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成墓
仇成墓是江苏省南京市紫金山西北麓、明初功臣仇成的墓葬。南距常遇春墓一百米[1]:46。
世界遗产 | |
---|---|
官方名称 | Tomb of Qiu Cheng(英文) |
位置 | 中国(亚洲和太平洋地区) |
标准 | 文化:(i)(ii)(iii)(iv)(vi) |
参考编码 | 1004ter-007 |
登录年份 | 2003年(第27届会议) |
明孝陵·明功臣墓 | |
---|---|
仇成墓石刻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 |
地址 |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 |
分类 | 古墓葬 |
时代 | 明 |
编号 | 1-177 |
认定时间 | 2006年5月(作为明功臣墓其中一项,并入明孝陵) |
历史
明初功臣多安葬于南京,分属紫金山北麓(钟山之阴)等地。钟山之阴,因与明孝陵所在的钟山之阳相对,被视为明初功臣的最高礼遇。明代文献中,安葬于钟山之阴的功臣有十余人。经考古证实的,仅仇成等六人,及一位姓名失考者[2]。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八月十九日,仇成安葬于钟山之阴。成为可考证的最后一位安葬于钟山之阴的开国功臣。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蓝玉案发,开国功臣安葬于钟山之阴的可能性无存。同时,仇成墓与其他安葬于钟山之阴的功臣墓,向来都被为明孝陵的陪葬墓[1]:52—54。
仇成墓随着时间流逝,至近代已成为一座失考墓。1930年代,朱偰在《金陵古迹图考》中写道:“此外犹有四墓,已不可考,一在常遇春墓与吴祯、吴良墓之间,石马犹存,翁仲仅余武将,欹立丛阴中……”1965年11月28日,白马农业中学师生因修建暖房在山上寻找砖头、木料等建材时,无意发现[3]白马村明代失考墓神道石像生后部的一座砖室墓。11月至12月.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今南京市博物馆)对此座砖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根据出土墓志确定墓主为仇成[1]:46。
1992年3月,地面神道留存的石像生以仇成墓石刻之名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长期倒伏的石像生被扶正,向南迁移20米后,重新按顺序排列[3]。2003年,仇成墓等六座墓葬随明孝陵,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006年5月,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仇成墓石刻做为明功臣墓项目之一,随之归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孝陵[4]。2012年底至2013年初,南京市博物馆对仇成墓的形制与结构进行复原,提验出土文物,对现存石像生进行调查测绘[1]:46。
建筑
仇成墓建筑由地面神道石像生和地下墓室组成[1]:46。有研究者推测,仇成墓缺失神道碑,可能是因为其子仇正牵涉蓝玉案之故[1]:55。
神道石像生
神道石像生尚存石马与控马官一对、石羊一对、石虎一对,以及神道左侧的石武士,均置于0.2米厚的方形石座上,有不同程序残损[1]:46。
地下墓穴
墓穴为长方形券顶砖室墓,由封门、前后两间墓室组成,无甬道。墓室内部全长8.1米、宽3.82米、高3.56米。由砖墙分隔为前室和后室,前室长3.32米,后室长4.78米。后室有一长方框形棺床[1]:47—48。
建筑砖为两种,一种为长方形砖,与明代南京城墙用砖大体相同,另一种为正方形铺地砖[1]:47。
此墓穴未被盗扰,但因积水较深,仇成尸骨与棺材均已朽烂无存。仅余束发冠、铜镜、玉带、若干铁棺钉等物。前室、后室共出土各类器物73件(副),主要在后室[1]:48。
图集
注释
-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邵磊. 《江苏南京白马村明代仇成墓发掘简报》. 文物 (北京市: 文物出版社). 2014, (2014年第9期): 46—57 [2023-06-15]. ISSN 0511-4772 (简体中文).
- ^ 记者:于峰. 责任编辑:罗伯特 , 编. 明功臣墓谜团六百年未解,碑上竟有“标点”. 中国新闻网,来源:金陵晚报. 2017-04-18 [2023-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13) (简体中文).
- ^ 3.0 3.1 五十年前中学生上山找砖头意外发现明代功臣仇成墓. 手机凤凰网. 2017-04-20 [2023-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15) (简体中文).
- ^ 南京市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南京市规划局. 2007-01-10 [2023-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11) (简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