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新城 (順天府)

39°54′13″N 116°38′47″E / 39.903620°N 116.646333°E / 39.903620; 116.646333

1967年拍攝的衛星照片。城牆是從1951年開始拆除的,此時還可以看到原通州城輪廓和護城河。明顯可見,新城比舊城向南突出的一角。

通州新城是1449年起,明朝政府為保護糧倉在通州城西邊修建的一座相鄰城池。1765年,新城與舊城合併。兩城的分界線是今天的車站路[1]

新城有東西向的新城大街、新城南街。新城大街(北街)在孫中山逝世後,更名為中山大街新城南街在今潞河醫院西門對面[1]

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12月提出在通州建設「現代化國際新城」,也簡稱為「通州新城」;2015年6月,升格為北京行政副中心;2016年5月,升格為北京城市副中心。此新城地域包含1449年提出的通州新城和更古老的舊城以及周邊共約115平方公里的範圍。

歷史

 
1952年,拆除通州新城北城牆後的情形。

通州金朝時期建立,為京杭大運河的糧倉。金朝有豐備倉、通積倉、太倉,由於漕糧較少,通州糧倉主要作為中轉倉使用。元朝時期,由於漕運量激增,通州倉開始承擔長期存儲漕糧的任務,並在元朝基礎上增設十三個倉:有年倉、富有倉、廣儲倉、盈止倉、及秭倉、乃積倉、慶豐倉、延豐倉、樂歲倉、足食倉、富儲倉、富衍倉和及衍倉。元末明初,由於戰亂,通州城池與倉廒均被毀。洪武元年(1368)孫興祖在通州城舊址上南擴,重築城垣(後稱通州舊城)[2]

朱棣通過靖難之役奪取政權後不久,永樂八年開始遷都。為給遷都做準備,京城周邊修建了許多糧倉。永樂七年(1409年)在漕運道路旁修西倉;永樂中期在舊城南門內西側元代倉廒址上,為中倉。之後在中倉東南又建一倉,後稱東倉(隆慶三年併入中倉)。宣德四年(1429年),增修京、通、淮、徐等倉。正統元年(1436年),整理為四大倉:中倉、東倉、南倉、西倉[3]

正統十四年(1449年) 八月,土木堡之變爆發,瓦剌軍大敗明軍,明英宗被俘,明朝舉朝震恐。八月十八日,孝恭章皇后命皇帝胞弟郕王朱祁鈺監國,召集朝臣商議戰守大計。兵部侍郎于謙堅持固守北京,此議得到吏部尚書王直內閣學士陳循等人支持,最後廷議乃決定固守北京。經總兵官、昌平侯楊洪的提議,當地軍民將通州糧食全部運到京城發放給士兵,化險為夷。為了保護西倉,糧儲太監李德、鎮守指揮陳信奏請修建通州新城[3]

新城在景泰年間作為緊急備戰工程竣工。由於工程倉促,城牆只有幾尺高,不如舊城城牆的一半。隨後年久失修,李東陽在《重修通州新城記》中記錄:「時屬倉促,規制未備,高止丈余,視舊城不及其半。比年磚石剝落,外內出入,可登而越也」[4][5]

成化年間,再次施工,使其與舊城統一樣式[3]

正德六年(1511年),為了防範農民起義,副都御史李貢先是引水而環之三周,然後奏請皇上,用數千名守衛京城的士兵在守城之餘,用工部數十萬廢磚,花費犯人的贖金修建新城。用的是新城舊基,增築五尺,其外為甎,內實以土,上面又剁了接近六尺的城牆。還新修了敵臺,在西南修建了甕城、重門、懸橋[4]

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三十七年(1609年)、崇禎三年(1630年)多次重修。這之後的通州新城周長七里多,高三丈五尺,寬二丈多,護城河深二丈,寬八丈。新城的南門叫「望帆雲表」,西門叫「尺五瞻天」[6]

乾隆三十年(1765年),在總督方觀承的奏請下,舊城西牆拆除一百八十二丈,新城與舊城合併。此時,通州有五座城門:東門「通運」、南門「迎薰」、北門「凝翠」和新城南門「望帆雲表」、新城西門「尺五瞻天」[3]舊城西門「朝天」廢棄。

詩文

明朝中葉重臣李東陽(1447年-1516年)《重修通州新城記》記錄了通州新城的歷史,文後附詩:

文皇建都,治必南嚮。州名曰通,作我東障。
高城巍峨,有兵有民。漕河北來,餉粟雲屯。
儲盈庾增,新城是築。有功弗終,高及其腹。
月傾歲頹,寖不及前。窺覘之患,孰防未然。
矻矻臺臣,出治斯土。遭時多虞,實備群侮。
陳謨在廷,惟皇聖明。乃集群議,乃睹地形。
營兵如林,時屬戍守。且練且修,工弗外取。
倉有餘粟,鍰有贖囚。斯納斯出,財弗外求。
因城為高,幾倍其半。其周七里,環彼三面。
望之巖巖,即之巉巉。河流在陽,其水潭潭。
前有連城,後有皋壤。越百餘年,既崇且廣。
古亦有言,安不忘危。惟臺有臣,為藩為維。
金湯高深,同彼帶礪。守在四方,傳於萬世。

周邊

  • 寶通祿寺:在通州新城南門外,明天順七年重建賜額[7]
  • 太平寺:在通州新城西門外,元至正時重修[7]
明代吳仲撰《通惠河志》中的「通惠河圖」(中國古代地圖的方位習慣與現在相反,為上南下北左東右西)。
光緒《通州志》中的「城池圖」

參考資料

  1. ^ 1.0 1.1 張麗. 通州“新城” 明朝景泰年间就有. 通州時訊. 2012-07-19 [2020-1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7). 
  2. ^ 北京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 北京文史资料精选 通州卷. 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6.10: 26–28. ISBN 7-200-06536-6. 
  3. ^ 3.0 3.1 3.2 3.3 楊家毅. 通州风华 探寻古通州. 北京晚報. 2018-01-29 [2020-1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6). 
  4. ^ 4.0 4.1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二十七卷. 維基文庫 (中文). 
  5. ^ (明)李東陽撰;周寅賓,錢振民校點. 李东阳集 4 续集. 長沙:嶽麓書社. 2008.12: 282. ISBN 978-7-80761-116-5. 
  6.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十五卷. 維基文庫 (中文). 
  7. ^ 7.0 7.1   畿辅通志 卷五十一. 維基文庫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