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
中原是汉族传统地域概念,是指以中国河南省为核心延及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地区[1],这一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又名河洛、中土、中州,后被视为天下中心。在中国古代的地缘思想中,起源于中原的华夏文明是世界的中心,而华夏文化之外的人群被称为“化外之民”或者“四夷”。[2]古人常将“中国”、“中土”、“中州”用作中原的同义语。[3][4]
中原(狭义) | |
---|---|
坐标:34°53′N 113°05′E / 34.88°N 113.08°E | |
国家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主要城市 | 郑州市 洛阳市 周口市 开封市 濮阳市 长治市 临汾市 邯郸市 南阳市 宝鸡市 济南市 太原市 西安市 武汉市 襄阳市 宜昌市 荆州市 长沙市 衡阳市 |
人口 | |
• 都会区 | ~24,170,000 |
古代文化比较先进的华夏部落居于黄河中游及下游流域地区,自称“中国”,以别于四夷部落。古代中原地区以洛阳为中心,包括豫州全境及冀州南部。
现代一般使用中原地区称谓,狭义上即是指河南省,以中原官话为母语的地区 ;广义上则包括“黄河中下游流域地区”,以河南省为中心,包括河北省、山西省、山东省、陕西省、北京市、天津市等四省两市全部以及安徽省北部、江苏省西北部等周围地区[5]。
除了上述狭义“中原”,东至黄海、北至燕山–戈壁沙漠、南至长江、西至流沙的地域,都属于广义上的“中原”[6][7][8]。
范围
中原又称中土、中州、中国、华夏,是指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流域地区。狭义上指今天的河南省。在不同的语境和时代下,中原的概念经常延伸,用来泛指不同的区域。如黄河下游属于海岱地区的山东也经常被中原概念囊括。春秋战国时楚国和蜀国并不属于中原地区,但相对于更为遥远的越国燕国等,亦被视作中原和中国。中原可以作为地理概念,也可以作为历史概念及文化概念。中原可以涵盖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如关中平原,也可以包括长江、淮河流域,有时甚至可以包括整个华北地区,乃至整个汉地九州。中原与中国一样都是泛化的概念,但最早都仅指河南西北部,陕西东部和山西晋中晋南一带。
地理
狭义上的中原地域,北有太行、霍山、吕梁山、太原盆地、临汾盆地、上党高地;南有伏牛、熊耳、外方、桐柏、大别诸山环抱;中部有嵩山及河洛盆地;东部沃野千里,是一望无际的黄淮平原,直达泰沂山脉西麓;西有华山,直达渭河平原。被誉为中华民族摇篮之一的黄河自西向东,穿境而过。淮河水系和海河水系的主流以及长江水系的支流丹江也流经中原。中原自古为咽喉要地,被视为“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来源请求]
中原地区广袤的平原是古代黄河河水冲积的泥沙堆积而成。这里冬季虽受蒙古高压的影响,常刮西北季风,天气干燥少雨。但到夏季又受太平洋高气压影响,从太平洋刮来的东南季风,带来了温热湿润的空气,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赤道西北风逐渐南移形成的不良影响。[来源请求]
政治上
中原可以指中国统治政权及中国统治政权的国疆,不再挶限传统中原范围和传统汉地范围,例如中国东北地区也可以归类为中原,成语逐鹿中原和问鼎中原的中原,即指中国统治政权及中国统治政权的国疆。
文化意义
文化意义上的中原,表示中华文化的象征,是正统中华文化的代名词。作为中华文明及汉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中原也是汉族文化的象征源头。[来源请求]
历史上,从文化意义的角度,东晋时衣冠南渡,京师自洛阳迁都金陵因而南北朝时被视为文化中心的江南被称为“文化中原”。这与华夏部落起源于中原有关,古代华夏部落通过与周边部落融合形成后世中国 主体民族汉族。事实上,由秦朝至北宋定都于汉族地区境内的各个政权(即中原王朝),除蒙古族蒙古帝国(后更名为“大元大蒙古兀鲁思”)及满族清朝外,其他曾经入主汉族地区的民族如匈奴、鲜卑等族均完全同化于汉文化之中。[来源请求]
自女真族占据汉地北部迫使宋室南渡,宋高宗定都杭州后,女真族金国于1153年将首都从上京迁至位于汉地的金中都、蒙古薛禅汗忽必烈于1267年将蒙古帝国的首都从哈剌和林迁至位于汉地的元大都。1421年,汉族明成祖正式将首都从汉地南部的南京迁都至汉地北部北京城,以北京周边作为核心,中国政治中心从此移至华北。[来源请求]
文献记载的“中原”例子
- 重耳:“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9]。
- 诸葛亮:“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10]
- 晋书地理志:“自中原乱离,遗黎南渡。”[11]
- 东晋时,江南童谣曰:“元帝鸠集遗余,以主社稷,未能克复中原,但偏王江南。”[12]
- 张浚进言:“奏遣岳飞屯荆、襄以图中原。”[13]
- 洪武本纪:“中原大乱,太祖故得次第略定江表。” [14]
- 黄池之会,“吴彊,陵中国(中原)”[15]。
- 越王无彊“北伐齐,西伐楚,与中国(中原诸侯)争彊”[16]。
- 范睢:“今夫韩、魏,中国(中原)之处而天下之枢也。”[17]
- 黄歇:“王破楚于以肥韩、魏于中国(中原)而劲齐,韩、魏之强足以校于秦矣。”[18]
- 陈亮:“荆、襄之地...可以争衡于中国(中原)矣”[19]。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暴秦无道,群雄并起,逐鹿中原。”[20]
其他含义
中原一词从现存文献最早可见于《诗经》,如《小雅·南有嘉鱼之什·吉日》:“瞻彼中原,其祁孔有”;《小雅·节南山之什·小宛》:“中原有菽,庶民采之”; 西汉司马相如 《喻巴蜀檄》:“肝脑涂中原,膏液润野草”。但这些中原并非是指中原地区,而是“平原、原野”的意思。
参见
参考资料
- ^ 《辞海》释“中原”:古称河南及其附近之地为中原,至到东晋南宋亦有统指黄河下游地区为中原者。
- ^ 张新斌. 中原文化与商都文化初论.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07年, (04期). ISSN 1008-5424.
- ^ 李民. 《中原文化与民族复兴》.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10: 第7页. ISBN 9787215072756.
- ^ 有时将中原称作中国,如《晋书》:“时中国亡官失守之士避乱来者,多居显位,驾御吴人,吴人颇怨。”,有时《晋书》又将二者截然分开,如:“尝慷慨谓其下曰:‘大丈夫生不在中国,当高光之世,与韩、彭、吴、邓并驱中原,定天下雌雄”
- ^ 喻湘龙著:《中国民间图形创意设计》,广西美术出版社,第10页。
- ^ 《晋书·载记第十八·姚兴》 兴如三原,顾谓群臣曰:“古人有言,关东出相,关西出将,三秦饶儁异,汝颍多奇士。吾应天明命,跨据中原,自流沙已东,淮汉已北,未尝不倾己招求,冀匡不逮。然明不照下,弗感悬鱼。至于智效一官,行着一善,吾历级而进之,不使有后门之叹。卿等宜明扬仄陋,助吾举之。”
- ^ 《元史·窝阔台》八年秋七月,命陈时可阅刑名、科差、课税等案,赴阙磨照。诏以真定民户奉太后汤沐,中原诸州民户分赐诸王、贵戚、斡鲁朵:拔都,平阳府;茶合带,太原府;古与,大名府;孛鲁带,邢州;果鲁干,河间府;孛鲁古带,广宁府;野苦,益都、济南二府户内拨赐;按赤带,滨、棣州;斡陈那颜,平、滦州;皇子阔端、驸马赤苦、公主阿剌海、公主果真、国王查剌温、茶合带、锻真、蒙古寒札、按赤那颜、坼那颜、火斜、术思,并于东平府户内拨赐有差。
- ^ 《明实录·太祖》 洪武二十九年四月,从徐达平中原,取沂莒密三州、克益都济南东昌,转下汴梁河南嵩州,渡河取磁州广平通州,进克元都,招降元将平章谢雪儿等八十余人、获马五百余匹,略永平擒元将平章高家奴,下真定平太原平阳,自河中府渡河追元将孔兴等,进取尘台、攻凤翔、逐李思齐,遂下巩昌克平凉,至定西六盘招降元知院毛翔,下临洮,徐达令正招抚土豪赵脱儿孙平章等及马鞍山以西诸土酋。
-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 ^ 《出师表》《三国志/蜀书/卷三十五蜀书五》
- ^ 《晋书/志/卷十五志第五/地理下/扬州》
- ^ 《晋书/志/卷二十八志第十八/五行中/言不从/诗妖》
- ^ 《宋史/列传/卷三百六十一列传第一百二十》
- ^ 《明史/本纪/卷一本纪第一太祖一/洪武元年前》
- ^ 《秦本纪》悼公九年,晋定公与吴王夫差盟,争长于黄池,卒先吴。吴彊,陵中国。
- ^ 《越王句践世家》王无彊时,越兴师北伐齐,西伐楚,与中国争彊。
- ^ 《范睢蔡泽列传》范睢因进曰:“...今夫韩、魏,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也,王其欲霸,必亲中国以为天下枢,以威楚、赵。楚彊则附赵,赵彊则附楚,楚、赵皆附,齐必惧矣。齐惧,必卑辞重币以事秦。齐附而韩、魏因可虏也。”
- ^ 《战国策.秦策四.顷襄王二十年》:“...王破楚于以肥韩、魏于中国而劲齐,韩、魏之强足以校于秦矣。齐南以泗为境,东负海,北倚河,而无后患,天下之国,莫强于齐。...”
- ^ 《宋史》卷四百三十六《陈亮传》:“ 荆、襄之地,在春秋时,楚用以虎视齐、晋,而齐、晋不能屈也。及战国之际,独能与秦争帝。其后三百余年,而光武起于南阳,同时共事,往往多南阳故人。又二百余年,遂为三国交据之地,诸葛亮由此起辅先主,荆楚之士从之如云,而汉氏赖以复存于蜀;周瑜、鲁肃、吕蒙、陆逊、陆抗、邓艾、羊祜皆以其地显名。又百余年,而晋氏南渡,荆、雍常雄于东南,而东南往往倚以为彊,梁竟以此代齐。及其气发泄无余,而隋、唐以来遂为偏方下州。五代之际,高氏独常臣事诸国。本朝二百年之间,降为荒落之邦,北连许、汝,民居稀少,土产卑薄,人才之能通姓名于上国者,如晨星之相望;况至于建炎、绍兴之际,群盗出没于其间,而被祸尤极,以迄于今,虽南北分画交据,往往又置于不足用,民食无所从出,而兵不可由此而进。议者或以为忧,而不知其势之足用也。其地虽要为偏方,然未有偏方之气五六百年而不发泄者,况其东通吴会,西连巴蜀,南极湖湘,北控关洛,左右伸缩,皆足以为进取之机。今诚能开垦其地,洗濯其人,以发泄其气而用之,使足以接关洛之气,则可以争衡于中国矣,是亦形势消长之常数也。”
- ^ 词语解释. 汉典. [2022-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