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朝成仁录

四朝成仁录,全名《皇明四朝成仁录》,明朝南海遗民屈大均所作,列入《广东丛书》中。全12卷,记载明末崇祯弘光隆武永历四朝士子抗清死节事迹[1]代列入四库禁毁书目[2],长期仅有抄本,民国中刊行。[3][4][5]

皇明四朝成仁录
十二卷
皇明四朝成仁录第一卷·叶恭绰
明文书局1991年版本第3页
作者[]屈大均(撰)
[]叶恭绰(校)
类型文学作品[*]
系列
语言文言
主题非虚构类人物传记
发行信息
出版机构上海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民国三十七年
出版地点中国
规范控制
OCLC36332941

起承转合

清顺治四年(南明隆武三年,1647年)春,屈大均加入其师陈邦彦举旗抗清,领一队义军组织广州起义,久围不克,兵败,陈邦彦率师死战,被俘殉国,暴尸旷野。屈大均痛失良师,冒险到战场上收其遗骸,并为之作传,赋哀辞以悼念[5]。陈邦彦之传记即成为最早写就的《四朝成仁录》篇目。屈亦在后来所作文章中表明心志,决心如亡宋爱国隐士郑所南终生不忘复国之志,并效法唐中后期乱世的杜甫,将忧愤付诸笔端,以诗为史。[8]

顺治十四年(南明永历十一年,1657年)秋,屈大均以化缘之名逾岭北游,历时二十余年,足迹遍历天下,原因之一即为访史、采史,一方面广结天下反清志士、秘密联络反清事宜,另一方面着意于对明末抗清死难诸臣、义士史迹之搜集与整辑,以增补《成仁录》篇章。[8]

该书之取名为《成仁录》,“盖取《论语》杀身成仁之义也”[9]。他并以此书比作司马迁之《史记[10],为此他笔耕不辍,“愈到晚年,用力愈殷”[8]。但由于工作量浩繁,且因其抗清情结尝遭清廷缉捕,著述也屡遭禁毁,因而该书一直到他去世时也尚未全部完成,屈亦视之为憾[11]

辑录版本

今通行本共12卷,撰有崇祯弘光隆武永历四朝抗清殉难志士传记137篇,其目录纪事时间起自明崇祯二年(1629年),迄于南明永历十六年暨清康熙元年(1662年)。[8]

该书始由屈氏同邑叶恭绰先生主持辑录,并根据流散于各地的残缺钞本亲自参稽、整缉、校勘而成,作为《广东丛书》之第二辑于民国36年刊行,为迄今所见较为完整、流传较广之刻本。[8][12]收录书目1

后收录于1991年周骏富辑录的《明代传记丛刊》,分(一)、(二)两部,为丛刊“名人类”第38、39册,总册号为066、067。其中第二册与《殷顽录》合为一册。[13]收录书目2

1996年,由林梓宗校点的《皇明四朝成仁录》收入欧初王贵忱编纂的《屈大均全集》第三册,其他屈氏著述包括《广东新语》、《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翁山文钞》、《翁山佚文》等亦收录在列。[1][14]收录书目3

全文亦收于《四库禁毁书丛刊》。该套丛刊最早于1997年6月问世,后经重新编制索引于2000年按原书号出版。收录书目4

另,该书曾作为文献类目录载于《清代禁毁书目》(姚觐元)、《清代禁书知见录》(孙殿起)、《索引式的禁书总录》(陈乃干)等文字狱相关目录,亦收于《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古籍善本书录》等书目。索引书目

参考资料

资料来源

  1. ^ 1.0 1.1 谢明阳. 明遺民的莊子定位問題. 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2001: 199. 例如屈大均曾积数十年的时间,广蒐崇祯、弘光、隆武、永历四朝忠义之士的死难事迹编写成《皇明四朝成仁录》一书,其写作此书的重要因素之一,显然是想借由表彰死节来消弭自己心中的不安,以稍尽后死者之责。 
  2. ^ 清代禁书知见录.121页:“皇明四朝成仁录十卷南海遗民屈大均撰辑传钞本(崇祯朝三卷‧弘光朝二卷隆武朝二卷‧永历朝三卷)又一部无卷数”,引自观死书斋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第五十册皇明四朝成仁录十二卷(清)屈大均撰”,引自四库禁毁书
  3. ^ 屈大均資料集. 纪念屈大均逝世二百九十周年大会筹备组. : 6 [2013-11-13]. OCLC 25158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13). 一九四八年续出《广东丛书二集》,收录叶恭绰、陈乐素辑校《皇明四朝成仁录》十二卷 
  4. ^ 屈大均 陈恭尹 梁佩兰. 刘斯奋 周锡韨 , 编. 嶺南三家詩選. 广东地方文献丛书.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80. 当然,作为封建时代的一位诗人,屈大均的思想不能不是复杂的。其中既有同情人民,反抗压迫的一面,也有受封建正统思想影响,盲目效忠明王朝的一面。例如他 一直以遗民自居,对明室的覆亡充满了孤臣孽子般的痛悼之情。而且还站在地主阶级的立场上,指责和敌视明末农民大起义。 
  5. ^ 5.0 5.1 广州地方志. 屈大均:鐵錚錚的廣州詩人. [1]. [2013年11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11月13日). 
  6. ^ 汪宗衍:《屈翁山先生年谱》上(1970),p.12;亦见《翁山文外》卷一四《陈岩野先生哀辞》。
  7. ^ 《王煐年谱长编》康熙三十五年丙子(1696年):“五月十八日,李录予奉差祭南海神庙,与友人袁密山、梁佩兰等陪同游灵洲山宝陀寺,有诗。……屈大均作《临危诗》嘱托后事。”
  8. ^ 8.0 8.1 8.2 8.3 8.4 关汉华冼剑民. 屈大均及其史學. 《暨大学报》(哲社版)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1997(2) [2013-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13). 
  9. ^ 《翁山文外·自序》
  10. ^ 《四季韦公赠我朱子纲目诗以答之》:“年来辞赋已无心,早岁春秋原有志,书法只今在草野,一部成仁吾史记。”《翁山诗外》,卷四
  11. ^ 屈大均:《临终诗》。见左侧引文。
  12. ^ Cambridge University Library. 《廣東叢書》葉恭綽輯上海1946-48. [2013-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13). 
  13. ^ 任真. 千慮一得齋藏書史部0601-0700. 观死书斋:任真的网络书房. 2007-03-31 [2013-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13). 
  14. ^ 张智昌. 南方英雄的歷程:屈大均(1630-1696)自我形象釋讀. 国立清华大学机构典藏 (硕士论文(国立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 [失效链接]

主要书目

全文记录
  • 叶恭绰 (编). 廣東叢書. 第二辑. 香港: 商务印书馆. 1948. 
  • 周骏富 (编). 明代傳記叢刊. 名人类. 总66/67分38/39. 明文书局. 1991. 
  • 欧初,王贵忱 (编). 屈大均全集. 岭南文化历史文献选辑.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6. ISBN 7020023983. 
  • 四库禁毁书丛刊编纂委员会 (编). 四庫禁燬書叢刊. 史部 50.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0. ISBN 7200034703. 

索引编录

  • 陈秉仁周秋芳 (编). 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古籍善本書錄. 中文大学出版社. 1999. ISBN 9622019137.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