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文化史
台湾历史、台湾历史年表 | |||||||||||
---|---|---|---|---|---|---|---|---|---|---|---|
史前时期 | |||||||||||
荷治 1624-1662 |
西治1626-1642 | 原住民政权及部落~1933 | |||||||||
明郑时期 1661-1683 |
|||||||||||
清治时期 1683-1895 |
|||||||||||
日治时期 1895-1945 |
|||||||||||
战后时期 1945 迄今 | |||||||||||
其他台湾系列 | |||||||||||
台湾主题首页 | |||||||||||
台湾文化史可溯自史前时代的新旧石器时代文化,诸如圆山文化及芝山岩文化等。之后因为代代口传及文字记载,台湾文化得以传承延续,口传记载时间距今约1000年,而文字记载时间距今约400年。[1]
台湾虽历经台湾史前时期、荷西统治时期、明郑统治时期、清朝统治时期、日本统治时期、中华民国统治等时期,但因为移民族群分布与占领期间较冗长等因素,仍以日本文化和中国文化影响最大,台湾文化也因此有时成为日本文化或者中国文化移垦的边疆地带。即使美国文化和欧洲文化大量进入台湾的今日,台湾民间的价值判断与社会习俗仍大多以日本的殖民与少数移民和中国的移民为主。[2]不过另一方面,汉移民带来的中国原乡文化,却在台湾文化400年演进历史中,多次产生“落叶归根”与“落地生根”的观念对立。[3]
史前文化
史前文化简表[4] ○代表“有” ×代表“无” | |||||||||
文化名称 | 文化水准 | 遗址分布 | |||||||
制陶 | 炼铁 | 渔猎 | 初级农业 | 稻米 | 圆山遗迹 | 芝山岩遗迹 | 植物园遗迹 | 西新庄子遗迹 | |
先陶文化 | ? | ? | ○ | × | × | ○ | × | × | × |
大坌坑文化 | ○ | × | ○ | ○ | × | ○ | ○ | ○ | × |
圆山文化 | ○ | × | ○ | ○ | ○ | ○ | ○ | ○ | × |
芝山岩文化 | ○ | ○ | ○ | ○ | ○ | × | ○ | × | × |
植物园文化 | ? | ○ | ○ | ○ | ○ | ○ | ○ | ○ | × |
十三行文化 | ○ | ○ | ○ | ○ | ○ | ○ | × | × | ○ |
台湾史前文化一般以1624年荷兰人占领台湾南部后,因为传教目的而传入罗马拼音给台湾原住民书写当时平埔族语言前后为分界点。而台湾史前文化的代表文化计有:
台湾新石器时代(始于纪元前5,000年)以来的史前文化,是东亚民族所遗留[5]。也就是说,在台湾现存部落定居于台湾以前,可能还有别的族群曾经在此定居过并产生相关文化。日本学者移川子之藏就曾经这样表示:“今日在台湾被视为所谓“原住民”的诸部落民族之间,不乏证明存在更早期先住民族的口头传承。自史前时代起,在本岛即有近二十种的先住民族”[6]。
除此,上述主宰台湾平原甚久的该平埔族,亦留下影响台湾地名、姓氏、风俗、信仰、歌谣的种种习惯文化,而包含凯达格兰族、噶玛兰族、道卡斯族、巴则海族、巴布拉族、猫雾捒族、洪雅族、邵族(水沙连)、西拉雅族、以及猴猴族(Qauqaut)的这些平埔族文化,却在经过几世纪。其文化特色逐渐消失。
原住民文化
荷兰殖民文化
台湾因位于东亚中心点,不但产生汉人移民文化,也于1624年至1662年间的欧洲强权侵入,接收了以荷兰为主的欧洲文化。[7]
荷兰以热兰遮城为中心所建立的殖民王国,是台湾历史上第一个有系统统治台湾的政权,也是台湾历史上第一个粗具现代国家雏形的统治机器[8]而于文化而言,荷兰人的据台首要影响,就是引进汉人移民文化。会造成此结果,乃因为荷兰殖民政权为了开垦台湾土地而急需大量劳动力的投入,因此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入汉人农民移民台湾。[9],也因为此决策,让汉文化随新移民进入。也因此,荷兰据台以前的部落社会(tribal society)文化,产生巨大改变。[10]
除此,荷兰人占据台湾,因为要对原住民采取所谓教化政策,因此也引进罗马字拼音法[11],对文化影响而言,这些文化的引进,也算让台湾迈向新世界的开端[12]。拼音文字的出现,也象征着台湾开始从史前时代进入历史时代。
汉移民文化
自1662年郑成功在台湾建立政权起,台湾文化,即受到汉族的闽南人与客家人等族群的移民文化的影响。在这期间,由于中国南方福建省与广东省的人民,开始大量的移民。因此,他们的文化,即伴随着他们的迁徙活动而落地生根。[7]。拓垦台湾的移民,主要是来自福建省的闽南人与广东省的客家人。而闽南文化,是移民文化中的主要。在该文化的影响下,原先居住在平原地带的平埔族即逐渐被同化,而最终于20世纪初消失。该文化,也影响了台湾文化中的食、衣、住、行,以及生活习惯等层面。除此之外,节庆与礼俗文化,也在此一阶段中,深受于闽南文化的影响。新正、端午节、中秋节于此阶段中,乃变成三大节庆,而每逢元宵节、清明节、中元节、七夕等汉族的传统节日,民间也有渐趋发展相同或带有特色的庆祝礼俗。此外,尚演进形成多项深具有在地特色的民俗庆典。例如:迎妈祖、盐水蜂炮、东港迎王、头城抢孤等。[13]
不过,由于新旧汉人的移民,以及高山族与平埔族原住民等不同地域社群间存在的复杂移民年轮、语言系谱与认同矛盾等问题,逐渐衍生“落叶归根于中国大陆”与“落地生根于台湾本土”的两观念对立。[14]
日治时期
1895年起,日本因为马关条约因素,在短暂乙未战争后,终自中国手中接收台湾,并展开为期50年的日本统治,经过理蕃政策的执行,原住民各政权亦纷纷纳入日本殖民地,在大环境的变迁下,台湾文化注入大量来自日本文化的影响。
日本刚以台湾总督府接收统治台湾时,日本以西化为主的明治维新已届33年。此种东西混种的明治文化,借由统治台湾的台湾总督府,罕见的使用“以上至下”的国家机器方式,立刻对台湾文化造成不小的冲击。也因此,在此阶段的台湾文化,间接的连接西方文化与日本文化。不但如此,更经由一些西洋器物制度引进,让洋化风俗导入台湾,并让台湾进入近代的开始。[15]
日本于台湾现代化的过程中,确立了依法统治的规范,建构现代社会卫生、教育、交通等内部结构的改造,并让台湾文化混杂了欧美文化及东方的亚洲文化。
1920年-1935年,台湾文化促生的力量达到历史阶段性的高峰,并经过台湾文化的新生力量,借由文学艺术及社会运动确定了属于这块土地与人民的主体文化原型。
1936年,日本所辖台湾总督府推行的皇民化运动成为台湾本土文化发展产生变化的重要因素。包含1936年-1940年的“国民精神总动员”及1941年到1945年的皇民奉公运动时期,日本加强文化的输入力道,让台湾文化与中国文化间的差异持续扩大,部分人士则认为此等运动造成的二战期间的台湾文化发展停滞不前。[16]
中华民国时期
1945年,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1987年后,由于台湾经济逐渐蓬勃发展,当时的股汇市频创新高,音乐界也逐渐从校园音乐转变为华语流行音乐,艺术界也逐渐有个人艺术展露头角,一些娱乐圈人士开始转往中国大陆谋求发展。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 ^ 史明,1980,台湾人四百年史(上、下册)。San Jose,Calif.:蓬岛文化公司
- ^ 黄文仪,《士大夫与罗汉脚》,《文教台湾》第92期
- ^ 李威霆(留法台湾同学会),《北非移民认同中的《双重缺席》》
- ^ 台湾教师联盟教材研究组,《台湾史前时代遗址简表》[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刘益昌(1996)
- ^ 引自戴天昭1996,6
- ^ 7.0 7.1 曾贵海,《台湾文化改造论述》
- ^ 天下编辑,1994,12
- ^ 周明峰(1994,27)
- ^ 陈绍馨 1979,26
- ^ 新港文书
- ^ 史明 1980,80
- ^ 中華民國(台灣)行政院新聞局歲時節慶. [2007-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8-13).
- ^ 【书评/书介】北非移民认同中的《双重缺席》[永久失效链接],第6页,评论人:李威霆,国立联合大学资讯与社会研究所,2003
- ^ 陈柔缙,《台湾西方文化初体验》
- ^ 赖建国,1997,台湾主体意识发展与对两岸关系之影响、张炎宪,1994,五十年政治血泪、周婉窈,1996,从比较的观点看台湾与韩国的皇民化运动(1937-194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