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討論:靖天子/存檔5

《維基人》2014年7月 第12期

 
  • 本期概要
    • 從霧霾說起…… 

    • 許多人都說,經過了霧霾磨練的人的身體如金剛一般,百毒不侵。雖然我們每天都在享受霧霾帶來的歡樂,但空氣污染,豈止霧霾這麼簡單嗎?在本期《維基人》,小編將帶你了解一下,空氣污染到底是個什麼東東。


    點擊下載(簡體)點擊下載(繁體)

  • --Aoke1989-bot留言2014年7月17日 (四) 18:21 (UTC)回覆

    優良條目評選

    你好!本人最近對大韓民國一文做了大幅度的提升並提名參與維基百科:優良條目評選,如果閣下有空,不知是否可以投票支持下?謝謝!螺釘留言2014年10月22日 (三) 13:16 (UTC)回覆

    請關注近期的管理員罷免投票

    請關注烏拉跨氪的罷免投票,請對管理員罷免投票的內容關注,及公正地發表自己的意見。--七海花音留言2014年9月11日 (四) 04:07 (UTC)回覆

    關於花柱

    感謝閣下重寫此條目。雖然英文維基沒有獨立條目,但在下覺得這麼重要的植物學基礎條目不可能每個維基都沒有,找了一下de:Stempel (Botanik)講的是花柱嗎?那為什麼會和ja:雌蕊聯在一起?--Htmlzycq留言2015年1月22日 (四) 04:54 (UTC)回覆

    同樣地,花藥應該就是法語的fr:Anthère,在下已用wikidata將其連結起來了。--Htmlzycq留言2015年1月22日 (四) 06:45 (UTC)回覆

    請問

    請問如果要同時標註多個資料出自同一篇,但是作者是兩位語法應該如何標示?因為我已經試過了!都出現引用錯誤!請指教!?

    你好:不好意思打擾你,因為有一些語法不清楚,在此請教, 我的問題是舉例:一個條目有兩個段落出自這篇,要使用腳註:舉例[A小姐/B小名. 2001.後壁詩集 .台南縣]像這樣語法不太清楚,前來打擾你。謝謝love100993 2015年1月28日 (三) 14:01 (UTC)xiao lin

    請問新條目

    謝謝你的回覆,不好意思,我沒有把上一個問題沒打得很清楚,不過你的回覆,有幫忙到我,我有看到你回覆的,關於你提到現有條目需要在編修,我會再試着調整看看,謝謝你的建議及協助。「love100993 2015年2月5日 (四) 05:22 (UTC)」xiao lin

    羥醛反應特色條目重審

    您好,羥醛反應特色條目正在遞交特色條目重審,討論的關鍵集中在文中大量的段落和文字是否具有足夠的文獻支持,現該討論截止於3天後結束。請閣下移步前往參加評選或提出寶貴意見,謝謝!Merphisto留言2015年4月8日 (三) 13:32 (UTC)回覆

    苗劉兵變被提交優良條目重審

     閣下主編之「苗劉兵變」已被送至優良條目評選頁面,如果投票期結束後,沒有達到票數標準,該條目將被取消優良條目資格,敬請前往查閱,並對條目做整修已期繼續符合標準。--Liaon98 我是廢物 2015年4月8日 (三) 14:29 (UTC)回覆

    歡迎閣下參與討論

    邀請閣下參與Wikipedia:互助客棧/條目探討#化學專業術語投票Wikipedia:互助客棧/條目探討#關於化學元素名稱問題的投票,這對中文維基百科中有關化學元素之條目影響極大,望關注。- 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歡迎參與滅絕專題2015年5月22日 (五) 02:34 (UTC)回覆

    蘇州就化學元素條目首段格式問題致中文維基社群的公開信

    首先,本人就該問題造成互助客棧條目探討版嚴重擁堵並有可能涉及擾亂和破壞禮儀而致歉,但本人聲明這並非本人的初衷,如有打擾還請社群的各位海涵。本人認為有必要將此問題的來龍去脈向大家說明,並提出本人的個人看法,供社群就解決此問題作為參考。

    該問題本來不應該成為問題,緣起本人與User:Alfredo ougaowen君關於Doctrina條目的一場爭議,雙方爭議的焦點在於標題到底是使用拉丁文源詞還是英文,或者使用其中一個中文意思作為標題。在該問題還未解決的情況下,本人突然發現本人使用的Chrome瀏覽器來源於化學元素的英(法)文名,點開,發現其首段外文名Chromium未標註語言名稱,想起看到過家中的1999年版《辭海》附錄《國際原子量表》中各元素除了列出化學符號外就只列出了拉丁文名稱,其中鉻的拉丁文名貌似就是Chromium,而且本人雖然不是化學本科出身,但對於化學一向很感興趣,初中時化學是全班第一,中考全市第一(99分,無100分),高中時為班級化學課代表,本人很清楚地記得老師說過元素的化學符號就來源於拉丁文名,而當初元素周期表草創時期,拉丁文也是國際科技通用語文(類似地,在生物學界學名也是用拉丁文)。因此,本人很自然地在條目首段的Chromium前加了拉丁文。然後就受到了Alfredo ougaowen的跟蹤,他質疑並回退了本人的編輯,他認為Chromium不是拉丁文,本人就又找出最新的《辭海》的pdf版給出來源,但他還是半信半疑。本人發現很多元素的條目都在首段加入英文,這不符合元素符號來源於拉丁文的常識,就想乾脆在所有元素條目首段加入拉丁文和《辭海》來源並刪除英文,又在等條目執行加入拉丁文的想法,但一直受到Alfredo ougaowen的跟蹤和質疑。Alfredo ougaowen持續地將問題反應到Wikipedia:互助客棧/條目探討,本人每改一個元素他就加一個討論,還不停地@本人,讓人不勝其擾。之後User:Hanteng等人加入討論,對我加拉丁文的行為口誅筆伐,本人也予以還擊,並提出了投票解決的方案,該問題遂演變成現在這個局面。

    這位始作俑者User:Alfredo ougaowen是個標準的加英文派,常常在編輯的一些條目中加入不必要的英文,如在意大利半島亞得里亞海雲豹奈梅亨東方狍等與英文或英語國家沒有半毛錢關係的條目加入英文,屢教不改。他還創建了標準藏語原始漢藏語文藝復興拉丁語等語言類條目,也都是與英文無關的,他偏偏要加入英文。對於的首段,他堅持Chromium是英文,卻對本人拿出的《辭海》來源證明Chromium是拉丁文一再懷疑。因為該問題一再擴大,才形成了今天這個局面。Alfredo ougaowen加入英文的理由很簡單,說加入英文有助於讀者閱讀,對於本人刪除他所加英文的舉動,他認為是妨礙編輯的行為而一再回退。對於他的行為,本人還是一句話,要看英文的請去英文維基,這裏是中文維基,不是英文維基中文版,沒有必要在與英文或英語國家無關的條目中加入英文。對於是否加英文的問題,在Wikipedia:互助客棧/方針#關於在非英語條目添加英語名已基本討論完畢達成共識,基本上參與編輯的資深編輯和多數管理員都認可沒有必要在與英文或英語國家無關的條目中加入英文,但是Alfredo ougaowen的行為與此認可是背道而馳的。其實Alfredo ougaowen等加英文派的理由十分牽強,要說加英文便於閱讀和編輯,那為何不加德文、法文、西班牙文等其他大語種呢?如果一定要加英文才能便於閱讀和編輯的話,乾脆在每個條目的中文正文下加上英文譯文,這樣就完全能「便於閱讀和編輯」,豈不更好?那樣的話,中文維基幹脆改名英漢或者漢英維基得了。所以在這個問題上不應該有任何討論的餘地,而應該堅決對加英文派說不。

    至於該問題所涉及的另一位維基人User:Hanteng君,想必大家對於本人與他的恩恩怨怨並不陌生。在這個問題發酵初期,Hanteng與本人在獨裁政體條目是否存在中立性問題這個問題上又發生了爭執。眾所周知,我們兩人的政治立場大相逕庭,爭議是難免的,而Hanteng一向什麼事都愛插一腳,對於本人的任何看法從來都是反對的。既然Hanteng重新開始活躍,那麼他反對本人在化學元素條目首段格式問題的立場也是非常正常的。Hanteng的長處在於找資料,但他的短處是不會長話短說,而且喜歡長篇大論,到處口誅筆伐,重複話題(我戲稱為「祥林嫂」式的抱怨,以及「貼大字報」),他一下子開了N個(本人沒數)相關話題對本進行「討伐」,以至於管理員User:Shizhao也看不下去,對他進行了警告(請集中在一個章節討論,不要到處開新章節。再這樣下去,應該算是擾亂維基百科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5年5月20日 (三) 01:57 (UTC))。都說太長不看,加上本人處於畢業答辯的最後關鍵時期,難以一一予以回應,但這樣反而給大家一個印象——Hanteng比本人更有道理。實際上,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兩人都有道理,完全不是Hanteng單方面宣稱的那樣本人的討論都是「誤導」和「謊言」,甚至是「無知」和「反智」。

    Hanteng一再宣稱的本人有關「貝采利烏斯用拉丁文名統一元素的名稱」是「原創研究」,然而本人確實提供了來源,並且在此來源可能不足以證明「貝采利烏斯用拉丁文名統一元素的名稱」的情況下修改了本人所提的方案的格式,即使貝采利烏斯並未用拉丁文名統一元素的名稱,本人也沒有「原創研究」。Hanteng也一再宣稱IUPAC對於元素的規定命名不局限於英文,然而根據IUPAC自己的官方文件第46-47頁關於元素命名的問題,IUPAC規定的就是元素的英文名而非其他語文的名稱。而它在表I(第248頁)中列出的是批准的在化合物組成的各原子的英文名稱,但它只是建議其他語言中所用的原子的名稱儘量與表中的英文名稱相似,同樣承認過去的非英文命名且與英文名稱相差較大的其他語言中的原子名稱,也就是說它並不規定元素一定要用英文,更沒有規定非英語國家和地區的元素也要以英文為標準或者使用英文名稱,所以使用英文是說不過去的。該表I不過列出了元素的英文名而已,沒有強制對元素進行自己的命名,因為這個組織主要是規範化合物命名的,要規範化合物的英文命名自然要先列出化合物組成各元素的英文名,不過也就僅此而已,它的這個表也不具有約束力,在英文國家和地區以外的國家和地區未必會用英文名。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在德國等德語國家和地區,就不會用IUPAC的英文命名Tungsten,而會用德文Wolfram。同樣的例子有等,其他元素也有很多在非英語國家有着與英文不同的詞語形式,如此多的元素在非英語國家並未使用IUPAC的英文命名,這與Hanteng等IUPAC英文名支持者所稱IUPAC英文名是世界通用的情況完全不同。還是老話,英語只在英語國家是正式的通用語言,而在全世界它只不過是通用語的一種(儘管可能是最為流行的),但其他通用語還有法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等,所以為什麼一定要加英文呢?

    對於Hanteng宣稱的本人使用大陸版《辭海》作為來源是「地域中心」,本人已經修改方案,允許加入其他可靠來源來證明這元素的拉丁文是正確的,而且《辭海》也曾在香港出版,所以根本沒有所謂「地域中心」的問題。至於Hanteng所宣稱的本人排擠IUPAC的英文名,也是無中生有的,本人的方案一開始就允許在正文部分加入元素在各種語言中的形式,當然包括了IUPAC的英文名。而且,現在元素的基本信息框內只列出元素的英文名(也就是IUPAC規定的英文名),已經涉嫌英文中心主義,再在首段首句列出,豈不重複而且過分?而Hanteng在搜集一系列資料試圖「討伐」我後,同樣得出了結論,那就是貝采利烏斯採用的元素的化學符號都來源於元素的拉丁文名且沿用至今,那麼在首段化學符號之後加入拉丁文名以示讀者這個化學符號是來源於哪個拉丁文,這應該是相當正常的,為什麼要反對呢?

    綜上所述,本人支持任何全球視野的可靠來源,從來沒有只用《辭海》來源而造成所謂的」地域中心「,也從來未排擠IUPAC規定的元素的英文名,但一則英文名並非強制在全世界通用,二則現在元素的信息框已經有英文名了,所以沒有必要再在首段首句加入英文名,當然本人也不反對在正文加入英文名及其詞源。既然元素的化學符號都來源於其拉丁文名,那麼在首段首句加入拉丁文名是有必要的。本人一向為中文維基前途着想,不想因此問題而導致社群的混亂,故而在共識難以達成開投票以求最終解決問題,完全是為了中文維基好,希望大家不要因為本人的政治立場而反對本人(本人知道本人的政治立場在這裏不討喜)。因為本問題涉及的討論很長,本人的回應也相對較長,如有打擾,還望海涵,也請大家至Wikipedia:互助客棧/條目探討#化學專業術語投票發表自己的看法或者投票,謝謝!PS:因為User:和平奮鬥救地球君已經四處拉票,為公平起見,本人也只好拉票,還請見諒。——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5月23日 (六) 18:26 (UTC)回覆

    hanteng:請就事論事

    不能期待你喜歡我這個人,但請就事論事考慮以下兩位的意見(一位站外專家,一位譯編過40個元素條目):

    1. 北京大學王教授:若本人主編一本讀者設定在非化學專業大學知識水平的化學專業術語的字典或百科全書,「採用IUPAC/IUPAP的建議名稱就行,沒必要用拉丁文。」元素歷史介紹如涉及到拉丁文,那介紹一下拉丁文無妨。(詳見Wikipedia:互助客棧/條目探討#教授回信內容摘要
    2. 維基人鋼琴小子:「tl;dr:應在首段標註擁有特殊地位的IUPAC英文命名,這是公正、客觀的標準,不存在英文中心的問題。」

    若您對我或蘇的方案有疑問,關鍵在此:我的提案不禁止拉丁文出現在首句,但蘇的方案禁止IUPAC的名稱出現在首句。--❦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23日 (六) 19:00 (UTC)回覆

    有關Hanteng去信和專家的意見,以及Hanteng對本人所謂「禁止IUPAC名」的無端指責,請見Wikipedia:互助客棧/條目探討#對於Hanteng去信和專家意見的回應及其他一明真相。如有打擾,還望海涵。——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5月26日 (二) 09:09 (UTC)回覆

    邀請您參加第十三次動員令

      第十三次動員令邀請函
     
    維基娘,第十三次動員令的吉祥物

    親愛的維基百科用戶靖天子/存檔5您好:

    首先,感謝你對維基百科的貢獻!為了提升中文維基百科的條目品質及數量,第十三次動員令會於2015年7月4日至2015年9月6日期間進行,我們誠摯地邀請您來積極參與動員活動。

    詳細動員事項請參見第十三次動員令,讓您從動員令說明書中了解什麼是動員令,並請參考主頁的報名指引報名參與本次動員令(報名處現已開放)。

    本次動員令分為大動員令及小動員令,大動員令是可以在任何主題中貢獻的動員令項目,而小動員令主題有:地球科學數學物理電子資訊歐洲歷史地理以及多於15種外語版本的條目

    請收到本邀請函的維基人,將{{subst:動員令}}轉貼到其他尚未收到本動員令的維基人討論頁上(或參考推廣工具),如果您由於各種原因不能響應本次動員令、積極建立新條目,也請幫忙散發動員令,因為能否將動員令傳播出去,是歷次動員令成敗之關鍵,大家一起合力才能提升維基的服務、品質及數量!非常感謝您的參與!


    《維基短訊》2015年11月號 發佈

     

    維基短訊》是一個向整個中文維基社群介紹最近所發生的與維基相關和維基人所關心事情的月報。包括中文維基百科及其維基媒體姊妹計劃各種消息,維基相關技術通知與分享,如MediaWiki軟硬件的更新、升級、維護,以及維基相關的專題報告。
    本期綜覽
    閱讀· 訂閱 · 參與單頁版本

    維基短訊由機械人傳送:Eagerbot留言),發佈時間:2015年11月12日 (四) 09:51 (UTC)回覆

    維基百科獎勵紙本授獎機制調查

    維基百科使用者及患心理疾病使用者交流上的實踐策略調查

    您好。身為一個較新使用者具備更多經驗的的維基百科社群成員,您可能已經了解到中文維基百科一直以來都有許多罹患精神疾病的使用者參與貢獻的狀況,而為尋找優化中文維基百科使用者與患心理疾病使用者的交流的更佳策略,我們舉辦了一場調查,希望利用調查取得的結果作為研究及策略規劃參考之用。這個調查不會花費您太多寶貴時間,經過測試,完成調查所需的時間約為2到3分鐘。這一調查的有效時間至 2017年10月28日 (六) 23:59 (UTC) ,我們由衷期待您的參與。

    [-現在就參與調查!-]

    十分感謝您的參與! ——Aotfs2013 留於 2017年10月17日 (二) 19:38 (UTC) (使用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執行)回覆

    返回到 "靖天子/存檔5" 的使用者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