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文化熱

80年代文化熱,是1980年代中國大陸的一場文化思潮,當時主要討論現代化和傳統文化的問題以及儒學問題[1][2]。有學者認為,80年代文化新思潮的演變環節依次是「反文革」、「反封建」、「反傳統』,再往後才是所謂「文化熱」,其中貫穿各個環節的中心線索是對文革的反思[2][3][4]。此外,「啟蒙」是整個80年代的基本屬性,故整個80年代都屬於「新啟蒙時代[2][3][4][5]

歷史

1980年底,李澤厚發表《美的歷程》一書,而隨之而來的「美學熱」也啟發了人們對生活方式包括革命思維、革命時尚的反省,成為文化熱和新啟蒙運動的先導[6][7][8]

1982年,龐朴人民日報發表了《應該注意文化史的研究》一文,主張要重視文化史的研究,被視為掀起了80年代文化熱的序幕。其中出現了儒學復興論,此類學者主張中國的出路在於儒學復興。[9]

1985、1986年以後,文化熱形成了一股「反傳統」的潮流,自由主義文化興起,這些學者主張要現代化就不能要傳統。1988年的電視紀錄片《河殤》就是當時的一個體現。《河殤》中旁白表示中國是黃河文明,西方是海洋文明,提出要用蔚藍色的海洋文明代替黃河文明。[9][10]

王元化又提出「新啟蒙」,提倡重拾五四運動的精神「民主」和「科學」,並於1988年在上海創立了《新啟蒙》雜誌[9][11]

1989年六四事件以後,文化熱開始退潮[9][12]

參見

參考文獻

  1. ^ 宗勝利. 80年代“文化热”研究综述. 《理論前沿》. 1996, (16).  作者單位: 中央黨校研究生部
  2. ^ 2.0 2.1 2.2 王學典. “80年代”是怎样被“重构”的?. 鳳凰網. 《開放時代》. 2014-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4) (中文). 
  3. ^ 3.0 3.1 王學典. 思想史上的新启蒙时代(黎澍及其探索的问题).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10年. ISBN 978721506655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25). 
  4. ^ 4.0 4.1 王學典. 20世纪80年代的“新启蒙”与黎澍. 《文史哲》. 2002-04-25, (2). ISSN 0511-4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25) (中文). 
  5. ^ 吳庸. 1978年到1988年意识形态领域内的较量. 《當代中國研究》. 2004年, (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09). 
  6. ^ 夏榆. 李泽厚:用理性的眼睛看中国. 《中國青年報》. 2009-0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23) (中文). 
  7. ^ 馬國川. 李泽厚:我和八十年代. 經濟觀察網. 《經濟觀察報》. 2008-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06) (中文). 
  8. ^ 八十李泽厚 寂寞的先知. 搜狐. 《南方人物周刊》. 2010-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18) (中文). 
  9. ^ 9.0 9.1 9.2 9.3 庞朴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光明網. 《中華讀書報》 . 2019-05-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24) (中文). 
  10. ^ 杜維明. “关乎中国人心灵”的挑战. 愛思想. 《金融時報》. 2013-0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10) (中文). 
  11. ^ 李銳. 王元化与新启蒙. 《炎黃春秋》. 2010-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06) –透過愛思想 (中文). 
  12. ^ 《文化学教程 第2版》 陈建宪主编;孙正国,张静副主编;张晓舒,程秀莉,刘旭平编委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第2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