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換-生成文法
轉換-生成文法(英語: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簡稱TG或者TGG)是美國語言學家喬姆斯基提出的一個描述文法的一個術語,他在1957年所寫的《文法結構》的出版是轉換-生成文法誕生的標誌。簡單的說,轉換-生成文法理論研究的是人類為什麼會說話以及如何了解新的句子。
在1957年所出版的《文法結構》和1965年的《文法理論要略》兩書被喬姆斯基稱為「標準理論」。此後他又修正了些許這些理論,稱為「擴展的標準理論」,後又修訂擴展的標準理論,形成「修正的擴展的標準理論」。
主要理論
上圖是一個轉換-生成文法的理論框圖。喬姆斯基認為語言學家只需要制定上圖中突出顯示的四個部分的規則。上圖也是轉換-生成文法的理論內容的示意圖:文法主要包括基礎和轉換兩個部分,基礎部分生成深層結構,深層結構通過轉換得到表層結構,語義部分屬於深層結構,它為深層結構作出語義解釋。語音部分屬於表層結構並為表層結構作出語音解釋。
影響
喬姆斯基提出的轉換-生成文法很大地衝擊了當時以布龍菲爾德為代表的美國描寫語言學派。喬姆斯基認為語言是人類特有的一種天生能力,他認為不僅應該研究語言行為,而且應該研究語言能力,轉換-生成文法就是關於語言能力的理論。他認為布龍菲爾德等人的理論只是研究了語言行為,不能說明語言能力。語言理論應該解釋人類天生的語言能力,他認為自己的學說是理性主義的,而布龍菲爾德的學說則是經驗主義的。
參見
外部連結
- What is I-languag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Chapter 1 of I-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s as Cognitive Science.
- The Syntax of Natural Languag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an online textbook on transformational grammar.
這是一篇語言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