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24是一款採用有源電子掃描陣列(AESA)技術的船載三維空中搜索雷達

OPS-24
研發國家日本
生產公司三菱電機
類型3D空中搜索
首次使用1990年(平成2年)
波段L波段
轉速10-20rpm
探測距離200公里以上
方位角0-360°

OPS-24由日本防衛省技術研究與發展研究所(TRDI)開發,由三菱電機製造。它是第一種在作戰軍艦上使用的 AESA 雷達,於 1988 年在朝霧型護衛艦DD-155號上使用,[1]該艦是後一批朝霧型護衛艦的首艦。該雷達還被用於村雨型護衛艦 (二代)高波級護衛艦

歷史

防衛廳技術研究本部第一研究所第四部雷達實驗室[a]從1967年開始與三菱電機[b]合作進行有源元件的研究,並於1962年批准預算,[2]1971 年製造出第一台實驗性 「電子掃描有源天線裝置」(X 波段,64 元件線性陣列)原型機。 另外,當時正考慮研製S波段機載搜索雷達用於國產預警機(AEW)的機載雷達,因此在1971年至1971年間採用了特拉瓦二極管振盪器並研製了一款研究原型機。實施了「新型雷達(第 1 部分)」(64 個元件的線性陣列),將波段轉移到 S 波段。 1974年,這一原型裝置被安裝在第一研究所的屋頂上,針對東京國際機場進出的飛機進行了探測實驗,並成功實現了連續探測和跟蹤。 這不僅在日本,在世界上也是首次實現。[3]

1975年,又相繼研製出了「新型雷達(第二部分)」(X波段,208陣列平面陣)的樣機,並進行了試製工作。 自1981年以來,技術研究本部在東芝NEC[c]、三菱電機的參與和合作下,開始了三維雷達的內部研究,以取代在航空自衛隊雷達站運行的 J/FPS-1。研發工作從 1983 年持續到 1986 年,1983 年 11 月,三菱電機被選為生產原型機的公司。 由此生產的 XJ/FPS-3 型號於 1987 年 7 月開始在航空測試聯隊(現為航空開發和測試組)的電子測試部門進行實際測試。 1991 年,J/FPS-3 這種實用型型號正式成為日本第一種有源相控陣雷達(AESA)。[4]

另一方面,日本海上自衛隊採用OPS-14作為通用驅逐艦(DD)的防空雷達,但儘管在艦隊作戰過程中可靠性或性能沒有出現問題,但其單獨行動時的防空預警性能仍令人擔憂。 在收到有關J/FPS-3的信息後,海上幕僚監部得出的結論是,基於該型號,考慮到技術可能性、開發風險和預算,它很有可能被實現為DD的3D雷達。[5] 作為回應,J/FPS-3的主要製造商三菱電機為日本海上自衛隊開發了該型號作為艦載AESA。[6]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註釋

  1. ^ 因機構調整,於1986轉入第二研究所。 另外,由於2006組織機構調整,第二研究所更名為電子設備研究所。
  2. ^ 三菱電機(MELCO)是航空自衛隊3D雷達J/FPS-1和海上自衛隊2D空對空搜索雷達OPS-11的主要製造商。
  3. ^ 日本電氣公司(NEC)是無源相控陣雷達的主要生產商,為航空自衛隊生產了J/FPS-2,為海軍生產了OPS-12

出處

  1. ^ Tomohiko Tada. 4. Radar/ECM/ESM (Shipboard weapons of JMSDF 1952-2010). Ships of the World (Kaijin-sha). March 2010, (721): 100–105 (Japanese). 
  2. ^ 藤木 2005.
  3. ^ 技術研究本部 2002,第2研究所.
  4. ^ 技術研究本部 2002,技術開発官(航空機擔當).
  5. ^ 香田 2015,第203-204頁.
  6. ^ 長井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