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Mico121/黑歷史

早期接觸

先來說說早期接觸維基時候的感受吧,就拿一些百度貼吧的居多例子,那就是以前非常執着相信於網上的第三方消息,尤其是維基百科也會出現些不實的內容。頭一回,就在2015年間,有些沒有考證的消息來說一直以為看維基百科了我就信了,比如「台灣中華電視居然有CCTV4」「CCTV4居然有個沒廣告的非國內版本」,於是經過貼吧等大量流傳,我也屢次執着的就寫維基百科上了,明明「台灣中華電視居然有CCTV4」已經查證無中生有了,可自己卻執着的添加(甚至就註冊了IMANGOW同名賬戶秀一把也沒卵用,不過我的前身賬號因為密碼丟失了所以就這麼廢棄下去了,才註冊現在的Mico121至今),結果之後又逐漸被刪(那時候還不知道維基是可以由專門的管理員回退的,因為NC百度百科是沒有回退的),後來非得去貼吧問問了某個回退員後才恍然大悟。

曾經的錯誤立功

  • 太習慣簡體了,結果嘗試直接把繁體標題移動成簡體,被視為「繁簡破壞」,且不尊重作者的原意。
  • 移動頁面時沒有再三思考,有時候造成違反WP:NPOV規則。
  • 消歧義沒有注意「主從消歧義而不是平行消歧義」的規則,以及有時候列出的各檔界面之前卻毫無關聯性。
  • 提供了非自由版權上傳功能,結果不理解「特殊來源和許可條件(可選)」選項,被視為「虛假版權」,屢次警告無效,被封禁一周。
  • 想要合併詞條,卻盲目直接剪切粘貼重定向,再次被封禁兩周(期間包含繞過IP封禁繼續編輯等)。
  • 違反3RR,既然自己修改的條目被回退撤銷等,最好去討論頁等解釋說明原因。
  • 再就是來源和侵權問題,不想說太多了……

今後對策

  • 修改時候特別要注意靜而三思,要明白人家編輯的用意。
  • 移動頁面時候要明白人家主從稱呼和全稱呼號,尤其是注意NPOV規則。比如BBC,人家條目名稱就叫「英國廣播公司」,那肯定就要按照人家的全名標題來咯。
  • 若該條目是用繁體字編輯,就千萬不要動它的任何內容,甚至無意把繁體字改為簡體字。
  • 維基百科是自由的百科全書,對非自由版權有嚴格限制,所以若該圖片條目已經體現了對應詞條的解釋了,就不需要再第二個圖片條目了。(本人目前對自由圖片版權規則不熟,想多多指教)
  • 無法自由移動頁面時,以及需要合併詞條時,注意自己請求管理員,切勿再剪切粘貼移動。除非像整合HBO詞條時人家原詞條已經由Wcam掛「建議合併」模板的情況下還說得過去。
  • 使用外網信息時,注意,就跟寫論文那樣,最好要變成自己的話,否則就會侵權違規。
  • 建立消歧義條目時,必須明白是否相同或相似名字的消歧義獨立頁,比如天籟之聲、天籟之戰,這兩個條目的名稱(天籟)壓根就不一致(即使很多網友所說的「天籟」綜藝節目會容易搞錯,實際上關注度低的一般都不會有人提出,除非像我一個福建人知道東南衛視那也正常現象吧……)。若要防混淆,請注意使用Special:前綴索引功能,以及在對應頁面首段頂設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