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滅絕與瀕危物種/特色圖片/1
斑鱉(學名:Rafetus swinhoei)又稱斯氏鱉、斑黿、太湖黿、中華巨鱉等,是一種主要產自中國南部和越南北部的大型淡水鱉,20世紀以來的分佈區為長江下游、太湖、錢塘江、紅河及馬江水系。與生活在西亞兩河流域的幼發拉底鱉(幼河斑鱉 Rafetus euphraticus)為近親,二者是斑鱉屬(斯氏鱉屬)僅存的兩個物種。
斑鱉體呈暗綠色或黑綠色,頭頸部密佈黑綠色與黃色相雜的斑紋,吻部似豬鼻。體形較扁;背甲平而光滑,寬達70厘米,直線長度達86厘米,曲線長度達106厘米;腹部僅有兩個退化的胼胝體。身軀全長可超過1米,體重可達70-100千克,最重可達200千克以上,推測為現存最大的淡水龜鱉類動物。
儘管斑鱉早在1873年便已被命名,但長久以來一直被誤認為是黿(Pelochelys cantorii)或中華鱉(Pelodiscus sinensis)的同物異名,直到1987年美國學者 Meylan 正式將其劃入斑鱉屬,方與其他鱉類區分開來,而中國學界至1990年代以後在學者趙肯堂的研究與宣傳下才認識到其獨特性,並由學者趙爾宓在1994年提出以「斑鱉」為中文名。因此,斑鱉未被列入中國於1989年發佈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也因此長期未得到人類的關注與保護,至今已功能性滅絕。截至2021年初,世界上已知的活體斑鱉僅剩三到四隻:一隻百餘歲的雄鱉被飼養於中國蘇州上方山森林動物世界(原蘇州動物園),兩隻年齡不詳的野生個體生活在越南河內同莫湖水庫,其中一隻為雌性,系2020年10月22日最新發現的個體;另有一隻野生個體可能存在於河內宣漢湖,性別和年齡均不詳。
2010年以來中國學者王劍、史海濤等人提出,斑鱉的諸多中文名均有一定缺陷,不能準確指示其專屬特徵,建議採用新的中文名「黃斑巨鱉」,同時考證出中國古籍中記載的「黿」及其俗稱「癩頭黿」實指斑鱉,因而建議將現代中文裏所稱的黿改名為「亞洲圓鱉」,避免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