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獲放流

捕鱼后马上放生的行为

釣獲放流也稱「捉完就放」(英語catch and release)、「釣後放流」或「捉放魚」,是西方國家休閒捕魚(通常是垂釣)愛好者中常見的一種行為。在成功捕捉到後,捕魚者通常在迅速測量獵物的尺寸和重量並拍照留念後將活魚釋放回水中。如果使用無倒刺魚鈎,甚至不需要將魚拉出水面,可以將捕魚對魚造成的傷害最小化。

釣獲放流
蘇格蘭西北高地的一條大西洋鮭在垂釣後被釋放

釣獲放流的行為主要是出於生態保護的考量,避免捕魚者因為個人享受造成過度捕魚使得當地水域的魚群數量下降,特別是在當今人類人口增長、聚居地擴張、棲息地破壞造成環境退化漁具技術和效率提升等已經對野生魚的生態系統造成了很大壓力的大環境下。休閒捕魚者在過去幾十年來被呼籲要求自覺的幫助維持當地水體生物多樣性,特別是那些比較珍惜的游釣魚品種,以便讓日後的捕魚者也有機會捕到魚(尤其是生存年齡更長的大魚)。

歷史

 
波黑境內河流上禁止使用倒刺鈎的指示牌
 
意大利斯圖拉迪蘭佐河上明令要求釣獲放流的釣魚區

英國,捕捉並隨後釋放各類「雜魚」(coarse fish,在英國英語愛爾蘭英語中指任何非鮭科淡水游釣魚,比如歐鯉歐鯰歐鯿丁鱖白梭吻鱸白斑狗魚等)以便維持熱門水域的魚群數量的行為已經有超過一個世紀的歷史。在20世紀後期,許多鮭魚褐鱒繁多的河流也被完全或部分立法要求釣獲放流。

美國,釣獲放流最早是1952年在密歇根州引進,作為減少孵化設施長期需要補充鱒魚數量的成本的管理工具,娛樂垂釣者也隨後接受了在所謂「不殺區」放生的操守。保護主義者鼓勵用釣獲放流來保障可持續性並避免過度捕魚造成魚類資源匱乏。紐約作家電影製片人飛蠅釣愛好者李·沃爾夫(Henry Leon "Lee" Wulff,1905~1991)早在1936就倡導釣獲放流,稱「游釣魚太珍貴了,不能只捉一次(就殺死)」[1]西黃石著名的飛蠅釣擬餌製造商唐·馬丁尼茲(Donald S. Martinez,1903~1955)也在他1930和1940年代的時事通訊中提倡釣獲放流[2]。但是2011年,黃石國家公園管理局開始撤銷實施了數十年的鼓勵釣獲放流的規定,反而鼓勵對任何非原生物種入侵魚類進行強制的必殺令且不受捕捉量限制,包括拉馬爾河流域虹鱒溪紅點鮭以及其它水域的褐鱒[3][4]

澳大利亞,釣獲放流的推行較為緩慢,在1960年代由一些先鋒人士開始實行,直到1970和1980年代才逐漸開始變得普遍。如今釣獲放流已經廣泛被用於保護生長較慢或被大量捕撈的易危魚種,特別是較為珍貴的墨瑞鱈九斑麥氏鱸寬頭鯒條紋四鰭旗魚。但澳洲法律同時也規定一些已經在當地水系中泛濫的入侵物種(比如歐洲鯉紅鰭鱸)絕對不能放流,釣獲後需要立即處死(通常是用棒擊打魚頭),否則會被漁政部門處罰。

愛爾蘭,釣獲放流自2003年開始就成為大西洋鮭海鱒漁場維持魚群資源的工具,許多漁場都進行強制規定[5]。而針對「雜魚」釣獲放流的操守則從這些魚種在愛爾蘭島上被運動釣手捕捉就開始了。但是針對大西洋鮭釣獲放流的操守推行則需要很長時間才改變了捕魚者對魚群資源的觀念,以至於政府曾經不得不給予補貼幫助推行[6]

加拿大,對某些魚種釣獲放流捉是強制要求,而且常常會要求使用無倒刺魚鈎減少對魚的傷害。

瑞士德國,釣獲放流反而被看作是不人道的,現在已經被禁止[7]。在德國,《動物福利法》聲明「沒人可以在沒有好的理由的情況下引起動物痛苦、折磨或傷害[8]」,使得休閒釣魚時放流沒有了法律基礎,私人釣魚只允許直接食用。此外,將並非在休漁期捕獲的已超過最低法定尺寸的非保護魚放生是違法的。

技巧

 
魚鈎的不同部位,其中避免有倒刺(barb)的設計是釣獲放流的關鍵
 
無倒刺的(上)和有倒刺的魚鈎(下)

在過去幾十年,休閒捕魚界一直不斷的有着重用科學為基礎的發展並改良的工作,去增加魚被釋放後的存活機遇。這些工作最終導致了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負責任漁業技術準則》(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Responsible Fisheries)中有關休閒捕魚的條文的發佈[9]。有效的釣獲放流技巧主要通過使用強韌耐用的漁具和無倒刺魚鈎來防止過長過猛的掙扎和把弄時間(會撕傷魚嘴韌帶肌肉甚至骨骼、劃傷魚鰓和魚並造成脊椎拉傷勞損),同時避免損傷魚魚鱗和表層黏液(否則會增加魚遭受卵菌感染的風險)。如果必須使用抄網,將網預先浸濕十分重要(最好是外帶橡膠塗層或者縫隙緊密的細線網),因為乾燥的網缺少潤滑會在魚入網掙扎時因為摩擦力太大而造成刮傷。

使用無刺魚鈎是釣獲放流的一個很重要特徵。倒刺是防止魚鈎被輕易掙扎滑脫而設計的,而無刺鈎在理論上可以減少對魚嘴造成的創傷和卸鈎時間,增加魚的傷口癒合幾率和存活率。用無刺鈎捕到的魚也時常因為魚鈎可以通過拉扯導線或鈎體就輕易滑出做到不離開水面就完成釋放。無刺魚鈎現今可以隨意從主流的漁具製造商購買,或者用尖嘴鉗將現有帶刺魚鈎的倒刺壓平改造。許多垂釣手出於「魚會輕易逃脫」的不正確觀念,仍然牴觸無刺魚鈎,其實只要注意保持魚線有足夠的張力並且使用合理設計的魚鈎或假餌,就可以保證無刺鈎的釣捕成功率與帶刺鈎一樣高。

一個針對溪紅點鮭的研究發現無刺鈎對鈎住嘴部的魚的死亡率沒有顯著性差異的影響,但是如果鈎掛部位更深(魚魚鰓或甚至魚)則確實可以減少死亡率[10]。這個研究也顯示主動誘引魚吞咬(假餌釣魚)並不比被動等待魚上鈎的垂釣有更高的死亡率[10]

釣獲放流的效果因魚的類而異。一個針對大堡礁淺水區捕撈的研究顯示被捕的魚被如果恰當對待,在釋放後會有很高的存活率(97%以上)[11]。由於使用擬餌捕到的魚通常只簡單鈎掛在嘴部,可以將創傷最小化並且方便卸鈎釋放。其它研究也顯示如果鈎掛部位較深存活率看似更低,特別是如果魚線被扯斷導致魚鈎沒被取出殘留在魚體內。

關於魚被放後痛苦的爭議

反對釣獲放流的人認為魚類是高度進化的脊椎動物,其神經系統與人類一樣具有疼痛感知,血液應激激素代謝產物羊膜動物一樣會在掙扎時發生顯著提升。愛丁堡大學羅斯林研究所曾為了研究是否「魚嘴感覺不到疼痛」而在虹鱒的嘴唇內注射蜂毒和乙酸,發現鱒魚的反應是不斷的將嘴唇在魚缸底部和側壁上摩擦試圖緩解不適感[12]。研究的首席研究員——利物浦大學生物獸醫科學系主任林恩·斯奈登(Lynne Sneddon)寫道:「我們的研究展示了虹鮭的痛覺並顯示傷害刺激有不良的行為和生理效果。這符合動物有疼痛的指標。」一篇2014年發表的文章則批評支持「魚有痛覺」的現有研究[13]懷俄明大學動物學榮譽退休教授詹姆斯·羅斯(James D. Rose)爭辯認為現有的研究證據只能說明魚對體內化學變化敏感而不能證明痛覺存在[14][15]

魚被釋放後的傷亡率

一個2005年的統合分析發現魚類釣獲放流的平均死亡率是18%,但是根據物種不同變化很大[16]俄克拉荷馬州野生動物保護部在1996~1997年的一個調查發現,因為捕魚比賽中被釋放的游釣魚因為捕魚者抓持魚身和稱重的方式欠佳,接近43%的魚在被釋放後的六天內就死亡[17]蒙大拿州最近的一些研究報告估計被釋放的鱒魚中大約20%都會因為受傷應激死亡,沒死的也會因為魚鈎造成的魚嘴外傷使其覓食和生長的能力顯著下降[18]

最近的一些研究顯示,深水魚類(特別是底棲魚類)被捉釋放後的後果更糟,大部分都會因為被強行拉到淺水區導致體腔內外的壓力差突變而遭受氣壓性創傷。受到此類壓力傷的魚會因為魚鰾脹大(有時甚至會從嘴部凸出)、眼球腫脹和體內部分細胞結締組織破裂導致體液流失和器官受損而喪失游泳和生存能力。這種情況下捕魚者通常的應對手段是在釋放之前用尖銳物刺穿魚鰾進行減壓,但是最新的研究顯示魚鰾放氣和氣壓傷一樣對魚傷害極大,深海魚被捉後釋放的存活率極低[19]。但魚類氣壓傷通常需要短期水深變化超過9.1—15.2米(30—50英尺),大多數除了石斑魚以外的遠海游釣魚(比如各類旗魚金槍魚)和能臨岸捕捉到的魚類並不在深水區活動。

另見

參考

  1. ^ Giudice, Gary. A Hero of Mine: Remembering Lee Wulff. Outdoor Writers Association of America. [2014-1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21). 
  2. ^ Grant, George. Don Martinez-Western Dry Fly Master (PDF). American Fly Fisher. Spring 1982, 9 (2): 9–14 [2014-11-1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4-11-29). 
  3. ^ Reluctant anglers drafted in war on fish. Fox News. 2015-03-25 [2016-0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0). 
  4. ^ 2015 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 Fishing Regulations (PDF). National Park Service. [2014-04-1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4-30). 
  5. ^ Catch and Release for Atlantic Salm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Central Fisheries Board Website
  6. ^ Catch and Release Incentive Schem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Central Fisheries Board Website
  7. ^ Animal Rights Law Passed in Switzerland – Catch and Release Fishing Banned[永久失效連結]
  8. ^ Germany - Cruelty - German Animal Welfare Act - Animal Legal & Historical Center. www.animallaw.info. [2021-09-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27). 
  9. ^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Responsible Fisheries - Recreational Fisheri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0. ^ 10.0 10.1 Dubois, R. B.; Kuklinski, K. E. Effect of Hook Type on Mortality, Trauma, and Capture Efficiency of Wild, Stream-Resident Trout Caught by Active Baitfishing. 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Fisheries Management. 2004, 24 (2): 617. doi:10.1577/M02-172.1. 
  11. ^ Diggles, B. K.; Ernst, I. Hooking mortality of two species of shallow-water reef fish caught by recreational angling methods. Marine and Freshwater Research. 1997-09-22, 48 (6): 479–483 [2021-09-22]. doi:10.1071/mf96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8) –透過www.publish.csiro.au. 
  12. ^ Vantressa Brown, "Fish Feel Pain, British Researchers Say," Agence France-Presse, 1 May 2003 Portuguese Web Archive的存檔,存檔日期2009-10-14
  13. ^ Rose, J. D.; Arlinghaus, R.; Cooke, S. J.; Diggles, B. K.; Sawynok, W.; Stevens, E. D.; Wynne, C D L. Can fish really feel pain?. Fish and Fisheries. 2014, 15: 97–133. doi:10.1111/faf.12010. 
  14. ^ CNN.com - Anglers carp at 'fish pain' theory. www.cnn.com. [2021-09-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21). 
  15. ^ Rose, J.D. (2003) A Critique of the paper: "Do fish have nociceptors: Evidence for the evolution of a vertebrate sensory system"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8-11-19. In: Information Resources on Fish Welfare 1970-2003, Animal Welfare Information Resources No. 20. H. E. Erickson, Ed., U. 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Beltsville, MD. pp. 49–51
  16. ^ Bartholomew, Aaron; Bohnsack, James A. A Review of Catch-and-Release Angling Mortality with Implications for No-take Reserves. Reviews in Fish Biology and Fisheries. 2005-02-01, 15 (1): 129–154. ISSN 1573-5184. doi:10.1007/s11160-005-2175-1 (英語). 
  17. ^ Oklahoma Department of Wildlife Conservation. "Evaluation of Procedures to Reduce Delayed Mortality of Black Bass Following Summer Tournament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Federal Aid Grant No. F-50-R, Fish Research for Oklahoma Waters, Project No. 8, March 1, 1996 through February 28, 1997
  18. ^ Drews, Debby. Like a Fish Out of Water 17 (1). Outside Bozeman: 70–74. Spring 2016 [2016-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5). 
  19. ^ 100% of Jew fish landed from water 15 to 20 meters deep have life-threatening injuries. Official Barotrauma results. ABC Northern Territory. 2007-08-31 [2022-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14.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