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化工研究院
黎明化工研究院,簡稱黎明院,又稱黎明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始建於1965年,由北京、上海、天津、瀋陽等4個化工研究院組成。是一家中華人民共和國科研機構,從事化學推進劑及原材料研究開發。是中國化工科學研究院所屬的科研院所之一。1999年,轉制為科技型企業,現隸屬於中國化工集團公司。
黎明化工研究院 | |
---|---|
公司類型 | 中國中央企業 |
成立 | 1965年 |
代表人物 | 李俊賢 |
總部 | 中華人民共和國河南省洛陽市 |
產業 | 化工、材料 |
產品 | 化工新材料及特種化學品、基礎化學品 |
網站 | 公司官網 |
概述
1965年,相關部室整合建制,將北京化工研究院五所、上海化工研究院一室、天津化工研究院無機三室和瀋陽化工研究院五室合併,搬遷至青海大通縣,組建了中國唯一專門從事化學推進劑及原材料研究開發的科研機構,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化學工業部直屬[1]。1977年10月,根據中央領導的批示內遷洛陽[2]。1999年7月,轉制為科技型企業,隸屬於中國昊華化工總公司,主要從事化工新材料和國防化工專用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黎明院是中國聚氨酯工業協會理事長單位,中國無機鹽協會過氧化物分會會長單位,國防化工專用產品軍用標準化歸口單位,全國塑料標準技術委員會聚氨酯塑料分技術委員會秘書處承擔單位[3]。2000年取得了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化工工藝兩個專業的碩士學位授予權。2005年,通過國家武器裝備科研生產單位二級保密資格認證[4]。
黎明院主要領域包括有過氧化氫、聚氨酯、化學推進劑及原材料、氟化物四大專業領域[5]。在過氧化氫領域,蒽醌法制過氧化氫技術是其最具影響力的技術,1978年榮獲全國科學大會獎,1985年和1995年先後兩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在化學推進劑領域,研製成功一甲肼,成功地用於「東方紅三號」通訊衛星、神舟飛船升空回收試驗和歷次「神舟」號發射[6]。以硝酸酯為主要成分研製了魚雷燃料[7]。
管理
黨委
1965年3月,成立中共化學工業部黎明化工研究所委員會,隸屬於石油化學工業部[8]。
- 書記(缺,1965年3月至1966年5月)
- 副書記:王孝恩(1965年3月至1966年5月)
1966年5月-1967年10月,由於文化大革命,黨組織受到破壞,實行軍管。1967年10月至1972年4月,成立中共黎明化工研究所革命委員會核心小組[8]。
- 組長:王理法(1967年10月-1970年12月);瓮遠(1970年12月至1972年4月)。
1972年4月至1976年10月,擔任中共黎明化工研究所委員會[8]。
1977年,黎明院搬遷洛陽。1983年11月搬遷完成,後更名為中共化學工業部黎明化工研究院委員會,隸屬於中共洛陽市委[8]。
1977年12月-1983年10月,中共黎明化工研究所委員會[8]。
- 書記:范炳昌(1977年12月-1982年4月)、於乃奇(1982年4月-1983年10月)
- 副書記:李俊賢(1977年12月-1979年7月)、段雲生(1979年10月-1983年10月)、孫家勤(1979年10月-1983年10月)、趙明文(1979年10月-1983年10月)
- 紀檢組長:段雲生(1981年3月-1983年10月)
1983年10月至1987年6月,第二屆中共黎明化工研究院委員會[8]。
- 書記:於乃奇(1983年10月-1985年1月)、丁德富(1985年1月-1987年6月)
- 副書記:趙明文(1983年10月-1987年6月)
1987年6月-1995年1月,第三屆委員會[8]。
- 書記:丁德富(1987年6月-1990年6月)、鄭保安(1992年9月-1995年1月)
- 副書記:趙明文(1987年6月-1995年7月)、徐國民(1992年9月-1995年1月)
所長
1965年3月至1966年5月[8]
1966年5月-1967年10月
1967年10月至1976年10月,成立黎明化工研究所革命委員會[8]
- 主任:瓮遠(1970年10月至1974年1月);范炳昌(1974年1月至1976年10月);
- 副主任:金經真(1967年10月至1968年12月)、張春生(1967年10月-1970年11月)、張春敏(1976年2月-1976年10月)、鄧志亮(1976年2月-10月)
1976年10月-1979年6月,黎明化工研究所革命委員會[8]。
- 主任:范炳昌(1976年1月-1979年6月)
- 副主任:張春敏(1976年10月-12月)、鄧志亮(1976年10月-12月)
1979年7月至1996年3月,黎明化工研究院[8]。
- 院長:李俊賢(1979年7月-1983年5月)、丁德富(1985年1月-1986年6月)、鄭保安(1986年6月-1996年3月)
- 副院長:孫家勤(1979年7月-1982年12月)、胡長誠(1979年7月-1983年5月)、趙明文(1979年7月-1983年5月)、劉鈺(1979年7月-1985年1月)、鄭保安(1983年5月-1986年6月)、張榮炳(1985年1月-1996年3月)、滕大鵬(1985年1月-1996年3月)、徐歸德(1992年9月-1996年3月)、李志強(1995年6月-1996年3月)、祝偉(1995年6月-1996年3月)
- 總工程師:李俊賢(1979年7月-1992年9月)、胡忠偉(1992年9月-1996年3月)
參考資料
- ^ 本書編輯部編. 洛阳改革开放三十年 政治经济卷. 鄭州:河南文藝出版社. 2010年6月: 201. ISBN 978-7-80765-275-5.
- ^ 《洛陽年鑑》編委會編. 洛阳年鉴 2012. 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2013年1月: 437. ISBN 978-7-5348-4142-2.
- ^ 洛陽市人民政府主辦;吳中陽,沈慶懷主編;牛紅麗,潘興副主編. 洛阳年鉴. 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2010年10月: 380–381. ISBN 978-7-5348-3467-7.
- ^ 河南省科學技術廳編. 河南科研设计机构概览. 2006: 44.
- ^ 《浪淘沙》編輯部編. 无悔人生新时代的楷模. 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2002年1月: 270. ISBN 7-206-03600-7.
- ^ 洛陽市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編. 洛阳六十年大事纪略 1949-2009. 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9年12月: 190. ISBN 978-7-5348-3109-6.
- ^ 本書編輯部編. 洛阳改革开放三十年 人物卷. 鄭州:河南文藝出版社. 2010年6月: 14. ISBN 978-7-80765-275-5.
- ^ 8.00 8.01 8.02 8.03 8.04 8.05 8.06 8.07 8.08 8.09 8.10 8.11 8.12 鄭汝民主編;中共河南省洛陽市委組織部編. 中国共产党河南省洛阳市组织史资料 第2卷 1987.11-1996.3. 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2002年3月: 420–423. ISBN 7-80136-7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