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年景嘉年華會

馬六甲年景嘉年華會成立於1990年的春節文化活動。在嘉年華會內,街道會有適合春節的節日佈置,會期還會進行舞獅等娛樂節目。其已經成為馬六甲州重要的節日活動,促進了遊覽業的發展。馬六甲年景嘉年華會已經成為馬六甲的年度盛事和閃亮的品牌,從老街區開始到學校、新村、廟宇等等,大街小巷都可感受到濃濃的春節氣氛。主要是突顯華人的新春氣息,除了張掛大大小小的紅彤彤的燈籠外,主要街道也有新春牌樓,寫上吉祥的祝詞,給市民及遊客帶來新的一年的祝福。

前任馬華州行政議員顏文龍在行政議會提出要在馬六甲州舉辦春節年景佈置。雖然不獲全體行政議員的認同,但卻獲當時的馬六甲州首席部長的首肯試辦一年,但附帶條件,即不能掛太多燈籠春聯,而且必須有國文字樣。

除了春節相關內容,馬六甲州年景嘉年華會工委會在歷年鼓勵主辦單位把年景文化多元化,成為綜合性的嘉年華會。通常,嘉年華會會包含如文化大會串、龍獅鬧元宵、街頭排舞、街頭揮春賽、街頭象棋賽、歌唱賽、太極十八式匯操等等的內容。除此之外,每年都通過不同的組織在文化坊主辦各種中華文化活動,包括元宵節龍獅大會串、冬至吃湯圓孝親敬老、端午節裹粽子、中秋節燈籠賽等等。嘉年華會於2007[1]和2010年[2]分別舉辦1千及2千頭醒獅鬧元宵,創下了紀錄。

不論經濟是否景氣,這項活動都會受到州內的支持。每年的年景盛會仍如期展開,燈籠少了,卻依然不失春節的喜氣洋洋。尤其老街區如雞場街文化坊、豆腐街、荷蘭街、吉靈街、古里街、武牙拉也街、觀音亭街等等,走在街上即可感受春節的氣氛,而白天與晚上紅燈籠亮着的感覺又截然不同,古色古香的老街在紅燈籠的映照下,更顯美麗。

馬六甲年景嘉年華會如今已成為當地重要的節日活動,吸引一些遊客前來觀光馬六甲州的文化特色,促進了馬六甲州旅遊業及各行各業的發展。新春佳節時,在馬六甲雞場街文化坊豎立的吉祥物,例如:2011年的「天下第一獅」[3], 2012年的「1個大馬興旺祥龍」[4] ,2013年的「 鄭和寶船」[5] ,成功吸引國內外遊客,成為馬六甲的地標也帶動了旅遊業。馬六甲年景嘉年華會將延續到元宵節後,元宵節當晚也會有群獅鬧元宵活動,為年景盛會劃下句點。


年景主題

年份 主題
2008 文化傳統 促成申遺
2009 維護世遺 傳承文化
2010 念年不息,維護傳統
2011 城鄉攜手,傳揚文化
2012 傳承文化喜迎春 家家戶戶慶豐年
2013 家家戶戶迎盛年,三教傳承煥文昌
2014 振興教育載桃李,傳播文風毓棟樑
2015 三羊開泰迎新春 國運昌隆慶豐年
2016 祈安化刼懷慈念 民安國泰世無災
2017 金雞鳴聲國運昌 大地回春民安樂
2018 佳節文化要久留 龍翔馬國迎犬年

圖片

參考資料

  1. ^ 颜天禄:推动民间艺术交流三民族舞千狮创新意. 星洲日報. 2007-03-05 [2015-0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2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 ^ 群狮起舞闹元宵‧2000哗!太壮观了. 星洲日報. 2010-03-01 [2015-0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2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3. ^ “一个大马天下第一狮”新貌示人‧关公狮吁民为国奋斗. 星洲日報. 2011-01-11 [2015-0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2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4. ^ 颜天禄:全长398呎全马第一‧鸡场街将挂长龙迎宾. 星洲日報. 2012-01-12 [2015-0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2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5. ^ 鸡场街吉祥物出炉郑和宝船象征一帆风顺. 中國報. 2013-01-05 [2015-0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2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