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固爾文學獎
龔固爾文學獎或龔固爾獎(法語:Prix Goncourt)是法國最重要的文學獎之一,授予「年度最佳和最富有想像力的散文作品」的作者,在「六大」法國文學獎中,該獎是最負盛名的,每年11月頒獎。
龔固爾文學獎(龔固爾獎) | |
---|---|
授予對象 | 「年度最佳和最富有想像力的散文作品」 |
日期 | 每年11月 |
國家/地區 | 法國 |
主辦單位 | 龔固爾學院 |
首次頒發 | 1903年 |
官方網站 | academie-goncourt |
歷史
龔固爾文學獎由19世紀法國作家愛德蒙·德·龔固爾(1822年-1896年)設立,為了紀念其弟弟和合作者朱爾·德·龔固爾(1830年-1870年)[1]。這兩位作家對法國自然主義小說、社會史和藝術評論都有較大的貢獻,兩人都終身未婚,他們並非孿生兄弟,且相差八歲,但他們舉止行為相似,有相同的愛好,死後遺囑將全部財產設立一個龔固爾學院,由10位委員負責,每年從當年發表的小說中評選出最佳新人作,獎勵5000金法郎。龔固爾文學獎從1903年開始評選,獎金雖然不多,但獲獎者的作品保證暢銷,所以這個獎項非常受關注,每年12月學會委員聚集在巴黎第二區加永廣場(Place Gaillon)16-18號的德魯昂餐廳(Drouant)進行評選,外面等候的記者雲集。
除了龔固爾獎以外,龔固爾學院每年還會評選出其它的獎項,包含:龔固爾詩歌獎(Le Goncourt de la Poésie);龔固爾首部小說獎(新人獎,Le Goncourt du Premier Roman);龔固爾中篇小說獎(Le Goncourt de la Nouvelle),每年9月在斯特拉斯堡頒發;龔固爾傳記獎(Le Goncourt de la Biographie),每年9月在南錫頒發。
爭議
由於龔固爾學院的委員無女性,引起女作家的不滿,由22位《幸福生活》雜誌(現在改名為《女性》雜誌)的女作家發起,成立了一個「女性文學獎」(也音譯為「費米娜獎」Fémina),也是由10位全部是女性的委員評選當年最佳作品,每年11月的第一個星期三公佈。但女性文學獎自成立後,評選出的最佳作品很少是女作家的作品。
一些授獎決定一直存在爭議,著名的案例包含1919年授予馬塞爾·普魯斯特遭到許多人反彈,很多人認為獎金給予羅蘭·多熱萊斯(Roland Dorgelès)關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小說[2][3],因為龔固爾文學獎應該頒發給年輕有為的作家,而普魯斯特當時為48歲,但龔固爾文學僅要求作者是文學新人,這也是龔固爾文學獎唯一的資格要求,年齡並不重要。
1921年,勒內·馬朗榮獲龔固爾文學獎,作品是法國第一本公開批評歐洲在非洲殖民主義的小說。這部小說引起「劇烈反應」,被禁止在所有的法國殖民地販售[4]。
1932年,龔固爾文學獎又因未將此榮譽授予日後享譽全球的作家路易-費迪南·塞利納的小說《茫茫黑夜漫遊》而被世人詬病。
長久以來,龔固爾文學獎似乎一直與諾貝爾文學獎「格格不入」。曾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中,已過世的羅曼·羅蘭、法朗士、紀德、莫里亞克、加繆、薩特、西蒙及在世的勒-克萊齊奧均未被授予龔固爾文學獎。迄今為止,被授予龔固爾文學獎並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只有莫迪亞諾(《暗店街》)一位。
然而,近年來龔固爾獎備受法國評論界指摘,一些法國文學批評家稱該獎已淪為出版商謀利的工具。
獲獎名單
年度 | 作者 | 著作 |
---|---|---|
1903年 | 約翰·安托萬·諾 | 《敵對勢力》 |
1904年 | 萊昂·弗拉皮耶(Léon Frapié) | 《幼稚園》 |
1905年 | 克洛德·法雷爾 | 《文明人》 |
1906年 | 尚·薩洛德 | 《丁利,傑出的作家》 |
1907年 | 埃米爾·莫塞利 | 《洛林土地》 |
1908年 | 弗朗西斯·德·米奧芒德 | 《寫在水上》 |
1909年 | 萊布隆德 | 《法蘭西》 |
1910年 | 路易斯·佩爾戈 | 《德古皮爾·瑪戈特》 |
1911年 | 阿爾方斯·德·夏多布里昂 | 《德·盧迪納先生》 |
1912年 | 安德烈·薩維尼翁 | 《女孩之雨》 |
1913年 | 馬克·埃爾德 | 《人民的海》 |
1914年 | 阿德里安·伯特蘭 | 《呼叫地面》 |
1915年 | 勒內·邦雅曼 | 《加斯帕》 |
1916年 | 亨利·巴布斯 | 《火線》 |
1917年 | 亨利·馬勒布 | 《火焰金點》 |
1918年 | 喬治·杜阿梅爾 | 《文明》 |
1919年 | 馬塞爾·普魯斯特 | 《在少女們身旁》(《追憶似水年華》第二卷) |
1920年 | 埃內斯特·佩羅雄 | 《奈納》 |
1921年 | 勒內·馬朗 | 《巴圖阿拉》 |
1922年 | 亨利·貝羅 | 《肥胖者的苦難》 |
1923年 | 呂西安·法布爾 | 《拉伯韋爾或瘟疫》 |
1924年 | 蒂埃里·桑德爾 | 《金銀花,煉獄,第十三章》 |
1925年 | 莫里斯·熱納瓦 | 《拉博利奧》 |
1926年 | 亨利·徳貝爾利 | 《斐德爾的苦惱》 |
1927年 | 莫里斯·貝德爾 | 《熱羅姆,北緯六十度》 |
1928年 | 莫里斯·康斯坦丁·威爾 | 《一個留戀過去的人》 |
1929年 | 馬塞爾·阿蘭德 | 《命令》 |
1930年 | 亨利·福柯尼耶 | 《馬來亞》 |
1931年 | 尚·法亞爾 | 《相思病》 |
1932年 | 居伊·馬澤利娜 | 《狼》 |
1933年 | 馬爾羅 | 《人的命運》 |
1934年 | 羅歇·韋塞爾 | 《科南船長》 |
1935年 | 約瑟夫·佩爾 | 《血和啟示》 |
1936年 | 馬克桑斯·范德梅爾斯 | 《上帝的指紋》 |
1937年 | 夏爾·普利尼耶 | 《假護照》 |
1938年 | 亨利·特魯瓦亞 | 《蜘蛛》 |
1939年 | 菲利普·埃里亞 | 《寵兒們》 |
1940年 | 弗朗西斯·安布里埃 | 《暑假》 |
1941年 | 亨利·普拉 | 《三月的風》 |
1942年 | 馬克·貝爾納 | 《赤子之心》 |
1943年 | 馬里於斯·格魯 | 《人的道路》 |
1944年 | 埃爾莎·特里奧萊 | 《第一個窟窿賠償二百法郎》 |
1945年 | 尚-路易·博里 | 《德寇鐵蹄下的故鄉》 |
1946年 | 尚-雅克·戈蒂埃 | 《一則社會新聞的由來》 |
1947年 | 尚·路易·居爾蒂斯 | 《夜深沉》 |
1948年 | 莫里斯·德呂翁 | 《大家族》 |
1949年 | 羅貝爾·梅勒 | 《聚德科特的周末》 |
1950年 | 保羅·科蘭 | 《野蠻的遊戲》 |
1951年 | 朱利安·格拉克 | 《流沙海岸》 |
1952年 | 貝婭特麗克絲·貝克 | 《萊昂·莫蘭教士》 |
1953年 | 皮埃爾·加斯卡爾 | 《死亡的時代》 |
1954年 | 西蒙·波娃 | 《名士風流》 |
1955年 | 羅歇·伊科爾 | 《混合水》 |
1956年 | 羅曼·加里 | 《天根》 |
1957年 | 羅歇·瓦揚 | 《律令》 |
1958年 | 弗朗西斯·瓦爾德 | 《聖日耳曼或談判》 |
1959年 | 安德烈·施瓦茨-巴爾特(André Schwarz-Bart) | 《最後一個正直的人》 |
1960年 | 溫蒂勒·霍里亞 | 《上帝在流放中誕生》 |
1961年 | 尚·科 | 《上帝的憐憫》 |
1962年 | 安娜·朗菲 | 《裝砂的行李》 |
1963年 | 阿爾芒·拉努 | 《當大海退潮的時候》 |
1964年 | 喬治·孔雄 | 《野蠻狀態》 |
1965年 | 雅克·博雷爾 | 《鍾愛》 |
1966年 | 埃德蒙德·夏爾-魯 | 《忘卻巴勒莫》 |
1967年 | 安德烈·皮埃爾·德·芒迪亞爾格 | 《閒暇》 |
1968年 | 貝爾納·克拉韋爾 | 《冬天的果實》 |
1969年 | 費利西安·馬爾索 | 《克利吉》 |
1970年 | 米歇爾·圖尼耶 | 《榿木王》 |
1971年 | 雅克·洛朗 | 《蠢事》 |
1972年 | 尚·卡里埃 | 《馬厄的雀鷹》 |
1973年 | 雅克·謝塞 | 《吃人妖魔》 |
1974年 | 帕斯卡爾·萊內 | 《花邊女工》 |
1975年 | 埃米爾·阿雅爾(羅曼·加里的第二次獲獎,死後才承認使用該筆名)[5]) | 《如此人生》 |
1976年 | 帕特里克·格蘭維爾 | 《金鳳花》 |
1977年 | 德庫安 | 《約翰·地獄》 |
1978年 | 帕特里克·莫迪亞諾 | 《暗店街》 |
1979年 | 安托萬·馬耶 | 《大車貝拉吉》 |
1980年 | 伊夫·納瓦爾 | 《動物園》 |
1981年 | 呂西安·博達爾 | 《安娜·瑪麗》 |
1982年 | 多米尼克·費爾南德斯 | 《在天使手中》 |
1983年 | 弗雷德里克·特里斯坦 | 《迷惘者》 |
1984年 | 瑪格麗特·杜拉斯 | 《情人》[1] |
1985年 | 揚·凱費萊克(Yann Queffélec)[6][7] | 《野蠻的婚禮》 |
1986年 | 米歇爾·奧斯特 | 《黑夜的奴僕》 |
1987年 | 塔哈爾·本·傑隆 | 《神聖的夜晚——一個男裝少女的奇遇》 |
1988年 | 埃里克·奧塞納(erik orsenna) | 《殖民地展覽L'Exposition coloniale》 |
1989年 | 尚·沃特蘭 | 《邁向上帝的一大步》 |
1990年 | 尚·魯奧 | 《沙場》 |
1991年 | 皮埃爾·孔貝斯科 | 《骷髏地的女孩們》 |
1992年 | 帕特里克·沙穆瓦索 | 《德士古》 |
1993年 | 阿敏·馬盧夫 | 《塔尼歐斯巨岩》(Le Rocher de Tanios) |
1994年 | 迪迪埃·范考韋拉特 | 《單程票Un Aller simple》 |
1995年 | 安德烈·馬金 | 《法蘭西遺囑》 |
1996年 | 帕絲卡勒·羅茲 | 《零號獵戶》 |
1997年 | 帕特里克·朗博 | 《戰役》 |
1998年 | 波勒·康斯坦 | 《心心相訴》 |
1999年 | 尚·埃舍諾 | 《我走了》 |
2000年 | 尚-雅克·舒爾 | 《英格麗·卡文》 |
2001年 | 尚-克里斯托弗·魯芬 | 《紅色巴西》 |
2002年 | 帕斯卡爾·基尼亞爾 | 《漂泊的陰影》 |
2003年 | 雅克-皮埃爾·阿梅特 | 《布萊希特的情人》 |
2004年 | 羅蘭·高蝶 | 《史柯塔的太陽》 |
2005年 | 弗朗索瓦·韋耶爾岡斯(François Weyergans) | 《母親家的三日》(Trois jours chez ma mère) |
2006年 | 若納唐·利特爾 | 《善心女神》 |
2007年 | 吉勒·勒魯瓦 | 《阿拉巴馬之歌》 |
2008年 | 阿提克·拉希米 | 《有耐心的石頭》(Syngué Sabour. Pierre de patience) |
2009年 | 瑪麗·恩迪亞耶 | 《三個女強人》 |
2010年 | 米歇爾·維勒貝克 | 《地圖與領土》 |
2011年 | 亞歷克西·熱尼 | 《法國兵法》 |
2012年 | 熱羅姆·費拉里 | 《羅馬衰落的教訓》 |
2013年 | 皮埃爾·勒邁特 | 《天上再見》 |
2014年 | 莉迪·薩爾韋爾 | 《不要哭泣》 |
2015年 | 馬蒂亞斯·埃納爾 | 《指北針》 |
2016年 | 萊拉·斯利馬尼 | 《溫柔之歌》 |
2017年 | 埃里克·維亞爾 | 《日程》 |
2018年 | 尼古拉·馬蒂厄 | 《他們之後的孩子》 |
2019年 | 尚-保羅·迪布瓦 | 《不是所有人都以相同的方式居住在這個世界》 |
2020年 | 埃爾韋·泰利耶 | 《反常》 |
2021年 | 穆罕默德-姆布加爾-薩爾 | 《人最秘密的記憶》[8] |
2022年 | 布麗吉特·吉羅 | 《快速生活[9]》 |
2023年 | 尚-巴蒂斯特·安德烈亞[10] | 《看顧她[11]》 |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 ^ 1.0 1.1 David Burke. Writers In Paris: Literary Lives in the City of Light. Counterpoint Press. 2008: 181 [2014-03-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08).
- ^ Vesna Rodic. Lyricism and Politics in Paul Valery's Poetry and Poetic Theory and in "La Nouvelle Revue Francaise", 1909--1939. ProQuest. 2008 [2014-03-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2).
- ^ Katherine Ashley (ed). L'Attribution du prix Goncourt à Proust en 1919. Prix Goncourt, 1902-2003: essals critiques. Bern: Peter Lang. 2004 [2014-03-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2) (法語).
- ^ Timothy Unwin. The colonial and postcolonial Francophone novel.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he French Novel: From 1800 to the Presen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195 [2014-03-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08).
- ^ Katherine Ashley (ed). Avant propos. Prix Goncourt, 1902-2003: essals critiques. Bern: Peter Lang. 2004 [2014-03-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2) (法語).
- ^ Stuewe, Paul. Always willing to take on the powers that be. Toronto Star. 9 December 1989 [2014-03-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5).
- ^ Bernstein, Richard. Is it passé to be enagé?. New York Times. 1 May 1985 [2014-03-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18).
- ^ 法国龚古尔奖首次颁发给非洲裔作家作品 评论称其是“文学的赞歌”. RFI -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2021-11-03 [2021-1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9) (中文(簡體)).
- ^ Brigitte Giraud wins the Goncourt Prize for 'Vivre vite'. [2023-08-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30).
- ^ 新華通訊社譯名室. 法语译名手册. 商務印書館. 1996: 24. ISBN 7100016622.
- ^ Prix Goncourt 2023 Académie Goncourt. [2024-05-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