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1950年美國戰爭計劃

对苏计划

自1945年到1950年間,美國定期制定和修訂一系列戰爭計劃英語Military operation plan,雖說大多數計劃因不切實際被廢,但仍能供實戰參考。當時人們普遍認為美蘇兩國不可能訴諸戰爭,而認定戰爭將因誤判而起。制定戰爭計劃由參謀長聯席會議與英國和加拿大的計劃人員合作進行。

Group photograph
1948年召開的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前排從左到右,依次是海軍作戰部長路易斯·丹菲爾德英語Louis E. Denfeld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威廉·D·李海國防部長詹姆斯·福里斯特爾空軍參謀長卡爾·安德魯·斯帕茨陸軍參謀長奧馬爾·布拉德利

美國情報部門預估蘇聯可動員多達245個師,其中:西歐部署120個師,巴爾幹中東部署85個師,遠東部署40個師。所有制定戰爭計劃都假定戰爭是以蘇聯發起大規模攻勢開始,因而防禦西歐不切實際,Pincher、Broiler、Halfmoon等計劃都要求西方盟軍撤退至比利牛斯山,同時從英國沖繩開羅-蘇伊士卡拉奇等地發起戰略空中攻勢英語Air offensive,並由中東進攻蘇聯南部。1949年時,策略有變,Offtackle計劃計劃於萊茵河牽制蘇軍,必要時撤退至比利牛斯山,或再從北非英國對西歐淪陷地區發起又一次霸王行動式入侵。

儘管計劃可行性和有效性遭質疑,但短期內反擊蘇軍唯一手段便是戰略空中攻勢。其後,計劃空戰規模不斷擴大,以至計劃投擲多達292枚原子彈和246,900短噸(224,000公噸)常規炸彈。估計此計劃將徹底摧毀目標地區85%的包括電力、造船、石油提煉生產及其他重要戰爭工業之工業目標、導致大約670萬人傷亡(270萬人死亡)。美國空軍美國海軍在海軍方面是否參與戰略轟炸、是否值得動用資源等問題上起了衝突。計劃中並無提到核威懾之概念。

背景

1944年,二戰後期,參謀長聯席會議預測,蘇聯將從戰爭中崛起,而蘇聯與美國都將在戰爭以同盟國勝利結束後成為主導世界的兩支力量,而雖英國仍為大國,但其地位大不如前。[1][2]同年2月5日,參謀長聯席會議提出一份對蘇聯戰後意圖的評估,其中預測蘇聯將復員大部分部隊,以支持戰後經濟恢復重建之計劃,且重建任務在1952年之前無法完成。因而,在此之前,蘇聯將尋求避免與各國衝突,但為自身安全會控制處於其邊境的各國。但即使蘇軍復員後,蘇聯軍力依舊強大,美國情報報告估計,復原後蘇軍將留有超過400萬名士兵,共113個師,另有84個師可從衛星國抽調。[3]

二戰期間,美國動員而造就了其歷史上最強大的軍隊,當時包括美國陸軍航空隊在內的美國陸軍,有830萬兵力,其中300萬部署在歐洲戰區,美國海軍和美國海軍陸戰隊的總兵力380萬。到1945年初,計劃要求將約100萬人的21個師從歐洲經美國重部署到太平洋戰場,以支持沒落行動。約有40萬人留駐歐洲執行軍事佔領任務。陸軍根據士兵的服役時間、海外服役時間、子女情況和勳章進行評分,並將那些得分最高的人可優先退伍。至1945年8月,日本投降時,已有581,000名陸軍士兵退伍。在壓倒性的公眾和政治壓力下,二戰後美國軍隊復員工作比原計劃快得多。[4]結果是,到1946年6月30日,陸、海軍和海軍陸戰隊總兵力分別下降至1,434,000人、983,000、155,000人。1947年6月30日,陸、海軍和海軍陸戰隊總兵力分別下降到99萬人、477,000人、82,000人,[5]僅有一個師留守歐洲。[6]同時,歐洲各國經濟仍處於從戰爭中的恢復階段,維持軍隊規模能力受到限制。[6]

接下來幾年,為應對可能與蘇聯爆發的衝突,美國制定了一系列戰爭計劃,參謀長聯席會議曾就當時正開發的新武器,特別是核武器和遠程導彈的潛力,諮詢了新武器和設備聯合委員會主席萬尼瓦爾·布希曼哈頓計劃主任萊斯利·理查德·格羅夫斯少將萬尼瓦爾·布希懷疑是否可能製造出如二戰德國V-2火箭式的導彈,且其射程還要擴大至2,000海里(3,700公里)。即使可行,也仍需盟國海外基地才可覆蓋蘇聯。萊斯利·理查德·格羅夫斯較樂觀,雖說他同意製造遠程導彈於1945年在技術上不可行,但認為在未來10到20年內就能被製造。且建議儲備原子彈庫存,並警告說破壞一個國家工業能力不會影響戰爭之結果。[7]

鐵鉗計劃(1946)

1946年3月2日,聯合戰爭計劃委員會分發了一份代號為「鐵鉗」(Pincher)的戰爭計劃綱要。[8]大綱在4月、6月兩次修訂,大綱預計蘇聯在開始動員60天後可在歐洲部署270個師、中東部署42個師、遠東部署49個師。[9]對計劃者而言中東是個火藥桶,蘇聯對中東的野心與英國相衝突。儘管美國將在其中維持中立,但正如1917年和1941年間發生的那樣,仍難免最終捲入其中。[8]

蘇聯有足夠的軍力跨越萊茵河這一障礙迅速攻佔萊茵河以西的歐洲,迫使美英軍隊撤退到比利牛斯山,但預計蘇軍不可能在當地維持長期佔領。[8]計劃者認為,儘管蘇軍規模上佔優勢,但意大利伊比利亞丹麥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尚可組織防禦,但預計英法軍隊會集中力量保衛本國,而不願意挪用力量防禦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但可能會協助防禦西班牙和意大利。[10]蘇聯進軍西歐的同時,也可能進軍中東。若蘇聯也在遠東發動攻勢,美軍將撤至日本。[8]

 
蘇聯約瑟夫·史達林坦克。對付蘇軍壓倒性力量優勢是此時期所有戰爭計劃之特點所在

美軍目標是守住英倫三島北非印度中國日本,從那得以發動戰略空中攻勢,海軍則封鎖蘇聯的港口。[8]對蘇佔西歐發動第二次霸王行動的提議被否決,因其將導致與蘇軍在蘇軍占絕對優勢之地交戰,且遠離蘇聯本土。奪回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或被考慮,但後勤方面存有困難。因而,首選方案是進攻達達尼爾海峽博斯普魯斯,並通過黑海入侵蘇聯南部。儘管計劃指出使B-29超級堡壘轟炸機得以覆蓋重要目標的範圍內缺乏基地,但該計劃沒有具體要求使用核武器。[11]在當時,B-29超級堡壘轟炸機是美軍最先進的長距離戰略轟炸機。[12]此計劃僅討論最初反攻的行動概念,而無其他行動之概念,也沒有探討在中東部署一支大型部隊的後勤問題。儘管如此,1946年7月8日,聯合戰略規劃局仍接受鐵鉗計劃將其作為「進一步計劃之基礎」。[13]

爾後,聯合戰爭計劃委員會與聯合情報委員會在鐵鉗計劃基礎上對其他區域做擴展研究。1946年8月5日發佈名為Broadview的首份報告,1946年10月24日進一步修訂。該計劃涉及北美的防禦問題,遠程武器的發明使美國之心臟地帶英語Heartland (United States)不再無懈可擊。在不久的將來,蘇聯將有能力實施單向空襲(英語:one-way air strikes)與突擊隊突擊(英語:commando raids),其潛艇也可襲擊航運線與在沿岸佈雷,但當時主流認為威脅來自於蘇聯特工的滲透與顛覆行動。且1950年後,蘇聯有可能開發出核武器與針對美國城市的長程飛機或導彈,蘇聯入侵阿拉斯加的可能性也被考慮在內。為應對這類威脅,美國需要機動地面部隊以及空中預警系統和反潛部隊應付來自蘇聯的突襲。[14]

1946年8月15日發佈的Griddle計劃其中涉及到土耳其的防禦問題。儘管土耳其軍隊有48個師的龐大規模,但缺乏現代裝備。研究報告估計,蘇聯可以部署多達110個師對付土耳其,而不影響其他地方的行動。蘇聯也可同時從盟友保加利亞進攻土耳其東色雷斯,與蘇聯外高加索進攻安納托利亞。蘇軍空降兵和兩棲部隊可打擊達達尼爾海峽和博斯普魯斯海峽兩側。而後,蘇軍也可從土耳其向伊拉克和伊朗推進。據估計,在土軍被迫撤到安納托利亞西海岸前,最多可堅持120天。儘管如此,土耳其在美國的戰略中佔有重要地位,不僅因其是得以對蘇聯執行空襲的潛在基地,也因其可阻擋蘇聯在中東的擴張。因此,研究報告呼籲增加對土耳其提供軍事援助,並發展土耳其的空軍基地與港口。[15]

 
1945年6月,英國陸軍元帥伯納德·蒙哥馬利蘇聯元帥格奧爾基·朱可夫行走於柏林

作為Griddle的擴展研究,1946年11月2日發佈代號名為Caldron的研究報告,報告涉及中東地區。雖說蘇聯生產的石油滿足和平時期需求,但計劃策劃者認為蘇聯石油儲備不足以應付一場大規模戰爭,因而,蘇聯的優先戰略是奪取中東的石油資源,一旦蘇聯奪成,西方盟國也無法從此獲取石油。該地也因被認為是進攻蘇聯的力量集結地,因而蘇聯也將採取行動反制,其中蘇軍多達85個師將用於中東地區的行動,而英軍僅有5個師阻止蘇軍攻勢,而蘇軍部隊預計將在60天內抵達巴勒斯坦。其時大約14個盟軍師可集結於埃及。[16][17]

1946年12月20日發佈的代號名為Cockspur的研究報告考慮了蘇軍對意大利的威脅。報告設想南斯拉夫軍隊進攻意大利,蘇軍主力進攻德國,而後蘇軍也可從意大利北部進攻意大利。西方盟國可選擇嘗試防禦意大利北部,雖說這被認為不切實際;也可實行戰略性撤退。這就帶來了西方盟軍可能於北部的防禦行動中遭摧毀,而不能防禦西西里島的風險。因而,研究報告建議,最好的行動方案是立即撤退到西西里島。[18]

由於鐵鉗計劃要求撤退至比利牛斯山脈,伊比利亞半島之戰略地位顯得格為重要。因此,1947年8月4日發佈的代號名為Drumbeat的研究報告估計,西班牙可在60天內調集質量一般的22個師,葡萄牙可再調集2個師,同時5千人英國駐軍駐於直布羅陀。聯合戰爭計劃委員會不相信蘇聯會進攻西班牙,但也考慮其可能性。據估計,在D+45日前,多達20個蘇軍師可抵達比利牛斯山,其後蘇軍將派出新動員部隊增援比利牛斯,因而至D+90日,比利牛斯山駐有共80萬人的50個蘇軍師,為蘇軍全面進攻伊比利亞做足準備。儘管如此,計劃者仍評估說,西方盟軍有希望守住西班牙。[19][註 1]

Broiler計劃(1947)

儘管在Pincher計劃上所做的研究沒有被參謀長聯席會議定為戰爭計劃,但聯合戰爭計劃委員會1947年7月16日通知聯合參謀部計劃室,稱他們已取得足夠可以制定新戰爭計劃的進展。[17]同年8月29日,隨着1947年美國政府頒佈《國家安全法》,聯合戰略計劃委員會取代了聯合參謀部計劃室的工作,並指示聯合戰略計劃小組以Pincher計劃為基礎構建新計劃,新計劃假設1948年爆發戰爭,且美國將與英國、加拿大結盟,戰爭中也會使用核武器。[20]計劃提高了核武器的重要性標誌着計劃重點的轉變。[21]

最終釋出戰爭計劃版本名為Broiler,並從美軍現有兵力作為出發點進行評估。聯合戰略計劃小組而後還以Broiler為基礎起草了名為Bushwacker的用於1952年1月1日爆發戰爭後的長期戰爭計劃,以及另份名為Charioteer的用於1955年爆發戰爭的戰爭計劃,都假定西歐為蘇軍攻陷,並須進行場戰略性空戰。計劃者沒有指出對戰爭的最終政治目標,而只定於將蘇聯推回1939年的邊界。[20]

 
B-29超級堡壘轟炸機是1940年代後期美軍戰略轟炸機編隊的主力

新計劃也另設想了與Pincher相同的情況,聯合情報參謀部對蘇聯的評估是:蘇聯總可動員多達245個師。其中,120個師部署在西歐、85個師部署在巴爾幹和中東,40個師部署在遠東。使蘇軍有能力在45天內攻克歐洲大部分地區。從長遠來看,預計蘇軍不僅佔據數量上的優勢,武器技術方面也不甘示弱,預計蘇聯將在1952年之前研製出核武器、1956年之前研製出長程轟炸機,使其有能力將打擊範圍覆蓋至美國。[22]

為保美國本土安全,計劃美軍將佔領格陵蘭和冰島。空中加油技術的發展得以使B-29超級堡壘轟炸機與其改進型B-50超級堡壘轟炸機覆蓋蘇聯20個主要城市,B-29還被改裝為KB-29超級堡壘戰略加油機,但首批直到1948年底才完成交付,到1950年5月,將有77架飛機服役。[23]

Halfmoon計劃(1948)

Offtackle計劃(1949)

結果

韓戰爆發致使美國國防預算從1950財年的142.58億美元(相當於2021年的124億美元)增加到1951財年的532.08億美元(相當於2021年的432億美元)1952財年的659.92億美元(相當於2021年的526億美元),軍種力量失衡問題得到緩解,並使得參謀長聯席會議考慮在1952財年組建21個師的陸軍、143支聯隊的空軍與402艘戰艦的海軍。[24]

當蘇聯在比聯合情報委員會預估的最早日期提前一年,比它在1948年3月22日認為最可能研製日期提早四年的1949年8月引爆首枚原子彈時,計劃修訂了對蘇聯核武庫的估計,到1950年中期,蘇聯將擁有10至20枚核彈,到1952年中期,擁有45至90枚,到1954年中期,擁有120至200枚。[25]這點被立即被納入同年10月25日名為Offtackle計劃中,計劃假定戰爭一爆發雙方都將動用核武器。[25]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註釋

  1. ^ 「D日」即蘇軍發起進攻的首日。「D+45日」便是在蘇軍發起進攻後的45日,「D+90日」便是在蘇軍發起進攻後的90日。注意,此處之D日是軍事術語,切勿與1944年的諾曼第登陸混淆。下同。

引用

  1. ^ Ross 1988,第4頁.
  2. ^ Schnabel 1996,第7–8頁.
  3. ^ Ross 1988,第4–5頁.
  4. ^ Schnabel 1996,第91–97頁.
  5. ^ Schnabel 1996,第109頁.
  6. ^ 6.0 6.1 Carter 2015,第148–149頁.
  7. ^ Schnabel 1996,第63–65頁.
  8. ^ 8.0 8.1 8.2 8.3 8.4 Schnabel 1996,第71–72頁.
  9. ^ Ross 1988,第31–33頁.
  10. ^ Ross 1988,第27頁.
  11. ^ Ross 1988,第27–30頁.
  12. ^ Moody 1995,第49頁.
  13. ^ Schnabel 1996,第74頁.
  14. ^ Ross 1988,第34–35頁.
  15. ^ Ross 1988,第35–36頁.
  16. ^ Ross 1988,第36–38頁.
  17. ^ 17.0 17.1 Schnabel 1996,第75頁.
  18. ^ Ross 1988,第38–40頁.
  19. ^ Ross 1988,第41–43頁.
  20. ^ 20.0 20.1 Condit 1996,第153–154頁.
  21. ^ Herken 1980,第226–227頁.
  22. ^ Ross 1988,第53–54頁.
  23. ^ Curatola 2016,第119-120頁.
  24. ^ Ross 1988,第139頁.
  25. ^ 25.0 25.1 Condit 1996,第280–281頁.

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