鳩槃荼梵語kumbhāṇḍa巴利語kumbhaṇḍa),又譯作弓槃荼究槃荼恭畔荼拘槃荼俱槃荼吉槃荼拘辨荼鳩滿拏倶滿naa4等,是佛教認為的一種啖人精氣維生的鬼(另一種啖精氣鬼爲毗舍遮),又譯作厭魅鬼、厭眉鬼、瓮形鬼、冬瓜鬼。[1][2]

日本興福寺中的鳩槃荼像(右)和畢婆迦羅像(即摩睺羅伽,左)

佛教

鳩槃荼和薜荔多(餓鬼),都是南方增長天王之所領之鬼,是餓鬼道中的多財鬼。鳩槃荼鬼有大力,能疾行,有變化神通[1][3]。《圓覺經》曰:「爾時有大力鬼王,名吉槃荼,與十萬鬼王,即從座起,頂禮佛足。」

有學者稱,大乘佛教經典中,有時並舉鳩槃荼和夜叉,說明兩者並非同一種族[4]。而藏傳佛教噶舉派則認為,鳩槃荼在天龍八部中屬夜叉,在密教中位於胎藏界曼荼羅外院南方。

藥師經》舉出的「十二藥叉神將」中有一名大將名為金毗羅(或譯為宮毘羅Kumbhīra,義爲鱷魚)即是鳩槃荼鬼族。

大智度論》說轉生到鳩槃荼的業因爲前世做宰官時剝削人民,索求錢財,但又將贓款轉作佈施之用[3]

形象

鳩槃荼外貌醜陋,在唐朝被人用作比喻老醜的婦人。《慧苑音義》指,鳩槃荼即指「陰囊」(梵語詞根-aṇḍa即爲陰囊),因這種鬼的下身狀如冬瓜、如,行走時要置於肩上,坐下時則盤據在身前,故名鳩槃荼鬼;後世覺得猥褻而不便直言陰囊,故稱冬瓜鬼、瓮形鬼。由於陰囊碩大的性慾暗示,鳩槃荼亦為鬼壓床的象徵,傳說鳩槃荼常壓迫睡夢中的人類,即鬼壓床;或在人類性交時吸食人的精氣,故又稱為厭魅鬼。[2]

噶舉派認為,鳩槃荼是大海中一種似人的鬼怪,頭上生有各種動物的頭,肘部、膝蓋和耳輪都長有頭髮一般的肉質絲條。有時也作馬頭,持鼓,或和緊那羅混淆。

 
男性鳩槃荼(左—)和女性鳩槃荼(右)

註釋

  1. ^ 1.0 1.1 《佛學大辭典》【吉槃荼】:(異類)又作鳩槃荼。有大力之鬼也。圓覺經曰:「爾時有大力鬼王,名吉槃荼。」同略疏四曰:「吉槃荼,亦云鳩槃荼。食人精氣,其疾如風。」(參見:鳩槃荼)
  2. ^ 2.0 2.1 《佛學大辭典》【鳩槃荼】:(異類)Kumbhāṇḍa,又作弓槃荼、究槃荼、恭畔荼、拘槃荼、俱槃荼、吉槃荼、拘辨荼、鳩滿拏。鬼名。啖人精氣之鬼。譯作瓮形鬼、冬瓜鬼。南方增長天王之領鬼。探玄記二曰:「鳩槃荼,依正法華經,名厭眉鬼。啖人精鬼等,亦名冬瓜鬼。王名毗樓勒,此云增長王,是南方天王。領二部鬼:一名鳩槃荼,二名薜荔多,從所領為名。」慧苑音義上曰:「鳩槃荼,此云陰囊,亦曰形印,謂此之類陰囊。狀如冬瓜,行時擎置肩上,坐時即便據之,由斯弊狀,特異諸類,故從之為名。舊云冬瓜者,以其事猥而不顯故,使人謬解耳。」玄應音義二十一曰:「究槃荼,或作恭畔荼,又作弓槃荼,皆一也。此云瓮形,頗似冬瓜也。」圓覺經曰:「爾時有大力鬼王,名吉槃荼,與十萬鬼王,即從座起,頂禮佛足。」梵語雜名作「鳩滿拏」。後因用以喻婦人老丑之狀。唐任鑲畏妻。杜正倫譏弄之。鑲曰:婦當畏者三。少妙之時。如生菩薩。及兒滿前。如九子魔母。至五六十時。傅施妝粉。或青或黑。如鳩槃荼。見御史台記。
  3. ^ 3.0 3.1 《大智度論》卷十二:宰官剝削人民以取財布施,墮鳩鳩槃荼鬼中,能作種種變化,五欲自娛;多嗔狠戾、嗜酒肉而能布施,墮地行夜叉鬼中,常得種種歡樂、音樂、飲食;剛愎強梁而能施車馬,墮飛行夜叉中,有神通力,所至有風;嫉妒好諍論而能以房舍、臥具、衣服、飲食布施,生宮觀飛行夜叉中,有種種娛樂便身之物。
  4. ^ 如:《佛藏經·念僧品》:「若人作是分別,是男是女,天是龍,是夜叉,是乾闥婆,是鳩槃茶,是法是非法,作是分別已得種種事。」《法華經》:「毒蛇蚖蝮,及諸夜叉,鳩槃荼鬼,野干狐狗,鵰鷲鴟梟,百足之屬……。」《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天龍、夜叉、鳩槃荼,乃至人與非人等,所有一切眾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