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頸雉
環頸雉(學名:Phasianus colchicus)又名雉雞,俗稱野雞、華蟲,是雉科雉屬的鳥類。雄性環頸雉的羽毛非常多樣,從幾乎白色到幾乎黑色都有,這是由於馴化及與綠雉雜交,加上放生不同的亞種雜交的結果;雌鳥則維持棕色、灰色的樣子,在各個大陸的外貌差別不大。目前的地球上,在東亞、歐洲、北美、澳洲均有環頸雉的大量分佈,並且經常混血,所以沒有一個特定的分類[2]。
環頸雉 | |
---|---|
雄鳥(上)與雌鳥(下)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鳥綱 Aves |
目: | 雞形目 Galliformes |
科: | 雉科 Phasianidae |
屬: | 雉屬 Phasianus |
種: | 環頸雉 P. colchicus
|
二名法 | |
Phasianus colchicus Linnaeus, 1758
| |
原生地 引入地 |
生物特徵
雄鳥體長約76-89公分。尾長,黑色有條紋,占體長近50公分。身體羽色通常為棕褐色,有多種變型,頭部深綠色,有小型冠羽和紅色眼斑肉垂。白色頸環有或退化。
雌鳥體長約53-63公分,其中尾部大約20公分。羽色單調,全身為有雜斑的棕褐色至灰色。稚鳥體色和雌鳥一樣,大約孵化後10個禮拜雄鳥才會在頭、胸、背部長出亮麗的羽毛。
生態環境
環頸雉原產於亞洲,自然分佈於自高加索山脈南北麓到中亞、蒙古、西伯利亞、朝鮮半島,中國(除西藏羌塘高原及海南)、越南北部及緬甸東北部的廣大地區。該鳥可以在農田附近的丘陵、山區灌叢、草叢、林緣草地、山麓草場、江湖邊葦塘發現。
雖然環頸雉有飛行能力,但牠們比較偏好奔跑。平時的飛行速度只有每時43-61公里,但在被追逐時,可以加速到每時90公里。
環頸雉只在地面覓食,但夜間會飛到樹上棲息。牠們的食性很廣,主食為果實、穀物和種子,有時也會吃昆蟲、蚯蚓、蝸牛等小動物。
環頸雉為一夫多妻制,一尾雄鳥常伴隨着與多尾雌鳥[3]。環頸雉在地面築巢,在4月到6月的繁殖期會在2-3星期內產下約10顆蛋。孵卵期約23-26日。稚鳥會待在雌鳥身邊數個星期;成長迅速,約15個星期變為成鳥。
引入種
作為狩獵鳥,被人為引入歐洲、北美洲、夏威夷、智利、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地。如指名亞種P. c. colchicus,最晚是由羅馬人引入歐洲。環頸雉在10世紀左右被帶入英國,但在17世紀左右絕跡,1830年左右重新引入。
環頸雉約在1857年引入北美。其中主要是華東亞種P. c. torquatus。主要分佈於北美的草原地區,是南達科他州的州鳥。
分類
環頸雉根據不同分類學家的分類有不同的分法,約分為30個亞種[4]:這是根據雄鳥的羽色分類,雌鳥基本上無法辨識,非常難確認屬於那一個亞種。
- 黑頸環頸雉:沒有頸環。翼暗黃至褐色,尾上覆羽鏽色至栗色。
- 白翅環頸雉:沒有或退化頸環。翼白色,尾上覆羽及全身羽毛青銅色至褐色
- 吉爾吉斯環頸雉:闊頸環。翼白色,尾上覆羽鏽色至栗色,全身羽毛銅色。
- 塔里木環頸雉:沒有或退化頸環。翼暗黃至褐色,尾上覆羽深卡其色至淡橄欖色。
- 灰臀環頸雉:通常闊頸環。翼棕褐色至淡灰色 (有些幾乎白色),尾上覆羽灰色至淺灰藍色,羽端為橘色。頭頂淡灰色。
- 賀蘭山亞種 - P. c. alaschanicus Alpheraky & Bianchi, 1908:分佈於賀蘭山西側。
- 貴州亞種 - P. c. decollatus Swinhoe, 1870:四川東部、湖北西部、雲南東北部及貴州。
- 弱水亞種 - P. c. edzinensis Sushkin, 1926:額濟納河下游、戈壁中部。
- 川南亞種 - P. c. elegans Elliot, 1870:四川西南部山區、雲南西北、緬甸撣邦北部。
- 台灣亞種 - P. c. formosanus Elliot, 1870:台灣特有亞種,僅見於本島。
- P. c. hagenbecki Rothschild, 1901:分佈於蒙古科布多河谷。
- 河北亞種 - P. c. karpowi Buturlin, 1904:河北東北部、滿洲南部、朝鮮半島、濟州島、對馬島;被引入日本北海道、本州、九州及台灣等地。
- 內蒙亞種 - P. c. kiangsuensis Buturlin, 1904:河北西部、山西北部、陝西北部及蒙古東南部。
- 東北亞種 - P. c. pallasi Rothschild, 1903:分佈於西伯利亞東南部、滿洲中部至河北北部。
- 滇南亞種 - P. c. rothschildi La Touche, 1922:分佈於雲南東南部山區及越南東京北部。
- 祁連山亞種 - P. c. satscheuensis Pleske, 1892:祁連山北部。
- 阿拉善亞種 - P. c. sohokhotensis Buturlin, 1908:分佈於Sohokhoto綠洲,賀蘭山南部。
- 甘肅亞種 - P. c. strauchi Prjevalsky, 1876:甘肅、陝西中部、四川東北部。
- 川北亞種 - P. c. suehschanensis Bianchi, 1906:岷山南側,四川西北部。
- 廣西亞種 - P. c. takatsukasae Delacour, 1927:諒山,越南東京東部。
- 華東亞種 - P. c. torquatus Gmelin, 1789:華東地區,從黃河以南至越南東京東北部;被引入北美、歐洲、新西蘭等地。
- 青海亞種 - P. c. vlangalii Prjevalsky, 1876:柴達木東部。
一些鳥類學者把綠雉的四個亞種也分入環頸雉。綠雉原產於日本本州、四國及九州,胸、腹部深綠色,沒有白色頸圈。與環頸雉的雜交使得個別個體變得難以辨認。
圖集
-
臺灣特有亞種環頸雉
-
環頸雉(雄)Phasianus colchicus
-
雄
-
雌雉
-
雌雉
-
雄雉
-
雄雉
-
骨骼系統
-
Phasianus colchicus
-
市場上販賣的雉
參考
- ^ BirdLife International. Phasianus colchicu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6. [1 October 2016]. 數據庫資料包含說明此物種被編入無危級別的原因
- ^ Sibley (2000): p.141
- ^ NDGFD (1992)
- ^ Madge et al. (2002)
- BirdLife International. Phasianus colchicu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04. [2007年3月10日].
- Phasianus colchicus. ITIS.
延伸閱讀
[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