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水城
鹽水城是昔日位在臺灣府嘉義縣鹽水港保鹽水港街(今臺灣臺南市鹽水區)的民修城池,開有四座城門[1][2],大約修建於清道光二十年。日治時期城池長期年久失修,民國時期僅留下一小段的西門段城牆遺跡[1][2][3]。
沿革
昔日的鹽水港街憑藉着倒風內海與急水溪河運,雍正、乾隆年間發展為臺灣府城(今臺南市中西區一帶)到嘉義縣城(今嘉義市)之間最大的市街,原本在佳里興的佳里興巡檢也因而在雍正九年(1731年)移駐於此[4]。而也由於此地商業發達,且為重要港口,所以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居民為了自保,遂開始築城[1][4]。
而歷來影響到鹽水港街的戰亂包括有康熙年間朱一貴事件、乾隆年間的林爽文事件、道光年間的張丙事件與同治年間的戴潮春事件等等,其中以張丙事件對鹽水港街影響最大[4]。張丙事件發生於道光十二年(1832年),張丙在店仔口(今臺南市白河區)舉事起事後,十月初一(11月22日)當天就進攻鹽水港佳里興巡檢署與附近各迅,嘉義知縣邵用之率兵前來,進店仔口後卻被殺害分屍,次日臺灣府知府呂志恆及南投縣丞朱懋欲前往營救,但後來也遭殺害,民間因而有「一日破三關,二日殺府縣」的俗諺[4][5][6]。十月初七(11月29日),張丙勢力的黃番婆率眾再攻鹽水港,守備張榮森被殺,事後臺灣鎮總兵劉廷斌將陣亡者收埋於鹽水東城門外,後來為了紀念這些守城烈士而立有忠義祠(今五十三將軍廟)祭祀[4][6]。
而約從道光二十年(1840年)後,鹽水港街因有惡霸盤據,商業活動受創;咸豐五年(1855年)開始,當地長期發生瘟疫橫行,令人口大量減少;光緒元年(1875年)左右,急水溪暴漲使得港道淤積;以上種種因素,使得鹽水港街開始逐漸沒落[4]。然而在臺灣日治時期初期,鹽水港街在當地仍為要地,附近地區劃為鹽水港廳,但後來因鐵路行經該廳底下太子宮堡的新營莊,使得新營的地位逐漸取代沒落中的鹽水,大正九年(1920年)鹽水港街改制成「臺南州新營郡鹽水街」後,等於正式宣告鹽水昔日的區域中心地位已被新營給取代[4]。而隨着城垣已失去防衛功能,再加上鹽水港街的沒落,鹽水城也逐漸傾圮消失,僅留下西門段城牆的一部分[3][4]。
城門與城垣
鹽水城共有四座城門,東門位於鹽水國小東北,鹽水國小神社附近,而西門則在草店尾(今月津路南段)南端,南門在橋南路南端,北門則在鹽水武廟北邊的瓦窯窟一帶[3][4][1]。其城垣在城門附近為土壁,而在城門與城門之間為竹圍籬[4]。
市街
註釋
參考來源
- ^ 1.0 1.1 1.2 1.3 張志遠. 《台灣的古城》. 台北縣新店市: 遠足文化. 2007年9月: 128-129頁. ISBN 978-986-6731-00-6.
- ^ 2.0 2.1 老港口古蹟懷舊情. [2012-12-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 ^ 3.0 3.1 3.2 鹽水古城門. [2012-12-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張溪南. 《南瀛老街誌》. 臺南縣政府. 2007年8月: 86-103頁. ISBN 978-986-00-9689-7.
- ^ 吳順發、張溪南. 《回狩店仔口:白河記事》. 臺南縣立文化中心. 1996-06: 67-72頁. ISBN 957-00-7558-9.
- ^ 6.0 6.1 黃文博. 《南瀛祀神故事誌》. 臺南縣政府. 2009-03: 頁43─48. ISBN 978-986-01-77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