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物理學/2010年特選圖片
這裏列出了即將出現在Portal:物理學中的Portal:物理學/特選圖片一欄中2010年的特選圖片。
一月
微粒說的觀點中光的色散。
二月
同時性的相對性的演示:在靜止觀察者看來,事件A、B、C是同時的;但在其他參考系下,這三個事件不是同時的,並且先後順序和參考系的速度有關。
三月
應用球坐標系下的薛定諤方程求解氫原子的波函數(電子云),每個小圖中的數字分別是電子的軌道量子數(能級)、角量子數(軌道角動量)和磁量子數(垂直方向的磁矩)
四月
五月
在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裏,希格斯玻色子是假想的一種帶質量基本粒子,是唯一尚未被證實存在的粒子。希格斯玻色子是純量玻色子,自旋為零,因物理學者彼得·希格斯而命名。2012年7月4日,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宣佈,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的緊湊渺子線圈(CMS)探測到質量為125.3±0.6GeV的新玻色子(超過背景期望值4.9個標準差),超環面儀器(ATLAS)測量到質量為126.5GeV的新玻色子(5個標準差)。這兩種粒子極像希格斯玻色子,但還有待物理學者進一步分析來完全確定兩個探測器探測到的粒子是否為希格斯玻色子。圖為電腦模擬繪製的希格斯玻色子出現事件。
六月
七月
八月
美國太空總署計劃的火星科學實驗室好奇號火星車,已於2011年11月26日15:02(UTC)發射,並在2012年8月6日05:31(UTC)成功登陸火星蓋爾撞擊坑。這輛探測車比2004年登陸的火星探測車機遇號和勇氣號重五倍,長兩倍。比起之前其它火星任務,它攜帶了更多先進科學儀器。好奇號將會分析很多樣本,有些是從泥土挖出、又有些是從岩石中鑽取粉末。預計將運作至少一個火星年(約2個地球年),比起之前任何火星探測車還要探測更廣大的區域。它將調查火星以前或現在維持生命的可能性。科學家形容此火星探測車為「夢幻探測車」。
九月
甚大望遠鏡為歐洲南方天文台在智利建造的大型光學望遠鏡,由4台相同的8.2米口徑望遠鏡組成,組合的等效口徑可達16米。4台望遠鏡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組成光學干涉儀進行高解像度觀測。甚大望遠鏡位於智利安托法加斯塔以南130公里的帕瑞納天文台。四架望遠鏡用當地的馬普敦哥語分別命名為太陽、月亮、南十字和金星。圖為2010年8月中旬,一組天文學家正使用四個甚大望遠鏡之一的「金星號望遠鏡」觀測銀河系中心。
十月
S/2012 P 1(也稱作S/2012 (134340) 1或P5)是冥王星的一顆較小的天然衛星,2012年7月11日宣佈發現。它是冥王星第五顆被確認的衛星,距離第四顆衛星S/2011 P 1的發現僅相隔了一年。哈勃太空望遠鏡上裝有的第三代廣域照相機在2012年6月26日至7月9日間拍攝了九組照片,天文學家從這些照片發現了這顆衛星。這些照片原本為新視野號對冥王星的探測而準備,該飛船目前正在飛往冥王星,預計在2015年7月14日飛過冥王星系統。人們不由得擔憂,該區域可能隱藏着更多的難以觀測到的小天體,高速穿越此區域的新視野號可能與這些未知小天體碰撞。
十一月
現代天文學通過重力透鏡、宇宙中大尺度結構的形成、微波背景輻射等研究表明:我們目前所認知的部分,即重子(加上電子),大致占宇宙的4.9%,而暗物質則佔了宇宙的26.8%,還有68.3%是一種導致宇宙加速膨脹的暗能量。暗物質的存在可以解決大爆炸理論中的不自洽性,對結構形成也非常地關鍵。暗物質很有可能是一種(或幾種)粒子物理標準模型以外的新粒子所構成。對暗物質和暗能量的研究是現代宇宙學和粒子物理的重要課題。圖為今期與早期的宇宙質能分佈餅圖。
十二月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陣列(AMiBA),又稱為李遠哲陣列,是用來觀測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和星系團蘇尼亞耶夫-澤爾多維奇效應的電波望遠鏡。位於夏威夷冒納羅亞火山,海拔3396公尺。
AMiBA 目前有 7 個干涉儀安裝在其六角型平台上。觀測波長是 3 mm (86–102 GHz),於2006年10月開始觀測。6 個偵測蘇尼亞耶夫-澤爾多維奇效應的組件則於2008年開始進行觀測,2009年組件增加至 19 個。AMiBA 計劃由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國立臺灣大學、澳洲國家天文台以及其他大學合作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