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7年大西洋颶風季

大西洋颶風季

1857年大西洋颶風季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大西洋颶風正式數據庫中記載的第一個沒有形成大型颶風的大西洋颶風季[注 1],全季一共只形成四個熱帶氣旋,其中三個達到颶風強度。不過,考慮到當時缺乏包括氣象衛星在內的現代觀測手段,基本上只有那些在海上遇到船隻或是吹襲有人類居住陸地的風暴才有文獻記載,所以實際形成的熱帶氣旋數可能更高。氣象學家克里斯托弗·朗詩Christopher W. Landsea)估計,1851至1885年間實際形成的風暴數量可能比數據庫中要多零到六場[2]。此外,氣象學家何塞·費爾南德斯-帕塔加斯(Jose Fernandez-Partagas)和亨利·迪亞茲(Henry Diaz)的文獻還認為德克薩斯州卡梅倫縣伊莎貝爾港附近曾有第五個熱帶氣旋存在[3],但由於這場風暴很可能與第四個熱帶氣旋是同一天氣系統,因此大西洋颶風數據庫沒有收錄[4]

1857年大西洋颶風季
氣旋季總結圖
氣旋季長度
首個系統形成1857年6月30日
末個系統消散1857年9月30日
最強風暴
名稱第二號和第四號
 • 最高風速105 mph(165 km/h)
1分鐘平均風速
氣旋季統計
風暴數4
颶風數3
大型颶風數
三級+
0
死亡人數424
財產損失
大西洋颶風季
18551856185718581859

本季首場風暴於6月30日開始在北卡羅萊納州近海出現,然後在向東移動期間於次日失去蹤影。接下來兩個月里,整個大西洋盆地都沒有觀測到熱帶氣旋,直至9月6日才在巴哈馬東南方向發現另一場熱帶風暴。這場風暴增強成颶風,然後登陸北卡羅萊納州,最終於9月17日在北大西洋上空失去蹤影。颶風導致「中美洲號汽船」在海上沉沒,船上424人和三萬磅黃金長眠大海,進而引發嚴重的經濟危機。9月22至26日間,南卡羅萊納州以東海域可能有另一場颶風存在,但相關信息很少。9月24日,小安地列斯群島以東洋面發現另一個熱帶氣旋,經過加勒比海墨西哥灣吹襲尤卡坦半島,之後又襲擊德克薩斯州伊莎貝爾港,最終於9月30日消散。德克薩斯州格蘭德河河口附近多個城鎮受到破壞,但損失數額缺乏統計。

這年颶風季低迷的活躍程度還經累積氣旋能量指數反映出來,數值僅有43[1]。大致來說,氣旋能量指數通過颶風強度和持續時間計算,強度越高、持續時間越長的風暴,其指數也相應越高。只有在熱帶天氣系統風速達到或超過每小時63公里(34)或熱帶風暴強度時才會計算該指數,並納入全面的氣象公告,並且亞熱帶氣旋的指數不會計入累積數值。[5]

風暴

第一號熱帶風暴

熱帶風暴(SSHWS
  
持續日期6月30日-7月1日
強度60 mph(95 km/h)(一分鐘) 

6月30日,「南方之星號」(Star of the South)船隻在美國東岸近海遭遇強風[3]。據大西洋颶風數據庫記載,本季第一個熱帶氣旋於協調世界時6月30日凌晨0點在北卡羅萊納州哈特拉斯角Cape Hatteras)東南方向約160公里海域成型[6]。風暴朝正東略偏北面行進,風速為每小時95公里[6]。7月1日,「維珍尼亞號」(Virginia三桅帆船百慕達西北偏北425公里洋面發現風暴,此後氣旋便失去蹤影[3][6]

第二號颶風

2級 颶風(SSHWS
  
持續日期9月6日-9月17日
強度105 mph(165 km/h)(一分鐘) 
961 mbarhPa

9月6日,巴哈馬以東洋面發現熱帶風暴。氣旋緩慢朝西北方向逼近美國東岸,於9月9日清晨達到颶風強度。風暴繼續沿美國東岸向西北移動,於9月11日在佐治亞州近海增強成二級颶風。9月13日,氣旋從北卡羅萊納州威爾明頓上空登陸,但很快就減弱成熱帶風暴,並於次日轉向東進返回大西洋。9月15日,風暴在海上重新增強成颶風並繼續北上,最終於9月17日在中大西洋上空轉變成溫帶氣旋。[6]

9月9至10日間,北卡羅萊納州大部分沿海地區受到颶風破壞,並以哈特拉斯角(Cape Hatteras)災情嚴重。新伯爾尼New Bern)發生洪災[7],並因狂風遭受相當程度破壞。據《威爾明頓學報》(Wilmington Journal)報導:「看起來一切能颳倒的東西都被颳倒。柵欄向四面八方倒塌,街上到處都是樹枝和連根拔起或被扭斷的樹木[8]。」美國東岸近海波濤洶湧,多艘船隻遇險。9月14日清晨,「諾福克號」(Norfolk)船隻的船員在維珍尼亞州欽科蒂格Chincoteague)以南僅16公里近海棄船逃生。[3]9月11日,颶風在更偏南面的海域襲擊「中美洲號」(Central America)汽船,導致船體破損進水,最終於9月12日夜間沉沒,船上424人全部遇難[9]。船上裝載的三萬磅黃金同樣沉入大海,間接引發1857年大恐慌[10]

第三號颶風

1級 颶風(SSHWS
  
持續日期9月22日-9月26日
強度80 mph(130 km/h)(一分鐘) 

「航空號」(Aeronaut)三桅帆船和「阿拉巴馬號」(Alabama雙桅縱帆船的報告表明,9月22至26日南卡羅萊納州查爾斯頓以東約650公里洋面存在狂風天氣,費爾南德斯-帕塔加斯和迪亞茲認定這是場一級颶風[3][6],最大持續風速約為每小時130公里[6]。不過,風暴的移動路線和強度變化信息均不可考,只能確定曾在北緯32.5°,西經3.5°洋面經過。「傑羅姆騎士號」(Jerome Knight)三桅帆船在海上同颶風遭遇,船體破損進水,最終於9月22日晚沉沒[3]

第四號颶風

2級 颶風(SSHWS
  
持續日期9月24日-9月30日
強度105 mph(165 km/h)(一分鐘) 

本季最後一個熱帶氣旋於UTC9月24日凌晨出現在瓜德羅普以東約680海域,起初為熱帶風暴強度,經小幅強化於9月25日穿越背風群島[6]。瓜德羅普巴斯特爾的港口有多艘船隻被捲入大海[3]。氣旋繼續向東移動,很快就進入加勒比海。9月26日清晨,風暴增強成颶風[6]。到了9月28日,氣旋已達到二級颶風強度並行進至開曼群島西側。9月29日清晨經過坎昆後,颶風減弱成熱帶風暴,然後對美墨邊境附近的墨西哥灣沿岸地區構成影響,最終於次日逐漸消散。[6]德克薩斯州伊莎貝爾港(Port Isabel)有數以百計的民居被毀,格蘭德河河口附近的多個城鎮也受到破壞[11]

參見

註釋

  1. ^ 大型颶風是指在現代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下達到三級或以上標準熱帶氣旋[1]

參考資料

  1. ^ 1.0 1.1 Hurricane Research Division. Atlantic basin Comparison of Original and Revised HURDAT (報告).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11-03 [2016-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2. ^ Christopher W. Landsea. The Atlantic hurricane database re-analysis project: Documentation for the 1851–1910 alterations and additions to the HURDAT database. Hurricanes and Typhoon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4: 177–221. ISBN 0-231-12388-4.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José Fernández-Partagás; Henry F. Diaz. A Reconstruction of Historical Tropical Cyclone Frequency in the Atlantic from Documentary and other Historical Sources 1851-1880 Part 1: 1851-1870. Atlantic Oceanographic and Meteorological Laboratory (Miami, Florida: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1995 [2016-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4. ^ Documentation of Atlantic Tropical Cyclones Changes in HURDAT (報告).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Atlantic Oceanographic and Meteorological Laboratory, Hurricane Research Division. 2008 [2016-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4). 
  5. ^ David Levinson. 2005 Atlantic Ocean Tropical Cyclones. National Climatic Data Center. 2008-08-20 [2014-04-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5). 
  6. ^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Hurricane Research Division. Atlantic hurricane best track (HURDAT version 2) (TXT). United States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16-07-06 [2016-1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04). 
  7. ^ James E. Hudgins. Tropical cyclones affecting North Carolina since 1586 - A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PDF).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報告)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00 [2013-11-0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11-05). 
  8. ^ Christopher W. Landsea; Craig Anderson; William Bredemeyer; Cristina Carrasco; Noel Charles; Michael Chenoweth; Gil Clark; Sandy Delgado; Jason Dunion; Ryan Ellis; Jose Fernandez-Partagas; Steve Feuer; John Gamache; David Glenn; Andrew Hagen; Lyle Hufstetler; Cary Mock; Charlie Neumann; Ramon Perez Suarez; Ricardo Prieto; Jorge Sanchez-Sesma; Adrian Santiago; Jamese Sims; Donna Thomas; Lenworth Woolcock; Mark Zimmer. Documentation of Atlantic Tropical Cyclones Changes in HURDAT. Atlantic Oceanographic and Meteorological Laboratory (報告) (Miami, Florida: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12 [2016-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30). 
  9. ^ Edward N. Rappaport; Jose Fernandez-Partagas. The Deadliest Atlantic Tropical Cyclones, 1492–1996: Cyclones with 25+ deaths.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報告)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1996 [2016-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07). 
  10. ^ Why Serious Coin Collectors Won’t Miss The Long Beach Expo. KIRO-TV. 2013-09-17 [2013-1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8). 
  11. ^ David W. Roth. Texas Hurricane History (PDF). Weather Prediction Center (報告)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2010-02-04 [2016-11-2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