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浦之战
乍浦之战发生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5月,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是英国远征军为控制长江,封锁京杭大运河,截断漕运,进攻清朝海防要地乍浦同清军进行的一场战役,最终以英国军队获胜告终。这场战役过后,英军开始沿着长江口向中国内地进攻,为清朝最终战败埋下了伏笔[4]。
乍浦之战 | |||||||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一部分 | |||||||
战役地图 | |||||||
| |||||||
参战方 | |||||||
清朝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尼古拉斯·拉尔夫·汤姆林森 † | 长喜 | ||||||
兵力 | |||||||
军舰8艘[1] 陆军2,220人[2]:263 |
6,000多人 战船22艘[3] | ||||||
伤亡与损失 | |||||||
死亡:13人[2]:265 受伤:42人[2]:265 被俘:16人[2]:266 | 伤亡:1,500多人[2] |
缘起
1842年5月,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期,英国为寻求尽快实现其结束战争之途径,决定向长江下游进攻。为集中兵力从长江口入侵,从5月中旬开始,英军陆续将宁波、镇海和定海三城的军队撤出,集中兵力北上江浙两省的海防重镇乍浦,以打开进入长江的突破口,进而执行控制长江,封锁运河,截断漕运,迫使大清帝国屈服。[5]
战前准备
乍浦设防情况
乍浦位于钱塘江口,为历代海防要地,江浙咽喉。该城南临大海,东南有绵延的小山作为天然屏障,战略地位十分险要。战前清军原有八旗兵一千八百余人驻此,浙东战事吃紧时,清军在原有的工事基础上增建了炮台,添设了炮位,并从各省调来援兵,截至英军进攻前,乍浦守军共有6000多人,配有大小铜铁火炮110门,战船22艘,分别驻守在乍浦沿海21个营寨、炮台阵地,由副都统长喜统率。[3]
英国远征军
1842年5月7日开始,英军开始从浙东收缩兵力,执行长江战役计划,北上进攻江浙两省。5月13日,英军舰队离开甬江口外黄牛礁海域,开始向长江口进攻,并决定于北上途中顺便摧毁乍浦港。5月17日开始,大批英舰驶入乍浦玉盘洋,计有:军舰8艘、武装汽船4艘及其它战船、舢舨24艘,装载大炮100多门,陆军2000多名。8艘军舰是金发人号、汗华囇号、椋鸟号、莫德斯特号、哥伦拜恩号、本廷克号、阿吉林号、塞索斯特利斯号。[1]
作战过程
5月17日,英舰驶抵乍浦海域,随即派出轮船侦察乍浦设防情况。次日,英舰8艘,载陆军二千二百二十人,对乍浦发起进攻。先以汗华囇号、金发人号、莫德斯特号、阿尔吉利亚人号(HMS Algerine)和塞索斯特利斯号向乍浦前沿炮台开火,压制清军设置在各山寨阵地的炮台火力。接着,在复仇女神号、椋鸟号、皇后号、哥伦拜恩号、鸻号(HMS Plover)和冥界火河号的掩护下,英军登陆部队乘坐舢板,分成三路出击,清军以驻守在乍浦的八旗官兵和乡勇进行抵抗。
英军右路登陆部队969人首先在陈山西面的唐家湾上岸;左路登录陆部队863人由西山咀登陆;中央登陆部队300多人在炮兵掩护下由灯光山一带登岸,沿着山麓清军设防薄弱的地带迅速推进,试图切断城外守军与乍浦城之间的联系,并协同左纵队攻击乍浦城,同时英国海军以舰炮猛烈轰炸乍浦城,支援陆军的进攻。[6]
右路,英军中校马利斯率领第十八皇家爱尔兰团、四十九团以及工兵等,遭到驻守在天妃宫炮台的绿营和乡勇抵抗。炮台守军向英军发炮开火,但很快被英舰舰炮火力所压制。英军连续两次进攻,最终将清军工事攻破。[6]在激战中,协领英登布、佐领多仁图、骁骑校布勒忠武、海防同知韦逢甲等均力战而亡,副都统长喜在战斗中身负重伤。[7]
中路,由蒙哥马利中校率皇家炮兵第三十六团、及工兵约300人,在灯观山南坡牛角尖、檀树泉登陆,遭到乍浦水师右营把总韩大荣,率领的300名士兵抵抗。由于清军装备落后,又遭左路英军从背后包抄,最终三面被围,几乎全军覆没。
左路,英军叔得上校率第二十六卡梅拉尼亚步兵团、五十五团,从陈山嘴、唐家湾登陆,遭遇清军千总李廷贵、张淮泗率376名士兵。双方相持一个多小时,不久英军后援部队赶到,将清军击溃,乍浦城外的清军与英军激战约二小时,不久便在英军攻击下向平湖方向败退。英军在攻陷前沿阵地后,随即向乍浦推进。
佐领隆福率领的旗兵300余名,在前沿失守,退路被英军第二十六团切断的情况下,率众隐藏在灯光山与小观山之间的天尊庙内,不久被中路英军发现,英军随即越岭来攻,将大庙包围。英军连续数次冲锋未能奏效,损失颇为惨重,第十八皇家爱尔兰团团长汤林森中校颈部被清军击穿阵亡。英军进攻无效,最后在野战炮掩护下会同进攻乍浦的英军使用火药包将大庙炸塌,才将该庙攻下,庙中旗兵除43人突围外,其余全部被俘或阵亡。[8][2]:264[9][10]
英军占领天尊庙后,各纵队会合,直抵乍浦城下,由东门缘梯而入,占领了乍浦城。英军占领乍浦后,在乍浦逗留休整十天,期间几乎将该城焚掠一空。[11]
此役英军伤亡60余人(阵亡人数有9人或13人两说[12][2]:265),清军损失:二品副都统一名,三品协领一名,翼领二名,四品佐领五名,五品防御三名,六品骁骑校十一名,七品和八品校官七名,八旗兵279名;汉兵五品海防同知一名,六品千总二名,七品把总六名,八品外委二名,汉兵658名,乡勇600余名,死难平民约1500余人。[7]
后续
乍浦失陷后副都统长喜身负重伤,撤退至嘉兴,不久不治而亡。耆英在乍浦被占后立即向清廷奏报乍浦失陷经过,力陈“舍羁縻之外无他策”,主张求和。不久清廷又重新起用主张议和的伊里布,并送还乍浦之战中俘获的黑白洋兵16名,以示和谈诚意。[13]但英军不相信清廷的和谈诚意,于5月28日开始全部登船北驶,6月8日抵达长江口外的鸡骨礁一带集结,并派出轮船探测航道,侦察沿途清军设防情况,准备继续进攻吴淞口。[2]:266
参考文献
- ^ 1.0 1.1 Bulletins and Other State Intelligence. Compiled and arranged from the official documents published in the London Gazette. London: F. Watts. 1841: 918–920 [2014-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1).
-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Rait, Robert S. The Life and Campaigns of Hugh, First Viscount Gough, Field-Marshal 1. 1903.
- ^ 3.0 3.1 军事科学院. 《中国近代战争史》第七节 英军侵入长江下游. 军事科学出版社. 1984.
- ^ 齐思和 林树惠 寿纪瑜. 《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ISBN 7806228004.
- ^ Granville G. Loch. The Closing Events of the Campaign in China: The Operations in the Yang-tze-kiang and Treaty of Nanking. London. 1843.
- ^ 6.0 6.1 Bingham, John Elliot. Narrative of the Expedition to China 2. H. Colburn. 1843年6月29日: 322–326 [2023年7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年7月13日).
- ^ 7.0 7.1 《清史稿·卷四百九十四·列传二百八十一·忠义八》
- ^ 《鸦片战争史实考》卷上 乍浦失陷 人民出版社 1984年
- ^ 马士.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十章 战争与和议. 上海书店出版社. ISBN 7806785485.
- ^ 'Joss House, Chapoo [sic], Death of Colonel Tomlinson', 1842. Online Collection | National Army Museum, London. [2021-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1).
- ^ 乍浦保卫战170周年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来源:平湖文摘 2014年7月29日
- ^ 茅海建. 第六章 “抚”议再起 二 屡战屡败:从杭州湾到扬子江.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2022-05-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9).
- ^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 《鸦片战争档案史料》第5册. 天津古籍出版社. 1987: 283–284页.
参考书目
- Rait, Robert S. The Life and Campaigns of Hugh, First Viscount Gough, Field-Marshal 1. Westminster: Archibald Constable & Co. 1903.
- Bulletins and Other State Intelligence. Compiled and arranged from the official documents published in the London Gazette. London: F. Watts. 1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