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供佑(1623年12月24日—?),字普生南直隶寿州人,明朝政治人物。

夏供佑

大明中书
籍贯 南直隶寿州
字号 字普生
出生 天启三年癸亥年十一月初三日(1623年12月24日)
逝世 卒年不详
亲属 曾祖夏周、祖夏之凤
父夏永治、兄夏人佺
出身
  • 崇祯十六年癸未科进士

生平

崇祯十二年(1639年)己卯科第九十六名举人,榜名夏人伯,崇祯十六年(1643年)登三甲281名进士,户部观政,次年十二月授中书[1]

弘光时任行人颁诏,转刑部浙江司员外郎,南京失陷后为母亲庐墓三年[2][3]

家族

曾祖夏周(嘉靖三十四年乙卯科第21名举人经魁)、祖夏之凤(万历十六年戊子科举人万历二十六年戊戌科会试副榜南户部郎中)、父夏永治(廪庠)、兄夏人佺(顺治六年进士)。

参考资料

  1. ^ 《崇祯十六年癸未科进士三代履历》
  2. ^ 光绪《寿州志·卷二十四·孝友》:夏供佑,字普生,崇祯癸未进士,母卒,庐墓泣血三年。
  3. ^ 钱海岳南明史》·卷三十一·列传第七:(弘光)时刑部先后司官之可纪者,为卜象乾、王效通、郑洪猷、潘湛、袁定、刘延禟、朱辂、孔尚则、傅箕孺、宋祖乙、费景烷、张万选、张景韶、夏供佑、王质、董祖尝、曾守意、王政敏、陆庆衍、汪铉、陈儒朴、吴伯尚、陈谦、汪姬生、贾应宠云。……供佑,字普生,寿州人。崇祯十六年进士。行人颁诏,迁浙江司员外郎。亲殁庐墓,泣血三年。