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柴玲

由InternetArchiveBot在話題外部連結已修改上作出的最新留言:5 年前
基礎條目 柴玲屬於維基百科人物主題軍事領導人、革命分子及活躍分子類的基礎條目第五級。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丙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傳記專題 (獲評丙級未知重要度
這個條目屬於傳記專題的一部分,用於整理和撰寫維基百科中的人物條目。歡迎任何感興趣的參與者加入這個專題參與討論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女性專題 (獲評丙級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女性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女性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未知  根據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政治專題 (獲評丙級中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政治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政治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中重要度
中國專題 (獲評丙級中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中國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中國領域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中重要度

此條目不中立

不許你惡意詆毀柴玲! User:218.79.228.71 01:28 2005年5月28日的留言(註:218.79.228.71的留言原本被刪除,已被User:Ktsquare恢復。)

一個條文,事實應當儘可能準確,資料取捨應當以客觀可信為原則,而語言也應當儘可能中立。

象下面的陳述,就有事實錯誤:

「柴玲是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中第一位撤離廣場的學生領袖」 ------事實上,柴玲是最後撤離廣場的少數幾個學生領袖之一。

「柴玲在錄音帶中表示「親眼目睹坦克車輾過學生身驅」」------事實上,柴玲在錄音帶中只是表示親眼目睹軍人向紀念碑開槍,而對於坦克輾壓學生,在錄音帶中她用的是「後來聽說」的字眼,表明並非親眼所見。

象下面的陳述,就沒有提供任何可信的資料來源:

「有人披露其在絕食過程中偷偷獨自進食」 ------即使要提這樣未經證實的事情,也應當誠實地說明消息來源。

此外,象「她是一個不顧其他人性命的人、自私的人」一類語言,缺乏中立,偏見頗甚,不是詞條中應當出現的。

22:16 2006年6月22日Mengyun


第一,「柴玲是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中第一位撤離廣場的學生領袖」這句話好像條目中沒有吧,你不是看花了眼吧。第二,你說的事實是柴自己說的話,真正的事實是除了她自己沒人證明她是最後一個撤離的人,只有上帝才知道她是不是最後撤離廣場的,難道您是上帝?第三,說「後來聽說」是後來接受香港媒體採訪時說的,如果當時她就這麼說何必在接受香港媒體採訪時被人詰問而進行反覆辯護?第四,她到底有沒有獨自進食的確是未知之謎,但是「有人披露」這件事可是隨便網上一搜一大把,您就不用否認了吧。我們只說有人披露,可沒說這事就是真的,維基只做描述不做評判。第五,這句話本身的確不是中立的語言,維基可從來沒說這些人說的就是對的,但是請注意,的確有許多人這麼認為,這可是不折不扣的事實,維基只管描述事實,不做評判,信的人自然會信,不信的人自然不信,就比如您。你認為有人說的話不對你也可以拿出另一些人的說法和證據,可是您不能因為別人說的這話不符合您的想法,就硬把有人說過那些話這一事實抹去吧。另外,發言請簽名。--3dball 22:39 2006年6月22日 (UTC)

第一,「柴玲是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中第一位撤離廣場的學生領袖」這句話,出現於「21:55 2006年6月22日 3dball」的條目中,請您3dball先生指責別人花眼的時候,先檢查一下自己;

第二,柴玲於6月4日凌晨撤離廣場,有照片、錄像以及當時在場的人士為證;

第三,柴玲1989年6月8日錄音帶的音頻和文字都有保存且公佈,她說過什麼,不難查證;

第四,對於「有人披露」,應當如實說明原始消息來源,如果沒有,就應誠實說明消息未經證實;

第五,你承認「不是中立的語言」的時候,請記住,「中立」是維基的四大支柱之一。中立,要求無偏地呈現各種觀點,不能偏頗。

Mengyun 23:14 2006年6月22日 (UTC)

第一,這句話我在隨後的編寫里早就拿掉了吧,明白了,原來你是看都不看一眼當前的條目文字,就悶頭直接回退的呀。

第二,她確實提供有一張照片,可這張照片的畫面上根本無法看出準確的拍攝時間和地點,相反,最後一個撤離的侯德建反而證明了柴是在用謊言掩蓋着什麼,你不會說其實是侯在撒謊吧。

第三,柴的原話如下:「我是柴玲,保衛天安門廣場指揮部總指揮,我還活着。自六月二號到六月四號這段時間整個廣場情況,我想我是最有資格的評論家。」「可是我們事後才知道,我們仍然有些同學,他們對這個政府、對這支軍隊還抱有希望。他們以為頂多是軍隊把大家強行地架走,他們太疲勞了,還在帳篷里酣睡的時候,坦克已經把他們碾成了肉餅…(哭)。有人說同學死了兩百多,也有人講整個廣場已經死了四千多。具體的數字到現在我也不知道。」「市民告訴我們,這些士兵是真殺啊!對着市民區發火箭炮」。對不起,並沒有你所說的對xxx開槍,作為一個首次連續聽這段錄音的正常人,唯一能得到的信息就是她一直親歷現場,看到坦克壓人,沒錯吧。不過我也在隨後的編輯中已經把親眼所見四個字刪除了,不過您還是看也不看,繼續悶頭回退成您自己的編輯。

第四,維基本來就沒說這條消息的真實性,它是謠言還是事實維基是不做判斷的,維基只管描述,當然後面加上一句「該消息未經證實」則更為客觀,但是硬要把它抹去,實屬不妥。

第五,請您好好了解一下維基中立的真正含義吧,維基所說的中立並不是靠當和事佬不敢發聲來達到的,而是靠各方均有表達己方觀點的空間達到的。上面我已經說過了,你可以不同意對方的觀點,你也可以拿出你的材料證據,作為平衡表達出你這一方的觀點,但你絕對無權因為對方的觀點與你不和就硬要把對方的聲音給抹去!這才是維基百科「中立」的真諦。--3dball 23:41 2006年6月22日 (UTC)

以條目歷史而言,

3dball有將Mengyun的修訂適當地放進條目中,例如「金培力」、柴玲到美國後的生活。兩位不同意的地方3dball並無主動地放進條目內(消去Mengyun的修訂當然除外)。Mengyun主要是將一些觀點放進條目內(看Mengyun自第一次修訂起的修改)。故此3dball這次有理。我的本意是請兩位討論後才將有爭議的觀點放進。我現在恢復3dball的最後修訂,保護依舊直至有結論或爭議降溫爲止。zzz....很睏 "Press" my name and Wake me up inside (UTC年號) 維基百科6年06月23日00:18 00:18 2006年6月23日 (UTC)

條目中的偏見與誤導

第一,關鍵事實是,柴玲最後在廣場上

3dball所稱「在廣場上一直堅持到6月4日凌晨6點,目睹了清場全過程的台灣流行歌手侯德健」,就是證明人之一。他在記錄片《天安門》中說,6月4日凌晨「我們聽柴玲在廣場的喇叭裏面說,願意走的人走,願意留下來的人留下來。柴玲要留在廣場。我們就覺得柴玲這樣講的話,很可能會有危險,很可能會有想走的人走不了,想留下來的人會更危險。」 劉曉波也說,「當時就商量了一個辦法,找戒嚴部隊去談判。我們派兩個人,再跟柴玲他們商量,叫他們也派兩個人,一塊兒以我們四個人的名義和廣場指揮部的名義去跟戒嚴部隊談,叫他給予我們時間,我們撤離廣場。」

3dball大段引用了侯德健在記錄片《天安門》中說的話,不知為何,卻偏偏漏掉了影片中侯德健、劉曉波等在場人士多次提到柴玲最後也在場的事實。可以借用3dball先生自己的話問一下,「你不會說其實是侯在撒謊吧」?

3dball寫的條目,通過大段引文和匿名傳言,着力渲染強調柴玲「是個自私的人」,卻刻意漏掉這個關鍵事實不寫,這就是使得該條目完全失去了中立性。


第二、士兵向紀念碑開槍

關於柴玲6月8日的錄音談話,3dball引了幾段,並且斷言,「對不起,並沒有你所說的對xxx開槍」。其實有關的話,就緊挨着3dball的引文,這連續兩段文字是:

「……在同學們撤離的時候,士兵們戴着鋼盔,手持衝鋒槍,已衝上紀念碑三層,沒有等廣場指揮部把撤離的決定告訴給大家,我們設在紀念碑的喇叭已經給打成蜂窩狀,這是人民的紀念碑呀!是人民英雄的紀念碑呀!他們竟然向紀念碑開槍,其他的同學多數撤下來,都是哭着撤走。

市民們都說,不要哭。同學們說,我們會再來的,因為這是人民的廣場。可是,我們事後才知道,仍然有些同學,他們對這個政府和解放軍還抱有希望,他們以為頂多這支軍隊把大家強行架走。他們太疲勞了,還在帳篷裏酣睡的時候,可坦克把他們輾成肉餅。有人說,同學死了兩百多,也有人說廣場已經死了四千多,具體的數字到現在我也不知道。但是,那些在廣場最外層的工人自治會的人,他們統統都死了,他們最少有二、三十個人。 」

3dball引了後一段,卻對前一段視而不見,有點怪。

對比柴玲的這兩段話,可以發現,前一段是親眼所見,後一段則強調了是聽說,用了「事後才知道」、「有人說」、「也有人說」等等字眼予以限定。

在3dball寫的條目中,仍然有誤導,暗示柴玲只是在1997年才「間接承認沒有親眼目睹」後一段說的事情,這顯然並非事實,因為柴玲的原話就已經清楚說明是聽說,並非目睹。

我覺得,如果條目寫作人一定要對其柴玲談話內容的事實性作出判斷,應當給出談話全文的外部聯接,以符合維基的中立宗旨。

Mengyun 11:09 2006年6月23日 (UTC)

我早就說過了,維基的中立是靠各方面來補充自己的觀點達到的,而不是你那種企圖把別人的話抹掉。你也用不着口口聲聲「3dball寫的條目」,原來的條目也不是我寫的,我只是在原來的基礎進行修改,你沒看到原來的條目很多是繁體字?事實也是我在修正着條目的不完善之處,倒是您從來不管別人的修改,只想一遍遍的悶頭改為你自己心中的版本,以這樣的編輯態度怎能做到條目的中立?下面再針對你說的這幾點說明我的意見。

  • 第一,我前面已經說過了我早把條目中那句說她先撤離的話去掉了,你自己看看清楚條目再說。劉侯等人說的只是軍隊到達廣場前的情況,卻絕沒有說過柴是和他們一起最後撤離的,事實是誰也不知道她什麼時候撤離的,如果她是和侯一起最後撤離的,也沒有後面面對港媒是的解釋了,更不會有侯的那段「謊言對謊言」之說,對於她到底有沒有先撤在第二點的討論里可以看的更清楚。事實上條目此段落中除了絕食是傳言,又有哪句是傳言?
  • 第二,同第一點一樣,我早已經去掉了老版本的「親眼所見」四個字。錄音很長,條目只是挑了比較有代表性的幾句話,就是為了說明她的講話會給聽眾留下什麼印象。你要非要說什麼視而不見,那就請在順着你說的那段話繼續往後看

我想,我是最有資格說:我們這些學生是不是暴亂分子?每一個有良心的中國人,把你們的手放在你們的胸口上,你想一想:年青的孩子手挽着手,肩並著肩坐在紀念碑的下麵,他們用目光迎接劊子手的屠刀的時候,他們是暴亂分子嗎?如果是暴亂分子,他們還會這樣靜靜地坐在那兒嗎?法西斯到了甚麼樣的程度,他們可以厚著臉皮昧著良心撒謊,扯天下之大謊!如果說那些拿着衝鋒槍殺無辜市民的士兵是野獸、畜牲的話,那麼這些坐在電視螢幕前、攝相機前撒謊的人他們是甚麼人?正當我們手挽手撤離廣場的時候,一輛坦克車追過來向着同學放催淚瓦斯,坦克車就在同學身上壓過去,在同學的腿上、頸上,許多個同學再也找不到完整的屍首了....誰是暴亂分子?

她繪聲繪色的描繪坦克壓人的情景,好像並沒說過這是聽來的吧?再回頭看前面她說的那段話

市民們都說,不要哭。同學們說,我們會再來的,因為這是人民的廣場。可是,我們事後才知道,仍然有些同學,他們對這個政府和解放軍還抱有希望,他們以為頂多這支軍隊把大家強行架走。他們太疲勞了,還在帳篷裏酣睡的時候,可坦克把他們輾成肉餅。有人說,同學死了兩百多,也有人說廣場已經死了四千多,具體的數字到現在我也不知道。但是,那些在廣場最外層的工人自治會的人,他們統統都死了,他們最少有二、三十個人。

前面不是說她是堅持到最後一刻的學生領袖嗎,那為什麼這些廣場上的情況是「事後才知道」?也不要說她扔下四千人死去的學生跑了,就算按少的說,她也是扔下兩百個死去的學生跑了,這還只是死的學生,還有受傷的呢?沒受傷的呢?看來最少她也是扔下數百名學生先跑了。你是不是也覺得這種抓住別人的話柄的推理很沒意思了?我上面已經說過了,作為一個普通聽眾,這麼長的錄音,第一遍聽下來的感覺誰去特別注意那偶爾出現的幾個「後來聽說」?相反,最直觀的感受是她一直是當場親歷第一線的人,看到坦克壓人。條目中這段話主要是說明「普遍認為柴玲的演講具有相當的感染力」,口才好,但是這種感染力是建立在不負責任的滿嘴跑火車的基礎上的,所以條目才會又引用侯的說法。--3dball 13:57 2006年6月23日 (UTC)

前面不是說她是堅持到最後一刻的學生領袖嗎,那為什麼這些廣場上的情況是「事後才知道」?

柴玲是學生領袖中最後一批撤離廣場的。根據現有資料,在她、指揮部、和候德健等人撤走時,大隊學生都跟着撤走了。但是在大隊學生和候德健等人撤走以後,仍然有一些學生還沒有撤,其中有人被解放軍亂槍打死,例如中國人民大學學生程仁興,就是在戒嚴士兵的亂槍掃射中,倒在了天安門廣場的國旗杆下。此外,6月3日子夜以後,廣場內層指揮部所在的紀念碑附近,與廣場外層(如工自聯所在的西北角和紀念堂靠西角等),已經被戒嚴部隊分隔,消息不通。外層這些地方有人死亡,如北京農業大學園藝系碩士研究生戴金平被槍殺於紀念堂附近,都是後來才知道的。不僅柴玲是事後才知道,就連候德健在當時也不知。

Mengyun 15:13 2006年6月23日 (UTC)

劉侯等人說的只是軍隊到達廣場前的情況,卻絕沒有說過柴是和他們一起最後撤離的,事實是誰也不知道她什麼時候撤離的,如果她是和侯一起最後撤離的,也沒有後面面對港媒是的解釋了,更不會有侯的那段「謊言對謊言」之說,對於她到底有沒有先撤在第二點的討論里可以看的更清楚。

從這段話,可以看出你對事件經過無知得厲害。劉侯等人說的,不是「軍隊到達廣場前的情況」,而是軍隊已經抵達,並且已經部署就緒、將廣場團團包圍之後。所以劉、侯才要去找戒嚴部隊談判,讓他們暫緩清場,放一條通路允許學生撤離廣場。否則,軍隊還沒來,學生直接撤了就是,要談判什麼?

至於所謂「誰也不知道她什麼時候撤離的」,更加只是你個人的想像。劉曉波、候德健證明柴玲直到談判時還在廣場,當時劉、候說服她同意談判,然後,「我們就自己去了。剛剛坐到車上,開了沒有幾秒鐘,就看到長安街上全是部隊。當我們的車子還沒有靠近的時候,部隊就拿起槍來對着我們」。因為廣場已經被戒嚴部隊包圍,獨自往外闖時被打死的危險,遠遠大於呆在廣場紀念碑下的危險。說柴玲在這時候獨自撤離廣場,只能是無知者的想像。

柴玲本人下面一段敘述,更是從來沒有任何一位在場人士反駁過:「六四清晨,當小封、李祿和我帶領着大家從廣場撤下來的時候,我們走在第一排,就是想如果他們把我們趕出廣場再屠殺的話,那就讓子彈從我們的胸膛上穿過,用我們的行動來告慰後人,完成我們指揮部的使命吧。」(見《北京之春》1995年6月號第31頁)

至於柴玲所描述的坦克追壓學生事件,你說「她繪聲繪色的描繪坦克壓人的情景,好像並沒說過這是聽來的吧?」 然而,她對此事的描述,卻是有充分旁證的------丁子霖已經查到了被坦克壓死壓傷人員的名單,請見下節。此事若不假,正說明柴玲當時是與撤離學生在一起的。候德健一句也沒有提的的坦克壓人事件,柴玲卻知道並且作了與後來調查結果相一致的描述。

Mengyun 16:38 2006年6月23日 (UTC)

前面已經說過一百遍了,柴到底是不是最後撤的維基不作判斷,現在的條目也沒說她是首先開溜。她是什麼時候離開廣場的只有她自己和上帝知道,反正候劉不知道,那幾百到四千個被打死的學生不知道。但無論如何,不能因為沒人知道她是啥時候撤的就默認為她是堅持到最後撤退的吧。她當時可是比候劉等人級別高的多的領袖,連侯這種小人物都有一大幫人能證明他是最後撤的,像她這種「和大家手挽着手撤離」的領袖這麼多年來一個人證都拿不出來,這也太說不過去了吧。

「然而,她對此事的描述,卻是有充分旁證的」,這也太搞了吧,柴說的是「正當我們手挽手撤離廣場的時候」,丁說的坦克壓人事件是在六部口,六部口你知道在哪兒嗎?在靠近西單的地方,離天安門直線距離有三站路,更不用說到紀念碑紀念堂,這輛坦克根本不可能是柴在廣場附近所能親眼見到的,除非她有超人一樣的千里眼!丁的描述里的學生怎麼也不可能是柴說的手挽手撤離廣場的「我們」——有推着自行車的,有走在排尾的,有走在排頭的(這坦克也蠻厲害的,不知道怎麼能單單壓死了排頭和排尾,隊伍中間的人反而沒事)。誰都知道六四死了不少人,問題是你柴玲到底是親眼看見了還是只是聽說的,如果只是聽說的為什麼要說成好像你親眼看見的一樣?只是為了增添你講話的悲情氣氛和感染力?維基只描述確認的事實,我們不是偵探,更無從去評判別人的話的真偽,她說的是真是假維基無從判斷,我們唯一能確認的就是她繪聲繪色的說了一件她並未親眼所見的事,而她卻要把這個包裝成就是她親眼所見的。為什麼會有很多人要質疑她的話,為什麼她隨後面對港媒的時候無法像侯劉一樣理直氣壯義正詞嚴,這就像狼來了,當一個人的品行有問題被人質疑的時候,即使狼真的來了她說的都是真的,也沒有人相信了!這就是侯所說的「謊言說」的意義。尼克遜為什麼會下台?不是因為他偷聽對手這件事本身,而是因為他撒謊,如果他一開始就老實承認也決不至於鬧到最後要下台的地步。扯太遠了,收回來,六四到底死了多少人,多少是被坦克壓死的,多少是被子彈打死的,這些大可以到六四條目里去寫,但這和本條目里關於她那富有感染力的演講一點關係也沒有。--3dball 17:01 2006年6月23日 (UTC)


你這一段就不講理了。

丁子霖說得很清楚,坦克追壓發生在大隊學生們撤離天安門走到長安街的六部口時。丁子霖的原話里就有一段是這樣說的:「董隨學生隊伍從天安門廣場撤離時,走在隊伍的尾部。他也是在沒有任何防備的情況下被那輛瘋狂的坦克碾死的」。只要柴玲這些學生們一道撤離天安門廣場,走在一起,她就能看見,用得着所謂「超人一樣的千里眼」嗎?

柴玲說「正當我們手挽手撤離廣場的時候」,與丁說的「董隨學生隊伍從天安門廣場撤離時」,或許說得不夠準確,然而卻都是一個意思,即「事件發生在學生撤離廣場的過程中」。

至於學生們,有手挽手的,也有推自行車的,即使每一排學生都手挽手,也還可以有前排後排,有隊首隊尾,根本就不矛盾。柴玲與一些學生手挽手,並不排斥還有另外一些學生推自行車。她說了沒有人推自行車嗎?

至於「維基只描述確認的事實」,很好,請問你堅持寫上的「其在絕食過程中偷偷獨自進食」,是確認的事實嗎?你能說出披露此事的人姓甚名誰、當時在何處、有否親見、以及柴玲在何時何地偷偷進食嗎?或者降格以求,你能說出此消息的原始出處嗎?如果你連一項也說不出,那就只能證明你沒有作任何求證事實的努力,完全違背了「維基只描述確認的事實」的宗旨。

我在下面所寫的修改方案,每一句話都有確證。例如,『根據侯德健等人的見證,6日3日夜至4日凌晨,政府出動軍隊坦克清場時,柴玲一直在廣場上,並且聲言自己「要留在廣場」。其他人如鄭義和封從德等,都指出她是學生領袖中最後撤離天安門廣場的人士之一。』 這一段,我引述的每一句話,都是可以確認的,有authentic source。請問你有嗎?

Mengyun 17:53 2006年6月23日 (UTC)

最後,天安門廣場上學生死亡情況,是你為了證明柴玲「不負責任的滿嘴跑火車」而引入的。「不負責任的滿嘴跑火車」,是從你口中說出的話,帶有強烈的感情偏見。既然你要寫這一點,就要遵循「平衡反映各種觀點」的原則,不能只寫對你個人偏見有利的一面(如候德健的話),不寫對你不利的一面(如丁子霖的調查)。這也是維基的中立平衡原則。否則,這個條目就只能是你個人強烈偏見的反映,不再是維基。

Mengyun 18:13 2006年6月23日 (UTC)

我的修改很快被編輯刪除了,我想在這裏發發言應該沒有什麼問題吧,要不這個維基百科的編輯就是很有問題的了。 看過柴玲的錄像,我個人認為她是很勇敢的,一個無知的人才會不考慮後果,而柴玲知道自己可能會被判處三年,五年甚至十七年的徒刑,但第二天,當同學希望她用她的影響力穩定廣場的局勢的時候,她還是堅決的留下來了,一直到最後。這是一個清醒的人做出的勇敢抉擇。 關於柴玲什麼時候撤離的,我想,張健的《最後一槍》中有清楚的描述,至少軍隊來的時候,柴玲還沒有撤離。 從她的錄像以及後來的行為中,我從來都沒有看到什麼「以他人之血薦軒轅」的事情。這是對她的誹謗!

  1. 維基並不是您表達您個人對柴玲觀點的地方;
  2. 您根據錄像要描述柴玲很勇敢,只需要闡述事實並加上引用來源。
如果條目之前的這段差異是您所寫:
「但在採訪中,我們看到柴玲面對殘暴的中共,對作為學運領袖的後果和學運的最終結果是有清醒的認識的。應該說,她是個勇敢的女性八九的廣大的同學們並不認為她是什麼所謂的「醜態百出,這樣的詞語從中共後來污衊八九民主運動的文件中常常看到,應該說這是不公正的評價。」
  1. 這裏的「我們」指的是哪些人?是否有某方觀點(POV)?請參考Wikipedia:中性的觀點
  2. 承上,你看的錄像帶來自哪家新聞媒體?能不能給其他讀者看一眼?
  3. 「應該說,她是個勇敢的女性」有某方觀點?若來自報章雜誌的觀點,請引用。
  4. 「八九的廣大的同學們並不認為她是什麼所謂的「醜態百出」來自哪方的觀點?報章雜誌?獨立論文研究?
  5. 「中共後來污衊八九民主運動的文件」指的是哪些文件?能否摘句於參考資料並列明來自中共官方文件是哪些以供第三方查證?
  6. 承上,「中共後來污衊八九民主運動的文件」必須要為真,後面這句才不會有某方觀點。
希望您能補齊資料並按Wikipedia:中立觀點撰寫,再一次感謝您對柴玲條目的貢獻。
--Zanhsieh (留言) 2008年10月5日 (日) 22:28 (UTC)回覆

關於柴玲描述的坦克壓人事件

我想,我是最有資格說:我們這些學生是不是暴亂分子?每一個有良心的中國人,把你們的手放在你們的胸口上,你想一想:年青的孩子手挽着手,肩並著肩坐在紀念碑的下麵,他們用目光迎接劊子手的屠刀的時候,他們是暴亂分子嗎?如果是暴亂分子,他們還會這樣靜靜地坐在那兒嗎?法西斯到了甚麼樣的程度,他們可以厚著臉皮昧著良心撒謊,扯天下之大謊!如果說那些拿着衝鋒槍殺無辜市民的士兵是野獸、畜牲的話,那麼這些坐在電視螢幕前、攝相機前撒謊的人他們是甚麼人?正當我們手挽手撤離廣場的時候,一輛坦克車追過來向着同學放催淚瓦斯,坦克車就在同學身上壓過去,在同學的腿上、頸上,許多個同學再也找不到完整的屍首了....誰是暴亂分子?

根據丁子霖的調查,在這場坦克追壓撤離學生的事件中,已知被坦克壓死五人,壓傷九人。

五名遇難大學生的情況如下:

林仁富,遇難時三十歲,已婚,生前為北京科技大學應屆畢業博士生。三日晚,他和另一位研究生一起騎車去了天安門廣場。四日凌晨,當戒嚴部隊命令學生撤除廣場時,兩人遂推著自行車沿西長安街向六部口走去。他們根本沒有意識到會有甚麼危險。當那輛坦克向他們襲來時,他們都還沒有意識到坦克會從人群中碾壓過去。可就在這剎那間,林頓時成了坦克履帶下的冤死者。他死得不明不白。因為他並沒有任何反抗,而且是按成嚴部隊的「命令」撤離廣場的。林出生於福建省莆田市,這裏原是一個小縣城。父親是工人,母親是家庭婦女,上有三兄一姐。林家眾多子女中他是唯一進入高等學府的,遇難時即將取得博士學位,且已聯繫好於當年十月赴日深造。林在他的同齡人中本來是個幸運兒,他是林家的驕傲和希望,卻在傾刻之間化成了灰燼。一位優秀青年,遭此厄運,世人扼腕;然而,在強權者的高壓底下,人們唯有嘆息而已。

董曉軍,遇難時二十歲,生前為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青年工作系八六級學生,兩年前他剛從江蘇北部的一個小縣城考入北京。父母深愛著自己的兒子,兒子也深愛著自己的父母。六月四日凌晨,董隨學生隊伍從天安門廣場撤離時,走在隊伍的尾部。他也是在沒有任何防備的情況下被那輛瘋狂的坦克碾死的,屍體被碾得血肉模糊,不成形狀。兒子死了,父母把骨灰抱回江蘇老家掩埋在自己住家門前小溪對面的岸邊。往昔的一切都已成為夢幻,唯有那由母親的淚水匯成的溪流年復一年地嗚咽著,控訴著那場慘無人道的殺戮。

王培文,遇難時二十一歲,生前與董曉軍同屬一所大學,且同屬一個年級。老家在陝西省咸陽市。六月四日凌晨,王與董同時撤離天安門廣場。董在排尾,王則在排頭。他也被那輛瘋狂的坦克軋死,屍骨粉碎。九十年代初,我曾按友人提供的地址給死者親屬寫過一封信,也曾向他們轉達過來自海外留學生的人道捐款,但始終沒有收到對方的回信。以後我又曾做過努力,但沒有結果。我想,這多半是出於恐懼吧。

田道民,遇難時二十二歲,湖北石首市人,生前為北京科技大學管理系八五級學生。六月四日凌晨,在六部口被毒瓦斯薰倒在地,隨後被開過來的坦克碾掉了左邊的半個臉,其中一隻眼睛完全被碾掉。當時被送往北京市急救中心,但已無法救治,當即死亡。田的父母都是農民,家境貧寒,有兄弟姐妹八人,唯有他一人上了大學,他是這個家庭的唯一希望。田死後其家屬把他的骨灰從北京抱回家鄉──石首市高陵鎮栗林嘴村安葬,父母至今一提起死去的兒子仍痛苦萬分。

雙紀芳,女,遇難時十九歲,生前為北京商學院企業管理專業八八級本科生,內蒙包頭市人。六月四日凌晨,她隨學生隊伍撤離天安門廣場,至六部日,遇坦克施放毒瓦斯,倉皇躲避時臂部中彈倒地,而且中的是「炸子」。她被送北京市急救中心,終因搶救無效身亡。她雖不是直接被坦克碾死的,但如果不是因為那輛坦克施放了毒瓦斯,也許她還不至於死於非命。


九名傷者的情況如下:

方政,北京體育學院(現北京體育大學)應屆畢業木科生。四日凌晨,他隨學生隊伍從天安門廣場撤離至六部口時,正遇上那輛狂奔的坦克猛衝過來。當他發現坦克正向着身旁的一位女同學碾去時,便立即猛力把這位女同學推到了行人路上,可他自己卻已躲避不及,倒在了坦克的履帶之下,且被坦克拖了很長一段路程,以致昏死過去。他被送往積水潭醫院搶救,為保住性命,不得不鋸去雙腿,從此成為殘廢,終生與輪椅、雙拐為伴。然而,厄運並沒有到此為止,方在治傷期間,學校當局仍不放過他,對他進行了長時間的「審查」,且不給他分配工作。方憑着他不屈的意志,在親友的幫助下,去遙遠的海南自謀生路。歲月對他來說是艱難的,但他不甘於成為生活的弱者,始終不息地向厄運挑戰。由此,他贏得了人們的同情和尊敬。

王寬寶,北京科技大學(原鋼鐵學院)碩士生。六月四日凌晨,隨天安門學生隊伍撤離至六部口時,與林仁富推車走在白行車道上,那輛瘋狂的坦克碾壓過來時,林當場軋死,王骨盆碾碎,送宣武醫院醫院救治,連續一周處在病危之中。在最初的幾年裏,醫院為他做過多次大手術,傷口卻遲遲不能癒合;因輸血染上「丙肝」病菌,無法再做手術。他曾給我看過受傷的部位,不忍目睹,整個臀部已無一處完好的地方。但他同樣有着不屈的意志,終於學有所成。

在這場由那輛瘋狂坦克造成的血案中,死傷者最多的是北京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除兩人被碾死,還有四位被碾傷。他們是:蘇文魁、趙國慶、錢奕新、單連軍。他們都是無辜的受害者,有的被碾成重傷,有的留下了終身殘疾。

此外還有兩位傷者:一位名叫權錫平,北京鐵路局南口機務段工人,他在躲避坦克時被子彈擊中右大腿內側神經,腿大動脈及坐骨神經分枝被打斷,現右腿呈萎縮狀態。

另一位名叫劉華,北京某民營公司職員。他與方政同時被坦克碾傷,後腦骨摔碎,左臂骨折,右臂粉碎,後截肢。

這裏還應該提到北京某大學的一位女學生。六月四日凌晨,她參加了民眾自發組成的一個臨時救護隊,在西長安街一帶搶救傷員。可是,那輛發了瘋的坦克竟喪心病狂地壓向了這位善良的女學生,把她的一條大腿碾成粉碎性骨折。俗話說,子彈不長眼睛,可是,開坦克的人難道也不長眼睛嗎!連一個救死扶傷的女孩子都不放過,天下還有比這更慘無人道的嗎!

Mengyun 14:15 2006年6月23日 (UTC)

我建議的第2段修改方案之一

原文:

柴玲是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中的學生領袖。她在學運後期堅持與當局繼續抗爭,她在5月28日接受美國記者飛利浦·康寧漢(Philip Cunningham,漢名「金培力」)採訪時的錄影中說:「下一步作為我個人,我願意求生下去。廣場上的同學,我想只能是堅持到底,等待政府狗急跳牆的時侯血洗。不過我相信一場大革命很快就會到來——要是它採取下策的話。即使不採取下策,保存一些火種和力量,在下一次運動中我們一定會站出來……」此外還有人披露其在絕食過程中偷偷獨自進食,她被不少人認為是一個不顧其他人性命的人、自私的人。

這一段敘述事實有所隱瞞,引用觀點也極不平衡。修改的原則是:(1)、加入關鍵事實;(2) 平衡引用各種觀點,(3) 準確敘述所引消息是否得到證實。

建議修改文字如下:

柴玲是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中的學生領袖。她在學運後期堅持與當局繼續抗爭,她在5月28日接受美國記者飛利浦·康寧漢(Philip Cunningham,漢名「金培力」)採訪時的錄影中說:「下一步作為我個人,我願意求生下去。廣場上的同學,我想只能是堅持到底,等待政府狗急跳牆的時侯血洗。不過我相信一場大革命很快就會到來——要是它採取下策的話。即使不採取下策,保存一些火種和力量,在下一次運動中我們一定會站出來……」 根據侯德健等人的見證,6日3日夜至4日凌晨,政府出動軍隊坦克清場時,柴玲一直在廣場上,並且聲言自己「要留在廣場」。其他人如鄭義和封從德等,都指出她是學生領袖中最後撤離天安門廣場的人士之一。

此外還有未經證實的消息披露其在絕食過程中偷偷獨自進食,她被不少人認為是一個不顧其他人性命的人、自私的人。也有不少人看法相反,認為她是一個富有理想主義和獻身精神的激進分子。

Mengyun 12:35 2006年6月23日 (UTC)

我建議的第三段的修改方案之一

原文:

普遍認為柴玲的演講具有相當的感染力:六四天安門事件發生當日,由於中共刻意封鎖消息,使國外一時對北京的現況不能掌握。當時她錄了一盒錄音帶,並使人帶回香港。錄音帶里說解放軍在廣場任意開火,血流成河。其演講聲情並茂,令聽者為之動容。但根據在廣場上一直堅持到6月4日凌晨6點,目睹了清場全過程的台灣流行歌手侯德健所言,柴玲所描述的這些場景他並未看見,也不知道「別人是在什麼時候,哪裏看見的」。並質疑到:「是不是一定要用謊言來對抗撒謊的敵人?難道事實還不夠有力嗎?……假如你的謊言先被拆穿,那你在道德上的優越性何在?」柴玲在1997年5月下旬來港接受傳媒訪問時,強調自己一直在天安門留守至6月4日凌晨,不過對於錄音帶中表示「坦克車輾過學生身驅」卻沒有正面回應,只一再強調,她是「被告知有關情況」,間接承認沒有親眼目睹。

修改文字:

普遍認為柴玲的演講具有相當的感染力。六四天安門事件發生當日,由於中共刻意封鎖消息,使國外一時對北京的現況不能掌握。6月8日她錄了一盒錄音帶,兩天後傳到香港播出。錄音帶里說曾見解放軍在廣場向紀念碑開槍,提到坦克施放毒氣並追壓撤退學生,並且引述傳聞說,有同學在帳篷里被坦克碾成肉餅。「有人說同學死了兩百多,也有人講整個廣場已經死了四千多。具體的數字到現在我也不知道。」其演講聲情並茂,令聽者為之動容。但根據在廣場上一直堅持到6月4日凌晨6點,目睹了清場全過程的台灣流行歌手侯德健所言,柴玲所述的這些傳聞他並未看見,也不知道「別人是在什麼時候,哪裏看見的」。並質疑道:「是不是一定要用謊言來對抗撒謊的敵人?難道事實還不夠有力嗎?……假如你的謊言先被拆穿,那你在道德上的優越性何在?」另據丁子霖的調查,已知6月4日在廣場內至少有兩個學生被解放軍打死,撤離廣場的學生有五人在六部口被坦克壓死,九人被壓傷。柴玲於1997年5月下旬到香港接受傳媒訪問時,強調自己一直在天安門留守至6月4日凌晨,對於錄音帶中表示「坦克車輾過學生身驅」,她一再強調,她是「被告知有關情況」。

修改說明:

(1) 準確敘述柴玲錄音帶的錄製時間和抵達香港播出的時間:「6月8日錄製,兩天後傳到香港」;

(2) 準確複述柴玲錄音帶中的話語,而不是使用諸如「任意開火,血流成河」等反映條目寫作者自己偏見的文字;

(3) 補充了丁子霖對天安門廣場學生死亡情況的調查,以便讀者全面了解有關柴玲錄音的背景情況;

(4) 訂正了不恰當的用詞,例如,「質疑倒:」改為「質疑道:」。又如「柴玲在1997年5月下旬來港接受傳媒訪問」,其中「來港」二字,假定讀者是在香港,似乎不妥。另外刪去了「不過」、「沒有正面回應」、「間接承認沒有親眼目睹」等帶作者個人感情偏見色彩的詞句,使得事實敘述更加客觀中立。


Mengyun 13:46 2006年6月23日 (UTC)

諾貝爾獎的提名名單五十年保密,所以柴玲獲得提名的說法是未經官方證實的

本人親自去諾貝爾獎網站查證過。http://nobelprize.org/nomination/nomination_facts.html

好像不是這麼回事 03:09 2006年10月13日 (UTC)


1989年10月6日《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C1版報導稱,挪威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The Norwegian Nobel Committee)官員在談話中證實,柴玲曾被提名,但因為名字提交太晚而未被考慮當年獎項,她將被考慮為下一年的諾獎候選人。下面是報導的相關上下文,其中黑體為引者所加:

Much of the Norwegian press had speculated that the highly coveted prize would go to two Czechoslovak dissidents, former foreign minister Jiri Hajek and playwright Vaclav Havel. Committee officials refused to comment on why the two were passed over.


Chai Ling, a prominent Chinese student leader, was also nominated, but her name was submitted too late for the 1989 award. She will be considered for next year's prize, officials said.

Mengyun 06:36 2006年11月17日 (UTC)

下面文字,引自1990年2月8日《華盛頓郵報》B3版,其中黑體為引者所加:

Judging by the early nominations, Soviet President Mikhail Gorbachev, Czechoslovak President Vaclav Havel and Chinese student leader Chai Ling are front-runners in the race for the 1990 Nobel Peace Prize, sources at the Nobel Institute said yesterday. South African black nationalist Nelson Mandela, expected to be released soon from jail, is also considered a leading candidate. President Bush, Pope John Paul II, West German Foreign Minister Hans-Dietrich Genscher and Alexander Dubcek, leaderof Czechoslovakia's Prague Spring reform movement in 1968, have also been nominated.

Mengyun 06:44 2006年11月17日 (UTC)

從條目轉移user:Fengzhu00285個人評論至此

其實此人並不是負責人的人,是某些大國勢力的代表。不但導致了國家的動盪也讓很多她的同學無法善終。最後她自己跑了。如果有可能,中國政府應該引渡她回國槍斃。象她這樣的人才是真正應該為某些事情負責的人。—以上意見是由User:Fengzhu00285 (對話貢獻) 在 09:29 2006年10月28日 (UTC)在條目中加入。 轉移至此--Ffn 09:47 2006年10月28日 (UTC)


為什麼轉移我的修改至此?本詞條本身就不客觀。有個屁用。前後說的矛盾,什麼叫做新民主運動,她是一個顛覆國家政權的一個反政治令人可恥的敗類。吾爾凱西也不是什麼好東西。在中後期都已經要結束運動,她非得又挑火,挑火就挑火,她還先跑了。(6月8日那是扯淡),就她自己所說,革命要流血,但是中國還需要她,她就跑了。把她煽動的學生都留在火線上。 她是什麼人?什麼是民主?她出國、離婚,嫁了個有錢人,之後又四處扯淡還把自己渲染出民族影響。她也為她是誰?


^^^^^^^^^^^^^^^^^^^^^^^^^^^^^^^^^^^^^^^^^^^ 05:58 2006年12月12日 看見您如此潑口大罵,我真為國民的素質悲哀。您丟的是您自己的臉!

這個女人品德絕對有問題

這個女人品德就有問題,可以說敗壞。看過她接受美國媒體採訪(在六四之前)時的錄像。基本上一邊說一邊哭。一會兒說為中國民主要自己先流血;一會兒說學生不能妥協否則政府秋後算賬肯定要找他們這些領袖,政治犯判個20年,她很不甘心。最終她還是提前就跑到美國去了。王丹在個人品德上比她好多了。 維基是言論自由的地方!

看了錄像,她利用學生的情緒,並不斷的煽動他們,的確是個醜陋的野心家。—Jul (留言) 2008年3月14日 (五) 08:47 (UTC)回覆

刪除無出處內容

四處無出處內容,已經標示{{fact}}一陣子,現在刪除,請找到可供查證來源,才加入條目。--Jusjih 14:24 2007年3月9日 (UTC)

柴玲絕對應該懺悔!!!這個女人品德絕對有問題!!!

柴玲絕對應該懺悔!!! 看<<天安門紀錄片>>採訪錄像時候,我是肺都氣炸了,柴玲真是心如蛇蠍,等着學生流血,換取自己的政治資本,她所期待的竟然是"廣場上血流成河".看看柴玲的原話:「下一步作為我個人,我願意求生下去。廣場上的同學,我想只能是堅持到底,等待政府狗急跳牆的時候血洗。」這還是人說的話嗎?????柴玲還在美國人面前狡辯,說錄音的英文翻譯不確切,說她不是"HOPE BLOOD SHED",可是美國人(包括前住中國大使李潔明)也不相信她,質疑這個壞女人.(請看下面的連結)

http://video.google.com/videoplay?docid=8043381547273365139&q=Tiananmen+duration%3Along

對比<<天安門紀錄片>>中的北外梁曉燕老師的採訪,什麼是善良,什麼是正義,什麼是真誠,一目了然!!! 梁曉燕老師是真正值得大家尊敬的人!!!而柴玲通篇是在演戲,令人極度厭惡痛恨!!! 如果這種壞女人得到什麼諾貝爾提名,那中國人臉都丟盡了.

相對來說,王丹的表現要好的多,我一直對王丹印象不錯,可惜王丹後來給台獨分子站台,也墮落了!

--一個在加拿大的華人留言

這兒不是判決對錯的地方,「絕對應該懺悔」、「絕對有問題」含有主觀判斷,列出正反雙方的意見就完成我們的責任。—清心閒人 (留言) 2009年1月9日 (五) 20:42 (UTC)回覆

柴玲於《天安門紀錄片》的錄音全文一些背景(見第一輯:為柴玲辯護)Nosce (留言) 2009年6月22日 (一) 18:16 (UTC)回覆

評柴林

孔夫子說,巧言令色者鮮仁矣. 她鼓動人們 ,卻不啟發人思考.不是說不要情緒,蘇格拉底也信有神與神的純潔,但他也說知識即德行.無善無惡心之本,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她似是知善但她所知之善是人們已知之善.在受鼓舞的心不知該作些什麼,建立些什麼時,她也不知道.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迷茫就該冷靜思考. 她不讓人們冷靜,她不對人們起好作用卻說她要人們達到他們的目地,自相矛盾. 人之所以說謊因為說謊能幫他. --易生 在澳洲

美國記者金培力?

他是誰--Vcmet (留言) 2008年6月19日 (四) 06:10 (UTC)回覆

柴玲自稱在大學本科期間曾經二次墮胎,她是66年出生的,北大怎麼會讓這種人,這種不知羞恥的人當學生幹部?更讓人難以理解的是,現在她還把這個當做自己的光榮歷史來講,她要不要自己的FACE了?

無關內容請刪

「參見」處無緣無故插入一段中英夾生飯,敘述的卻是與柴玲無關的張菁,現討論刪去。BeBoy 2012年8月7日 (二) 01:30 (UTC)

外部連結已修改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柴玲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械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械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8年7月14日 (六) 04:31 (UTC)回覆

返回 "柴玲"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