郡公神符。贈荊州都督隴西郡王博乂。贈太尉濮王泰。贈左衛大將軍北平王阿史邵缽苾。贈特進虞國公溫彥博。禮部尚書魏郡公晉文衍。贈揚州大都督高陽郡公許敬宗。贈汴州刺史楊宏武。贈幽州都督鉅鹿郡公竇德元。荊州大都督府長史薛大鼎。贈并州大都督道國公戴至德。贈潭州都督外黃縣男薛景山。贈并州都督鄭國公楊再思。贈幽州都督龐承宗。贈司空李揆。太子賓客盧綸。贈揚州都督張伯儀。贈太子少保嗣吳王瓛。贈吏部尚書韋武。贈尚書左僕射程異。贈陝州大都督高固。贈右僕射劉瑑。贈戶部尚書韓公武。
- ^ 《舊唐書·卷一百八十五上·列傳第一百三十五上》:永徽四年,授銀青光祿大夫,行荊州大都督府長史。明年卒。有二子:克構、克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