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義角色

語義角色(英語:Semantic roles),又稱語義關係主題關係(thematic relations),生成語法中稱為題元題元角色(θ-roles),在格語法中也稱為語義格深層格,是語義學上的一個概念,指短語或句子中的名詞短語即論元(Arguement)與謂語中心詞(Head)之間的語義關係。例如 Susan ate an apple,Susan 就是 eat 的行為者,即施事[1];an apple 就是 eat 的對象,即受事

歷史

理論語言學中的語義角色的概念發源於1960年代中期,主要的貢獻者有:Jeffrey Gruber 和 Charles Fillmore,Jackendoff 在1972年也做了一些早期工作。

這些研究把焦點集中到語義層面及其如何影響句法,是對喬姆斯基句法中心論的重心轉移,特別是對句法自主的概念,還有他的著作 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yntax (1965)。

主要的語義角色

語義角色數量不一,一般有下列語義角色:[2][3]

  • 施事(Agent):有意識的、主動的動作實施者。一般為有生命的人或物。吃飯。)
  • 感事/經驗者(Experiencer):感官、情緒的被動接收者。害怕狗。)
  • 刺激(Stimulus):感官、情緒的主動喚起者。(我非常害怕昆蟲。)
  • 主事(Theme):性質、狀態或變化性事件的主體。鍋里的水開了。)
  • 受事/客事(Patient):承受動作並被改變狀態者。(今晚吃。)
  • 工具(Instrument):用於執行動作的客體。(他用菜刀剁肉。)
  • 不可抗力(Force/Natural case):無意識地、消極的動作實施者。洪水摧毀了村莊。)
  • 處所(Location):動作發生的地點。(他在廚房炒菜。)
  • 終點(Direction/Goal):動作的終點或指向。如(他去學校。)
  • 領事(Recipient):與表示所有權變化的動詞有關的一種特殊類型的目標。(我送給一束花。)
  • 起點(Source/Origin):動作的起點或來源。(他從里動身了。)
  • 時間(Time):動作發生的時間。(我今天跑了20公里。)
  • 益事(Beneficiary):因動作而受益者。(她為付出了很多。)
  • 手段(Manner):採取動作的方式。(她打電話報了警。)
  • 動機(Purpose):動作執行的主觀動機。(他為了保險金殺了人。)
  • 致事(Cause):動作發生的客觀原因。飢餓使他疲憊。)
  • 系事(Predicate):系事角色通常用於表示兩個名詞短語之間的關係,這種關係通常由系動詞(如是、成為、變成等)表示。例如,在句子「他是醫生。」中,「醫生」就是系事,因為它與「他」之間存在一種是的關係。

此外還有與事當事等,有時在定義上與其他語義角色等同。語義角色之間的區別並不明確,有時一個論元會被認定為不同的語義角色。

語義角色和格的關係

在芬蘭語、匈牙利語和土耳其語等眾多語言裏,論元的語義角色可以由一個語法格標記。缺乏格變化的語言,如漢語和英語,語義角色通常由前置詞表記。

雖然語義角色和格常常會重合,但二者不一定等同。是一個詞法學概念,需要有屈折變化;語義角色則反之,是一個語義學的概念。以日語為例,其主格和賓格不一定對應語義格上的施事受事,在主動句和被動句當中,其語法格有升降,語義格和語法格是錯位的。主動句當中主格擁有施事,但被動句當中主格擁有受事。

太郎が 次郎を 殴った
語法格: 主格 () 賓格 () 中心詞-過去時
語義格: 施事 受事
次郎が 太郎に 殴られた
語法格: 主格 () 斜/與格 () 中心詞-被動態-過去時
語義格: 受事 施事

最早區分語法格和語義格的是梵文文法學家波你尼,他將梵文中的語義格體系稱為 कारक (kāraka),意為「行為者」,波你尼定義了6種 kāraka。[4]

參見

註釋

  1. ^ Dahl, Östen. Lectures on linguistic complexity (PDF). UNIVERSITY of TARTU, Institute of Estonian and General Linguistics.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5-19). 
  2. ^ Thomas E. Payne. Summary of Semantic Roles and Grammatical Relation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9 October 2007
  3. ^ 袁毓林. 论元角色的层级关系和语义特征 (PDF). 世界漢語教學. 2002, 3 (61): 10-22 [2020-01-1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9-05-12). 
  4. ^ Pieter Cornelis Verhagen. Handbook of oriental studies: India. A history of Sanskrit grammatical literature in Tibet 2. BRILL英語Brill Publishers. 1994: 278. ISBN 90-04-11882-9 (英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