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朝鮮民族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評級標準評為初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
|||||||||||||||||
---|---|---|---|---|---|---|---|---|---|---|---|---|---|---|---|---|---|
|
本條目已經被多個媒體組織報導過: | |
---|---|
|
存檔 |
---|
|
建議更名:「朝鲜族」→「朝鲜民族」
「朝鲜族」 → 「朝鲜民族」:Wikipedia:互助客棧/條目探討#朝鮮族條目命名問題已達成共識--🎋竹生🎍 2023年12月5日 (二) 16:01 (UTC)
朝鮮族條目命名問題
-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原標題為:「朝鮮族」主要是指中國境內的中國國籍朝鮮族群,而「朝鮮民族」是個更廣泛的概念,包括了朝鮮半島韓國等國家國籍或後裔的所有人。將維基條目標題改為「朝鮮民族」可以避免可能的誤解和混淆,使條目更具準確性和中立性
維基百科中文版的「朝鮮族(Chaoxianzu / Joseonjok/ Korean Chinese)」條目中存在一些明顯的問題。首先,條目的題目「朝鮮族」其實並不準確,因爲「朝鮮族」這一稱呼在中國是特指持有中國國籍的朝鮮族,大約有兩百萬人口。而「韓・朝鮮民族 (Ethnic Koreans)」則包括了朝鮮半島上的所有韓國人(South Korean)和朝鮮人(North Korean),人口超過八千萬。因此,這個條目的正確標題應該是「韓・朝鮮民族」。 朝鮮族這一稱謂起源於1949-1953年中國共產黨對各民族的命名。在大中華地區及漢字文化圈,"中國朝鮮族"並非官方稱呼,而是爲了強調該族羣的國籍。其正式名稱爲「朝鮮族」。將其與國籍相結合的方式,並不符合維基百科中立且客觀的編輯原則。爲避免混淆,建議將中國朝鮮族條目的名稱修正爲「朝鮮族」,同時將現有的「朝鮮族(全球韓/朝鮮民族)」條目更名爲「韓・朝鮮民族」。[1] [2] [3]
其次,這樣的標題和內容設置容易給人一種誤導,彷彿是在暗示韓國人都屬於中國的「朝鮮族」。這顯然是不對的,甚至是中國政府都不會採取的表述方式。我們中國人對自己的國籍感到驕傲,經常說中國國籍是全球最難獲得的。但通過這樣的條目設置,維基百科中文版似乎在無意中「白送」韓國人中國國籍,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導。 除了中國大陸的一部分人外,在漢字文化圈,無論是中、日、韓,"朝鮮族"這個詞以及其在日韓的直譯,都特指擁有中國國籍的朝鮮族。但在這個條目中,很多人不敢明確寫出"朝鮮族"的韓文直譯,原因是大家心知肚明,實際上只是想暗示韓國人是"朝鮮族"的一部分。 根據多個官方參考資料,"朝鮮族"這個詞應該用來指代中國的朝鮮族。需要強調,將"朝鮮族"改爲"朝鮮民族"可能會影響維基百科的客觀性,因爲"朝鮮民族"和"韓民族"是等同的概念,而"朝鮮族"和"中國朝鮮族"也是等同的概念。 建議維基百科儘快修正這一錯誤,並確保其內容真實、準確和中立,避免給廣大讀者帶來誤解。維基百科中文版的「朝鮮族」條目中存在一些明顯的問題。首先,條目的題目「朝鮮族」其實並不準確,因爲「朝鮮族」這一稱呼在中國是特指持有中國國籍的朝鮮族人,大約有兩百萬人口。而「朝鮮民族」則包括了朝鮮半島上的所有韓國人和朝鮮人,人口超過八千萬。因此,這個條目的正確標題應該是「朝鮮民族」。 維基百科中文版在描述「朝鮮族」時,未明確區分與整個朝鮮民族(韓民族)的定義,故意給讀者帶來一定的誤解。實際上,「朝鮮族」是1949-1953年中國共產黨政府在民族識別工作中確立的專屬於在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朝鮮人羣的稱呼,1949年以前不存在「朝鮮族」這一詞。而在此之前,他們被稱爲「朝鮮人」。維基百科應當在此條目中更爲明確和尊重地區分「朝鮮族」與整體的朝鮮民族。鑑於此,建議維基百科對這一條目進行修訂,以更真實地反映事實,並展現對各民族的尊重。 到「朝鮮族」這個漢字詞彙,清代時,由於承認了朝鮮王國和大韓帝國的存在,因此稱中國領土內的朝鮮人爲「韓民」。後來,在中華民國時代,中國國民黨成立,並承認了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於是稱居住在中國的朝鮮人爲「韓僑」。但是,到了1949年,中華民國被國民黨逐出至臺灣,由共產黨建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時「韓僑」這個名稱再次被稱爲「朝鮮人」。現代所稱的「朝鮮族」之所以會這麼叫,是因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決定將國內所有的少數民族納入管理,並將其作爲民族來管理。1948年8月,中國共產黨在遼寧地區的委員會規定:「居住在遼寧及其他東北3省等的朝鮮族,有戶籍的全部視爲中國公民,沒有戶籍臨時居住的則都稱爲朝鮮僑民」。從1950年開始的民族識別工作的第一階段,將「持有中國國籍的朝鮮人」歸納爲「朝鮮族」。後來,在中國,包括中國朝鮮人在內的全球大約八千萬的朝鮮・韓國人被稱爲「朝鮮民族」,而當提及「朝鮮族」時,指的是大約170萬持有中國國籍的朝鮮人。直到1990年代以前,大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朝鮮族與韓國人之間,在歷史上沒有關聯。[4]
希望維基百科中文版的中立性不因「朝鮮族」條目而受損。建議將「朝鮮族」條目改爲「朝鮮民族」,而涉及中國國籍的朝鮮族條目則維持爲「朝鮮族」。一些網友試圖將韓國人納入中國國籍的少數民族「朝鮮族」分類,這可能會對中韓關係產生負面影響。已有多個韓國機構和媒體關注此事。特別是像現在中韓關係逐步恢復的關鍵時刻,這樣的操作可能會引起不必要的摩擦。根據所獲取的資料,中國國籍朝鮮族的官方稱謂爲「朝鮮族」,通常並未附加「中國」這個前綴。添加「中國」前綴與官方名稱無直接關聯,並且韓國人不被稱爲朝鮮族。 1-2. 朝鮮族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確認的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中國東北的三省(吉林、黑龍江和遼寧)。「中國朝鮮族」一詞的使用主要是爲了強調國籍,並非正式名稱。許多論文明確表示「朝鮮族」專指中國國籍的朝鮮族,如「爲了更好地傳承朝鮮族文化,需利用多元化的形式保護、開發民族文化,重視產業文化園的構建。」 [5] 若朝鮮族包括韓國人,「遼東學院:淺析朝鮮族文化」的傳承與保護的三位中國作者,丁靜怡 鞠華靈 李欣欣不會提到朝鮮族會受到韓流文化的影響。在研究中國國籍朝鮮族文化時,學者通常用「朝鮮族」這個詞來探討這個羣體的歷史文化,在正式命名中通常簡稱爲「朝鮮族」。[6]
3-4. 中央民族大學的博士學位論文及其他學術研究也使用了「朝鮮族」這個詞來描述在中國東北居住的朝鮮族羣體。在「新中國朝鮮族社會的變遷發展:記中國朝鮮民族史學會第二屆第一次學術年會」會議中,許多中國學者表明:「朝鮮族是我國的跨境民族之一,雖然朝鮮族歷史中包含許多『跨國因素』,但朝鮮族的歷史研究進展仍然令人矚目。」在正式命名中,通常只使用「朝鮮族」而沒有加上「中國」這個前綴。「正確評價了朝鮮民族革命鬥爭和朝鮮族參加東北抗日遊擊戰爭的功績,強調了延邊朝鮮族居民的土地關係和民族團結與民族政策問題。」此外,還討論了朝鮮族與北朝鮮的朝鮮民族的關係。[7]
特別在五、關於民族認同部分, 「朝鮮族既是中國少數民族的一員,其認同問題具有特殊性和複雜性。杭州師範大學韓國語系崔鳳春教授從朝鮮族名稱的由來入手,認爲朝鮮族形成之初,民族的基本特徵十分明顯,亦即具有共同的語言——朝鮮語;共同的地域——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和長白朝鮮族自治縣以及若干民族鄉等;若朝鮮族這一詞包括韓國人,則不會有此種描述。共同的經濟生活——田園農耕生活和共同的心理素質——獨特的傳統民族習俗和民族文化。隨着時間的推移,』』』朝鮮族就像「水中之鹽」逐漸融入中華民族大家庭之中』』』,而且這種趨勢越來越明顯,這可能導致其固有民族特徵的逐漸消失。朝鮮族是中國境內的少數民族之一,朝鮮族的前途與中國社會發展關係密切,朝鮮族的存亡與中國的民族政策緊密相連。他認爲,中國各民族關係問題十分重要,政府應該借鑑古代祖先處理中原華夏族和東夷族的經驗來對待朝鮮族等中國少數民族。」關於民族認同的討論中也強調了朝鮮族作爲中國的少數民族,與中國社會發展的緊密聯繫,以及朝鮮族的存亡與中國的民族政策的緊密聯繫。
雖然在某些文獻或學術討論中可能會使用「中國朝鮮族」這個詞以區分其他國家的朝鮮民族羣體,但在官方文檔和命名中,通常只使用「朝鮮族」這個詞。這些中國的很多資料客觀地證明「朝鮮族」特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朝鮮族,而「朝鮮族」不包括五千萬韓國人和兩千五百萬北朝鮮人。
因此,尊敬的中文維基百科,爲避免讀者混淆,建議將條目「中國朝鮮族」更名爲「朝鮮族(Chaoxianzu,指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朝鮮族)」,以明確其含義。同時,將當前的「朝鮮族」條目(其內容主要關聯全球的韓國/朝鮮人,即Ethnic Koreans大約8000萬人相關信息,包括五千萬韓國人)更名爲「韓・朝鮮民族」,以保證內容的中立性和準確性。 --Oakwoodic(留言) 2023年11月13日 (一) 10:06 (UTC)
- 謝謝大家。--Oakwoodic(留言) 2023年11月14日 (二) 05:07 (UTC)
- 確實中國人在平常語境下講朝鮮族是專指境內的朝鮮族人,但這跟美國人平時講black people是專指美國黑人一樣。他們指涉的不包括加拿大黑人或非洲各民族,但是維基條目不會因此就把 black people 等同於美國黑人,因為那是WP:地域中心。
- 另外,中國朝鮮族和南北韓目前仍是同一個民族,英文條目第一句就說「Chaoxianzu, also known as Korean-Chinese, is the Korean ethnic group in China with Chinese nationality」,南韓的F4簽證也稱中國朝鮮族叫「在外同胞」。--C9mVio9JRy(留言) 2023年11月14日 (二) 05:54 (UTC)
-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也向韓國政府表明立場稱"朝鮮族是無可爭辯的中國人,在韓國應該與其他外國人同等對待",開始關注朝鮮族恢復國籍的動向。 中國在上世紀1990年代末韓國製定《在外同胞法》時,也曾就朝鮮族是否適用問題表示不滿。據悉,中國政府對朝鮮族和韓國的聯繫非常敏感,甚至對韓國政府表示了不滿。[8]
- 民族與國籍的區別很重要。雖然朝鮮族和韓國人在民族血統上可能相同,但民族(identity)和國籍(nationality)是不同的概念。維基百科在描述特定羣體時,通常會明確區分這兩個概念。朝鮮族作爲居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民族羣體,他們的生活經歷、現代文化習俗、甚至語言(韓國人說韓語/朝鮮族說中式朝鮮語方言)使用等與韓國人有所不同。因此,在維基百科中將這兩個羣體合併處理會造成信息的不準確性。
- 地域中心問題方面,您提到了維基百科的WP:地域中心問題。這一準則是爲了防止內容在某個地區或文化背景下過於集中。如果維基百科的「朝鮮族」條目包括了所有韓國人,那將是對非中國背景下的韓/朝鮮民族的不公平處理,並且這種處理方式忽略了居住在中國國籍的朝鮮族人的獨特性和特定環境。
- 維基百科應該重視歷史和政治背景的重要性。朝鮮族作爲中國國籍的一個民族,有着自己獨特的歷史背景和社會政治經歷。將他們與韓國人合併,會忽略這一點,也可能導致歷史和政治背景的混淆。
- 目前朝鮮族條目的信息的準確性和專業性不行。維基百科作爲一個信息來源,致力於提供準確和專業的內容。如果將朝鮮族和五千萬韓國人混爲一談,可能會誤導讀者,造成對這兩個羣體的誤解。
- 總之,儘管兩百萬中國國籍朝鮮族和五千萬韓國人在血統上有相似之處,但在維基百科中,根據民族和國籍的不同,將它們區分開來,是爲了保證內容的準確性和專業性。--Oakwoodic(留言) 2023年11月16日 (四) 09:55 (UTC)
- 想要闡明的是關於八千萬韓/朝鮮民族(Ethnic Korean)這一概念在不同子類別中的劃分和區分,特別是兩百萬朝鮮族(Chaoxianzu或Korean Chinese)在其中的定位。
- 1. 韓:朝鮮民族(Ethnic Korean)(總人口:8000萬左右):這是一個廣泛的術語,指的是共享相同文化、語言和血統的民族羣體。這個羣體大約有八千萬人,包括韓國、朝鮮(北韓)以及全球其他地區的韓/朝鮮裔。
- 2. 韓國人(South Korean)(總人口:5000萬左右):這一類別特指持有韓國國籍的人。他們是朝鮮民族的一個子集,具有韓國的文化、法律和政治背景。
- 3. 朝鮮人(North Korean)(總人口:2500萬左右):這一類別專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北朝鮮)的公民。儘管他們在民族上與韓國人相同,但在政治體制、文化習慣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朝鮮的民族名叫朝鮮民族,而不是朝鮮族。
- 4. 朝鮮族(Chaoxianzu或Korean Chinese)(總人口:200萬左右):特指在中國國籍的朝鮮半島後裔羣,約有兩百萬人。他們可能在民族血統上與韓國人和朝鮮人相同,但由於長期居住在中國,已形成了獨特的文化特徵和身份認同。他們在語言、文化習慣等方面可能與韓國或北朝鮮有所不同。
- 綜上所述,現在維基百科的「朝鮮族」條目標題沒有明確指出其特指居住在中國國籍的朝鮮半島後裔,而是模糊地使用了朝鮮民族的概念,這確實存在嚴重的問題。因爲這樣的標題可能會導致對不同子類別之間關鍵差異的忽視,特別是在文化、社會和國籍認同方面。--Oakwoodic(留言) 2023年11月16日 (四) 09:59 (UTC)
- (+)支持將朝鮮族移動到朝鮮民族,但(-)反對將中國朝鮮族移動到朝鮮族。--🎋竹生🎍 2023年11月17日 (五) 10:50 (UTC)
- 感謝您的支持。--Oakwoodic(留言) 2023年12月4日 (一) 08:44 (UTC)
- TLDR,雖然提議人的本心可能是好的,但這種長篇大論的提議很難不讓人認為是意欲為ROK洗地。我個人不太喜歡「X族」的稱呼,感覺會有那個民族的人都被單一國家subjugate的感覺,因此我個人傾向於朝鮮族移動至朝鮮人(中國大陸以外的地區稱DPRK為「北韓」、ROK為「南韓」,因此不會有歧義問題,但在中國大陸的語境下可能需要與DPRK公民作區別)、中國朝鮮族移動至朝鮮族或不移動(在中文語境下「X族」通常默認為少數民族,而中國朝鮮族在中國大陸確實是少數民族,但不移動也不會影響條目的具體指代情形)。Sanmosa Ινα κραζω σοι 2023年11月17日 (五) 13:47 (UTC)
- 中國的《世界民族》期刊的行文規範和體例里規定:「國內民族名稱一般使用「某某族」/「某某族人」/「某某民族」表達,國外民族通常不使用「某某族」,而應使用「某某人」/「某某族人」 「某某民族」表達」。另外,《民族詞典》把世界民族稱為「朝鮮人」,把中國國內的民族稱為「朝鮮族」;這個應該算是權威來源。在條目中應該加入About模板。--萬水千山(留言) 2023年11月18日 (六) 01:14 (UTC)
- 同意這個提議。沒想到我的想法竟然跟《民族詞典》的處理一致,畢竟我這個想法隨的其實是之前Longway22曾經提過的思路。Sanmosa Ινα κραζω σοι 2023年11月18日 (六) 01:19 (UTC)
- (+)支持。不知Oakwoodic君意向如何。--PexEric 💬|📝 2023年11月18日 (六) 10:18 (UTC)
- @Sanmosa (+)支持。--Oakwoodic(留言) 2023年11月18日 (六) 10:33 (UTC)
- 我同意。希望將『朝鮮族』條目更名爲『朝鮮民族 or 朝鮮人』,以確保維基百科中文版的中立性和準確性。非常感謝!--Oakwoodic(留言) 2023年11月18日 (六) 10:36 (UTC)
- 韓國/朝鮮,朝鮮半島的先民之一是三韓人(馬韓、辰韓和弁韓)。雖然古朝鮮國名多變,但「韓人」、「韓民」之稱一直延續,在中朝兩國的法律文書中也時有出現。比如,19世紀80年代的《清·朝水陸貿易章程》中就有「韓人」之稱;在甲午戰爭清國戰敗後,在《馬關條約》中放棄對朝鮮的宗主權認可朝鮮獨立。1897年,朝鮮王宣佈建制稱帝,建立「大韓帝國」,「韓」進入國號,朝鮮半島1910年被日本帝國合併之前的最後一個國號就是韓國。'han'這個音在韓語中是有「一」的意思,因此,感覺移動到韓·朝鮮人或朝鮮·韓人也好。--Oakwoodic(留言) 2023年11月18日 (六) 11:01 (UTC)
- 在全球範圍內,特別是在漢字文化圈(包括中國大陸),韓國/朝鮮民族從古代紀元前以及紀元後6世紀起就有所記載,自1897年以後,普遍被稱作『韓人』。考慮到這些客觀歷史記載,將目前的朝鮮族條目更名為『韓·朝鮮人』或『朝鮮·韓人』會更客觀和準確。
- 《三國志》:「有三種一曰馬韓,二曰辰韓,三曰弁韓。辰韓者,古之辰國也。侯準旣僭號稱王,為燕亡人衛滿所攻奪,將其左右宮人走入海,居韓地,自號韓王。其後絶滅,今韓人猶有奉其祭祀者。」[9]
- 《日本書記》中記錄了紀元後645年「蘇我入鹿被韓人暗殺」的事件。1873年日本的《征韓論》也將朝鮮半島稱為「韓」。[10]
- 1. 1906年,美國夏威夷的《韓人中央學院》成立。
- 2. 1909年,朴容萬在美國創建《韓人少年兵學校》。
- 3. 1913年,在美國成立了《韓人女學院》。
- 4. 1917年,在俄羅斯出版《韓人新報》,1918年成立了《韓人社會黨》。
- 5. 1920年,在中華民國上海成立了《上海韓人勞動會》和《在中國韓人青年同盟》。
- 6. 1922年,在中華民國上海成立了《世界韓人同盟會》。根據該會章程,組織包括17歲以上的韓人男女成員,不分國籍和宗教。
- 7. 1924年,在中華民國武漢成立了以抗日為目的的《武漢韓人青年會》。
- 8. 1927年,《中國本部韓人靑年同盟》在中華民國上海成立,該組織包括廣東、武昌、北京、上海等地的韓人青年會代表。該組織旨在構建一個涵蓋中國大陸和滿洲的韓人青年組織的統一戰線(抗日),於11月8日舉辦了創立大會。
- 9. 1928年,中國上海成立了《上海韓人學友會》。1932年,又成立了《上海韓人青年黨》。
- 10. 1941年,《在美韓族聯合委員會國防課》主導下,為促進美國韓人參與對日本的戰鬥並支持美軍,成立了相應的組織,又稱為《韓人警衛隊》。--Oakwoodic(留言) 2023年11月18日 (六) 12:21 (UTC)
- @C9mVio9JRy@Newbamboo@PexEric@Sanmosa@TuhansiaVuoria --Oakwoodic(留言) 2023年11月18日 (六) 13:12 (UTC)
- 單純為了避免歧義,支持兩個條目分別叫作「朝鮮民族」和「中國朝鮮族」。「朝鮮族」則傾向設定為消歧義頁。--C9mVio9JRy(留言) 2023年11月18日 (六) 17:20 (UTC)
- 根據客觀資料和大家的共識,支持將目前的「朝鮮族」條目更名為「韓·朝鮮民族」或「朝鮮·韓人」。--Oakwoodic(留言) 2023年11月19日 (日) 08:50 (UTC)
- 我只是支持將目前的「朝鮮族」更名為「朝鮮人」或「朝鮮民族」。(-)反對將其更名為「韓·朝鮮民族」或「朝鮮·韓人」,理由是這種帶分隔符的寫法不符合漢語習慣,且在其他條目中連結起來及其不方便。「韓民族」或「韓人」可以作為重定向。--萬水千山(留言) 2023年11月19日 (日) 16:57 (UTC)
- 根據客觀資料和大家的共識,支持將目前的「朝鮮族」條目更名為「韓·朝鮮民族」或「朝鮮·韓人」。--Oakwoodic(留言) 2023年11月19日 (日) 08:50 (UTC)
- 單純為了避免歧義,支持兩個條目分別叫作「朝鮮民族」和「中國朝鮮族」。「朝鮮族」則傾向設定為消歧義頁。--C9mVio9JRy(留言) 2023年11月18日 (六) 17:20 (UTC)
- @C9mVio9JRy@Newbamboo@PexEric@Sanmosa@TuhansiaVuoria --Oakwoodic(留言) 2023年11月18日 (六) 13:12 (UTC)
- 韓國/朝鮮,朝鮮半島的先民之一是三韓人(馬韓、辰韓和弁韓)。雖然古朝鮮國名多變,但「韓人」、「韓民」之稱一直延續,在中朝兩國的法律文書中也時有出現。比如,19世紀80年代的《清·朝水陸貿易章程》中就有「韓人」之稱;在甲午戰爭清國戰敗後,在《馬關條約》中放棄對朝鮮的宗主權認可朝鮮獨立。1897年,朝鮮王宣佈建制稱帝,建立「大韓帝國」,「韓」進入國號,朝鮮半島1910年被日本帝國合併之前的最後一個國號就是韓國。'han'這個音在韓語中是有「一」的意思,因此,感覺移動到韓·朝鮮人或朝鮮·韓人也好。--Oakwoodic(留言) 2023年11月18日 (六) 11:01 (UTC)
- 中國的《世界民族》期刊的行文規範和體例里規定:「國內民族名稱一般使用「某某族」/「某某族人」/「某某民族」表達,國外民族通常不使用「某某族」,而應使用「某某人」/「某某族人」 「某某民族」表達」。另外,《民族詞典》把世界民族稱為「朝鮮人」,把中國國內的民族稱為「朝鮮族」;這個應該算是權威來源。在條目中應該加入About模板。--萬水千山(留言) 2023年11月18日 (六) 01:14 (UTC)
- 程序問題:可能會有大量連結需要清理,若此討論有得出什麼結論,到時候還請記得善後。——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11月19日 (日) 04:13 (UTC)
- 我將在下週出結論之後開始進行連結清理。--Oakwoodic(留言) 2023年11月19日 (日) 07:02 (UTC)
- 我認為可以將「朝鮮族」移動至「朝鮮民族」,「韓民族」作重新導向;「朝鮮族」改為消歧義頁面,「韓國人」及「朝鮮人」作重新導向;至於「中國朝鮮族」則可以維持原名不動。——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11月20日 (一) 01:50 (UTC)
- 不支持以下觀點:「「朝鮮族」改為消歧義頁面,「韓國人」及「朝鮮人」作重新導向;至於「中國朝鮮族」則可以維持原名不動。」--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23年11月27日 (一) 14:56 (UTC)
- 那可以先「朝鮮族」移動至「朝鮮民族」。我覺得其他的不是重點。--Oakwoodic(留言) 2023年11月27日 (一) 23:40 (UTC)
- 不支持以下觀點:「「朝鮮族」改為消歧義頁面,「韓國人」及「朝鮮人」作重新導向;至於「中國朝鮮族」則可以維持原名不動。」--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23年11月27日 (一) 14:56 (UTC)
- 我建議「朝鮮族」移至「朝鮮民族」,「朝鮮族」重新導向至「朝鮮民族」,「中國朝鮮族」移至「朝鮮族 (中國)」。--紺野夢人 2023年11月20日 (一) 02:41 (UTC)
- 實際上不乏正式使用「中國朝鮮族」的例子,若要消歧義仍應以前者為主。——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11月20日 (一) 08:34 (UTC)
- ( ✓ )同意您的意見。--Oakwoodic(留言) 2023年11月20日 (一) 14:04 (UTC)
- 實際上不乏正式使用「中國朝鮮族」的例子,若要消歧義仍應以前者為主。——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11月20日 (一) 08:34 (UTC)
- (-)反對其實沒有比之前討論時更多的理由,莫名其妙就算成共識了--苞米(☎)💴 2023年12月8日 (五) 12:49 (UTC)
- (?)疑問 苞米君,我已經閱讀過以前的討論,但發現其中缺乏足夠的邏輯支持。僅僅堅持反對而沒有合理的理由是不夠的。根據廣泛的資料,關於』朝鮮族(Chaoxianzu)』與』韓民族/朝鮮民族(Koreans)』的區分,我們首先要認識到,朝鮮族在中國通常指的是擁有中國國籍的朝鮮族群。對於您主張朝鮮族能代表朝鮮半島所有人的觀點,目前沒有充分的證據支持。雖然有些辭典對此有所定義,但在大多數情況下,『朝鮮民族』的使用率高於』朝鮮族』。『Koreans』並不等同於』朝鮮族』,朝鮮族只是約8,500萬全球Koreans的一部分,約170萬(相當於2%)的Korean-Chinese。實際上,『朝鮮民族』才是更加準確的稱呼,這個詞彙自1910年代就有使用例子。朝鮮族這一群體的命名和發展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緊密相關,並於1953年在中國共產黨的民族識別工作中被正式命名,因此不能代表所有朝鮮半島的人。雖然朝鮮族與韓國有着深厚的歷史和文化聯繫,但由於長期在中國的生活和發展,他們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身份和社會認同。此外,雖然朝鮮族與韓國之間有着密切的交往,包括國際婚姻和留學,但這並不意味着朝鮮族在身份認同上與韓民族/朝鮮民族完全一致。許多朝鮮族人對作為中國公民的身份有着深厚的認同,同時也保持着對朝鮮族特有文化的認同。綜合來看,朝鮮族(Chaoxianzu)與』韓民族/朝鮮民族(Koreans)』之間存在顯著差異,這些差異源於他們各自獨特的歷史發展、文化背景和社會環境。因此,將』朝鮮族』簡單等同於』韓民族/朝鮮民族』肯定會忽略這些重要的差異性。這一點在維基百科的共識中也有所體現,反映了對這一複雜話題的深入理解和廣泛討論,無法破壞中立性。如果有質疑,請有邏輯地提供根據資料能夠證明您的意見。這樣的討論將有助於我們達成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並尊重所有相關群體的多元身份和歷史。這種對話和理解是建立在綜合考量和尊重歷史事實的基礎之上的,這正是我們作為維基百科社群成員應該追求的目標。
- ① 1919年 三一運動《獨立宣言書》(朝鮮建國四千二百五十二年三月一日 朝鮮民族代表 33人 孫秉熙 吉善宙 李弼柱 白龍城 金完圭 金秉祚 金昌俊 權東鎭 權秉悳 羅龍煥 羅仁協 梁甸伯 梁漢默 劉如大 李甲成 李明龍 李昇薰 李鍾勳 李鍾一 林禮煥 朴準承 朴熙道 朴東完 申洪植 申錫九 吳世昌 吳華英 鄭春洙 崔聖模 崔 麟 韓龍雲 洪秉箕 洪基兆)[11] 1.1 延邊大學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劉智鵬 專門史 論文: 「3·1運動」開創了朝鮮民族解放鬥爭的新階段 [12]
- ② 這表明,朝鮮族人已經形成為區別於朝鮮半島朝鮮民族的心理素質,在朝鮮族與韓國的頻繁的交往過程中,他們之間的國際婚姻迅速發展起來。(表二)到1998年3月末朝鮮族女性改為韓國國籍者為30349人。朝鮮族留學的主要國家是日本,還有韓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計不完全統計在韓國移居過的朝鮮族有近30萬人,這表明總人口200多萬的朝鮮族中有七分之一的人去過或正居住在韓國。[13]
- ③"朝鮮族"(朝鮮文/韓字:조선족)的稱呼特指中國少數民族朝鮮族,是擁有中國國籍的中國人,根據2010年中國第六次人口普查資料,朝鮮族約有183萬人。[14]
- ③ 朝鮮族 Chaoxianzu Korean ethnic minority group 人口為1920597人。[15]
- ④ 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1953年民族識別工作中正式被命名為. 「朝鮮族"[16]
- ⑤ 就在韓朝鮮族而言,其身份認同可能有三種:韓國的「韓民族」、中國朝鮮族以及介於兩者之間,而中間取向身份選擇的雙邊歸屬感都偏低。學界意識到,在韓朝鮮族的流動決策是一個複雜的博弈過程。朴今海、姜哲榮發現大多數在韓朝鮮族對中國有強烈的歸屬感,但民族認同、國家認同、韓國政策及社會環境對其現實選擇產生了複雜的共時影響,呈現為「現實的韓國,未來的中國」。朝鮮族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及歸屬感更加明顯,在韓國的就業過程,突出了與韓國的「認異」,也強化了對中國的認同。中國朝鮮族不同於韓國的「韓民族」。兩者雖然有很多相似點,但是經過長時間中國文化與教育的薰陶,又有別於「韓民族」。[17]--Oakwoodic(留言) 2023年12月8日 (五) 20:18 (UTC)
- @Oakwoodic:閣下這個屬於先畫靶,再射箭的。先預設論點再找證據而已。將朝韓兩國主體民族稱為「朝鮮族」的證據一堆。在中文中「XX族」和「XX民族」就是同義詞,用「朝鮮族」(조선족)一詞特指中國朝鮮族,而不稱朝韓兩國的主體民族為「朝鮮族」是韓語的用法,閣下的做法是用韓國的劍斬中文詞的詞義,是為用外語詞語污染中文原有詞彙表達助紂為虐。「中國朝鮮族」在中文中絕大多數情況是用通稱「朝鮮族」的沒錯,但這種情況再「蒙古族」、「京族」、「哈薩克族」、「苗族」等跨境民族上都有出現,不是什麼特例,不能作為中文中的「朝鮮族」是「中國朝鮮族」的專稱的證據。一些中文資料中對韓國「朝鮮族」(조선족)用法限制的繼承,完全有理由懷疑是被韓語影響了,我們應該抵制這種現象。
- 官網資料中稱朝韓兩國主體民族稱為「朝鮮族」的證據:
--苞米(☎)💴 2023年12月11日 (一) 00:46 (UTC)
- 另外,大家要考慮維基百科錯誤觀點對中文資料的污染,「朝鮮族」特指中國朝鮮族很多是維基百科出現這種說法之後才在其他中文資料中出現的--苞米(☎)💴 2023年12月11日 (一) 00:55 (UTC)
- 「烏茲別克斯坦朝鮮族」[18][19]、「哈薩克斯坦朝鮮族」[20]、「俄羅斯薩哈林州朝鮮族」[21]……這篇延邊大學的論文「中國朝鮮族國家認同研究綜述」引用的文獻多處使用「中國朝鮮族」,如果「朝鮮族」特指「中國朝鮮族」,完全不需要使用限定詞。--Kethyga(留言) 2023年12月11日 (一) 04:02 (UTC)
其他跨境民族
- @Oakwoodic:閣下想把「朝鮮族」的詞義限縮為「中國朝鮮族」,理由中有民族識別工作中的正式命名是朝鮮族,那麼閣下想如何處置「蒙古族」「哈薩克族」「京族」「苗族」「塔吉克族」「德昂族」等等一系列的跨境民族的稱謂?--苞米(☎)💴 2023年12月11日 (一) 01:04 (UTC)
「XX民族」的命名
維基各個族群的命名,只有涉及日韓的「朝鮮民族」「大和民族」是以「XX民族」命名的,屬於順應韓語和日語中「漢字詞」的用詞習慣。其實在中文中,「XX民族」一般僅用於指稱這個民族整體的語境中,在表明個人族屬、族別的時候,極少這麼用。當然,絕大多數情況,對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民族使用的還是「XX人」這種稱謂,在強調族別的時候才用「XX族」。如「亞美尼亞人口中,亞美尼亞族約佔96%,其他民族有俄羅斯族、烏克蘭族、亞速族、希臘族、格魯吉亞族、白俄羅斯族、猶太人、庫爾德族等。」
在加上限定詞表示民族支系的時候也很少用「XX民族」,如只有「中亞朝鮮族」、「中亞朝鮮人」、「中亞高麗人」,而沒有「中亞朝鮮民族」這個稱謂。--苞米(☎)💴 2023年12月11日 (一) 02:43 (UTC)
- 本討論已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